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沼液施用量对大麦农艺性状及饲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大麦施用沼液的肥效及所生产大麦的饲用价值,设计N1-N10 10个处理水平以及空白和常规处理12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分析大麦的生物量指标、产量指标以及全株饲用品质指标。结果表明:随着沼液肥施用量的增加,大麦生物量呈上升趋势,N8-N10与常规(CF)差异显著(P0.05);千粒重呈下降趋势,但N4-N10与常规处理(CF)差异不显著(P0.05);籽实中蛋白质含量平均值成上升趋势,N8-N10处理蛋白质含量与常规处理(CF)差异显著(P0.05);总淀粉含量呈递减趋势,N8-N10处理与其他处理(除N6、N7)比较差异显著(P0.05);在大麦整株饲用品质方面,粗蛋白含量呈现递增趋势,N8-N10处理水平则明显高于常规处理(CF),且差异显著(P0.05);植株中粗灰分平均含量上升,N10与其他处理(除N6)比较差异显著(P0.05);沼液施用达到N4水平(沼液含N量相当于常规80%)后,N4-N9处理内粗纤维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植株的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N1-N8的RFV值高于100,整株饲用营养价值较高。研究表明,沼液的施用利于提升大麦生物量、籽实和植株蛋白质含量,提示沼液肥在饲用大麦生产中替代化肥潜力巨大,利于大麦饲用价值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选取18月龄的健康五龙鹅24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个重复。各试验组日粮添加的羊草粉含量分别为12.70%、16.70%、21.00%、25.80%,采用全收粪法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检测饲料和粪便中的多种营养成分,确定其消化率。结果表明:在代谢能(ME)和粗蛋白(CP)等摄入量一致的条件下,随着羊草粉添加水平的提高,CF的消化率为13.00%-18.40%,中性洗涤纤维(NDF)14.10%-21.47%,酸性洗涤纤维(ADF)15.40%-22.29%;组间净蛋白利用率(NPU)及氮(N)的沉积量差异不显著(P〉0.05),粪中氨态氮(NH3-N)浓度显著下降(P〈0.05),各种氨基酸表观消化率(AAAD)较高(77.30%-91.78%);P的表观消化率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Ca的表观消化率呈递减趋势(P〈0.05);AKP活性与CF、NDF和ADF的消化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a、蛋氨酸(Met)、胱氨酸(Cys)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ACP活性与Ca、P表观消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它四种酶的活性与CF、NDF、ADF消化率,Ca、P、Met、Cys表观消化率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有机肥对苜蓿产量及红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亚热带红壤地区研究有机肥(Ⅰ基肥、Ⅱ基肥+石灰、Ⅲ基肥+猪粪、Ⅳ不施肥)对苜蓿产量及红壤肥力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管理条件下,施用有机肥普遍提高苜蓿鲜草产量(P〈0.01)。处理Ⅱ增产效果最好,比不施肥处理可提高苜蓿鲜草产量14.52%(P〈0.05)。施有机肥可增加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的含量(P〈0.05),但全钾含量则减少,其中第Ⅲ组提高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含量显著高于Ⅰ、Ⅱ组,第Ⅱ组对速效养分的增加高于第1组:  相似文献   

4.
选用360日龄的蛋鸽96对,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对,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对照组)、基础日粮+20mg/kg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试验Ⅰ组)、基础日粮+40mg/kg GABA(试验Ⅱ组)和基础日粮+80mg/kg GABA(试验Ⅲ组)。预饲期10d,试验期30d。结果显示:(1)日粮中添加GABA能提高蛋鸽的月产蛋个数(P〉0.05),缩短产蛋间隔(P〉0.05),其中20mg/kg GABA组月产蛋个数增加13.66%(P〉0.05),40mg/kg GABA组缩短产蛋间隔10.08%(P〉0.05);(2)与对照组相比,40mg/kg GABA组显著降低血清中催乳素水平(P〈0.05),提高促卵泡刺激素水平,显著提高血清中IgA、IgG和补体C3水平(P〈0.05),但对IgM和补体C4水平没有显著影响;(3)3个剂量的GABA对肝组织和肾组织MDA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显著降低心组织中的MDA含量(P〈0.05)。与对照组相比,40mg/kg GABA组显著提高肝组织与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P〈0.05)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GABA可降低血清PRL水平,缩短就巢时间,通过增加机体的免疫性能和抗氧化性能,维持内分泌的稳定,改善蛋鸽的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5.
选用90头体重31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根据体重和性别分成3组,饲喂3种蛋白质水平日粮。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日粮蛋白水平,生长猪阶段分别为17%、14%和15%;肥育猪阶段分别为15%、13%和14%。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日粮按照猪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结果表明,猪各个阶段的日增重与料重比差异都不显著(P〉0.05);生长肥育猪试验Ⅰ组、Ⅱ组猪血清尿素氮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生长猪阶段猪舍内氨气质量浓度,试验Ⅰ组、Ⅱ组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肥育猪阶段猪舍内氨气质量浓度,试验Ⅰ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组各阶段猪舍内硫化氢质量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生长猪阶段,与对照组相比,氮排泄量试验Ⅰ组、Ⅱ组分别显著降低15.7%(P〈0.05)和11.4%(P〈0.05);肥育猪阶段,与对照组相比,氮排泄量,试验Ⅰ组、Ⅱ组分别降低15.2%(P〈0.05)和8.9%(P〉0.05)。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20只宣城麻黄鸡在放养和笼养条件下腿部肌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笼养组腿肌亮度(L)、黄度(b)分别较放养组高4.23%和32.05%,差异显著(P〈0.05);蒸煮损失、硬度、黏性和咀嚼性分别较比放养组高20.96%、44.38%、35.72%和33.50%,差异极显著(P〈0.01);而pH24、红度(a)、弹性、粘聚性和肌纤维直径,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2)笼养状态下,腿肌肌纤维直径与弹性、咀嚼性相关性均为显著正相关(P〈0.05),与L为显著负相关(P〈0.05);其它肉质指标间均为不显著相关(P〉0.05);放养状态下,腿肌肌纤维直径与弹性、咀嚼性、L相关性均为不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蒸煮损失相关性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pH24极显著负相关(P〈0.01);L与蒸煮损失为极显著正相关(P〈0.01),b与弹性为显著正相关(P〈0.05)。其它肉质指标间也均为不显著相关(P〉0.05)。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研究不同施肥方式对饲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共设化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方肥3个处理,各处理按等N量324 kg/hm2等量折算化肥、有机肥和有机无机配方肥,生长期采用滴灌方式进行灌溉。研究结果表明,施用有机无机配方肥株高(3.08 m),较施用化肥差异不显著(P>0.05),较施用有机肥差异显著(P<0.05);施用有机无机配方肥单株重(1.52 kg),鲜草产量(84.53 t/hm2)和干草产量(32.01 t/hm2)均为最高,显著高于施用化肥和有机肥(P<0.05);施用有机无机配方肥DM(37.87%)、Starch(38.47%)含量最高,较施用化肥差异不显著(P>0.05),较施用有机肥差异显著(P<0.05)。施用有机无机配方肥饲草NDF(33.90%)和ADF(20.90%)含量最低,较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差异显著(P<0.05)。综上所述,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滴灌种植饲用玉米,施用有机无机配方肥可以提高饲草产量和品质,适宜在当地或者同类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选择48头体重约13 kg的五指山中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15% DDGS组、20% DDGS组DDGS(玉米酒糟蛋白)使用量分别为15%、20%,进行为期30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5%DDGS组增重、日增重和料重比差异不显著(P〉0.05)。20% DDGS组与对照组相比增重显著降低(P〈0.05),日增重极显著降低(P〈0.01),料重比极显著升高(P〈0.01)。每千克增重所需的饲料成本分别为对照组12.04元、15%DDGS组10.74元、20% DDGS组11.41元。各组间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在本试验条件下,五指山中猪饲料中可推荐添加15% DDGS。  相似文献   

9.
酵母培养物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在母猪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选择3~5胎的健康妊娠新美系原种母猪18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头母猪(杜洛克、大约克、长白各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两个试验组母猪于临产前15 d和哺乳期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0.2%的酵母培养物。试验结果表明,0.1%、0.2%酵母培养物组的哺乳母猪日采食量、窝产活仔数比对照组有所提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初生重和初生窝重与对照组相比,0.1%酵母培养物组有小幅度提高(P〉0.05)0,.2%酵母培养物组有所降低(P〉0.05);健仔率与对照组相比,0.1%酵母培养物组差异不显著(P〉0.05)0,.2%酵母培养物组差异显著(P〈0.05);0.1%、0.2%酵母培养物组仔猪断奶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92%(P〈0.01)、7.08%(P〈0.05),日增重分别提高14.87%(P〈0.01)、11.68%(P〈0.05),仔猪成活率分别提高9.13%(P〈0.05)、6.87%(P〈0.05),断奶窝重分别提高24.44%(P〈0.01)、21.14%(P〈0.01)。结论是,在母猪妊娠后期及泌乳期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0.
大米草对肉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30日龄的福建黄兔与太行山兔杂交后代幼兔100只,平均分成5组,每组20只。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大米草草粉5%、10%、15%和20%,试验期50 d。研究大米草对肉兔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大米草添加量的增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添加大米草草粉15%为最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大米草草粉15%和20%的处理组甘油三酯含量分别下降10.13%和11.39%,差异显著(P〈0.05);胆固醇含量分别下降8.48%和10.30%,差异显著(P〈0.05)。4种血清酶含量各处理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适量添加大米草对肉兔肝脏、肾脏、心脏等器官无不良影响;添加15%-20%的大米草可以起到调整血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多花黑麦草、大麦和油菜3种不同绿肥作物翻压还田在不同浓度沼液条件下对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 在8.5 L/m2(L1)和17 L/m2(L2)两种沼液浓度条件下,田间翻压多花黑麦草、大麦以及油菜,设为多花黑麦草(L1)、大麦(L1)、油菜(L1)和多花黑麦草(L2)、大麦(L2)、油菜(L2)几个绿肥试验组,同时设置只浇灌沼液未翻压绿肥的对照组(L1)和对照组(L2),分析绿肥试验组与对照组土壤中pH值与有机质、全氮含量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绿肥翻压110 d后,多花黑麦草(L2)与大麦(L2)组土壤pH值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L2),但仅上升约0.17;大麦(L1)与多花黑麦草(L2)土壤盐分显著(P<0.05)高于同沼液添加量的对照组;大麦组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种沼液浓度影响下均显著(P<0.05)高于各自对照组,同时油菜(L2)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对照组(L2)也有显著(P<0.05)提高;大麦组在2种沼液浓度下,土壤全氮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各自对照组;多花黑麦草(L1)和大麦(L1)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L1);大麦(L2)组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P<0.05)高于对照组(L2)。[结论] 3种绿肥翻压对浇灌沼液后土壤的改良作用各不相同,但大麦在2种浓度沼液替代氮肥情况下均可大幅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低浓度沼液条件下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在高浓度沼液条件下可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可作为一种新型绿肥使用。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对杜长大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紫花苜蓿鲜草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60 kg左右健康的杜长大生长肥育猪60头,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不饲喂紫花苜蓿鲜草,3个试验组分别在饲粮中添加10%、15%、20%紫花苜蓿鲜草。结果表明,试验各组间的均增重和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料重比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其中20%紫花苜蓿组显著高于10%紫花苜蓿组(P<0.05);每千克增重所需饲料成本,10%、15%、20%紫花苜蓿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13.43%、12.21%、14.24%。干物质消化率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20%紫花苜蓿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粗蛋白质消化率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对照组最高,极显著高于3个试验组(P<0.01);粗纤维消化率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以20%紫花苜蓿组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紫花苜蓿组(P<0.01)。血清总蛋白、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尿素氮,对照组与10%紫花苜蓿组、20%紫花苜蓿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显著高于15%紫花苜蓿组(P<0.05);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率、皮率、骨率、3点平均背膘厚、6~7肋背膘厚、眼肌面积、皮厚、胴体斜长、胴体直长及前、中、后躯占胴体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瘦肉率,3个试验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肥肉率,3个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小肠长和小肠重、大肠长和大肠重、肾重、心重、肺重、膀胱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胃重,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紫花苜蓿组、20%紫花苜蓿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重,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肉色、大理石纹、熟肉率、失水率、滴水损失及pH1、pH2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背最长肌粗蛋白质,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10%紫花苜蓿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粗脂肪、水分、干物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显示,生长肥育猪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紫花苜蓿鲜草促进了生长肥育猪增重、降低了饲料成本,对血液理化指标无不良影响,不同程度地降低了背膘厚、提高了瘦肉率,改善了胴体品质。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紫花苜蓿鲜草适宜添加比例为15%。  相似文献   

13.
选择5周龄、7周龄新西兰白兔各32只,各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试验组3组),每组两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对照组日粮中添加20%的米糠,试验1、2、3组日粮中不添加米糠,分别添加40%、30%、20%的花生藤粉,研究不同比例花生藤粉代替米糠对不同阶段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①5周龄阶段,试验3组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提高19.1%、26.0%、10.9%,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试验1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饲料转化率也较其他3组分别提高了14.7%、6.0%与7.2%,说明添加20%的花生藤粉代替20%的米糠对该阶段肉兔生产性能有显著效果。②7周龄阶段,试验2组的日增重较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3组提高了5.6%、12.2%、12.3%,但差异不显著(P〉0.05);饲料转化率也较其他3组分别提高了11.1%、20.0%、14.4%,说明添加30%的花生滕粉代替20%的米糠对该阶段肉兔有更好的生产效果。总之,花生藤粉代替米糠饲喂肉免取得显著的效果,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粗饲料。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紫花苜蓿鲜草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20 kg左右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种仔猪60头,采用完全随机化设计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对照组不添加紫花苜蓿鲜草,3个试验组分别添加5%、10%、15%紫花苜蓿鲜草。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比例紫花苜蓿鲜草平均增重均高于对照组,其中5%、10%紫花苜蓿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每千克增重饲料成本以15%紫花苜蓿组最低(7.90元),5%紫花苜蓿组最高(8.17元)。干物质消化率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5%紫花苜蓿组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粗蛋白质消化率随着紫花苜蓿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15%紫花苜蓿组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1);粗纤维消化率随着紫花苜蓿鲜草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3个试验组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总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4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尿素氮,对照组与3个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15%紫花苜蓿组极显著高于5%紫花苜蓿组(P<0.01);血糖,对照组与3个试验组差异不显著(P>0.05),15%紫花苜蓿组极显著高于10%紫花苜蓿组(P<0.01);高密度脂蛋白,10%紫花苜蓿组与15%紫花苜蓿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5%紫花苜蓿组(P<0.05)。结果显示,仔猪饲粮中添加紫花苜蓿鲜草能提高仔猪增重,对血液理化指标无不良影响。在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紫花苜蓿鲜草适宜添加比例为5%~10%。  相似文献   

15.
试验对不同水分添加量、不同发酵时间的稻草微生物饲料干物质在山羊瘤胃内的消失率进行系统研究,旨在为评定稻草微生物饲料的营养价值提供基础数据.试验选择3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贵州黑山羊,采用尼龙袋法,以不加水不发酵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了水分添加量为40%、50%、60%和70%的稻草微生物饲料,经10、20、32 d发酵后干物质在山羊瘤胃内的消失率.结果显示:发酵时间和水分添加量对稻草微生物饲料中干物质消失率均具有显著影响.从发酵时间看,发酵32 d的饲料在山羊瘤胃内各时间点的干物质消失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和其他试验组(P<0.05);从饲料水分添加量看,96 h的干物质消失率均以水分添加量60%组最高.发酵10 d水分添加量60%组为36.52%,比对照组高10.94%(P<0.05),比40%组高0.74% (P >0.05),比50%组高0.41% (P >0.05),比70%组高0.19% (P>0.05);发酵20 d水分添加量60%组为44.32%,比对照组高34.63% (P <0.01),比40%组高7.16% (P <0.05),比50%组高6.00% (P <0.05),比70%组高3.65%(P>0.05);发酵32 d水分添加量60%组为,比对照组高42.68% (P <0.01),比40%组高7.36%(P<0.05),比50%组高6.94% (P <0.05),比70%组高6.27% (P <0.05).结果表明:以水分添加量为60%,发酵32 d制成的稻草微生物饲料干物质消失率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不同剂量的维生素E对产蛋后期蛋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试验选择50周龄海兰褐父母代种母鸡452只,公鸡18只,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维生素E501U/kg、1001U/kg、175IU/kg、2501U/kg、5251U/kg。结果表明:①对照组产蛋率与试验Ⅰ、Ⅴ组差异不显著(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Ⅰ组和Ⅴ组料蛋比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2.54%、1.0%,试验Ⅱ,Ⅲ、Ⅳ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5.48%、7.97%、19.25%,试验Ⅳ料蛋比最低。试验各组的平均采食量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试验Ⅰ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种鸡产蛋后期入孵蛋孵化率、受精蛋孵化率、死胎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⑤种鸡产蛋后期种蛋合格率试验Ⅱ、Ⅴ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Ⅱ组破软蛋率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畸形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选择年龄、体重基本一致,生长发育正常的健康獭兔种母兔24只,随机分成对照组以及A、B、c3个试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养殖场现有日粮(蛋白水平为15%),试验组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6%、18%、20%的日粮,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獭兔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水平对窝产仔数、初生窝重没有明显影响,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泌乳力、断奶窝重、断奶个体重等有明显影响。B组的泌乳力、断奶窝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47.6%和1573.42g;断奶个体重,A组和B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对照组分别高30.9%和47.4%,B组显著高于A组(P〈0.05),比A组高12.6%,C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断奶成活数、成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8.
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择离乳恢复期及冬毛生长期经产美国短毛黑母貂40只,随机分成A、B、C、D 4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2%、0.4%和0.6%蛋氨酸的4种试验饲粮,以探讨不同水平蛋氨酸对埋植褪黑激素水貂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蛋氨酸后4组水貂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能量的消化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C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A、D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增重、体长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C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B、D组(P0.05),A、B、D组饲料转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C、D组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A组(P0.05);B、C、D组总胆固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各组甘油三酯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B组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D两组(P0.05);C、D组总蛋白含量明显高于A组(P0.05);C组与B、D组总蛋白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此日粮基础上,综合各项指标可得出,埋植褪黑激素后恢复期和冬毛生长期经产母水貂日粮中蛋氨酸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4%。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低蛋白质日粮赖氨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和氮排泄量的影响,选用3~6胎次、体况相似、预产期相近的60头长大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个组,每组15头母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为0.90%、0.95%、1.00%和1.05%的4种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泌乳期21 d.结果表明,0.90%组和0.95%组仔猪窝均增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但0.90%组和0.95%组间、1.00%组和1.05%组间不显著(P>0.05);0.90%组母猪泌乳期体重损失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但其他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赖氨酸水平对母猪泌乳期日均采食量和断奶发情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0.90%组和0.95%组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1.00%组和1.05%组(P<0.05)、粪氮排泄量显著低于1.00%和1.05%组(P<0.05).可见,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日粮的条件下,泌乳母猪赖氨酸适宜摄入量为50.05 g/d,即日粮赖氨酸水平为0.95%,能获得较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