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1龄虾夷扇贝形态性状对重量性状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随机抽取浮筏养殖的97个体形规则的1龄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测定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活体重(Y)、软体重(Z)和闭壳肌重(W),计算其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贝壳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各重量性状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结果表明:虾夷扇贝壳长、壳宽、壳高与活体总重、软体重和闭壳肌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长对各重量性状的直接影响最大,是影响重量性状的主要因素;壳高和壳宽与活体重的相关程度较大,但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较小,主要通过壳长间接影响,是影响活体重的次要因素,但二者对软体重和闭壳肌重直接影响都很小;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了壳长、壳宽、壳高对各重量性状的回归方程:Y=-16.4103+3.9683X1+1.5254X2+2.7990X3,Z=-5.5523+2.0535X1,W=-1.5683+0.5480X1。该回归方程可以为虾夷扇贝遗传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红树蚬壳体尺性状与活体重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广西北部湾红树蚬632个,测量壳长(X1)、壳宽(X2)、壳高(X3)和活体重(Y)。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壳体尺性状对红树蚬活体重的影响。[结果]红树蚬壳长、壳宽、壳高与活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对活体重的决定系数总和d=0.922 3,说明它们是影响活体重的主要性状。红树蚬壳长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是影响活体重的主要因素;壳高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较小。红树蚬壳长、壳宽、壳高对活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Y=-77.414+1.414X1+1.235X2+0.307X3。[结论]该研究为深入研究红树蚬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等边浅蛤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产量的因素组成,随机选取130只12月龄浙江岱山野生等边浅蛤的分别测量表型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壳顶至壳前(X4)、壳顶至壳后(X5)、韧带长(X6),重量性状活体重(Y1)、软体重(Y2)、壳重(Y3)等性状,并应用遗传相关、多元回归、通径分析等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9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对活体重起直接作用最大的是壳长,起直接决定作用,通过壳高的间接决定作用达40.34%.建立了利用形态性状估计重量性状的回归方程,该结果为等边浅蛤选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以提高活体重为目标,主要选择壳长,同时加强对壳高的协同选择.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活体重(Y)为依变量、其他性状为自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该研究可为等边浅蛤蛤的养殖和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合浦珠母贝三亚养殖群体生长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测定200个2龄合浦珠母贝三亚养殖群体的壳长(X1)、壳高(X2)、壳宽(X3)、顶点-腹缘长(X4)、韧带槽长(X5)、韧带槽宽(X6)和体重(Y)7个性状指标,计算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进行各形态性状对体重影响大小的剖分。结果表明,合浦珠母贝除韧带槽宽外,其他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体重与壳长的相关系数最大(0.9228)。壳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0.5083),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壳宽与体重、壳高与体重的相关程度很大,但对体重的直接影响均较小,两者主要通过壳长间接影响体重,壳宽、壳高是影响体重的次要因素。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有一致的变化趋势。所选贝壳性状与体重的复相关指数为R2=0.8977;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壳长、壳高、壳宽估计体重的回归方程为:Y=0.6873X1+0.3182X2+0.9379X3-43.2267。本研究结果为合浦珠母贝育种过程中测量性状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硬壳蛤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4、16、28月龄3种规格的硬壳蛤各100只,测量每个个体的壳长、壳高、壳厚和活体重。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计算各规格内各测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并分析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和综合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各规格硬壳蛤壳长、壳高、壳厚和活体重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1);小规格硬壳蛤的壳厚(0.398)、中规格和大规格硬壳蛤的壳长(0.639、0.403)分别是影响活体重的主要因素,综合决定系数与通径系数有一致的变化趋势,表明壳厚可作为早期选择小规格硬壳蛤活体重的主要间接指标,而选择中、大规格硬壳蛤活体重应以壳长为主要指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各规格硬壳蛤形态性状估计活体重的回归方程,小规格:Y=-1.249+0.053X1+0.04X2+0.111X3;中规格:Y=-8.743+0.345X1;大规格:Y=-62.704+0.783X1+0.585X2+1.368X3。本研究结果为硬壳蛤不同时期选种提供理论依据和理想的测度指标。  相似文献   

6.
两种壳色虾夷扇贝壳体尺性状对活体重影响效果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9月龄壳颜色为白色和普通褐色虾夷扇贝(对照),测量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活体重(Y),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计算两种壳色虾夷扇贝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定量分析了壳体尺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白色扇贝的壳长、壳高、活体重的表型值均大于褐色扇贝,且差异达极显著(P〈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壳色扇贝的壳体尺性状与其活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褐色虾夷扇贝壳长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壳高最小;白色虾夷扇贝壳高对活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壳宽最小。经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两种壳色扇贝壳体尺性状估计活体重的回归方程,即Y白贝=-16.081+0.168X1+0.288X2+0.577X3,Y褐色贝=-12.085+0.281X1+0.129X2+0.402X3。本研究结果可为虾夷扇贝遗传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随机测量115个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 Philipi 2龄个体的性状指标,以壳形态性状(壳长X1、壳高X2、壳宽X3)为自变量,以体质量性状(活体质量WL、软体质量WM)为因变量计算了通径系数(P)、相关指数(R2)和决定系数(di),研究了中国蛤蜊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5个数量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性水平(P<0.01);壳宽对活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319),是影响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壳高对活体质量的间接作用最大(0.513),是影响活体质量的次要因素;壳长对软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0.398),是影响软体质量的主要因素,壳宽对软体质量的间接作用最大(0.544),是影响软体质量的次要因素;壳形态性状对体质量性状的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壳长、壳高和壳宽与活体质量、软体质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剔除通径系数检验不显著的自变量,利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活体质量和软体质量的最优回归方程为WL=-37.816+0.675X1+1.015X3和WM=-15.206+0.228X1+0.290X2。  相似文献   

8.
随机选取76个浅海远岸水域浮筏养殖的体型规则的2龄栉孔扇贝测定其壳宽、壳长、壳宽、总干重,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贝壳性状为自变量对总干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系数,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明确影响远岸水域浮筏养殖的栉孔扇贝总干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所测各表型性状与总干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长是主要影响因素,通过与壳高的协同作用影响总干重;所选表型性状对总干重的回归系数R2=0.737,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壳高、壳长、壳宽为自变量估计总干重的多元回归方程:Y=-39.582+2.977 X1+2.061 X2+11.181 X3。  相似文献   

9.
不同性别虹鳟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2龄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108尾,测定其体重(Y1)和体长(X1)、背吻距(X2、)头长(X3)、尾柄长(X4)、体高(X5)、尾柄高(X6)、体宽(X7)、背鳍基长(X8)8个形态学指标,进行雌、雄区分。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计算虹鳟形态性状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定量分析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经通径分析,雌性仅有1个形态性状(尾柄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其对体重直接作用最大(0.3335);雄性有3个形态性状(体长、背吻距、背鳍基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其中背吻距对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0.3545)。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雌性背吻距、头长、尾柄长、体宽、背鳍基长的决定系数较大,其中尾柄长对体重决定系数最大(0.1112);雄性体长、背吻距、尾柄长、背鳍基长的决定系数较大,其中背吻距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大(0.1257);决定系数分析结果与通径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雌性和雄性所选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指数分别为R2=0.9366和R2=0.9668,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经偏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建立多元回归方程:Y雌性=-2 855.44+71.42X2+93.42X3+240.92X4+119.34X7+101.48X8,Y雄性=-2 948.31+32.83X1+129.86X2+62.58X4+75.73X8。经回归预测估计值与实际值间差异不显著(P>0.05),该方程可用于虹鳟实际生产,为虹鳟选种提供理论依据和测量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毛蚶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20只毛蚶,测量其壳长、壳宽、壳高和活体重。采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毛蚶3个形态性状对活体重的影响。结果表明,毛蚶壳长、壳宽和壳高与活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高对活体重的直接作用和综合决定系数最大。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毛蚶壳长、壳宽、壳高对活体重的回归方程。壳高是影响活体重的主要因素。[结论]该研究为毛蚶的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海南野生长肋日月贝形态性状与重量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长肋日月贝的重量性状与一般性状的关系。[方法]以海南海区捕捞的野生长肋日月贝,壳长(69.720±1.309)mm为样本,对其壳长、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及重量性状体重、软体部重、闭壳肌重和生殖腺重进行通径分析。[结果]4个形态性状对体重和闭壳肌的直接影响依次为:壳高〉壳宽〉铰合线长〉壳长。壳高对体重和闭壳肌重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106929和0.203401.壳长对体重和闭壳肌重的决定系数分别为:0.027225和0.001521。4个重量性状之间,闭壳肌重对体重有极显著的正效应(通径系数0.912^**),其次为生殖腺重(通径系数0.087^**)。[结论]为深入探讨长肋日月贝的种质资源保护和人工育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随机选取4月史氏鲟幼鱼380尾,测量其体重、全长、体长、体厚、体高、头长、吻长、尾长、尾柄高、眼径、眼后头长共11个形态学指标。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史氏鲟4月龄幼鱼外部形态对体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及决定系数,明确了影响史氏鲟4月幼鱼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影响史氏鲟4月幼鱼体重的主要性状是全长、体高、眼径、尾柄高;全长对体重的通径系数最大(0.395**),对体重的决定系数最高(15.60%);眼径对体重的直接作用较小(0.160**),主要是通过间接作用来影响体重(0.4152);决定分析的结果和通径分析的变化趋势一致;各形态性状对体重总的决定系数Σd=0.882,它与相关指数R2的数值相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经偏回归系数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体质量为因变量,全长、体高、尾柄高和眼径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92.751+3.018x1+12.472x2+50.765x3+35.335x4。  相似文献   

13.
以7个原种和杂交种的5龄蚕为实验材料,采用0.5指数限制给桑法,调查了食下留存率、茧层生产效率、产卵效率三项主要的饲料效率性状及其构成原因,进行了遗传通径分析。结果表明:(1)这些饲料效率性状(效应因素)和其构成原因(原因因素)间,以及各原因间均存在正的遗传相关。(2)原因因素中,体重增加量、茧层量、产卵量的直接影响(直接通径系数)均为正向效应,而间接影响均为负向效应;其他原因因素的直接影响几乎都为负效应,而间接影响几乎都为正效应。(3)从育种观点看,要选育饲料效率高的品种,宜在适当控制给食条件下选择目的生产物量(体重增加量、茧层量、产卵量)高的蛾区或个体继代。  相似文献   

14.
选取73只紫石房蛤,测定其壳长、壳宽、壳高、活体重,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贝壳性状为自变量对活体重作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剖分,明确影响紫石房蛤体重的主要外部形态性状.结果表明,所测各表型性状与体重之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壳高对体重的直接影响(0.589)最大,对体重的决定程度最高,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因素;壳长和壳宽对体重的直接作用(0.139,0.297)相对较小,主要是通过壳高的间接作用(0.4023,0.3787)影响体重.所选表型性状对体重的回归系数R2=0.828,表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性状.利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建立以壳长、壳宽、壳高为自变量估计体重的多元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5.
两种壳色文蛤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文蛤Meretrix meretrix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的影响,获得具有优良遗传性状的群体,以经过7年群体选育的F_4代黑斑文蛤和红色文蛤为试验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通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对两种文蛤进行了壳长(X_1)、壳高(X_2)、壳宽(X_3)对活体质量(Y)的影响分析,建立了壳形态性状对活体质量影响的最优回归方程。结果表明:两种文蛤表型性状差异不大(P0.05),但壳性状对活体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不同,壳高和壳宽是决定黑斑文蛤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而壳长是决定红色文蛤活体质量的主要因素(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到最优回归方程Y_(黑斑)=-8.308+0.361X_2+0.391X_3,Y_(红色)=-8.389+0.500X_1,回归关系和偏回归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本研究结果对生产实践中两种文蛤的选育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甘肃高山细毛羊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PSS 19.0软件对甘肃高山细毛羊体重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并对其相关系数进行分解。通过对体重与体尺指标的逐步回归分析,得出了体重与体尺指标之间的最优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体高(X1)、体长(X2)、胸围(X3)、胸深(X4)均对甘肃高山细毛羊体重产生极显著影响(P<0.01),对体重(Y)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66,0.837,0.834,0.801。体长(X2)、胸围(X3)指标均通过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对体重(Y)产生影响,而体高(X1)、胸深(X4)则主要通过辅助其他性状对体重(Y)产生间接作用。甘肃高山细毛羊体尺指标(Xi)对体重(Y)的最优回归方程:Y=-43.851+0.425X2+0.587X3。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程度为0.914,决定系数R2为0.836,拟合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7.
匙吻鲟稚鱼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机选取30日龄和41日龄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n)稚鱼各120尾,分别测定其体重、全长、头长、吻长、体宽、头宽、眼间距、体高和头高共9个性状指标。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计算了匙吻鲟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对体重(Y)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定量地分析了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除41日龄匙吻鲟头长与体重的表型相关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余各性状与体重的表型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显示,全长、体宽、头宽和头高对30日龄匙吻鲟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1),全长、体高、头宽、眼间距、体宽对41日龄匙吻鲟体重的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P0.01)。可见,不同日龄的匙吻鲟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有差异,但全长、体宽和头宽对体重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其中全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均最大。通径分析结果与决定系数分析结果的变化趋势一致。应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将偏回归系数显著的变量对体重建立多元回归方程,30日龄和41日龄匙吻鲟形态学指标对体重的回归方程分别为:LgY=-3.808+1.759 Lg X1+0.235 Lg X5+0.336 Lg X7+0.308 Lg X4和LgY=-3.374+1.328 Lg X1+0.591 Lg X8+0.253 Lg X4+0.231 Lg X6+0.198 Lg X5。两个方程的回归关系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斜带石斑鱼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互关系,对3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头长、躯干长、体长、全长、体高、体宽、眼间距、眼径、吻长、尾柄高、尾柄长等12个性状的测量数据进行多元分析。结果显示,斜带石斑鱼各形态性状间的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长的直接作用最大,体高、体宽和眼间距主要通过体长间接影响体质量,这4个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之和为0.954。可见,体长、体高、体宽和眼间距是影响3月龄斜带石斑鱼体质量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