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粗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是反刍家畜的重要饲料来源,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7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对维持反刍动物肠道健康,提高其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粗饲料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是反刍动物日粮中重要的营养来源。粗饲料的粒度大小可直接影响反刍动物营养消化,适宜的长度能促进反刍动物的咀嚼活动并改善瘤胃发酵功能。因此文章针对粗饲料粒度大小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特征以及养分消化率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粗饲料粒度在反刍动物体外发酵机制上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粗饲料作为反刍动物日粮中占比例最大的组成部分,在保持反刍动物健康状况以及提高反刍动物生产力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也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本文简单分析了粗饲料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作用及其存在的营养缺陷,并介绍了影响粗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以及提高粗饲料营养价值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4.
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行占60%—7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对维持反刍动物肠道健康,提高其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国内外对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就现行国际国内流行的粗饲料评定指数进行了概括,指出了现行粗饲料评定之不足。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粗饲料的营养缺陷及粗饲料营养的物理、化学检测技术,指出使用粗饲料分级指数(GI)这一综合指标,能对粗饲料营养进行综合的整体评定,同时指出了反刍动物粗饲料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反刍动物营养检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反刍动物粗饲料品质的综合评定到秸秆饲料化的营养工程技术,阐述了反刍动物粗饲料高效利用的技术。特别是介绍了美国苜蓿品质综合评定指标粗饲料相对值(RFV)的田间预测方法,并指出我国粗饲料品质综合评定指标粗饲料分级指数(GI)亦应建立类似的田间预测方法,以推动GI在反刍动物粗饲料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通过对江西反刍动物常用粗饲料体外消化率(IVDMD)的实际测定,证明邓卫东等(2002)建立的以范氏纤维含量为预测因子的粗饲料IVDMD预测模型在江西区域有较高的准确性,能够应用于江西反刍动物粗饲料消化率的预测。该模型与张吉鹍等(2004b;2010)建立的粗饲料干物质采食量预测模型构成了完整的反刍动物粗饲料分级指数(GI)参数模型,这将大力推进江西反刍动物粗饲料品质的综合评定。  相似文献   

8.
提高反刍动物粗饲料利用率的营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8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实际生产中可通过补添适宜的营养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生长,从而提高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效率,提高其营养价值。本文综述了粗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营养作用及提高反刍动物粗饲料利用率的营养措施。  相似文献   

9.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营养的主要来源。随着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有关粗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推进。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新粗饲料资源的不断开发。在原有粗饲料基础上,新的牧草资源、加工副产品等粗饲料资源不断被开发出来,它们的合理使用方式和添加量都已被研究;②有关粗饲料品质评定的逐渐细化。粗饲料品质的评定已由早先的饲料相对值、饲料相对质量指数等发展到现在的饲料分级指数等,新的评定方法能够更加精确地评定粗饲料品质;③粗饲料利用率的不断提高。添加酶制剂、离子载体及补充快速可消化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等都能有效提高反刍动物对纤维的消化率,而且它们的合理添加量也已被逐渐探明;④粗饲料资源的合理搭配和优化利用。各种粗饲料资源的合理配比和优化使用的研究,可以在保证动物生产性能的基础上提高养殖效益;⑤特殊营养阶段粗饲料的合理利用。在奶牛或肉牛的特殊营养时期,如围产期合理有效地利用粗饲料或进行放牧,不仅可以使其在围产期前后保持较高的采食量,还可以在随后的阶段表现较好的产奶性能和生长性能;⑥粗饲料保存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制作干草和青贮料是保存牧草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方式,牧草的不同收获阶段、不同的贮存方式及各种添加剂的使用对牧草保存的影响不断被研究清楚。粗饲料作为反刍动物营养的主体,合理、有效地利用来源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对于反刍动物的科学饲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根 《饲料工业》2012,33(13):1-6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营养的主要来源。随着反刍动物营养学研究的不断进步,有关粗饲料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也在不断深入和推进。粗饲料作为反刍动物营养的主体,合理、有效地利用来源丰富的粗饲料资源对于反刍动物的科学饲养有着重要意义。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80%,甚至更高,因此,对粗饲料进行营养价值评定显得尤为重要。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是了解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环节,是组织动物生产,制定饲养计划,满足动物营养需要的基础。本期我们特别邀请了东北农业大学的张永根教授对国内外关于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的论述,在评价饲料营养价值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饲料资源,希望能对业内相关工作者起到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反刍动物粗饲料利用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宇旌  张勇 《草业科学》2003,20(6):36-39
通过为反刍动物补添适宜的营养来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生长,可提高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效率,改善其营养价值。调控反刍动物利用粗饲料的营养措施有:日粮精粗比,补添矿物元素,供给瘤胃氨态氮,补添氨基酸与肽,补充瘤胃蛋白,应用酸碱或缓冲盐调控瘤胃的PH值等。  相似文献   

12.
粗饲料品质的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吉鹍等(2003)就粗饲料的定义及其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作用以及影响粗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进行了综述,这里主要谈谈粗饲料品质的定义及影响粗饲料品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粗饲料在反刍家畜营养中的作用和影响粗饲料品质两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为粗饲料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8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的重要营养来源。粗饲料干物质随意采食量(DMI)历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在生产实践中,DMI的大小往往是动物营养的第一限制因素,因为DMI是反刍动物健康和生产所需的营养物质的量化基础,是衡量动物生产性能、评价反刍动物营养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广东饲料》2021,30(7)
目前,针对反刍动物的粗饲料种类较多,主要包含了牧草类、青绿饲料、秸秆类等。对于奶牛养殖而言,粗饲料作为最基本的饲料之一,做好粗饲料加工工作是养殖奶牛的重中之重。因此,本文针对反刍动物粗饲料加工进行分析,并且以奶牛粗饲料加工为例探讨具体的加工方法,希望可以提升对粗饲料加工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通过介绍粗饲料分级指数的国内外发展情况及其在反刍动物营养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为科研工作者和反刍动物养殖者在生产中应用粗饲料分级指数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合理的精料投入及其与粗饲料的配比对优化反刍动物瘤胃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不同的精粗比会影响到反刍动物生产的很多方面。本文从采食行为和粗饲料利用等方面阐述了精粗比对反刍动物及饲料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一、粗饲料化学处理的发展概况在反刍动物和马的日粮中,粗饲料占很大比重,而粗饲料由于粗纤维含量很高,消化率很低,对反刍动物的利用效果不佳。据苏联科学家测定,反刍动物和马的粗饲料平衡中秸秆占90%,其纤维素含量高达38—48%,可消化蛋白质很少,只有2—3%,脂肪为1—2%,灰分为4—8%,胡萝卜素儿乎没有。秸秆干物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消化率:反刍动物为40—50%,马为20—30%。秋播秸秆的总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粗饲料是自然界中存在极广而营养品质差异极大的一种饲料资源,是反刍动物的重要营养源,占绝大多数反刍动物日粮的60%~80%。粗饲料品质和水平对反刍动物健康、生长、发育及生产性能的发挥起  相似文献   

20.
纤维占粗饲料营养物质的40%~70%,除了作为反刍动物重要的能量来源,还对维持动物的生产力和健康至关重要。提高纤维消化率已成为行业的关注热点,而粗饲料中木质纤维素复合物是影响反刍动物纤维消化吸收和能量利用的最大障碍之一。本文总结了提高饲料纤维利用率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高效处理方式,解析了各种生物处理方式的效果、关键作用点及优缺点,为深入挖掘提高反刍动物纤维消化率的创新型生产实践应用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