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我省七十年代曾推广天然形成的三倍体桑“伦教40号”,栽植面积达全省桑地的23%左右,一般增产20%以上,对提高蚕桑生产有显著成效。但由于需用无性繁殖,成活不稳定,速度慢,成本高,与我省密植栽培,用苗数量不大相适应,因此人工培育桑三倍体杂交组合(简称三倍体杂交桑),用种子繁殖,以适应生产需要,是急待研究解决的新课题。自1986—1987年人工育成广东桑四倍体材料后,为开展人工培育桑三倍体杂交  相似文献   

2.
桑树四倍体与二倍体正反交的三倍体桑种子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对桑树多倍体育种方面的研究较早,曾从栽培品种中选出自然形成的三倍体桑品种如岛之内、多胡早生、市平、赤木等以及人工育成农林五号(新剑持)农林八号(青叶鼠返)等。据认为三倍体桑具有高产、优质且适应性广的性能,因而得到生产上迅速的推广应用。我国对桑树多倍体育种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取得一定的成绩,如从现行栽培品种中,已发现的三倍体桑品种有浙江的红顶桑(吴云1964),四川的乐山花桑(蒋同庆1985),广东的伦教40(余茂德1986),大  相似文献   

3.
<正> 两个新的三倍体桑品种新剑持和绿叶鼠返在日本福岛的蚕丝试验场东北分场育成。三倍体新品种新剑持在1962午从四倍体种(系统71号,2n=56,母本)和国桑第21号杂交的F_1代中选育而成的,并于1981年通过国家鉴定,用桑农林5号的名字发表。另一个三倍体新品种是绿叶鼠返,于1966年  相似文献   

4.
新疆人工三倍体桑树品种9204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多倍体有性杂交(2X×4X),单株系统选育,定向选择和定向培育,区试鉴定,育成适宜干旱蚕区栽培的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经多年实验室鉴定和多点区试结果:(1)9204桑树品种每公顷产叶量比新桑1号增产45.61%,公顷产茧量增加38.26%;比湖桑32号产叶量增产70.78%,产茧量增产151.81%。(2)9204桑品种万蚕茧层量比新桑1号高3.97%,比湖桑32号高31.72%;9204桑品种种茧育成绩产卵数高于湖桑32号、与新桑1号相仿;良卵率均高于湖桑32号和新桑1号。(3)9201桑品种秋叶硬化期为9月下旬,比湖桑32号晚20天、比新桑1号晚30天;枝条枯梢率比新桑1号高3.94%,比湖桑32低11.12%。人工三倍体桑品种9204在多年不同区域农艺性状表现良好、生长势旺、产叶量高、叶质优、抗性强,增产幅度大,遗传性能稳定,可在新疆干旱蚕区栽植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用四倍体湖桑197号(2n=56)为母本,二倍体的桐乡青(2n=20)和新一之濑(2n=28)二个桑品种的混合花粉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育成了三倍体桑(2n=3x=42)二个单株,经体细胞染色体镜检,染色体数为42,形态上观察,花而不实,高度不孕,显示出典型的三倍体桑特征。这二个单株暂定名为杭临桑1号和杭临桑2号。  相似文献   

6.
新桑品种人工三倍体嘉陵16号光合速率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叶片为供试材料,以二倍体品种湖桑32号叶片为对照,采用氧电极法测定叶片的光合速率.结果发现,在光照强度1.8万勒克司(Ix),水槽温度 30℃的条件下,嘉陵16号叶片的光合速率为5.9134mgCO_2/dm~2·hr,较对照湖桑32号(4.0492mg CO_2/dm~2·hr)高1.8642mg CO_2/dm~2·hr.其指数关系是:湖桑32号为100.00,嘉陵16号为146.01.经统计分析,两品种间的光合强度达极显著差异(|t|=6.3603>to.01= 4.604).该研究结果,从光合生理角度证实了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优于二倍体对照品种湖桑32号.为进一步扩繁推广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提供了生理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四倍体、三倍体和二倍体(对照)桑品种对原种苏5和苏6进行试验,其结果经多元方差分析可知:①不同桑品种与原种间无交互作用;②苏5的制种成绩极显著高于苏6;③三倍体、四倍体桑的制种成绩极显著高于湖桑32号。  相似文献   

8.
粤桑2号是广东省蚕业所育成的高产优质三倍体桑树新品种.199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2000年列入国家科技成果推广项目计划.  相似文献   

9.
调查了人工四倍体桑与二倍体桑杂交F,代10个组合共100株雌性植株的结实性和细胞染色体倍数。结果表明:10个三倍体组合中,诱桑11号桑椹无种子,细胞染色体检查为100%的三倍体(3X)植株,另外9个组合每椹下沉种子数为O~22粒,三倍体植株占检查株数的40%~80%,说明人工四倍体与二倍体桑杂交后代并非全部是三倍体植株。认为要提高三倍体组合后代中三倍体桑的纯度,关键在于四倍体亲本的诱变、选择和防止制种过程中外来花粉的混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以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16号为供试材料,以桐乡青为对照,在较大面积内进行了产叶量、养蚕成绩、缫丝成绩的示范对比.其结果是单株产叶量和亩桑产叶量嘉陵16号均优于桐乡青,万头蚕用桑量嘉陵16号比桐乡青少3.42%,而全茧量比桐乡青高0.65%.茧层量比桐乡青高2.67%;茧丝长(m/粒)嘉陵16号为1223.70m,比桐乡青1170.31m长53.39m,其比率长4.56%,解舒丝长(m/粒)嘉陵16号为820.59m,比桐乡青702.91m长117.68m,其比率长16.74%.充分表明嘉陵16号是适合我区栽培的优良三倍体新桑品种,我们今后将加大其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11.
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育成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广东桑特点,开展多倍体桑树杂交优势的利用研究,育成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并创下头年1/15公顷产种子59.75kg的高产纪录。粤桑2号具有三大特点:高产、优质、多籽。以塘10×伦109为对照,桑叶产量增产11.05%,万蚕茧层量提高7.61%,单蛾产卵量增加25.98%,单果实粒增加58.88%,而且抗青枯病性能提高1.47倍。  相似文献   

12.
采用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冬芽生长点为接穗,嫁接在西桑1号×西桑3号F1的试管苗茎段上,通过组织培养获得再生植株.这样可以将快繁、脱毒、复壮、嫁接集为一体,快速建立人工三倍体嘉陵20号的母本圃,解决生产上该品种接穗的供应,防止品种退化等.  相似文献   

13.
更新桑树品种是提高单位面积桑叶产量,进而提高蚕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本人于2001年初引进了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进行人工嫁接培育。经过2年试验,与湖桑32号、南一号、湘7920等二倍体桑品种作栽植比较,其产叶量嘉陵20号比湖桑32号增产62.96%,比南一号增产36.08%,比湘7920增产30.73%。嘉陵20...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陈瑞阳的去壁、低渗法鉴定了新疆桑树品种资源16种的染色体倍数性。其中发现药桑为二十二倍体(2n=22x=308);和田白桑、沙溪1号、阿白1号、阿白2号、伽克1号为三倍体(2n=3x=42);库粉红、新小桑、皮八桑、依白1号、站1号、库1号、红旗1号、吐胜2号、吐白1号、阿白9号为二倍体(2n=2x=28)。  相似文献   

15.
陈立福 《四川蚕业》2006,34(2):47-49
嘉陵20号是西南大学新近选育的超高产人工三倍体新桑品种,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本试验是以湖桑32号为试验对照品种,在会东县大崇乡,按照桑树品种区域试验要求,间行嫁接湖桑32号与嘉陵20号,调查两者的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如条长、条粗、每米条产叶数、每米条长产叶量、每公斤叶片数。结果表明嘉陵20号与对照品种湖桑32号相比,在条长、条粗、每米条长产叶数、每米条长产叶量、每公斤叶片数等经济性状上均明显优于对照,每株仅春季就比对照多产桑叶100g,增产幅度为39.53%,试验表明超高产人工三倍体嘉陵20号适合会东县的气候与生态环境,可以在该县推广。  相似文献   

16.
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人工诱导和杂交育种的方法 ,育成优质高产桑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 2号 ,已通过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该杂交组合的桑叶产量比对照组合塘 10×伦 10 9增加 11 1%,万蚕收茧量增加 6 4 %,万蚕茧层量增加7 8%,5 0kg桑产茧量增加 7 6 %,6 6 7m2 桑园产值增加 2 5 4 %。  相似文献   

17.
丰田2号桑品种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经多年培育而成的桑三倍体新品种,该品种是一个产量高、叶质优、抗性较强、综合性状优良的桑树品种.桐乡市从1998年开始引进丰田2号等新桑品种,并建立了桑新品种比较园,经过5年时间的培育与试验比较,筛选出了4个新一代桑品种,其中丰田2号桑品种为首推品种,推广面积逐年扩大.在推广丰田2号新桑品种的过程中,笔者探索总结出了一整套与之配套的栽培管理技术,现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桑三倍体杂交组合(粤桑2号)种子生产技术,设肥料、整枝、防病三个因素三个水平正交试验,结果以整枝为主要因素,肥料次之;选出最佳的处理组合为挫(艹远)整枝、施复合肥+有机肥,并喷多菌灵防病。运用适当密植,适时降枝,合理施肥,自然和人工辅助充分授粉等技术措施,在2.21/15公顷种子园中,栽植后头年创1/15公顷产种子59.75公斤的高产纪录。  相似文献   

19.
桑树是蚕业生产的物质基础,桑树品种的优劣影响整个丝、绸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蚕桑生产主产区,如何优化桑树品种结构,引进和推广新桑品种尤为重要。2002年笔就三倍体新桑品种“嘉陵20号”的丰产性作了调查。  相似文献   

20.
人工三倍体桑品种丰田2号的育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将鲁桑系二倍体桑品种桐乡青用秋水仙碱诱导成四倍体,以此为母本与广东桑二倍体伦教109号为父本杂交育成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二倍体桑品种荷叶白相比,其单位面积产叶量提高36.9%;桑叶养蚕的万蚕茧层量提高10.8%,种茧育单蛾良卵数提高18.3%;中抗桑疫病,农艺性状好,表现出优良三倍体优质高产的典型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