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四角蛤蜊(Mactra quadrangularis Deshayes)为我国沿海常见滩涂贝类,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各海区。因生长速度快,肉细嫩、味鲜美,是我国颇有养殖前途的贝类之一。本文主要以无棣沿海的四角蛤蜊为种贝,通过室内促熟培育、人工诱导产卵、及时选幼等技术措施,取得比较好的育苗效果,以期为北方滩涂贝类的养殖增加新的品种。  相似文献   

2.
<正>四角蛤蜊俗称白蚬子、泥蚬子、布鸽头,以辽宁、山东为最多,肉食鲜美,主要栖息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的泥沙滩中。营口市于2013年开展了四角蛤蜊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并于当年实现了四角蛤蜊工厂  相似文献   

3.
选取黄河口优势种四角蛤蜊为受试生物,采用半静水实验法研究高盐胁迫对四角蛤蜊摄食与生长的影响,并探讨了高盐胁迫对贝类摄食与生长影响的盐度阈值.结果表明,高盐胁迫对四角蛤蜊的摄食与生长都有显著影响,四角蛤蜊壳长和体重的日均增长量以及适应胁迫后的摄食率均随盐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而盐度突变时的摄食率随盐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通过显著差异性分析,发现显著影响四角蛤蜊摄食的盐度阈值范围为26~28,显著影响生长的盐度阈值范围为22~24,最终确定高盐胁迫对黄河口四角蛤蜊摄食与生长的影响阈值为22~24.  相似文献   

4.
刘维民 《水产科学》1996,15(6):41-42
锦州沿海滩涂贝类发展途径的探讨刘维民(锦州市水产技术开发培训中心,121000)关键词:沿海滩涂贝类发展锦州沿海滩涂总面积为26.6万亩。其中适于贝类养殖的滩涂面积15万亩。能形成一定资源量的贝类品种主要有文蛤、四角蛤蜊和兰蛤。现已管养10万亩,占可...  相似文献   

5.
中国蛤蜊隶属于软体动物们、瓣鳃纲、帘蛤目、蛤蜊科、蛤蜊属,栖息于潮流畅通、饵料丰富的近河口区潮间带的中、低潮区,在沙质滩涂中营埋栖生活,埋栖深度1~3厘米,栖息水深以2~5米分布最多,水深60米处也有发现。中国蛤蜊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山东、辽宁沿海,在日本、朝鲜也有分布。中国蛤蜊具有对环境适应性强、生长速度快、养殖  相似文献   

6.
辽宁沿海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薛克  韩家波 《水产科学》1994,13(2):16-19
辽宁沿海贝类体内重金属含量分析薛克,韩家波,庄人沁(辽宁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大连116023)关键词:辽宁沿海,贝类,重金属辽宁沿海滩涂面积约200万亩,贝类资源非富,主要有文蛤、杂色蛤、四角蛤例等数十个品种,其中一些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近年来,随着...  相似文献   

7.
张安国  邵森林  赵凯  李晋 《水产学报》2016,40(9):1497-1504
为全面评价文蛤和四角蛤蜊的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采用常规方法对这两种滩涂埋栖性贝类的一般营养成分和Cd、As、Cr及Hg等重金属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文蛤和四角蛤蜊的粗蛋白质含量均较高,分别为58.24和57.38 g/100 g;灰分含量分别为18.35和25.39 g/1 00 g;粗脂肪含量均较低。文蛤和四角蛤蜊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4.87和37.20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8.39和15.16 g/100 g,呈味氨基酸含量分别为18.89和15.58 g/100 g。文蛤和四角蛤蜊中Cd的含量最高,Hg的含量最低。研究表明,文蛤及四角蛤蜊均为营养价值、经济价值较高的滩涂埋栖性贝类,且文蛤在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与含量方面更优。文蛤和四角蛤蜊中Cr、Hg符合我国《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限量》等卫生要求,而Cd、As含量超标。文蛤和四角蛤蜊中的重金属含量可能对人体存在一定的摄食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8.
四角蛤蜊俗称“白砚子”,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沿海,尤其在有淡水注入的河口半咸水区,其资源蕴藏量较大。在所有天然海洋贝类中,其整体数量占绝对优势,沿海及内地居民有一年四季食用四角蛤蜊的习惯,其味道及肉质鲜美,绝不逊于文蛤、青蛤,但其经济价值却不及文蛤、青蛤,故研究其育肥养殖技术及食用方法,对于提高其食用价值及经济价值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 四角蛤蜊是习见的底栖经济贝类,肉味甘美、群众喜食,是我国颇有养殖前途的贝类之一。为了发展四角蛤蜊的增养殖生产,我们于1982年进行了人工育苗试验并取得成功。今春,一方面是进行去年人工育苗试验的重复验证,同时为了进一步掌握其繁殖习性和提高育苗技术,进行了四角蛤蜊的小批量人工育苗。从5月7日起,到7月14日验收时止。在5.28平方米底面积的育苗池中,培育出壳长0.8~4.0毫米的四角蛤蜊幼苗1,174  相似文献   

10.
四角蛤蜊俗称白蛤,是沿海滩涂广泛分布的一种贝类,该蛤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0.8克,脂肪1.6克,钙37毫克,磷80毫克。铁14.2毫克,每公斤干蛤含碘2.4毫克,具有清热、利瘟化痰之功效。但因该蛤体内含有大量的泥沙,多年来,人们几乎无法食用,仅一部分作为鱼虾饲料,而大部分则在滩涂上自生自灭,既污染了环境,又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鉴于四角蛤蜊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且原料新鲜,数量大,特别是价格低廉,我们在攻破四角蛤蜊吐沙难关后,试制出了调  相似文献   

11.
根据2013年5月、8月、10月以及2014年2月对黄河三角洲潮间带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资源调查,对该区域四角蛤蜊资源密度、现存资源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角蛤蜊资源主要分布在广利河到永丰河、黄河入海口、河口北部滩涂区域。在黄河三角洲潮间带的各潮区均有分布,其中低潮区数量最多,中潮区和高潮区相对较少。该调查区域四角蛤蜊栖息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8.54 ind·m~(-2)和134.85 g·m~(-2)。四角蛤蜊资源数量和生物量的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夏季四角蛤蜊资源数量最多,其次是冬季。冬季和春季四角蛤蜊生物量较大,夏季生物量最小。  相似文献   

12.
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znis)隶属瓣鳃纲蛤蜊科,肉肥大质鲜美,价格低营养高。近几年,各类风味的贝类小包装日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四角蛤蜊肉味鲜美,除供鲜食外,还可加工成蛤干、冷冻品、罐头等出口,经济效益均较高。例如四角蛤蜊制成的出口小包装产品,食用方法简单,营养价值高,比普通鲜活产品的效益高50%左右。现将其加工工艺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不同季节四角蛤蜊软体中主要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测四角蛤蜊的营养成分,分析其营养价值,探寻四角蛤蜊营养成分随季节的变化趋势,对南通启东吕四地区四角蛤蜊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分析测定。采用国家标准方法对四角蛤蜊样品中牛磺酸、多糖、蛋白质的含量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四角蛤蜊出肉率在春季较高,3—5月份出肉率的均值达到了37.33%。水溶性多糖在春夏交替时较高,2008年5月和6月均值达到了13.52%,其他营养成分随季节变化波动不大。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蛤蜊岗不同贝龄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之间的相关性,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1~3龄四角蛤蜊的壳长(SL)、壳宽(SW)、壳高(SH)、活体湿重(BW)和软组织湿重(RW)等参数进行分析,建立形态性状与质量性状之间的回归方程。结果显示,不同生长阶段四角蛤蜊形态性状对质量性状的贡献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与1~3龄四角蛤蜊活体湿重最相关的形态性状均为壳宽。对软组织湿重影响最大的形态性状,在1龄贝为壳宽,在2龄和3龄贝为壳长。壳高对2龄四角蛤蜊活体湿重和软组织湿重的直接通径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活体湿重为目标性状时,1~3龄贝均应以壳宽为主要选择性状,并以壳长作为辅助选择性状;以软组织湿重为目标性状时,1龄贝应以壳宽为主要选择性状,同时辅以壳长;2龄和3龄贝均应以壳长为主要选择性状,并分别以壳宽和壳高作为2龄贝和3龄贝的辅助选择性状。研究结果可为蛤蜊岗四角蛤蜊良种选育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四角蛤蜊(MactraveneriformisReeve),俗称“白蚬子”。其广泛分布我国沿海,多生活在潮间带中下区。四角蛤蜊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有人体所需的大量的蛋白质、脂肪及多种氨基酸等营养成份,但由于四角蛤州肠胃中含泥沙量较大,群众不喜食,严重影响了四角蛤糊的开发和利用,造成多年来四角哈涮资源的巨大浪费,只有加大对其清泥吐沙工作力度,才能有利于四角蛤例的长期合理开发,然而如何对四角蛤例进行清泥吐沙,从而探索出一条成功的综合开发技术,国内外至今尚未见报道。本文就四角蛤例的清泥吐沙工艺进行最佳吐沙清泥盐度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扑草净胁迫对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毒性效应, 开展了不同质量浓度扑草净(0.2 μg/L、 1.0 μg/L、10 μg/L)对四角蛤蜊 21 d 胁迫及 15 d 净水释放实验, 测定不同时间点鳃、消化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utase, 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 GPx)等抗氧化酶活性, 观察鳃组织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 扑草净对四角蛤蜊 SOD、CAT、GPx 均有一定的诱导或抑制, 0.2 μg/L 对其氧化胁迫小于其他两组; 净水释放阶段 1.0 μg/L、10.0 μg/L 组酶活性不能完全恢复甚至活性丧失, 10.0 μg/L 扑草净对四角蛤蜊有不可逆氧化损伤。扑草净可引起鳃上皮细胞萎缩、纤毛脱落, 鳃丝内腔隙变大。随着扑草净浓度增高或胁迫时间延长, SOD、CAT 及鳃组织细胞形态变化存在明显浓度–效应和时间–效应, 高浓度扑草净对四角蛤蜊有明显毒性效应。结论认为, 四角蛤蜊鳃中 GPx 可作为扑草净污染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为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做出预警。  相似文献   

17.
低温条件下诱食剂对泥鳅诱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水温15℃左右条件下,4种氨基酸、甜菜碱、四角蛤蜊和田螺提取物对泥鳅的诱食作用。结果显示,在低温条件下,四角蛤蜊提取物和甜菜碱对泥鳅表现出了较高的诱食促生长作用,所有的氨基酸组合都表现出具有诱食作用,但单一的甘氨酸和谷氨酸没有诱食作用,甘氨酸还表现出一定的摄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水温(12±0.5)℃、盐度27‰的环境下,研究了重金属Cu~(2+)对四角蛤蜊的急性毒性效应和肝脏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u~(2+)对四角蛤蜊24、48、96hLC50分别为13.4、7.34和4.32mg/L;安全浓度分别为0.13、0.07和0.04mg/L。通过对Cu~(2+)暴露在不同浓度96h的四角蛤蜊肝脏组织切片观察发现,Cu~(2+)对四角蛤蜊的肝脏组织结构有明显影响,肝脏的损伤程度随着Cu~(2+)浓度的增加而加深,2.59mg/L为四角蛤蜊肝脏解毒的阈值。  相似文献   

19.
四角蛤蜊(Maoctra Veneriformis Reeve)隶属瓣鳃纲(Lame Llibrarchia),是渤海南部的重要经济贝类之一,营埋栖生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泥沙滩中.资源丰富,储藏量达6~8万吨.由于四角蛤蜊肠胃中含泥沙量大,且不易清除,严重影响了四角蛤蜊的开发和利用,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本文通过研究其在自然海水中流水和静水吐沙的对比和单位面积适宜吐沙密度试验,提出吐沙方式和开发利用意见,为今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一、概述 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属瓣鳃纲,蛤蜊科,俗称白蛤,多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泥沙滩(5~10cm)中。4月份为繁殖盛期,2~3周龄壳长可达3cm。四角蛤蜊在我省分布较广,以南通、连云港等沿海城市为主。 四角蛤蜊的价格与文蛤相差甚远,但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却不低于文蛤。每百克的四角蛤蜊鲜肉中含有蛋白质11.8g、脂肪0.6g、碳水化合物6.2g、无机盐2.4g和多种维生素。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普遍提高,越来越注重食品的营养价值,海产品尤其是贝类受到欢迎,但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