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毒株StrainNZ2的VIR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采用PCR技术对内蒙古分离株(OV/nm-05)的VIR基因进行特异性扩增,然后将其克隆到pEASY-T1载体中进行测序,得到该病毒的VIR基因序列。序列分析表明,OV/nm-05株与1710/03株的同源性最高,达98.0%;与513/04株的同源性最低,为95.4%。说明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内蒙古分离株VIR基因与其他参考毒株之间差异不大,这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了解VIR基因的结构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通过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内蒙分离株(OV/nm-05)进行总DNA提取,参考GeneBank中OrfVirus(Strain NZ2)株F1L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应用PCR技术特异性地扩增出该毒株的F1L基因的片段,并将其克隆到pGEM-Teasy载体后进行测序,得到该病毒F1L基因序列。应用计算机软件将测定序列与参考毒株OV/7、Strain NZ2、OV/C2、OV/mi-90、OV/Torino、OV/2的F1L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内蒙分离株与Strain NZ2同原性最高,达99.1%,与OV/Torino最低,但也为96.3%。说明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内蒙分离株F1L基因与其他参考毒株之间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原代犊牛睾丸细胞从临床上表现口疮症状的羔羊痂皮材料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对该株病毒进行病毒形态学、理化学、PCR检测与动物回归试验等系统鉴定后,证实该分离株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 virus,ORFV),命名为()RFV-sy.利用PCR方法克隆出其B2L基因,并将该基因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6个不同来源的ORFV毒株进行同源性和亲缘关系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各毒株间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7.8%~99.5%和97.6%~99.5%;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ORFV-sy毒株与印度分离绵羊株ORFV-Mukteswar 67/04、ORFV-Izatnagar 79/04的亲缘关系较近,表明不同地区分离毒株的B2L基因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4.
参考GenBank中羊传染性脓疱NZ2毒株GIF(GM-CSFinhibitory factor)基因序列,设计合成特异性引物,以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内蒙古分离毒株(OV/nm-05)为模板,提取总DNA,用PCR技术特异扩增出该毒株GIF基因片段,将其克隆到pEASY-T1载体,鉴定后测序。应用计算机软件将OV/nm-05基因测序结果与参考毒株OV-NZ2、OV-D1701、OV-IA82、OV-SA00、OV-F07.808R、OV-MUK59/05、OV-F94.848R的GIF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表明,OV/nm-05与7株参考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5.7%、98.2%、96.7%、95.5%、95.9%、95.5%、95.1%。  相似文献   

5.
羊传染性脓疱严重威胁肉羊产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选取湖北某羊场疑似传染性脓疱病料,经电镜观察、病理切片染色、特异性目的基因扩增和序列测定鉴定为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序列遗传进化分析表明研究鉴定的传染性脓疱病毒与2007年分离于中国台湾毒株(DQ904351)同源性达100%,与印度2004到2005年分离于绵羊(DQ263306、DQ263305)、山羊(DQ263304、DQ263303)的传染性脓疱病毒同属于1个进化分支.提交并公布于GenBank的B2L基因序列为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积累了资料.  相似文献   

6.
参照Genbank自行设计2对引物,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JS04株病毒DNA进行两次扩增,扩增产物与pMD19-T连接后,热转化至E.coli Competent Cells DH5中,涂布平板,37℃过夜培养,挑选阳性菌落殖菌,提取质粒,对质粒上产物基因测序,序列大小1137bp,并导出其相关的氨基酸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该毒株B2L基因与ORF-NZ2、Shanhjahnpur82/04等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8%~99.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6%~99.5%。B2L基因的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分离毒株的B2L基因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2014年-2015年在福建省流行的羊传染性脓疱病毒(ORFV)遗传变异情况,对10株ORFV流行毒株的F1L、B2L和VIR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10株ORFV F1L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6%~100%,与国内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8%~99.7%,与NZ2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3%~97.1%;同NZ2参考株比较,FJ-YT2014缺失2个氨基酸;10株ORFV B2L基因之间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5%~99.9%,与国内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7%~99.5%,与NZ2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7%~97.7%;10株ORFV VIR基因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5.8%~99.5%,与国内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6%~99.6%,与NZ2参考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4.6%~96.4%。基于基因核苷酸序列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0株ORFV F1L基因与福建省分离株、山西株和新疆株亲缘关系较近;10株ORFV B2L基因与新疆、山西、德国毒株亲缘关系较近;10株ORFV VIR基因与台湾、新疆株亲缘关系较近。结果提示,当前福建省流行的ORFV F1L、B2L和VIR基因尚未出现明显变异,但是其F1L、B2L和VIR基因核苷酸序列之间普遍存在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西藏尼玛县羊传染性脓疱病毒遗传进化现状,采集了西藏尼玛县内某养殖户中疑似患羊传染性脓疱的患羊唇部分泌物,采用病毒分离、PCR、基因克隆、测序等技术,将分离株的B2L、F1L和ORF020基因与GenBank公布的部分流行株相应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B2L基因在核苷酸水平显示96.4%~98%的同源性,与吉林分离株(MG712417)的同源性最高,为98%,与广东分离株(KY053526)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7.9%;F1L基因在核苷酸水平显示95.3%~97.5%的同源性,与陕西分离株(KJ139957)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7.5%;ORF020基因在核苷酸水平显示95.1%~99.5%的同源性,与陕西分离株(KJ139958)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99.5%。基于B2L、F1L、ORF02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CPDV在不同地理环境和宿主中存在基因差异,但总体表现出保守性,同时表明西藏尼玛县境内CPDV流行的复杂性,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CPDV防控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羊传染性脓疱病毒的分离株ORF027基因、ORF059部分基因进行克隆、序列分析以及构建系统进化树,本研究应用犊牛睾丸细胞从病羊痂皮病料中分离获得了1株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命名为Orf-ys,在电镜下观察到了典型的病毒粒子。应用PCR方法扩增获得了2条基因片段,PCR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鉴定后测序。序列分析结果表明Orf-ys的2个基因分别与参考毒株的相关基因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7.6%~98.6%和96.9%~98.4%。基因进化树比较显示,与美国OV-IA82株和意大利OV/C2、OV/mi-90株的进化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兽医学报》2016,(8):1349-1353
为增强羊口疮病毒(ORFV)的基础理论研究及羊口疮的防控等工作,本研究通过将毒株接种羊睾丸细胞进行增殖培养、病毒粒子的形态学观察、超薄切片观察、动物回归、B2L和VIR基因序列的测定与分析等试验,对待检毒株(内蒙古分离株ORFV/nm-W)进行了病毒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本分离株能够引起羊睾丸细胞产生明显病变,病变开始出现和出现80%CPE的时间分别为接种后24和72h,病毒滴度TCID50为10-6.5。病毒粒子为椭圆形,在细胞质内增殖,接种毒株的羊只出现典型的CE症状。扩增后的产物经序列分析表明,ORFV/nm-W分离株的B2L基因和VIR基因与GenBank已发布毒株的该序列之间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6.7%~98.8%,96.2~99.3%,且该分离株与中国陕西株和新疆株同源关系最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