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早春大棚辣椒育苗及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更生  赵春燕  唐瑞永 《蔬菜》2017,(12):48-50
为发挥早春大棚辣椒上市早、投入小、管理简单、效益高的优势,克服辣椒种植发展迅速导致的育苗技术相对滞后,严重影响辣椒产量和收益的问题,从辣椒播种、苗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早春大棚辣椒育苗技术,对辣椒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等病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并对辣椒育苗中的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以期为辣椒育苗及苗期管理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黄瓜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育苗方式选择 育苗方式可分为: (1)温室育苗主要在寒冷冬季或早春为日光温室冬春茬、早春茬黄瓜栽培,以及春保护地黄瓜栽培育苗。 (2)冷床育苗和温床育苗冷床育苗主要是利用太阳能培育秧苗,是冬春季节为露地栽培的舂茬黄瓜育苗。温床育苗是在冷床的基础上,利用酿热物或电热线加温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3.
针对早春倒春寒频繁发生,对辣椒育苗有一定影响的实际,开展塑料大棚精量播种育苗、塑料小拱棚精量播种育苗与辣椒露地撒播育苗(对照)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塑料大棚精量育苗出苗率比对照出苗率高15.4%,成苗率比对照高14.5%;小拱棚精量播种育苗出苗率比对照高13.6%,成苗率比对照高10.3%.  相似文献   

4.
早春气温低,出苗不易,蔬菜生产上常采用温床育苗。常见的电热温床和传统的火炕温床已经普遍使用,但各有利弊。电热温床使用方便,但投资和使用成本较高;传统火炕温床虽然投资少、使用成本低,但温度不易控制,育苗时需时刻守护,往往昼夜不能休息。重庆市万州区长岭镇菜农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探索创新的水袋火炕温床,很好地解决了火炕温控问题,在早春蔬菜育苗上使用效果很好,特别对个体菜农育苗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京津冀地区,常利用温室、温床、冷床及塑料拱棚作为育苗设施进行早春甘蓝育苗,具有节约用种,便于管理,提早成熟,增加产量的作用.早春甘蓝设施育苗技术的关键是掌握好播期,及时间苗和分苗,加强温度管理,早期控制幼苗大小,选择适宜苗床进行育苗,培育壮苗,防止未熟抽苔.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的早春寒潮多,雨水多,日照严重不足,早春辣椒育苗困难。主要表现为前期易发生猝倒病,后期易发生灰霉病。针对湖南的天气情况,应抓好如下几项关键措施:1 提高出苗前的温度 辣椒出苗最适宜的温度为25~30℃。辣椒播种期在1月上中旬,是湖南一年中温度最低的月份,最低温度可达0℃以下。一般采用酿热温床(即在床底填充发热的垃圾材料),有条件的最好采用电热温床。近年,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采用电热温床以后,辣椒出苗的天数缩短为4~5d,辣椒出苗率提高到95%以  相似文献   

7.
导读:冬季育苗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冷床越冬育苗、电热温床育苗和地暖育苗。冷床越冬育苗主要适用于茄果类蔬菜。电热温床和地暖育苗,适用于深冬及早春各种喜温蔬菜。生产中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育苗方式,且育苗前要注意培养土的配制和苗床消毒,本文以地膜加小拱棚栽培为例,详细介绍了其育苗关键技术。以供相似地区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黔西北低纬度高海拔地区进行夏秋反季节辣椒育苗,设置8种不同覆盖处理对辣椒育苗出苗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辣椒育苗A4(播种覆土后盖薄膜,薄膜上加厚度0.8 cm麦秸.上部起拱加小拱棚膜,出苗前每天高温期间11:00~16:00小拱棚两端揭开通风)和A6(播种覆土后苗床上加厚度0.8 cm麦秸,秸秆上加薄膜,上部加小拱棚膜.出苗前每天高温期间11:00~16:00小拱棚两端揭开通风)处理出苗率达93.49%~96.46%,LSR测验A4、A<.6>均与其他处理达到极显著水平.仪器观测夏秋期间阴天各处理小拱棚内温度和5 cm地温变幅不大,温度均在辣椒种子发芽适宜范围内.晴朗天各处理小拱棚内温度和5 cm地温变幅大,高温障碍导致种子出苗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林代春 《长江蔬菜》1990,(6):29-29,31
设计适于个体蔬菜农户使用的微型电热温床及育苗技术规程,使其技术先进、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安全可靠,从而为广大菜农找到一条解决早春蔬菜育苗难题的路子。特作本方案。一、基本原理微型电热温床育苗,是在30~60米~2的竹架塑料棚内,安排5~10米~2的育苗小弓棚,在育苗床土10厘米深处铺设DV系列600W(或800、1000W)的电热线1根,根据番茄、茄子、辣椒幼苗生长发育下限温度的不同,经过计算,分别采用不同密度的  相似文献   

10.
小拱棚建造方便,造价低,易管理,见效快,如何充分利用小拱棚实现1年多茬种植,是1个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和山东省兖州市兴隆庄镇李家村的部分农民,通过近几年的摸索,采用高1m、宽1.5m的小拱棚进行早春辣椒—越夏花椰菜一秋芹菜1年三熟高效种植,辣椒于年前11月中旬采用加温阳畦育苗,3月上旬定植于小拱棚内,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收获,7月上旬拉秧;花椰菜6月中旬育苗,7月上旬辣椒拉秧后定植,9月上旬一次性收获;芹菜7月上中旬育苗,9月上旬栽植,在寒流到来之前覆盖薄膜、草苫,11月下旬开始收获。667m2产辣椒2200kg,花椰菜1800kg,芹菜3100kg,总产值…  相似文献   

11.
育苗是茄果类蔬菜生产的重要技术环节。目前育苗方法多采用冷床或电热温床,难度大,技术性强,各有利弊。近几年来,我们将冷床与电热温床结合起来,在大棚内进行早丰一号辣椒两步育苗,取得满意的育苗效果。第一步;冷床播种育苗。选择自然温度尚能满足茄果类蔬菜种子正常发芽生长的10月下旬~11月  相似文献   

12.
长江流域辣椒春夏栽培,培育优质壮苗是生产上提早上市和获得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早春育苗一般12月份播种,苗期1月至3月正处于低温、寡日照、阴天多雨季节,幼苗生长环境相对较差,容易发生病害、生理性病害和其他问题,影响幼苗质量,特殊年份还会影响幼苗供应。根据笔者多年育苗经验,现将早春辣椒育苗经常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姚明华 《辣椒杂志》2007,5(4):19-20,22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了提早辣椒上市,满足3月中下旬至盛夏期间的市场供应,首先就要利用大棚、小拱棚等保护设施,控制幼苗生长的环境条件,在低温严寒季节确保早春辣椒育苗成功。为了过好这一关,在育苗上,必须掌握如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七)苗床管理温床、冷床、薄膜、阳畦三种育苗形式,由于它们的热源不同,温床和湿度上的差异,以及播种上有先有后,在管理上应有区别,温床要注意高温防止苗子徒长。冷床注意防寒保温防止苗子受冻,薄膜阳畦注意低温潮湿,防止连阴倒苗。虽然三种育苗形式,在管理上各有差异,但总的原则,一定要敞到:温度调节,三高三低;水份  相似文献   

15.
张西露 《辣椒杂志》2004,2(3):21-22
辣椒营养丰富,Vc含量位居蔬菜之首,自明末(1640年)引入我国后就很快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目前我国辣椒年种植面积达130多万hm2,是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一种优良作物.而辣椒秋延晚栽培是在打破传统早春露地栽培基础上,通过采取前期降温保湿育苗,后期保温防冻等一系列栽培管理措施,进行反季节夏播、秋栽、冬收的一种栽培制度,能使辣椒延后供应,均衡上市,是一种最为有效的脱贫致富捷径.特别是近几年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迅速.  相似文献   

16.
<正>1选用优良品种主要品种有从日本引进的枥木三樱椒,从韩国引进的天宇1号、3号等,河南内乡县选育的内椒1号等。2培育壮苗培育壮苗是获得朝天椒早热、优质高产的关键。育苗的方式有多种方式,比如电热温床育苗,阳畦育苗等。在河南漯河一般采取阳畦育苗、塑料小拱棚育苗。1)苗床设置。苗床要建立在排水良好、背风向阳的地方,苗床宽1.3~1.5 m,深10~15 cm,亩  相似文献   

17.
不同育苗方法对辣椒幼苗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朝天椒遵椒2号为材料,研究露地撒播、露地营养块、不同基质配方漂浮育苗等方法对辣椒幼苗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漂浮育苗对缩短辣椒出苗时间、提高出苗率、提高幼苗的生长能力等均具有良好作用,其中以粉碎腐熟的玉米秸秆+蛭石处理的基质效果最佳,辣椒出苗率达到94.3%,播种50,60,75 d后株高分别达8.49,17.05,29.28 cm,茎粗分别达0.161,0.226,0.313 cm,主根长度13.38 cm,须根长度12.43 cm。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大中型拱棚早春育苗移栽种植西瓜较常规小拱棚直播种植成熟期提前1个月,经济效益显著.本文从早熟小果型西瓜品种选择、育苗时间、种子处理、温度管理、苗期病害防治等方面着手,对其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总结,为胶东地区早春日光温室小果型西瓜育苗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1育苗日光温室早春茬茄子育苗在11月上旬至下旬的一个月范围内,正是日光温室光照最弱,温度最低时期,必须利用温床育苗,才能保证幼苗期对温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冬季育苗技术就是围绕增温、保温、排湿和减少苗期病害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达到培育壮苗的目的.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冷床越冬育苗、电热温床育苗和地暖育苗.茄果类蔬菜以早熟栽培为目的,为降低综合生产成本,以冷床越冬育苗为宜;瓜类、豆类及喜温蔬菜以早熟栽培为目的,以温床育苗为宜,可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电热温床或锅炉地暖育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