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评价番鸭细小病毒(MPV)和番鸭源鹅细小病毒(MDGPV)二联活疫苗(以下简称"二联苗")对1日龄胶乳凝集抑制(LPAI)抗体阴性的雏番鸭的免疫保护效力,本研究进行了血清学效力检验与靶动物免疫攻毒保护相关性的研究及免疫持续期试验。不同抗体水平的雏番鸭攻毒试验结果表明,当免疫鸭血清MPV-LPAI和GPV-LPAI抗体效价分别达1.0 Log2和2.0 Log2以上时,即可有效抵抗MPV和GPV强毒的攻击。免疫期试验结果表明,二联苗以0.2 m L的剂量免疫雏番鸭,接种后各实验组雏番鸭均产生较高的LPAI抗体,其免疫期能持续360 d。上述结果表明该二联苗能够诱导雏番鸭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可以有效预防番鸭细小病毒病和番鸭小鹅瘟病。  相似文献   

2.
犬细小病毒母源抗体可通过胎盘和初乳转移给仔犬。初生犬一周内血清中母源抗体HI效价为1:128~1:256,6用龄时HI效价降至1:8~1:32。母源抗体效价>1:16时接种犬细小病毒灭活苗。仅有33%的犬产生免疫应答;HI≤1:16时,对接种灭活苗或弱毒苗均产生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3.
应用适应于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C)上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的鹅细小病毒(GPV)弱毒疫苗株与番鸭细小病毒(MPV)弱毒疫苗,按适当比例混合,试制了MPV—GPV二联弱毒细胞苗,并测定了各项免疫指标。结果显示:试制出的二联苗对1日龄雏番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遗传稳定性;免疫后5d和7d攻击GPV强毒,保护率分别为75%和100%,同时免疫后7d血清中MPV—胶乳凝集抑制(LPAI)抗体效价均大于2^1,21—28d抗体达高峰,有效免疫期超过60d。疫苗于-20℃保存期大于12个月。上述结果表明,二联弱毒细胞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一、健康鸭群的免疫程序 (一)种鸭群 1.雏鸭群:(1)雏番鸭小鹅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苗免疫:在出壳后48小时内应用二联雏鹅活苗免疫,或两种单活苗免疫.(2)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和雏番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病活苗免疫.  相似文献   

5.
应用适应于番鸭胚成纤维细胞(MDEFC)上繁殖,并产生细胞病变的鹅细小病毒(GPV)弱毒疫苗株与番鸭细小病毒(MPV)弱毒疫苗,按适当比例混合,试制了MPV-GPV二联弱毒细胞苗,并测定了各项免疫指标.结果显示试制出的二联苗对1日龄雏番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遗传稳定性;免疫后5 d和7 d攻击GPV强毒,保护率分别为75%和100%,同时免疫后7 d血清中MPV-胶乳凝集抑制(LPAI)抗体效价均大于21,21~28 d抗体达高峰,有效免疫期超过60 d.疫苗于-20℃保存期大于12个月.上述结果表明,二联弱毒细胞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鸭细小病毒病是由鸭细小病毒(Duck parvovirus,DPV)引起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以雏鸭易感,临床主要表现为气喘、脚软和渗出性肠炎,死亡率约50%~80%,在世界各养鸭地区都有分布,其预防和控制已直接关系到水禽养殖业的持续稳定发展[1]。临床和实验室试验证实番鸭细小弱毒疫苗是预防控制该病最有效措施,而对细小病毒特异性抗体的监测是评价疫苗免疫效果及鸭群合理制定免疫程序的关键[2]。目前国内已经报道[3]的检测番鸭细小病毒抗体的方法有血清微量中和试验、微量点凝试验、胶乳凝集反应、琼脂扩散试验,  相似文献   

7.
母源抗体对鸡新城疫疫苗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该试验旨在通过在不同日龄分别选用不同的疫苗组合 ,对有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雏鸡进行免疫 ,探讨不同疫苗组合克服母源抗体的效果。结果表明 :有 ND母源抗体的雏鸡用弱毒疫苗免疫后 ,母源抗体对弱毒疫苗免疫干扰较大 ,只有当 ND母源抗体降到较低水平 (小于 3log2 ,一般要到 1 5~ 2 0日龄后 )时 ,对弱毒疫苗免疫影响才非常小 ,方可产生较为可靠的免疫力 ;用ND弱毒疫苗 油乳剂疫苗进行免疫 ,可有效地克服母源抗体的干扰 ,获得理想的免疫效果。但母源抗体对 ND油乳剂疫苗免疫的影响在日龄越小的雏鸡越明显 ,因此于 8~ 1 0日龄之后用 ND弱毒疫苗 油乳剂疫苗进行免疫是最佳选择 ,为雏鸡免疫程序的制定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实验室试制短喙矮小综合征(SBDS)灭活疫苗免疫种鸭后代的母源抗体消长规律及被动保护效果,本研究收集了160份SBDS灭活疫苗免疫樱桃谷鸭种鸭后代不同日龄的血清,用鹅细小病毒(GPV)胶乳凝集抑制试验(LPAI)跟踪检测抗体效价,并对8日龄不同母源抗体雏鸭进行攻毒,记录发病情况并测定攻毒后第14 d的体重、喙长宽值。结果显示,樱桃谷种鸭免疫SBDS灭活疫苗后能够使其后代携带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至10日龄为2.4±0.7514(-log2),阳性率100%;21日龄为0.2±0.37(-log2),阳性率15%。拟合出1日龄~14日龄母源抗体消长曲线公式为y=6.409e~(-0.10x),R~2=0.99421,其中y表示抗体水平,x表示日龄。母源抗体被动保护试验结果显示雏鸭母源抗体LPAI效价≥2(-log2)可抵抗SBDSV强毒攻击,获得有效被动保护。表明SBDS灭活疫苗免疫种鸭可保护其后代雏鸭抵抗SBDSV强毒感染,有效被动保护期10 d以上。本研究为鸭SBDS的免疫程序制定和有效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388只含有母源抗体雏麻鸭和118只无母源抗体雏北京鸭分别进行了早期免疫接种。前者进行了不同日龄(1、5、10、15)、不同免疫途径(肌肉,皮下、点滴、饮水)鸭瘟弱毒疫苗的一次性免疫,后者进行了1日龄、不同途径(肌肉、皮下、滴鼻、喷雾)鸭瘟弱毒疫苗的首免和二免。无母源抗体雏鸭可采用肌肉和皮下途径免疫,最佳时间从1日龄开始首次免疫,免疫3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对含母源抗体雏鸭也可采用肌肉、皮下途径,最佳时间从10日龄开始免疫,经过对含母源抗体和无母源抗体免疫雏鸭2个月的观察,前者经得住鸭瘟强毒10~(-8)的攻击,后者经得住10~(-3)的攻击;免疫效果高,免疫期达2个月仍保持着令人满意的免疫力,保护率达100%。含有母源抗体雏鸭,采用饮水和点滴途径免疫,前者最佳时间从1日龄开始免疫,后者从10日龄开始免疫,其安全性好,免疫效力高,免疫期达2个月,保护率达100%。用肌肉和饮水途径接种鸭瘟弱毒苗的方法进行大规模的预防接种,更为简便易行。 在试验中,还对早期免疫程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正>笔者于2017年10月年和2019年2月进行了两期蛋鸭坦布苏弱毒苗免疫保护攻毒试验。通过对免疫弱毒苗后的蛋鸭攻毒,记录鸭群产蛋率、抗体水平、剖检病变,结合病原检测,分析研究蛋鸭坦布苏弱毒苗的免疫保护效果。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试剂鸭坦布苏病毒种毒由福建省农科院提供的WR株;抗体诊断试剂盒由浙江省农科院提供;弱毒疫苗由某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春季试验使用苗批号为1710005-1、冬季试验使用苗批号为  相似文献   

11.
去冬以来 ,沂南县有些鸡场鸡群经弱毒疫苗免疫后 ,仍然发生新城疫 ,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以后改用新城疫油乳剂灭活苗与弱毒苗同时免疫 ,收到了稳定可靠的免疫效果。弱毒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在污染的鸡场中 ,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虽高 ,但个体间差异悬殊。高抗体雏鸡的存在 ,说明鸡场内有过新城疫流行 ,必须尽早免疫 ,但高低不一的母源抗体 ,又给免疫带来困难 ,部分高抗体雏鸡用弱毒苗免疫后 ,抗体持续下降 ,至 30日龄左右母源抗体消失后 ,又转为易感鸡 ,出现免疫空白期 ,很容易受到强毒侵袭。所以 ,一些鸡场虽用弱毒苗免疫多次 ,但仍未达…  相似文献   

12.
1.雏鸭群:(1)雏番鸭小鹅瘟、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活苗免疫:在出壳后48h内应用二联雏鹅活苗免疫.或二种单活苗免疫。(2)雏鸭病毒性肝炎活苗免疫:雏鸭和雏番鸭在出壳后3日龄左右应用该病活苗免疫。(3)番鸭坏死性肝炎(番鸭肝白点)活苗或灭活苗免疫雏番鸭3日龄左右应用本病活苗免疫.或用灭活苗免疫.每羽皮下0.3~0.5mL。  相似文献   

13.
选择180±10日龄后备母猪105头,将其随机分成7组(每组15头)进行对比试验,Ⅰ组在初配前60d和30d同时分点注射2ml细小灭活苗和1头份乙脑弱毒苗,Ⅱ组仅在初配前30d分点注射2ml细小灭活苗和1头份乙脑弱毒苗,Ⅲ组在初配前60d和30d注射2ml细小灭活苗,Ⅳ组在初配前30d注射2ml细小灭活苗,Ⅴ组在初配前60d和30d注射1头份乙脑弱毒苗,Ⅵ组在初配前30d注射1头份乙脑弱毒苗,Ⅶ空白对照组,在间隔最后一次免疫的20、40、60、90、120d以及初产后20d采集血清检测猪细小病毒、猪乙型脑炎抗体,研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1)同期分点注射细小灭活苗和乙脑弱毒苗并对疫苗的免疫效果产生干扰作用;(2)在初配前60与30d分别免疫注射2ml猪细小病毒灭活苗与1头份猪乙型脑炎弱毒苗后,能在最后免疫接种后迅速产生高水平抗体,抗体产生阳性率最高,有效免疫抗体能持续时间最长,因此母猪在初配前60与30d分别免疫注射2ml猪细小病毒灭活苗与1头份猪乙型脑炎弱毒苗为最近免疫方案。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0月年至2019年2月,笔者进行了两期蛋鸭坦布苏弱毒疫苗免疫保护攻毒试验。通过对免疫弱毒疫苗后的蛋鸭攻毒,记录鸭群产蛋率、抗体水平和剖检病变,结合病原检测,分析研究蛋鸭坦布苏弱毒苗的免疫保护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试剂鸭坦布苏病毒种毒由福建省农科院提供的WR株;抗体诊断试  相似文献   

15.
1 病因分析1 1 农户在鸡新城疫防治中的几个误区1 1 1 首免超前 ,母源抗体被中和 雏鸡经卵黄传递母源抗体 ,一般 3日龄开始升高 ,5~ 7日龄达最高峰 ,9日龄后逐渐下降 ,半衰期为 4 5d。 7~ 9日龄正是雏鸡母抗的高峰期 ,若此时首免 ,母抗有抑制弱毒活苗的繁殖和中和抗原的作用 ,而影响免疫效果。在此期内 ,机体免疫空档 ,一旦有野毒侵入 ,必然引起早期发病。1 1 2 频繁免疫造成免疫抑制 不考虑抗体效价的消长规律 ,短期内盲目重复使用疫苗。一方面除抗原中和抗体外 ,另一方面由于抗原的频繁刺激使机体应答反应疲劳 ,形成免疫抑制。1 …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20只未进行免疫接种的健康幼狐,分别在30日龄、45日龄、60日龄对其进行颈静脉采血,制备血清,进行抗犬瘟热病毒(CDV)母源中和抗体滴度测定.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幼狐在30日龄母源抗体较高;幼狐在45日龄母源抗体均较低,血清中和抗体效价均等于或小于1∶18.6;幼狐在60日龄母源抗体基本消失,均小于1∶4.0.45日龄对幼狐进行CD免疫接种能够避免免疫空白期的出现,能获得较好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吴俊仪  农汝  陆兵兵  黄宁 《兽医导刊》2020,(4):134-135,61
为了研究进口犬用犬瘟热弱毒联苗接种野生动物的抗体保护效果,以南宁市动物园圈养的东北虎、白虎、非洲狮、浣熊、黑熊为研究对象,通过犬瘟热病毒中和试验方法,监测母源抗体、接种疫苗后1年内的抗体消长情况。研究表明使用进口犬瘟热弱毒联苗接种野生动物可以获得足够的保护力,疫苗安全无副作用;按照1头份剂量使用,东北虎和白虎小仔都缺乏具有保护力的母源抗体,浣熊仔有50%个体具有良好的母源抗体水平;东北虎、浣熊首免后基本都能获得有效抗体,白虎需要多次加强免疫才能获得有效抗体;1年内的抗体消长变化不明显,基本维持在2^4~2^6之间,接种疫苗后能够维持1年以上的有效抗体水平,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微量中和实验的方法,对30日龄、45日龄、60日龄幼狐的传染性脑炎母源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30日龄幼狐的传染性脑炎母源抗体水平较高,中和抗体平均效价为1:48.3;在45日龄断乳期该母源抗体平均中和抗体效价显著下降到1:18.3;在60日龄该母源抗体基本消失,多数中和抗体效价低于1:2.9。实验结果表明,45-50日龄对幼狐进行传染性脑炎疫苗首免,能避开免疫空白期和母源抗体干扰,获得较好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9.
用病毒中和试验对华北地区一规模化猪场口蹄疫的免疫效果进行了检测和分析。通过免疫前、一免后、二免后、三免后的25、50 d的病毒中和抗体检测,33日龄与60日龄2次母源抗体的检测对比,证实仔猪体内较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对口蹄疫免疫应答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并为口蹄疫首免日龄的确定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0.
1母源抗体参差不齐母源抗体对雏鸡早期的抗感染起着重要作用,但同时又会干扰免疫接种。由于种鸡群的抗体水平不一致,必然导致雏鸡的母源抗体不齐,高母源抗体的雏鸡免疫接种时,母源抗体中和了弱毒疫苗,造成免疫失败。2不同血清型及血清亚型的病毒或细菌同时存在如鸡法氏囊病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