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在蛋白质水平上对多个亲本及其杂交获得的正反交F1代杂交籽粒进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具有品种特性,表达受遗传控制,不受环境影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业基在F1代有些组合呈共显性,有些组合呈倾母性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2.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方法,在蛋白质水平上对多个亲本及其杂交获得的正反交F1代杂交籽粒进行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研究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具有品种特性,表达受遗传控制, 不受环境影响;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在F1代有些组合呈共显性,有些组合呈倾母性的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3.
小偃麦渗入系F_2分离群体HMW-GS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小偃麦渗入系后代分离群体中高分子量麦谷蛋白的遗传规律,采用SDS-PAGE法分析了小偃麦渗入系CH03W006与普通小麦品种台长29杂交F2分离群体140个单株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和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2个亲本Glu-1位点不同亚基间不存在连锁关系;F2分离群体中HMW-GS遗传变异丰富,共出现19种HMW-GS组合类型,在Glu-A1,Glu-B1,Glu-D1位点上分别检测到3,10,4种不同的亚基类型,3个位点分别含有2*,7+8/13+16/17+18,5+10/5+12等丰富的优质亚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F2分离群体与父本CH03W006聚为一类的HMW-GS类型最多,表明通过远缘杂交创造的新材料遗传基础丰富,且其后代群体HMW-GS的遗传存在偏父现象(Patroclinal Inheritance)。  相似文献   

4.
以转基因小麦Glu-1-RNAi为供体亲本、弱筋品种扬麦18和扬麦13为受体亲本进行常规杂交与回交,采用半籽粒SDS-PAGE技术检测并分析亲本、Fl、F2、F3、BClF1、BC1F2、BC2Fl世代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igh 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HMW-GS)的组成,研究由RNA干扰技术诱导的HMW-GS沉默效应在非转基因小麦品种中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转基因小麦HMW-GS的沉默效应表现为显性遗传,在自交及回交后代中HMW-GS的沉默效应能够稳定遗传。HMW-GS的沉默效应在弱筋小麦培育工作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黄淮麦区小麦品种F_2籽粒中HMW-GS的遗传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与小麦加工品质密切相关。选取HMW-GS的3个位点都有差异的安农98005和运84-20进行杂交配组,并采用SDS-PAGE技术对其F2籽粒HMW-GS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出现33种HMW-GS带型组合,HMW-GS在F2籽粒中按一定的规律进行分离;Glu-D1位点出现基因重组,并有2+5+10,2+5+12三亚基的表现;Glu-B1位点有基因杂合状态,并出现表达空位。  相似文献   

6.
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在RIL群体中的分离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重组自交系群体(RIL)对高分子麦谷蛋白亚基(HMW-GS)的分离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同一位点不同亚基在RIL后代群体中的分离基本符合1∶1的分离比,Null亚基出现的频率最高;受亚基出现频率的影响,不同亚基的组合方式在RIL群体中出现的频率差异较大。从同一位点不同亚基和不同位点亚基的组合方式在RIL群体中的分离和出现的频率来看,Glu-1位点的不同亚基间不存在连锁关系,控制HMW-GS基因的遗传行为服从孟德尔的独立分配和自由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7.
对从CIMMYT引进的99份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小麦通过抗锈性和农艺性状的鉴定,筛选出21份对条锈病高抗至免疫的材料;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99份材料的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筛选出8份携带1.5 10特异优质亚基和1份携带5 12亚基的合成小麦;利用筛选的抗锈、优质合成小麦与普通小麦组配正交、回交组合,不存在远缘不育现象,虽然较对照宁春4号熟期略晚,但其籽粒全为角质;对其中两个组合的F6代1 250个单株进行SDS-PAGE后发现,有64份含有1.5 10亚基,3份含有5 12亚基.作者分析认为,合成小麦的鉴定和育种应用,必将极大地丰富小麦种质资源,为培育丰产、优质、抗逆的新品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绿豆籽粒颜色的遗传特性,分别构建了4种黑种皮与绿种皮绿豆正反交组合、3种绿种皮与黄种皮绿豆正反交组合、1种黑种皮绿豆与黄种皮绿豆正反交组合,观察并统计了各组合F1的籽粒颜色和F2籽粒颜色的分离表现。结果表明,绿豆籽粒颜色为细胞核遗传,由2对独立基因控制,且其中1对基因起显性上位作用。  相似文献   

9.
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客观评价春小麦杂种后代农艺和品质性状,采用DPS软件和SDS-PAGE技术分别对8个组合亲本及其杂种F4:5代8个农艺性状和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第1、3组合F4:5代平均有效分数、结实小穗数、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均大干其双亲,第1、2.7组合F4:5代平均主茎穗长,第7组合结实小穗数,第2组合的单穗籽粒数和单穗粒重均大干其双亲.F4:5主穗单粒间HMW-GS组成基本相同;供试F4:5单株1、7+8和5+10亚基频率最高,分别为62.1%、51.8%和75.9%.8种亚基组合类型中,(1,7+8,5+10)的频率最高为20.7%.供试8个组合后代中,同一组合F4:5代单株Glu-1D位点亚基相同,Clu-1A、Glu-1B亚基类型不完全相同,同一株行的单株间亚基差异较小.此外,新克旱9号×陕253杂种F4:5单株出现与亲本不同的7+8亚基组.  相似文献   

10.
利用SDS-PAGE方法对我国49份优质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到13种亚基和16种亚基组合。结果表明:高分子量谷蛋白(Glu)变异较为丰富,Glu-A1位点有3个等位变异类型,Glu-B1有6个等位变异类型,Glu-D1有4个等位变异类型,而且还发现一些稀有亚基13 16。优质亚基5 10、2~*亚基在供试品种中的比例较高。供试品种HMW-GS品质得分为5~10分,平均为8.04分,表明在我国小麦育种中已注重加强优质谷蛋白亲本材料的引进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是决定小麦面粉加工品质的一个重要因子.研究青海省审定小麦品种谷蛋白亚基组成的演变过程,有助于加强青海小麦的品质育种工作.[方法]采用SDS-PAGE(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技术对青海省推广的71个小麦品种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进行分析.[结果]71个小麦审定品种中出现了12个亚基类型,品质评价得分在4~10分,平均值为7.214分,评分为10分的材料有10个,占12.67;.[结论]研究发现近15 a青海省审定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有显著改良,主要是由于Glu-A1 和Glu-D1位点上的优质亚基频率显著提高所致,表明青海省小麦品质改良工作有新进展.但是,近15 a小麦品种在Glu-B1位点上的优质亚基频率有所降低.因此,下一步的小麦育种工作除了进一步加强Glu-A1 和Glu-D1位点的同时,需要强调Glu-B1位点优质亚基的选择.研究筛选出一些具有优质亚基组合的小麦品种,可作为改良青海小麦品质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2.
新疆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更好的了解和有效利用新疆选育的小麦种质材料.[方法]采用SDS-PAGE技术对88份小麦育成品种与自育品系的高分子量麦谷白亚基(HMW-GS)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参试材料中共有15种HMW-GS类型,Glu-A1位点上有、1和2~*,以亚基为主要类型(占57.96; );Giu-B1位点上有7+9、7+8、6+8、14+15、17+18、7、8和20八种类型,以7+9和7+8为主要亚基类型(分别占45.46;和39.77;);Glu-D1位点上有5+10、2+12、3+12和2+11四种类型,其中2+12亚基的频率高达59.09;;88份小麦品种(系)的亚基组合类型共有25种,其中主要亚基组合为”,7+8,2+12",占17.05; .通过对比新疆育成小麦品种和自育品系的优质亚基出现频率发现,品系中优质亚基1、14+15和5+10出现频率较育成品种有所增长,2~*、7+8、17+18优质亚基的出现频率下降.在参试材料中,32个含有5+10优质亚基,有21个含有1亚基,6个含2~*亚基,1个含14+15亚基,1个含17+18亚基,并有两个材料检测出优质亚基组合类型(”2~*、17+18、5+10",”1、7+8、5+10").[结论]这些优异种质资源可供优质小麦育种利用.  相似文献   

13.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6 + 8 and 1.5 + 10 HMW-GS of synthetic hexaploid wheat (SHW) on main quality parameters of wheat, a set of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s) derived from the cross between a SHW with N, 6 + 8, 1.5 + 10 HMW-GS and a cultivar Chuanyu 12-1 (CY 12-1) with 1, 7 + 8, 2 + 12 were planted in three environments in 2005 and 2006 and totally 16 quality parameters were tested for each lin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all tested quality parameters but flour yield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parents. The mean values of the RILs were intermediate to the parents for grain and protein parameters and some farinograph parameters, flour water absorption (FWA), and farinograph softening (SOF) but beyond parents at dough stability time (DST), breakdown time (BRT), quality number (QN), noodle score (NS), and loaf volume (LOV). All of the quality traits, especially in grain hardness (GH), zeleny sedimentation volume (SED), and most of farinograph parameter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different HMW-GS components.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lleles of HMW-GS at same locus (Glu-A1 or Glu-B1 or GIu-D1) on the different quality parameters were also different and affected by the other two loci. For most of parameters tested, 6 + 8 was better than 7 + 8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between 1.5 + 10 and 2 + 12. End-use quality was greatly influenced by components of HMW-GS. The components of 1, 6 + 8, 1.5 + 10 had the highest LOV and bread score (BS) values, whereas the components of 1, 7+ 8 and 1.5 + 10 had the highest NS values. Noodle score performed a positive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falling number (FN) and its relationships to other quality parameters were affected by environments. Loaf volume had a significant negative relationship to SOF and positive associations with most of quality parameters. It could be concluded that HMW-GS 6+ 8 from SHW had better overall quality characteristics than 7 + 8, whereas the ef  相似文献   

14.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对16个不同杂交组合F1代的HMW-GS进行分析,结果表明:F1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合是双亲亚基的重新组合,且表现出很强的倾母性;F1的品质得分是双亲共同作用的结果,且母本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5.
弱筋小麦品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有效地利用从国内其他地区引进的低蛋白弱筋种质材料,采用SDS-PAGE技术对63份材料进行了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中共有14种HMW-GS类型,Glu-A1位点上有Null、1和2*三种类型,以Null为主(52.4%);Glu-B1位点上有13 16、17 18、7、7 8、7 8 9和7 9六种类型,以7 8为主(55.6%);Glu-D1位点上有10、12、2 12、5 10、5 12五种类型,以2 12为主(61.9%),而5 10为27%。亚基组合类型共有22种,以“1,7 8,2 12”为主(22.2%)。品质评分频率最高的是8分,为38.1%,其次为6分,为14.3%,5分的为9.5%,但品质评分为10分的也有5个材料,频率为7.9%。优质亚基含量等同或高于其他同类研究,品质评分也相对较高,这说明我国弱筋小麦的选择,需要加强对HMW-GS组成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利用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广占63S分别和籼粳型父本测交配组,通过对两种类型F1代的产量性状表现的比较,对两种组配方式32个F1组合的单株产量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并对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广占63S与籼型父本配制的组合在结实率和千粒重上优势明显,其单株穗数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粳型父本配制组合的结实率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每穗粒数和单株产量呈显著正相关。两种组配方式后代组合产量性状对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也不相同,进而提出了利用广占63S与籼型材料配组比直接利用粳型材料配组更有利于选育出强优势实用型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利用稻米直链淀粉含量相近的 6个粳稻品种 ,以 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 4配制 15个杂交组合 ,对亲本选配与 F2 、 F3籽粒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变异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大部分组合的 F2 、 F3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与亲本平均值差异不大 ,中亲值与 F2 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间相关不显著 ,而与 F3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呈显著的正相关 ;F2 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与 F3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平均值间以及 F2 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方差与 F3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方差之间相关均不显著 ;15个组合 F2 及 F3籽粒直链淀粉含量均呈单峰分布 ,并出现超亲变异 ,直链淀粉含量相近的低直链淀粉含量粳稻品种间无主效基因的差异 ,直链淀粉含量的遗传主要受微效多基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8.
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MW-GS)对面条感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HMW-GS及其组合对面条感官质量特性的影响,筛选适于制作优质面条的HMW-GS及其组合。【方法】以大田种植的80份小麦品种为材料,实验室制作干白面条。采用标度感官评价方法,利用经过培训和测试的感官评价员组成的感官评价小组,对煮制后的面条进行感官质量评价。通过组间方差分析,研究Glu-A1、Glu-B1、Glu-D1位点内单个亚基及其亚基组合对面条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Glu-A1、Glu-B1、Glu-D1位点分别对光滑性、弹性和感官评价总分、硬度和黏性有显著影响(P<0.1),Glu-A1、Glu-B1、Glu-D1位点内单个亚基对面条感官质量的影响大小为Null>1、7+8>7+9>14+15、4+12>5+10≥2+12。不同亚基组合的面条感官质量特性(色泽、硬度、弹性、光滑性)以及总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1)。亚基组合为Null/7+8/2+12、1/7+8/4+12、1/7+8/5+10的小麦品种制作面条的感官质量得分较高,且在部分感官质量特性方面表现突出。【结论】不同位点HMW-GS对面条感官质量有显著影响。Glu-B1位点上的7+8亚基为影响面条感官质量特性的主要亚基类型。亚基组合为Null/7+8/2+12、1/7+8/4+12和1/7+8/5+10的小麦品种制作的面条感官评分较好,为面条小麦品种选育的推荐亚基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