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抗生素防治失败原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奶牛乳房炎主要由病原微生物引起,抗生素的应用在奶牛乳房炎控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从病原微生物—宿主—抗生素三个方面及相互作用关系中论述了奶牛乳房炎抗生素治疗失败的机制,包括:抗生素的选择、吸收、分布及抗生素的细胞内分布;细菌的被动选择、耐药性和细胞内寄生;细菌对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抗生素对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乳腺的重新感染。  相似文献   

2.
《四川奶业》2007,(1):30-30
给奶牛的乳房注射糖激发其免疫系统,这种方法可能可以给奶农提供一种使用抗生素治疗乳房炎的替代方式。在美国马里兰州得农业研究局奶牛功能性染色体实验室,科学家Max Paape和Douglas Bannerman使用酵母糖Poly—x(yeast sugar Poly—x)注射到奶牛的乳房中,发现可以降低乳房炎的感染,而成本只是抗生素的十二分之一。他们得出的这个结果还只是停留在实验室的预实验阶段,预实验显示,增加牛奶中的白细胞可以阻止引起乳房炎细菌的感染。当注射到非泌乳期的奶牛乳房中,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感染是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而目前治疗奶牛乳房炎仍主要依靠抗生素。抗生素的长期、大量、盲目使用,使得病原菌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这给临床上处理和治疗奶牛乳房炎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因此,及时准确地掌握引起区域内奶牛乳房炎病原菌的种类及耐药情况是有效治疗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关键。试验采集吉林地区某奶牛场临床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乳房炎是微生物感染或理化刺激引起的一种奶牛乳腺炎症,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的奶牛患有各种类型的乳房炎 。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原因是感染病原微生物,可由多种病原菌共同或单独引起。迄今为止,人们已从奶牛乳房中分离到了130多种微生物,其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这3种细菌引起的乳房炎占发病率的90%以上 。但各地奶牛乳房炎的病原感染情况不尽相同,因地理环境、卫生条件、饲养方式不同而有差异。现阶段国内外仍主要采用抗生素治疗乳房炎,但由于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及滥用,导致细菌耐药性而降低了疗效,而且使奶中抗生素的残留增加。为此,我们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奶牛乳房炎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测定了血清型,这对于研制有效的疫苗、筛选敏感药物预防和治疗乳房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确定吉林市某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致病菌对某些抗生素的敏感性。无菌采集奶牛乳房炎病例的奶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细菌的药敏试验。试验结果显示,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2种溶血性的链球菌,分别是α溶血性链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且致病菌的耐药性较强,对大多数抗生素均有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具有强致病性和耐药性。  相似文献   

6.
乳房炎对于奶牛乳汁分泌有严重的影响,导致产奶量下降,甚至引起丧失泌乳功能的严重功能,且产出的奶也无法饮用.在过去,大多数企业使用抗生素来预防乳房炎,但抗生素残留的问题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中草药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在奶牛乳房炎预防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代替传统抗生素起到较好的抑菌效果.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中草药防止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采用液体试管法研究“干奶牛乳房灌注剂”对牛乳房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对上述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采用TTC法测定牛奶中抗生素残留,发现停药48h以后奶样均无抗生素残留。76例干奶牛使用药剂处理后,牛奶中体细胞数下降27%,临床乳房炎发生率降低70%。试验证明该制剂对细菌性乳房炎的治疗效果可靠,可以用于预防干奶期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8.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奶牛业的发展。该病发生极为广泛,几乎世界各地的奶牛场均有发生,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该病的发生与病原微生物和环境卫生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方法主要是抗生素疗法,而随着大量抗生素的使用及细菌耐药性的出现,抗生素的负面影响日渐突出。中药作为毒副作用均较小的,天然抗生素,在祖国传统中医药学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已成为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新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9.
全世界累计约有2.2亿头乳牛,其中1/3患各种类型的乳房炎,经济损失十分严重。据报道,奶牛乳腺炎发病率为20%~60%,我国几大城市调查乳房炎发病率大约是20%~70%。在奶牛的各种疾病中,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隐性乳房炎在牛群中更为普遍,75%~95%的乳房炎为隐性型。奶牛感染乳房炎后可造成泌乳牛产奶量严重下降、治疗费用增加以及成年母牛过早淘汰等重大损失。Zhang等(1994)[6]报道,美国乳房炎研究会估计美国平均每头母牛每年因乳房炎的花费是225美元;加拿大每头母牛每年因乳房炎的花费是140~300美元;德国乳牛业因隐性乳房炎年损失10亿欧元;我国(1982)每年隐性乳房炎造成的损失约为1.35亿元人民币;Lund等(1994)报道,在丹麦由于乳房炎引起经济损失估计每头奶牛每年225美元,其中大约60%的损失是由奶产量下降引起的。专家指,乳房炎极大多数情况下是由病原微生物经过损伤的乳头侵入乳腺组织而引起的。目前已发现约有150多种病原体能引起奶牛乳房炎,其中包括有细菌、真菌或酵母菌、霉形体、支原体、病毒等。根据其传播方式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接触传染性病原和环境性病原。自抗生素世以来,该类药物一直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药物,由于长期大量使用,甚至滥用,病原体产生严重的耐药性,不但疗效降低,而且使得乳汁中的抗生素残留量增加,严重影响食品卫生。我国加WTO后对乳产品质量要求进一步严格,因此,进行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提高奶牛业的经济效益,障人民身体健康很有必要。专家针对该病给养奶牛生产企业(户)支招,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奶牛乳房炎是奶牛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为20%~50%,奶牛乳房炎轻则造成产奶量下降,重则失去泌乳机能,严重影响奶牛业的发展。奶牛乳房炎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疾病,引起原因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1细菌感染引起乳房炎的细菌有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乳房炎链球菌、大肠杆菌、支原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探究黑龙江地区某奶牛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以及其药敏情况.通过对发病的奶牛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生化试验、细菌16S rDNA基因的扩增以及序列分析确定细菌种类;通过K-B试纸法确定该细菌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结合镜检结果、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比对情况,确定引起奶牛乳房炎的2株菌株均...  相似文献   

12.
细胞因子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乳房炎是危害奶牛业一种常见疾病和多发病,主要是由微生物(传染性病原体和环境性病原体)感染所引起的,遗传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等也可以导致该病的发生。据统计,奶牛乳腺内感染检出率高达95%,乳区可达75%,其中有29%奶牛和15%的乳区在繁殖后表现出临床性的乳房炎。乳房炎引起的损失主要包括兽医服务和药物支出的增加、奶牛乳腺和含有抗生素牛奶的废弃、奶产量下降等,全世界每年因乳房炎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乳房炎的控制主要有传统抗生素疗法和非抗生素疗法两大类,抗生素一定程度上对于降低乳房炎发生率,减少乳房炎引起的经济损失起了主要的作用,目前仍然是控制乳房炎的重要而普遍应用的方法,但是由于引起乳房炎的病原体种类众多,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通过对患牛体细胞以及其它临床指标的检测和观察,评估了复合蛋白酶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治疗效果。按照1支/乳区·次,连续用药3次,每次间隔12 h给药的临床使用方案,推荐剂量组(糜蛋白酶8 mg+胰蛋白酶8 mg组)制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有效率达到88.2%,治愈率高达70.6%;对患病乳区病原菌菌株数清除作用减少50%以上;奶牛乳房炎评分均值从5.70提升到7.90;体细胞均值从138.20万个/m L降低到75.40万个/m L。与传统抗生素药物的治疗比较,虽然治疗效果不及有些种类的抗生素的效果,但作为一种全新概念的复合蛋白酶制剂用做奶牛乳房炎的治疗药物,不仅避免了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等问题,而且为复合酶制剂的开发和应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奶牛乳房炎是由多种非特定的病原微生物引起的乳腺组织炎症。其病原包括细菌、真菌、霉形体和病毒等,有150多种。临床上常见的主要致病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约占整个乳房炎病例的90%以上。现阶段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措施主要是使用大量的抗生素以及改善牛舍的环境卫生,但是使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药残问题和费用过高问题及改善牛舍的环境卫生受饲养条件限制等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奶牛养殖业的难题,而疫苗是防治奶牛乳房炎的最佳方法,文章就奶牛乳房炎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金黄色葡…  相似文献   

15.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中的重要疾病,可降低产奶量和乳品质,增加治疗和预防成本,给牧场带来经济损失。病因多样,包括细菌、病毒和支原体等病原体均可引起传染性乳房炎。临床症状复杂,需要特定实验室方法进行准确诊断。奶牛乳房炎传统方法诊断准确性低,分子生物学检测发展前景大,基于微生物培养试剂盒和环介导等技术有望提高奶牛乳房炎诊断准确性和治疗精准度。治疗方面,抗生素类药物是常用的方法,但容易引起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问题,需要开发新型药物用于奶牛乳房炎治疗。近年的研究显示,噬菌体有望作为替代品治疗奶牛乳房炎,部分植物及其衍生物具有抗菌作用,天然分泌因子如乳铁蛋白和磷脂酶A2也具有治疗潜力,但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奶牛乳房炎的抗菌药物防治   总被引:60,自引:0,他引:60  
奶牛乳房炎作为一种多因素疾病,除了易感牛、病原微生物与环境三者间相互影响外,其复杂性还表现在致病菌的多样性,从而给防治工作带来极大困难[1,2]。今天,奶牛乳房炎仍是造成奶牛业损失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1/3奶牛患各种类型乳房炎,经济损失相当严重。据报道,仅美国奶牛业每年因乳房炎引起的损失估计达20亿美元[3]。播虎等在1980~1989年对我国22座城市32个奶牛场乳房炎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奶牛临床型的隐性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均高于国外报道[4]。本世纪础年。代,抗生素的问世及随…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是奶牛中最常见的疾病,给奶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虽然应激或外伤可引起乳房炎,但乳房炎的主要致病因素是细菌或其它微生物。 一、奶牛乳房炎的诊断 1、乳房检查 当检查奶牛乳房时,可明显看到  相似文献   

18.
吴凡 《四川奶业》2005,(3):17-20
一、奶牛乳房炎。乳房炎是病原性细菌侵害乳腺引起的炎症。  相似文献   

19.
奶牛乳房炎链球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奶牛乳房炎作为奶牛生产中最为常见、危害最大、经济损失最严重的一种疾病,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多种痛原菌引起的乳房炎的免疫效果不理想,抗生素仍是治疗奶牛乳房炎的首选药物.为此笔者利用实验室手段,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通过对送检的乳样选择和接种适宜培养基分离细菌,进行药敏试验和菌种鉴定,以确定病原菌感染,达到对症治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潘虎等(1996)调查表明,临床型乳房炎发病率为33.41%,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为73.91%,乳区阳性检出率为44.74%。目前全世界约有2.2亿头奶牛,其中约有1/3奶牛患有乳房炎,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350亿美元,仅美国损失就达20亿美元(Chaffs,1997;Jose等,1997)。使用抗生素治疗,虽可达到杀菌消炎的目的,提高奶牛产奶量,但却不能彻底根治乳房炎。由于耐药菌株产生和乳中抗生素残留,影响人体健康。日益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中草药含有多种生物有效成分,对奶牛效果良好,毒副作用甚微,几乎无残留、无抗药性、对乳制品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