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科学保护黄河洽川段鱼类资源及其生态环境,于2012-2013年依据《内陆水域渔业资源调查手册》对洽川段的水生植物和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区段水生植物有42种,隶属26科36属,挺水植物中的芦苇、香蒲、莲是主要植物种群;漂浮植物中的浮萍类次之,而沉水植物群落匮乏、品种稀少;鱼类共采捕到39种,隶属5目13科,其中鲤形目鱼类数量占调查总数的61.54%。洽川段鱼类占黄河水系鱼类种类的26.72%,新增鱼类有8种,主要是近年来沿黄两岸养殖引进的新品种。结果分析表明,人类活动对水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外来物种入侵严重,生物多样性亟待保护。  相似文献   

2.
鄱阳湖是长江仅存的2个通江湖泊之一,在长江四大家鱼幼鱼的繁殖及肥育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以鄱阳湖水道屏峰水域的四大家鱼渔获物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四大家鱼群落组成及幼鱼出现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鄱阳湖水道四大家鱼以鲢鱼为主,其次为草鱼和鳙鱼,青鱼较少;在年龄结构上,以1龄幼鱼为主,占90%以上,且个体较小,种群结构趋向低龄化、小型化;在四大家鱼的相对丰度时间变化方面,鲢鱼无论在质量还是数量的比例上,均占绝对优势;6月初至9月底,屏峰水域四大家鱼幼鱼的数量逐渐增多,高峰期集中在7月中旬至8月底。  相似文献   

3.
根据2012年春季在浙江沿海的典型海湾——三门湾开展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分析了三门湾海域的鱼类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多样性等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三门湾春季共有鱼类27种,隶属于8目17科。其中,以鲈形目种类为最多(12种),其次是鲱形目(6种),而鲽形目、鲀形目、灯笼鱼目各有2种,鳕形目、鲻形目、鲉形目各有1种。根据鱼类的适温性可将其划分为暖水种与暖温种2种适温类型,其中暖水种有17种,占鱼类总种类数的62.96%,暖温种有10种,占鱼类总种类数的37.04%。优势种主要有中颌棱鳀和江口小公鱼2种,常见种为斑鰶、棘头梅童鱼、鲻鱼和黄鳍东方鲀。生物多样性分析表明,三门湾鱼类种类丰富度指数(D)分布在0.49~2.96之间,均匀度指数(J')分布在0.10~0.80之间,多样性指数(H')分布在0.19~1.89之间;数量分布的高值区出现在调查海域西北部和东北部近岸区。运用聚类和多维标度对鱼类群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鱼类群落结构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4.
福建九龙江河口区定置网渔业的鱼类群落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采用定置网对福建九龙江口水域的鱼类群落进行了调查,该河口区鱼类生物有169种,隶属于18目63科118属,其中鲈形目最多(89种),占总种数的52.7%;其次为鲤形目(18种)和鲱形目(16种),分别占总种数的10.7%和9.5%。暖水性鱼类种类最多(59.8%),暖温性种类次之(37.8%),冷温性种类最少(2.3%)。岛美站位鱼类种类数最多(98种),浮宫站位次之(96种),紫泥站位种类最少(87种),而Shannon Weaver多样性指数以岛美站位最高,浮宫站位最低,其平均值分别为2.816 8和2.060 4。研究水域周年渔获物全年出现频率大于50%的优势种类有中华小公鱼〖WTBX〗(Anchoviell achinensis)、眶棘双边鱼(Ambassis gymnocephalus)和前鳞鲻(Mudil affinis)〖WTBZ〗 3种。渔获量以秋季最高,夏季次之,冬季最低。全年鱼类群聚特征与河口径流关系密切,即汛期浮宫站位(交汇区)的鱼类群落与紫泥站位(淡水区)的相似,而其他时间浮宫站位(交汇区)的鱼类群落则与岛美站位(咸水区)的相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田岙沙滩碎波带仔稚鱼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规律,2010年10月-2011年9月每月用小型拖网(1 m×4 m,网目1 mm)在田岙沙滩进行昼夜调查。全年共采集到仔稚、幼鱼484尾,隶属于22科33种,其中海洋鱼类14种,河口鱼类11种,洄游鱼类6种,淡水鱼类2种。(Liza haematocheila)为最优势种,占仔稚鱼总个体数的29.5%。仔稚鱼白天的CPUE和种类数显著高于夜间(P<0.01)。仔稚鱼丰度在6:00-8:00和14:00-18:00两个时间段较高,种类数在6:00-8:00和12:00-18:00两个时间段较多。研究结果表明:仔稚鱼白天倾向于在碎波带浅水区活动,夜间选择碎波带浅水区生活的可能性不大。研究亮点:本研究首次对沙滩碎波带浅水区的鱼类早期资源进行了昼夜调查,得出了该水域仔稚鱼群落结构的昼夜变化规律和移动模式,为鱼类早期发育阶段的行为学研究和渔业早期资源的利用提供基础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2016年3月—2017年11月对梓桐核心区水域的鱼类资源按季度进行采样调查,对该水域鱼类群落种类组成、生态类型、优势种、多样性指数和ABC曲线进行分析。共采集鱼类43种,隶属4目8科30属,其中,鲤科鱼类种类最多(65.12%);以中上层、杂食性、湖泊定居性鱼类为主;优势种为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银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和鳙(Aristichthys nobilis);Margalef、 Simpson、 Shannon-Wiener和Pielou指数两年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17~5.01、0.68~0.89、1.79~2.55和0.61~0.84;鱼类群落结构季节变化呈显著差异,且在多数情况下受到中度干扰。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千岛湖保护区内的鱼类群落和资源的状况,而且可为兴建水利工程对鱼类群落结构影响提供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2016年3月至2018年12月,对江西井冈山境内鱼类资源进行了本底调查,共采集鱼类样本1062尾,经鉴定有鱼类39种,隶属4目12科32属.其中,鲤形目种类最多,24种,占此次调查井冈山鱼类物种总数的61.5%,以鲤形目鲤科的泥鳅、侧条光唇鱼和鲫鱼在区域内分布最广,在井冈山主要溪流均有分布.鱼类群落以山区溪流小型鱼类为主,其中杂食性鱼类最多,占总种数的51.3%;其次是动食性鱼类,占总种数的48.7%,此次未捕获植食性和滤食性鱼类.从区系分析结果看,井冈山地区鱼类种类分为5个区系复合体,南方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和江河平原区系复合体种类较多,分别占此次调查鱼类总种数的46.2%和30.8%;其次是晚第三纪早期区系复合体,占此次调查鱼类总种数的12.8%,南方山地和北方山地区系复合体较少,分别占此次调查鱼类总种数的5.1%和2.6%.与以前研究结果相比,此次调查新记录鱼类17种;同时,有15种鱼类在此次调查中未采集到.  相似文献   

8.
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鱼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的鱼类资源情况,为丹江口水库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及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质保护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于2013年10月—2014年8月对丹江口水库(河南辖区)进行了鱼类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共采集到鱼类62种,分别隶属于5目11科49属。其中,鲤形目鱼类占71.0%,鲇形目和鲈形目分别占11.3%。喜流水型鱼类有15种,占丹江口水库鱼类总数的24.2%;喜静水型鱼类共40种,占64.5%;静水生活、流水繁殖型鱼类有7种,占11.3%。对2013年10月份采集的42种渔获物进行分析发现,共采集渔获物8 253尾,总质量为74.30 kg,其中鲤形目最多,占65.36%,其次是鲇形目和鲑形目,分别占13.19%和12.10%,鲈形目占9.35%。从体长组成来看,体长13 cm以下的占95.94%,而体长超过30 cm的鱼类仅占0.19%。可见,丹江口水库鱼类规格偏小,大中型鱼类数量少。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万泉河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以万泉河雅寨流域水生生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监测、市场调查、走访了解等方法对该流域的水生生物及相关的生态学进行系统研究。调查结果表明: 万泉河雅寨水域水质较好,处于地表水Ⅲ类标准,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多,生物量较高。在万泉河雅寨流域设置的6个采样点中,共采集到浮游植物7门137种,其中绿藻门种数最多,有60种,占种数的40.80%;浮游动物6类30种,其中轮虫类种数最多,有13种,占种数的43.33%;底栖动物4类14种,其中节肢动物种数最多,有6种,占种数42.86%;鱼类12目41科68属82种 ,鲈形目和鲤形目的数量最多,分别占总数的45%和27%;水生维管束植物18科48种,其中禾本科植物种类最多,有12种,占种类的25%。笔者结合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鱼类多样性指数综合分析,判断出万泉河雅寨段水生生物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0.
青草沙水库中上层鱼类群落组成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青草沙水库正式供水后的鱼类群落组成、多样性及时空分布特征,于2011年5月、7月、10月和12月,将水库分成3个区域(西区、对照区和放养区)进行本底调查。调查期间共捕获鱼类22种,隶属于5目7科,以鲤科鱼类为主;鱼类群落分为3个生态类型,淡水鱼类17种、河口性鱼类3种和洄游性鱼类2种。群落优势种为刀鲚(Coilia ectenes)、鲫(Carassius auratus)、鲤(Cyprinus carpio)和光泽黄颡鱼(Pelteobagrus nitidus)。水库的西区水域宽阔,水草丰富,鱼类多样性和丰富度最高;各季节的多样性中以春季为最高,冬季最低。聚类分析显示水库的鱼类群落组成时间和空间上存在显著差异。青草沙水库的修建及水库内盐度的下降,近海和河口性鱼类减少,可能是鱼类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小型鱼类占主导,建议增殖放流时加大大型鱼类苗种的投放。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16.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7.
郑艳霞  王永刚  李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75-17076
[目的]寻找开发啤特果产业的新途径,提高其附加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啤特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啤特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提取啤特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乙醇浓度67%。在该工艺条件下,啤特果多糖的得率为1.0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啤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0.
姬松茸碳源利用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麦秸培养基,系统研究了姬松茸在生长期间对碳源的利用规律。结果表明,姬松茸降解的有机物质绝大部分被菌体的呼吸过程消耗掉,绝对生物学效率较低;在菌丝生长阶段,木质素的降解速率大于纤维素和半纤维素,这对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降解十分有利;非木质纤维素组分在菌丝生长阶段被主要利用,而木质纤维素则是子实体生长阶段的主要碳源。且就整个栽培过程而言,姬松茸生长发育所需要的79.86%的碳源来自木质纤维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