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草菇担孢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菇担孢子可以作为基因工程技术的受体和进行转基因草菇的后代遗传稳定性分析,其萌发率直接影响着试验的结果。试验对影响草菇担孢子萌发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氯胺T消毒5min,其萌发率最高,为0.2077%;萌发率最高的是③号培养基;采用孢子印方法收集的草菇担孢子的萌发率高于自然弹射方法收集的萌发率;草菇担孢子的最佳萌发温度为36℃。  相似文献   

2.
草菇厚垣孢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草菇厚垣孢子的萌发条件及对不良条件的抵抗力.试验结果表明,草菇厚垣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40℃,培养基PH为7,对培养基的营养状况无要求;草菇厚垣孢子与菌丝体均不耐干旱;菌丝体可耐45℃3d,但50℃处理24h便失活,而厚垣孢子可耐50℃处理24h.在4℃处理14d后,厚垣孢子的萌发率没有下降,而菌丝体完全失活,厚垣泡子耐酸能力比菌丝体强。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致幻菌黄褐裸盖伞子实体培养、担孢子萌发及生活史。结果表明,黄褐裸盖伞在土豆-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很容易结实;是一种单因子控制的二极性异宗结合真菌;担孢子经细胞壁裂解酶酶解处理能够萌发,但是萌发率很低,仅为0.18%。该真菌无单核结实现象,在实验条件下不产生无性孢子,为典型的单倍体-双核体生活史。  相似文献   

4.
沼生花褶伞担孢子萌发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探讨了沼生花褶伞担孢子萌发的条件,结果表明:其担孢子在水中即可萌发,但在含有粪草提取液的培养基上的萌发率更高;适宜的萌发温度为30~32℃;另外还需要较高的培养基湿度.  相似文献   

5.
以赤芝Ganoderma lucidum和无柄灵芝Ganoderma resinaceum担孢子为材料,从担孢子采集方法、萌发条件及保藏时间等方面,比较两种担孢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无柄灵芝担孢子在无菌水中培养24 h即可萌发产生芽管,48 h萌发率为6.77%;而赤芝只有早期弹射的新鲜担孢子可以在麦芽汁培养基中萌发,但萌发率仅有1.13%。赤芝担孢子根据形态大小可分为3类,其中可萌发担孢子的平均长为7.38μm,宽为4.46μm,小于成熟担孢子,细胞壁颜色也比成熟担孢子浅。灵芝担孢子萌发时一般在担孢子顶端或脐状处产生一个芽管,极少数两处同时产生芽管。新生菌丝在不适宜继续生长条件下,可进一步形成厚垣孢子;且随着担孢子保藏时间的延长,其萌发率快速降低。  相似文献   

6.
采用盖玻片培养法研究美味扇菇担孢子的萌发特性,并通过在不同温度下对供试菌株的培养研究美味扇菇菌丝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美味扇菇担孢子腊肠形,大小为(4.5~5.5)μm×(1~1.64)μm;在无菌水中不易萌发,液体PDA培养基中容易萌发;培养时间达48 h时萌发产生芽管;芽管位置和数量不定,在一端、侧面或者两端产生1个或多个芽管;60 h后少数芽管出现分支,84 h芽管分化成菌丝;菌丝在10℃~30℃条件下均能生长,但超过35℃或低于5℃时停止生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0℃~25℃。  相似文献   

7.
通过观测不同培养基、温度、pH值和光照条件下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情况,对Phyllostictacitrichinaensis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琯溪蜜柚叶汁可促进菌丝生长;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0~35℃,适宜生长温度为25~30℃,最适生长温度为28℃,40℃时停止生长;菌丝生长的pH值范围为3~9,最适生长pH值为5~6,14天后在pH值7~9的OA培养基上菌落边缘会产生黄色素;分生孢子在25℃、pH值4的条件下萌发率最高,但萌发率低于45%;12小时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5℃10分钟,孢子致死温度为50℃10分钟.  相似文献   

8.
以采用研磨加酶解的方法提纯的茶薪菇厚垣孢子为试材,研究了环境条件对厚垣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茶薪菇厚垣孢子萌发的最佳温度为25℃,最适pH为7.5;光线对厚垣孢子的萌发有显著抑制作用,培养基成分对孢子的萌发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银丝草菇(Volvariella bomycina)是草菇属中的一种木腐真菌,它的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近年来已人工驯化栽培成功,是一种很有发展前途的食用菌。银丝草菇菌丝生长适温为25℃左右,子实体在20~25℃能正常生长,菌丝体在4~5℃冰箱中保存不失活,其生物学特性与其近缘种草菇有明显不同。我们对银丝草菇在琼脂培养基上产生子实体和弹射孢子进行了研究观察,现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菌株:STC Vo-1和STC Vo-5,由香港中文大学真菌遗传学研究室提供。(二)培养基制备:采用完全培养基,配方是:硫酸镁0.5克,磷酸二氢钾0.46克,磷酸氢二钾1克,蛋白胨2克,酵母膏2克,葡萄糖20克,琼脂20克,维生素B0.5毫克.水1000毫升。配制的培养基置1.1公  相似文献   

10.
张敏 《北方园艺》2008,(2):206-208
试验以薇菜穗状孢子段为接种材料,重点研究了影响薇菜孢子萌发、原叶体增殖的各项因素,以及原叶体孢子苗的分化状况和孢子体试管苗练苗成活技术.结果表明:在温度25℃,光照12 h/d,光照强度2 000 lx,培养基中加蔗糖30g/L、琼脂6g/L、pH 5.8培养条件下,孢子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为1/4 MS,原叶体增殖的最适合培养基是1/2 MS KT 5.0 mg/L IBA1.0nag/L KH2PO4200mg/L 活性碳0.5%;孢子体苗分化最适合的原叶体具有质地疏松、片状体大、肉质厚等性状;在温度20~30℃,湿度90%以上,散射光下,选取椰茸作基质练苗,成活率高达94%.  相似文献   

11.
吴岚  陈双林 《食用菌》2009,31(4):18-19
目的:为了提高脱皮马勃单孢子菌种的分离效果、以及探讨脱皮马勃孢子萌发对自然生境条件的要求,方法:进行了不同温度、不同营养物及浓度和光照等条件对其孢子萌发影响的研究。结果:25℃是脱皮马勃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2%葡萄糖和Bonar液可促进孢子萌发,而氯化钠则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光照或黑暗对孢子萌发无影响;来源于两个不同年份的孢子萌发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2.
以大杯蕈孢子为试材,采用平板涂布法,对影响其孢子萌发的培养基、温度、酸碱度(pH)、金属离子、三十烷醇浓度及光照条件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出孢子萌发的最适条件,为大杯蕈遗传育种中单孢菌株的获得提供有效方法和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大杯蕈孢子最适萌发条件为使用20%马铃薯+2%蛋白胨固体培养基、20%马铃薯+2%可溶性淀粉固体培养基或2%蛋白胨固体培养基;最适萌发温度为30℃;最适酸碱度为pH 5~6;最适金属离子为ZnSO4;最适三十烷醇浓度为0.050 mg·(100mL)-1;黑暗条件利于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3.
合欢枯萎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培养基种类、温度、光照、pH、微量元素及不同氮源和碳源等方面对合欢枯萎病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最适生长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PSA培养基;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在25~35℃,最适温度为30℃,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该菌的致死温度为60℃;菌丝在pH 6~12之间均能生长,以pH 6时分生孢子萌发率最高;光照对菌丝生长无明显影响,黑暗条件有利于病菌产孢;病菌对蔗糖和可溶性淀粉利用较好,对硝酸钠和硝酸钙利用较好;微量元素中硫酸锰有利于菌丝生长,硫酸亚铁能够较好地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4.
黄花乌头根腐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书琴 《北方园艺》2011,(1):169-171
采用凹玻片法,通过不同碳源和氮源处理条件对黄花乌头根腐病的镰刀菌的生长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的孢子在温度为10~35℃的温度处理中均可以萌发,其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30℃;在pH为6时孢子萌发率最高,在pH 5~6的不同处理条件下最适于病原菌孢子的萌发;黄花乌头根腐病菌的孢子萌发率受光照条件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美味黑粉菌冬孢子萌发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蝉  张敬泽  王晓清 《长江蔬菜》2012,(16):104-107
研究了疏亲水界面、温度、pH值和不同物质对美味黑粉菌冬孢子萌发的影响,以探讨美味黑粉菌冬孢子在自然生境条件萌发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疏水界面促进美味黑粉菌冬孢子萌发,在疏水的聚苯乙烯塑料培养皿和茭白茎表皮上,萌发率高;冬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7~3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抑制萌发;酸性条件促进冬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3~4;蔗糖促进冬孢子萌发,且以1%浓度最适,但同样浓度的甘露醇、葡萄糖、海藻糖、D-果糖等抑制冬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6.
菌核侧耳担孢子收集及萌发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东华虎奶-1号(Pleurotus tuber-regium)子实体为材料,采用了弹射、贴壁、菌褶冲洗等方法收集担孢子,结果表明,菌褶冲洗法是菌核侧耳担孢子收集的最佳方法。孢子萌发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核侧耳孢子萌发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较高,最适温度为30℃;无机盐离子和光照、黑暗交替处理都能促进孢子的萌发。  相似文献   

17.
消毒方式、无机盐浓度及光照强度对槲蕨孢子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槲蕨(Drynaria roosii)孢子的无菌培养和常规繁殖方式,观察记录消毒方式、无机盐浓度和光照强度对槲蕨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槲蕨孢子接种后6~7 d即能萌发,60 d左右发育形成心形原叶体,100 d左右开始形成孢子体幼苗;采用NaClO消毒5.5 min左右是理想的消毒方式;在Knop’s培养基中孢子的萌发率最高,可达49%左右.低无机盐浓度的MS培养基有利于孢子萌发,但不利于配子体发育;黑暗条件下孢子能萌发但不能形成片状体.采用5% NaClO表面灭菌5.5 min, 1/2MS培养基在40 μmol·m-2·s-1光照条件下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8.
黄瓜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瓜靶斑病菌在10~35℃下均能生长,以30℃左右最适。分生孢子萌发的温度范围为10~35℃,以25~30℃最适;同时要求90%以上的相对湿度,在水滴中萌发率最高。光照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但对孢子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紫外线对孢子有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返魂草花粉在不同pH值的培养基、温度、培养时间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最适培养基pH 6.5,其花粉萌发率为51.5%,花粉管长度为0.106 mm.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返魂草花粉的萌发率不同,25℃时返魂草花粉萌发率最大,花粉萌发的适宜温度范围为15~30℃,随着温度的升高,花粉管的长度也相应的增加.培养时间为60 min时,花粉萌发和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20.
对近年来新发现的梨阿太菌果腐病菌(Athelia bombacina)的生物学特性及寄主范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为PDA培养基,温度25 ℃,pH 7,暗处理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54 ℃,10 min;担孢子最佳萌发温度为20 ℃,pH 6,最佳碳源为葡萄糖,光照对孢子萌发影响不明显,担孢子致死温度为52 ℃,10 min。该菌产孢的培养基配方为燕麦15 g、琼脂15 g、葡萄糖10 g、甘氨酸2 g、CaCO3 0.5 g、NaCl 2 g、水1 000 mL,pH 6。相对湿度95%以上,光暗交替及低温诱导均有利于产孢。离体果实接种的寄主范围测定结果表明,A. bombacina除侵染梨果实外,还可侵染苹果、草莓、樱桃、油桃、杏和枣等果实,但不侵染蓝莓、葡萄、橙和猕猴桃等果实,对山楂、橘和柚果实的侵染能力较弱,且对橘和柚的侵染仅限于果皮,不深入到果肉组织中,A. bombacina对梨、苹果不同品种的致病力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