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33个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828. 3—2011《实验用小型猪第3部分:遗传质量控制》,在DNA水平上对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进行种群遗传分析。通过利用多重PCR和基因扫描技术对封闭群五指山猪33微卫星位点进行遗传检测,统计各个基因座的杂合度及期望杂合度、有效等位基因数、多态信息含量、固定指数和Shannon信息熵。结果表明,33个微卫星位点在WZSP封闭群中平均等位基因数为6. 42,平均杂合度为0. 66,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 69。此外,总群体在33个位点多态信息含量的平均值为0. 65,平均固定指数为0. 05。说明封闭群五指山小型猪群体具有一定的遗传稳定性,符合封闭群动物的遗传结构特征,所选微卫星位点可用于五指山小型猪遗传多样性评估。  相似文献   

2.
猪高热病是在致病因素影响下导致猪机体发热的疾病,主要致病因素有生物感染因素和药物因素,以前者居多,生物性病原包括病毒类、细菌类、寄生虫类和立克次氏体类等,每种病原的感染都有各自特点,临床需要根据情况针对性防控;预防本病可依据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猪群3方面开展工作;治疗本病需要根据临床确定的病原种类,针对性使用药物。  相似文献   

3.
猪密螺旋体痢疾,又叫猪血痢、猪黑痢,是猪的一种传染性黏膜出血性结肠炎.病原是一种能繁殖病原性螺旋体寄生虫.仔猪感染此病后,其特征表现为猪体逐渐消瘦、排泄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的黏液、血液及组织碎片.规模猪场及小型农户养猪场感染此病时,虽说致死率不高,但带病猪生长缓慢,甚至成为僵猪,将给养殖场(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生物安全是指在生物体外杀灭病原微生物,降低机体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机会和切断病原微生物传播途径的一切措施。这些措施能达到降低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压力,阻止疾病传播和提高养殖者经济效益的目的,可谓低投入、高产出、一举多得的举措。  相似文献   

5.
小型猪品系五指山猪(WZSP)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青峰  冯书堂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4):161-162,192
五指山猪是高度近交的小型猪品系,近交系数高达0.908以上.本文就15年来五指山猪的生长发育规律、繁殖性能及生理指标、分子遗传学特异性及其开发应用研究等方面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微生物发酵床养禽基质垫料中病原性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分析微生物发酵床技术对禽舍中病原菌的生物防控作用.[方法]参考国标检测环境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方法,以传统大棚养禽舍为对照,检测发酵床养鸡和发酵床养鸭舍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同时检测动物肠道中2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指标,从环境微生物和动物体内携带微生物方面分析发酵床养禽技术对病原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发酵床基质中2种病原微生物的数量明显低于普通饲养舍组,发酵床养殖环境中禽的肠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数量也低于普通养殖环境中动物体内携带的病原菌数量.[结论]发酵床养殖环境可以显著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对控制禽类的细菌性传染病具有积极的生态安全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部分的病原微生物均可通过黏膜感染动物机体,黏膜是抵御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屏障。黏膜免疫操作简便,对猪应激小,适合规模化猪场使用,是目前猪用疫苗研究的新方向。黏膜免疫佐剂和黏膜免疫的途径是黏膜免疫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猪的黏膜免疫疫苗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文章介绍了黏膜免疫及其在猪病防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8.
熊士龙 《吉林农业》2013,(3):249-249
猪高热病是因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且病毒在后期发生其他种类病原微生物继发性感染,猪群死亡率由此加快。现对猪高热病临床几种实用处方进行研究分析,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广东农垦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病感染情况,通过直接涂片法对垦区21个规模化猪场2 437份样品进行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垦区猪群感染的寄生虫主要有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38.37%)、猪球虫(感染率4.68%)和类圆线虫(感染率1.07%),未检测到猪蛔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等线虫。调查结果表明,垦区规模化猪场仍然存在寄生虫感染的危害,其中小袋纤毛虫感染普遍且感染率较高,哺乳仔猪球虫感染率不高但哺乳母猪球虫感染率偏高(10.22%),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类圆线虫感染率不高且未检测到其他线虫,说明原有驱虫方法对肠道内线虫类寄生虫防控效果良好。应加强对小袋纤毛虫及猪球虫等原虫的驱虫工作。  相似文献   

10.
微卫星DNA检测近交系五指山小型猪(WZSP)群体遗传结构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评价五指山小型猪(WZSP)近交系世代间的群体遗传结构和遗传变异的变化,为该品种早日用于实验动物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试验先后采集五指山小型猪(WZSP)近交系F14~F16共50个个体DNA材料,利用不同染色体上的9个微卫星DNA标记对WZSP近交系群体中的3个家系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证实,所检测的微卫星基因座有1~3个等位基因,各基因座等位基因频率在0.1250~1.0000之间,杂合度处于0.0000~0.6226之间,多态信息含量为0.0000~0.5480;平均杂合度为0.3849,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3270.3个家系在9个微卫星基因座的平均杂合度和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2934、0.2075、0.3005和0.2227、0.1588、0.2408.结果表明,WZSP已成为一个稳定的遗传群体,WZSP实验动物化培育已取得长足的进展.同时也从分子遗传学水平上证实WZSP近交繁育的可靠性,为WZSP近交系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猪病病情趋于复杂,特别是各类免疫抑制性因素的不断增多导致的免疫抑制性疾病愈演愈烈,不仅使猪群免疫力和健康水平下降,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导致混合、并发或继发感染居多,而且增加了诊治难度,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1免疫抑制危害大猪病的很多病原是潜伏在猪机体里的,随时可能发作。同时,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也可能侵袭猪群。但在动物体内的免疫系统,能抵御外来物的侵袭,使动物机体免受疾病侵害。但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免疫  相似文献   

12.
猪呼吸道综合征是由多种病原感染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的总称,病原包括病毒、细菌、支原体和寄生虫等;环境应激和管理不善是本病重要的发病因素;病猪主要表现呼吸系统方面的症状,也可以继发全身症状、消化道症状和生殖系统症状;对不同病原感染进行分类预防,同时加强管理和注重消毒能有效防控本病;治疗本病需针对具体病原用药。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养猪业的快速发展,一些中、小型生猪养殖场急速增加。如何有效地控制疾病的发生,减少损失,提高养殖效益已经成为中小型养猪场首要考虑的问题。猪场疫病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由于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及扩散或场内猪群病原微生物扩散造成的。消毒是保障猪场生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措施。通过消毒工作可以达到杀灭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或传播,减少疫病的发生和蔓延。从而保障猪群健康无病。  相似文献   

14.
五指山小型猪APEX1基因cDNA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五指山小型猪脱嘌呤嘧啶核酸内切酶cDNA进行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以构建的五指山小型猪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为材料,采用菌落PCR方法,克隆得到APEX1基因全长cDNA,并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该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及二级结构等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cDNA全长1392bp,5′非翻译区长132bp,3′非翻译区长303bp,含有一个957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318个氨基酸。该蛋白的分子量为35kD,等电点为8.05。比对分析表明,五指山小型猪APEX1基因的核酸序列及其氨基酸序列与人、小鼠、黑猩猩等哺乳动物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成功克隆了五指山小型猪A-PEX1基因cDNA,为进一步研究APEX1在动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狂痒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猪和其他动物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脑脊髓炎的症状,但是成年猪常为隐性感染,有流产、死胎和呼吸症状.而高热病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高热症状为主的一种难治的猪病,引起高热的病原很多,有病毒性、细菌性、霉形体、寄生虫等.  相似文献   

16.
为评价巴马小型猪的使用价值,对巴马小型猪血清生化和心脏生物电特性进行了实验室检测。结果表明,巴马小型猪血清生化指标与版纳小型猪相比,其ALT、TP、Tbil、ALP、Glu、TC、CK7个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巴马小型猪和哥廷根小型猪的心电图波形类似,实验测得的各项指标为上海巴马小型猪应用于药代、药效及毒理实验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实验结果同样表明,巴马小型猪易于驯养,心脏生物电数据平稳清晰,是制作动物心脏疾病模型的优秀动物。  相似文献   

17.
采用 PCR–SSCP、PCR–RFLP 技术,对海南五指山猪封闭群及其近交系、海南黑猪2个品系(临高猪、屯昌猪)的 POU1F1基因外显子4、外显子5、外显子6、内含子3的多态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猪 POU1F1基因外显子5、外显子6不存在多态性,内含子3、外显子4存在2个等位基因和3种基因型;在外显子4基因座上,五指山猪、临高猪、屯昌猪呈 Hardy–Weinberg 平衡状态,五指山猪近交系呈不平衡状态,4个猪种群的遗传多态性均处于中度多态(0.250.5);利用 SPSS 软件分析五指山猪 POUIF1基因内含子3和外显子4基因的多态性与其3个生长阶段体质量的相关性,发现引物 P1与 P4不同基因型个体体质量的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正>生物安全是一个综合性控制疾病发生的体系即生物安全体系,可将传染性疾病、寄生虫和害虫排除在外所有安全措施的集成,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是控制畜禽疾病的基础。生物安全体系是为阻断致病病原体侵入动物体内,确保动物健康安全生产而采取的一系列的防范措施,主要从控制动物传染病因素,消灭传染源,切断病原微生物穿播途径,提高动物个体的抗病能力(搞好动物免疫)等方面进行,这些措施能达到降低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这些措施涉及养殖动物全  相似文献   

19.
对妊娠的SPF级大、小鼠在临产前进行剖宫产手术,用隔离器内大、小鼠代乳并饲养,从而达到生物净化;统计分析手术成功率、仔鼠存活率以及离乳率等,并将净化后的动物繁殖,对其后代进行寄生虫、细菌和病毒检测。结果显示:(1)本实验室建立的剖宫产术平均手术成功率为83.0%±20.0%,仔鼠平均存活率为74.4%±22.8%,平均离乳率为97.7%±3.6%;(2)生物净化的后代寄生虫、细菌和病毒指标均符合SPF级动物国家标准;(3)原感染螺杆菌的小鼠经生物净化后,子代无螺杆菌感染现象。因此,用该剖宫产术净化SPF级动物可以达到生物净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控制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模化猪场由于猪群数量上升,密度加大,导致猪群感染某些寄生虫,影响猪的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甚至造成死亡。介绍规模化猪场寄生虫控制模式,采用寄生虫药物控制猪场的寄生虫感染,减少养猪产业链的经济损失,为养殖户养殖效益增加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