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貉     
<正> 一、貉的特性及人工饲养的意义在动物分类上。貉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犬科、狸属。主要分布在我国,日本、朝鲜和苏联等国家。貉适应性强,我国许多省份都有野生貉,其中尤以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所产的貉品质最佳。貉是珍贵的毛皮动物之一,它全身被覆丰厚的绒毛,针毛齐全而富光泽,板质结  相似文献   

2.
为了区别北极狐和貉毛皮,采用哈氏切片法快速制取北极狐、南貉和北貉皮毛纤维横切片进行毛纤维组织结构观察。观察发现,貉毛皮的绒毛鳞片翘角大,呈刺状伸出毛干外,鳞片高度大;而北极狐绒毛的鳞片紧贴毛干,呈环形排列。因此,对于北极狐皮和貉皮的鉴别可通过其毛纤维的显微结构进行区分。  相似文献   

3.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冬毛期貉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和毛皮性状的影响。试验选取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毛皮动物实验基地的雄性乌苏里貉45只,体重约为(6.00±0.09)kg,随机分为3组,每组15只,分别饲喂高、中、低(28.81%、24.15%、22.03%)三个蛋白水平的日粮。结果显示:3个蛋白质水平的日粮对日增重、日采食量及料重比等均无显著影响(P0.05);血清尿素氮浓度,低蛋白水平组显著低于高蛋白水平组(P0.05);白蛋白、总蛋白、血清尿素氮均以中蛋白水平组最高,随着蛋白水平的增加,各个指标有下降的趋势;针绒毛平齐度高蛋白水平组显著低于中、低蛋白水平组(P0.05),针毛、绒毛细度,低蛋白水平组显著低于中、高蛋白水平组(P0.05),活体长、干皮长、干皮重、针毛长度、绒毛长度等毛皮性状均差异不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不额外添加氨基酸的条件下,日粮蛋白质水平降到24.15%基本不影响冬毛期貉的生产性能及毛皮性状,但蛋白水平降到22.03%时,对毛皮性状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绒毛品质不仅影响绒山羊养殖的经济效益,还影响绒毛纺织品的质量。近年来,随着产绒量的提高,绒毛品质有下降趋势,为了提高生产效益,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绒毛品质势在必行。绒毛品质是绒山羊育种中重要的选择参数,而控制绒毛品质的主要性状是数量性状,通过数量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寻找控制数量性状的主效基因,从而研究其生长机理和控制绒毛生长的基因的表达机制。作者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绒毛品质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通过表型选择来提高绒毛品质,且找到控制绒毛品质性状的HOX、BMP、KAP基因和色素基因等,还有寻找控制目标性状相应的QTL和对不同序列的SNPs进行GWAS分析,通过基因型的选择来提高绒毛品质,这些研究为提高绒毛品质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今后研究绒毛品质的遗传因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产毛(绒)量是绒毛用羊主要的经济性状,毛(绒)的质量和产量受毛囊发育的影响。众所周知,毛囊控制羊毛(绒)的生长,而毛囊干细胞决定着毛囊形态的发生。因此,文章从绒毛用羊毛囊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鉴定、增殖与分化等方面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阐述,为进一步开展毛囊生长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选育绒毛性状优良的绒毛生产用羊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内蒙古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与经济性状间的相关关系,选取1 000只3岁成年母羊进行生产性能测定,并利用SAS 9.0和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中体高(X1)、体斜长(X2)、胸围(X3)与体重(Y)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最优回归方程为Y=-12.0856+0.0821X1+0.4053X2+0.1624X3,回归方程的截距和3个偏回归系数都达到了极显著的程度(P<0.01),说明该方程是最优回归方程。胸围对体重的影响最大,而体高、体斜长和绒细度主要通过胸围对体重产生影响;体高对产绒量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绒厚度,但是就体高、体斜长、胸围、绒细度、绒厚度、毛长与产绒量之间并未找到最优回归方程。表明二郎山绒山羊体尺、绒毛性状与经济性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貉的品种培育过程中,发现了黑色突变个体(简称黑貉),作为一种新的突变品种,黑貉有着极大的科研和利用价值。为了解其生物学特性,本试验以乌苏里貉为对照,分别对黑貉繁殖性能、生长性能、毛皮性能、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和管理条件下,黑貉和乌苏里貉窝产仔数和分窝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性能中,不同毛色个体45~210日龄体质量和体高差异不显著(P0.05);毛皮性能中,黑貉背部针绒毛长度显著高于乌苏里貉(P0.05);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除了同种色型间个别指标有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在2种毛色貉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貉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动物。貉皮以长毛绒厚,毛被美观,保温性能好而著称。貉肉是高级营养滋补食品,肉、胆、睾丸是名贵中药,貉的脂肪是高级化妆品的主要原材料。貉全身是宝,用途十分广泛。近年来,人们积极开展貉的人工饲养,有利地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又可较快地致富。 一、选择优良种貉 1.质量性状的选择。对貉的质量性状(如毛色等)应以个体的表现型为基础进行选择。颜色以青、  相似文献   

9.
近交衰退是动物育种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文章介绍了近交衰退产生的机制,以及近交对羊繁殖性状、生长性状和绒毛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分析发现,除了绒毛品质(长度和细度)外,近交对所有分析性状均产生不利影响。近交显著降低母羊繁殖力和羔羊存活率,同时随着近交的增加,母羊产羔性能也略有下降,羔羊初生重、断奶重、2月龄体重、3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9月龄体重及周岁重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衰退。近交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对产绒量有不利效应,但对绒毛长度和细度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乌苏里貉为对照,分别从繁殖性能、生长性能、毛皮品质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等四个方面对白貉进行了测定,进一步了解其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饲养和管理条件下,白貉和乌苏里貉窝产仔数和分窝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性能中,不同毛色个体30-210日龄体重和体高差异不显著(P0.05);毛皮品质中,白貉背部绒毛长度显著高于乌苏里貉的公貉(P0.05),白貉母貉被毛密度显著高于其他种类貉(P0.05);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中,除了个别指标有差异外,其他各项指标在这两种毛色的貉中无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1.
1利用杂交种优势貉的杂交育种是选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遗传类型的优良貉相互交配,以繁殖具有一定杂交优势的新型种貉。将具有同样优良性状的貉留种,并逐年取优去劣进行繁育,使种貉的毛绒品质、体型、繁殖力及适应能力等优良性状得到不断提高的育种方法,叫纯种选育。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一步法基因组最佳线性无偏预测(SSGBLUP)法应用于内蒙古绒山羊育种的选择效果,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积累的健康状况良好的内蒙古绒山羊(阿尔巴斯型)2 256只个体的70 K SNP芯片测序数据,收集整理1至8岁个体的绒毛性状(绒长、绒细和产绒量)生产性能数据和系谱记录,通过设定SSGBLUP法中H逆矩阵的不同矩阵参数(ω,τ)进行基因组育种值估计,并利用五倍交叉验证法评价基因组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ω的不断增加,SSGBLUP法用于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的基因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越高。结合ABLUP和GBLUP的遗传参数估计结果可知,当τ为0.3、ω为0.9时,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的基因组选择准确性较好。其中,绒长的准确性为0.702 8,绒细准确性为0.668 2,产绒量准确性为0.713 1。对SSGBLUP方法的H矩阵选择合适的尺度参数可提高内蒙古绒山羊绒毛性状基因组育种值估计的准确性,加快种群的遗传改良,缩短世代间隔。  相似文献   

13.
貉子皮加工新工艺田龙宾(河南技术师范学院)貉子又名上狗,外形如狐,有南貉和北貉之分。长江以北各省区所产的貉子皮称为北貉子皮,其特点是张幅大,板肥、毛长、绒密,呈灰褐色,质量最佳。长江以南各省区所产的貉子皮称为南貉子皮,张幅较小,毛绒稀疏色泽偏黄。貉子...  相似文献   

14.
以银狐、蓝狐、南貉、美洲貉、紫貂、水貂为试验材料,观察特种经济动物狐、貉、貂毛绒纤维的超微结构,利用扫描电镜法比较其鳞片层结构特征。结果显示:银狐针毛翘角平均值为34.6°;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0.88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48μm,银狐绒毛翘角平均值为25.3°,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1.59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51μm;蓝狐针毛翘角平均值为33.1°,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5.09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63μm,蓝狐绒毛翘角平均值为25.0°,鳞片高度平均值为9.80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55μm;南貉针毛翘角平均值为35.1°,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4.54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67μm,南貉绒毛翘角平均值为32.7°,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6.41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65μm;美洲貉针毛鳞片高度平均值为6.05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26μm,美洲貉绒毛翘角平均值为25.5°,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3.04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51μm;紫貂针毛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0.18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54μm,紫貂绒毛鳞片高度平均值为9.24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52μm;水貂针毛鳞片高度平均值为11.50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60μm,水貂绒毛鳞片高度平均值为22.33μm,鳞片厚度平均值为0.59μm。不同种的动物纤维具有独特的形态特征,在超微结构上存在明显的差别。不同种的动物纤维,其鳞片翘角、鳞片高度、鳞片厚度差异显著(P<0.05),同一种动物纤维其针毛与绒毛的鳞片翘角、鳞片高度、鳞片厚度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5.
固体脂肪对育成期幼貉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 4~ 6月龄的育成期幼貉饲料中添加微囊法粉末油脂及化学法固体脂肪的饲养 ,分析了貉的体重、体长、针绒毛长度、密度。结果表明 ,日粮中添加以上两种脂肪 ,对育成期幼貉的生长发育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山羊经济性状候选基因和山羊经济性状的常用分子标记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小羊经济性状候选基因的研究意义,以亟利用这些信息选育产肉香、产毛好、产奶多的优良山羊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貉原产地在我国北方地区,凡在北纬30°以北地区都可以饲养。纬度较高地区所产貉皮质量优于纬度较低地区的貉皮质量,为保证貉皮质量应尽量从高纬度(40°以北)地区引种,最好每年都要引进一部分新种,更新血缘,以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8.
对柴达木绒山羊新品种培育过程中F2羊横交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繁殖能力、体型外貌、生长发育、绒毛品质方面各代互交羊与F2羊基本一致产绒量和绒层厚度,各代互交羊均比F2代羊高,而且产绒量随着横交代数的增高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说明通过横交,有效地稳定了性状的遗传性,达到了柴达木绒山羊培育中横交固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验证复方党参对乌苏里貉的促生长作用,笔者对饲喂复方党参的试验貉进行生长性能的测定,并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乌苏里貉应用复方党参后,貉的体重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皮张长度明显增加,差异极显著(P0.01);针毛、绒毛长度均有所增加;貉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可见,复方党参可显著增加貉的体重,提高貉的皮张长度。  相似文献   

20.
根据被毛纤维特征、生长时间和颜色特点等,可将绒山羊分为长毛型和短毛型,粗毛型和细毛型,嵌合型,穗状弯曲型和直绒型,常年长绒型和季节性长绒型,白绒、青绒以及紫绒等不同类型。相较于其他分类,目前对粗毛纤维性状的多样性研究较为丰富,其不同类型与其他重要经济性状具有中等偏下的表型相关和遗传相关,对绒毛经济性状的间接选择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作者根据近年来绒山羊的相关研究资料,探讨了绒山羊毛被类型的多样性及其划分依据的差异,并对绒山羊不同毛被类型的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和思考,以期为进一步对不同毛被类型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新品系选育提供借鉴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