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粗饲料在反刍动物中的营养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是反刍家畜的重要饲料来源,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7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对维持反刍动物肠道健康,提高其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粗饲料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正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常占40%~7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粗饲料对维持反刍动物肠道健康,提高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1粗饲料的营养特性粗饲料又称粗料,是指体积大、粗纤维含量高、可消化养分含量低的一类饲料。现代饲料分类学中,凡粗纤维含量占干物质18%以上、消化能在10.45 MJ/kg以下的饲料,统称为粗饲料。粗饲料中的纤维素经瘤胃微生物发酵后,形成挥发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粗饲料利用的营养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宇旌  张勇 《草业科学》2003,20(6):36-39
通过为反刍动物补添适宜的营养来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的生长,可提高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效率,改善其营养价值。调控反刍动物利用粗饲料的营养措施有:日粮精粗比,补添矿物元素,供给瘤胃氨态氮,补添氨基酸与肽,补充瘤胃蛋白,应用酸碱或缓冲盐调控瘤胃的PH值等。  相似文献   

4.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饲料来源,而粗饲料中的各种纤维物质不能被宿主动物直接利用,而是先通过瘤胃内微生物的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VFA)后才能被宿主动物作为能源物质吸收利用。某些粗饲料原料由于质地粗硬、适口性差,导致反刍动物对其利用率降低,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从改善饲料纤维物质的营养特性及提高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物质的能力两个角度出发,对如何提高饲料纤维物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反刍动物饲料纤维物质瘤胃降解规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饲料来源,而粗饲料中的各种纤维物质不能被畜主动物直接利用,而是先通过瘤胃内微生物的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VFA)后才能被畜主动物作为能源物质吸收利用。某些粗饲料原料由于质地粗硬、适口性差,导致反刍动物对其利用率降低,造成生产效率低下。文中从改善饲料纤维物质的营养特性及提高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物质的能力两个角度出发对如何提高饲料纤维物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粗饲料是反刍动物最主要的饲料来源,而粗饲料中的各种纤维物质不能被宿主动物直接利用,而是先通过瘤胃内微生物的发酵形成挥发性脂肪酸(VFA)后才能被宿主动物作为能源物质吸收利用.某些粗饲料原料由于质地粗硬、适口性差,导致反刍动物对其利用率降低,造成生产效率低下.从改善饲料纤维物质的营养特性及提高瘤胃微生物降解纤维物质的能力两个角度出发,对如何提高饲料纤维物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7.
糖蜜尿素舔砖既经济又能提高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率,还可调节瘤胃微生物态环境,提高微生物蛋白的合成,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被广泛应用在反刍动物饲养上。本文综述了舔砖的种类以及糖蜜尿素舔砖对反刍动物的营养作用。  相似文献   

8.
由于粗饲料在反刍动物日粮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对粗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反刍动物营养理论认为 ,饲料蛋白质进入瘤胃后 ,约有 70 %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用于合成菌体蛋白质 ,同时也会造成饲料氨基酸氮的损失 (李建国等 ,1 999)。小肠蛋白质 (氨基酸 )营养调控的主要目标是提高进入小肠的氨基酸数量 ,改进其平衡 ,而饲料小肠氨基酸量取决于瘤胃降解率及其氨基酸量。目前对粗饲料降解后残渣中的氨基酸含量研究较少 ,现有的一些研究表明 ,精饲料在瘤胃降解后残渣中的氨基酸含量可采用未降解前的氨基酸含量参数 ,而粗饲…  相似文献   

9.
我国粗饲料资源丰富,是反刍动物日粮中重要的营养来源。粗饲料的粒度大小可直接影响反刍动物营养消化,适宜的长度能促进反刍动物的咀嚼活动并改善瘤胃发酵功能。因此文章针对粗饲料粒度大小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特征以及养分消化率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对粗饲料粒度在反刍动物体外发酵机制上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粗饲料通行占60%—70%,甚至更高,是瘤胃微生物和宿主动物重要的营养来源,对维持反刍动物肠道健康,提高其生产力,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就国内外对粗饲料营养价值评定的进展进行了综述,特别是就现行国际国内流行的粗饲料评定指数进行了概括,指出了现行粗饲料评定之不足。  相似文献   

11.
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建红 《畜牧兽医杂志》2005,24(3):11-12,14
碳水化合物是反刍动物营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瘤胃的发酵又是其营养吸收利用的一个重要过程。本文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全面综述了碳水化合物的分类及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发酵的三方面因素,揭示了反刍动物对碳水化合物的吸收规律,为我国反刍动物饲养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过瘤胃淀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过瘤胃淀粉是高产反刍动物葡萄糖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阐述了过瘤胃淀粉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作用,以及提高饲料过瘤胃淀粉比例的处理方法,并根据近年来的应用研究状况,提出了过瘤胃淀粉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幼龄阶段是反刍动物生长中非常重要的阶段,这一时期的营养供应、生长发育状况和瘤胃发育程度决定了其成年后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效率。由于幼龄阶段消化代谢系统发育不完善且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此阶段日粮的营养水平,尤其是蛋白质和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在反刍动物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生产实践中,营养供给不足或超量供给都会影响幼畜的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这种情况甚至会伴随其一生。而幼龄反刍动物日粮中蛋白质和纤维水平对生长性能和胃肠道发育的调节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适量提高日粮中蛋白质水平,可提高幼龄反刍动物的生长发育程度,并由于饲料中瘤胃微生物可利用氮浓度的提高而提高了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的发育。在保证精饲料充足的情况下,提高日粮中NDF水平可提高幼龄反刍动物开食料的采食量,提高生长性能和促进瘤胃发育,同时也伴随着营养物质消化率的提高。但由于试验动物或原料来源不同,在相关试验中仍存在不同的试验结果。为此,作者针对日粮中不同蛋白质和NDF水平对幼龄反刍动物生长发育、营养物质消化率和瘤胃发育的影响,以及出现不同试验结果的原因进行总结和探讨,以期为解决幼龄反刍动物的饲养管理问题、提高其饲养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有机酸可改变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类型、改进其生产性能。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活性添加剂,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瘤胃缓冲剂是国内外草食家畜生产中广泛应用的先进技术合成物质.本文主要阐述和研究瘤胃缓冲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实践证明,缓冲剂具有改善瘤胃微生物生存的理化环境、提高饲料的消化利用效率、提高家畜生产性能、增进畜体健康、提高生产效益等作用,它将愈来愈受到广泛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反刍动物日粮中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粗纤维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根据反刍动物蛋白质、脂肪营养代谢的特点,较为详尽的阐述了日粮中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粗纤维消化率的影响。旨在使人们系统掌握反刍运物日粮中主要营养要素之间的关系,利用已验证的技术合理配制日粮,提高反刍动物饲料利用率和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7.
B族维生素在瘤胃中的合成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经典理论认为瘤胃中合成的B族维生素能满足其营养需要,然而最近研究表明,在一些情况下反刍动物需要在日粮中添加B族维生素。本文就瘤胃中B族维生素的合成和瘤胃中B族维生素的来源、分布、吸收及合成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顾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反刍动物B族维生素营养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作用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与反刍动物瘤胃营养以及瘤胃微生物有着密切的关系。反刍动物瘤胃对养分的消化吸收以及微生物动力学可产生大量的挥发性脂肪酸,其主要作用为供能和维持瘤胃环境。本文综述了瘤胃挥发性脂肪酸(VFA)的作用、影响其产生和组成的因素以及其对反刍动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碳水化合物在优化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提高饲料利用效率,进而提高动物的生产性能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作者从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的生理机制,农副产品应用及其对反刍动物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产品品质影响等方面对反刍动物碳水化合物营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Comparative aspects of plant tannins on digestive physiology, nutri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in sheep and goat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differences due to feed intake, digestibility, utilization of nutrients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was to present an overview of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tannin‐containing diets for sheep and goats and specie differences in their response to tannins.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moderate level of tannins in the diet (3%–4% tannins DM) can precipitate with soluble proteins and increase protein supply to the sheep, but comparative aspects of tannin‐containing diets in sheep and goats on animal performance, digestive physiology, rumen microbial changes and potential benefits to sustainable animal production by those compounds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In addition, developing plant‐based tannin‐containing diets for control of rumen microbiota and rumen fermentation (e.g., methane gas) would be expected to have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ruminant health, productivity and emission of greenhouse gasses. The positive impacts of the plant tannin compounds mainly depend on their influence on the gut microbiome diversity and ability to generate fermentation end products (short‐chain fatty acids) that have diverse biological roles. Diets which contain optimal levels of tannins have potential benefits for sustainability of small ruminant production systems. However, there is a need for an improved understanding of the utilization of tannin‐containing forages to improve their management. This implies investigations of animal responses to tannin‐containing forages or browse species and, in particular,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s that can arise between sheep and goats on digestion, DMD, rumen fermentation and microbial community changes. This knowledge could help to improve current feeding systems in terms of efficiency of feed use and environmental impacts (reduce methane gas production) and thus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a sustainable sheep and goat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