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昆虫体内栖息着丰富多样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与昆虫的长期共同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共生菌在宿主的营养获取、取食消化、免疫活动、逃避天敌、生长发育、繁殖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共生菌——昆虫——植物互作关系,已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从昆虫共生菌的种类、功能以及与宿主的互作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蚜虫体内共生菌的生物学特性、与宿主蚜虫的相互作用以及潜在的生物学、生态学意义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能传播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国重要的水稻害虫。Wolbachia是存在于多种昆虫生殖器官的一类共生菌,它可通过在宿主群体中引起细胞质不亲和性(CI)而给宿主带来生殖优势。通过对灰飞虱体内Wolbachia感染率的测定,监测Wolbachia在灰飞虱群体中的扩散趋势从而为媒介昆虫-共生菌技术(Vector-Insect-SymbiontTech-nology,VIST)这一防治手段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Arsenophonus隶属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γ亚类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是昆虫、蜘蛛等体内常见共生细菌,还见于甜菜、草莓等植物。该菌在宿主昆虫体内既能垂直传播也能水平传播,在宿主昆虫体内多呈弥散性分布,少数分布于特化的菌胞体。一般通过16S rDNA,23S rDNA的特异序列或基于fbaA,ftzK和yaeT的多基因座系统进行分子鉴定。迄今为止,只有5种Arsenophonus属的细菌被鉴定,分别是Arsenophonus nasoniae,Arsenophonus arthropodicus,Arsenophonus triatominarum,Riesia pediculicola和Phlomobacter frageriae。Arsenophonus对宿主昆虫有杀雄作用,还可能与宿主昆虫的免疫、营养及寄主适应有关。同时,Arsenophonus还会诱发草莓和甜菜上的病害。目前,A. nasoniae和R. pediculicola已经完成了基因组的测序工作。文章主要对Arsenophonus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次级共生菌Serratic symbiotica(PASS)、Hamiltonella defensa(PABS)、Regiella insecticola(PAUS)广泛存在于蚜虫体内。研究其在我国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ius))体内的感染情况及遗传多样性,为进一步研究感染次级共生菌对麦长管蚜的生态学和生物学影响奠定基础。【方法】利用16SrDNA特异引物,对陕西杨凌、安徽滁州、陕西五丁关、河南郑州、山西太谷和新疆石河子6个地理种群麦长管蚜体内PASS、PABS和PAUS共生菌进行了Long-PCR检测、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1)所有6个地理种群均感染PASS和PAUS(感染率均为100%),而陕西杨凌、安徽滁州、新疆石河子3个地理种群感染PABS(感染率15%~70%),其余3个地理种群均未感染PABS。(2)16SrDNA序列的比对分析表明,感染PASS、PABS和PAUS的6个地理种群的株系均具有高度一致的序列。(3)基于16SrDNA序列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我国麦长管蚜体内感染的这3种次级共生菌中,PASS和PABS共生菌的亲缘关系较近。【结论】PASS和PAUS广泛存在于中国不同地理种群麦长管蚜体内,且具有较低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绿僵菌致病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僵菌是一种昆虫病原真菌,寄主达200多种.其侵染寄主昆虫的过程可分为体表附着、体壁穿透及体内定殖和致死等阶段.随着分子生物学方法,如EST技术、基因芯片技术、基因敲除技术、干扰技术等方法对绿僵菌致病机制的研究,对绿僵菌作为生物杀虫剂的应用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对绿僵菌在侵染宿主过程中参与体表附着阶段基因、体壁穿透阶段基因、体内定殖阶段基因及其产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昆虫产卵行为在昆虫与寄主的协同进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母代产卵偏好性和子代生长发育情况的关系是植食性昆虫与寄主植物协同进化研究的核心.文章综述了寄主种类、环境丰富度、寄主生长发育状况和寄主被同种其他个体的利用程度等对植食性昆虫产卵寄主选择的影响,以及嗅觉、视觉和触觉在植食性昆虫产卵寄主选择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出今后应从昆虫视觉生态学和听觉生态学两个角度深入研究植食性昆虫的产卵行为,尤其是加强植食性昆虫与环境中光信号间的联系及如何利用光信号进行寄主定位、 植食性昆虫产卵行为过程中是否利用听器进行声波测探定位产卵寄主及不同波段声音对植食性昆虫产卵行为的影响等研究,为研究害虫行为调控措施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正地球气候多种多样,影响到植物的生长分布,也影响到以植物为食的昆虫的分布。《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11月18日在线发表的论文中指出,蚜虫体内的共生菌对于蚜虫的耐热性有重要影响。"而耐热性则影响了蚜虫的分布范围。"论文第一作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张博表示。  相似文献   

9.
蜂类昆虫是自然界最主要的授粉昆虫类群,它们在保护植物多样性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等方面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介绍了蜜蜂属(Apis)和熊蜂属(Bombus)昆虫体内共生菌的种类、分布以及部分共生菌在抑制病原菌生长、抵抗寄生虫侵染、提供营养物质等方面的作用,分析了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并探讨了未来的研究热点,旨在为提高蜜蜂的环境适应性和防治其病虫害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生殖是生命的基本特性之一,昆虫进化过程中形成多种多样的生殖方式,有些昆虫的生殖受到体内共生细菌的调控。常见的共生菌如Wolbachia、Cardinium等能够调控许多昆虫的生殖,目前已知共生菌调控的生殖方式有以下4种:诱导孤雌生殖,胞质不相容,雌性化和杀雄作用。烟粉虱是一类小型昆虫,包含一些重要的入侵种,是全球农业生产的重大有害生物。烟粉虱体内有多种共生菌,通常共存于昆虫特化的细胞——含菌细胞内,通过雌虫卵巢完整无误地传给下一代,确保代代相传,其中原生共生菌Candidatus Portiera aleyrodidarum能供给必需氨基酸来保证昆虫的正常生长与发育。  相似文献   

11.
Wolbachia是一种共生菌,可在多种叶螨寄主中引起细胞质不亲和及适合度改变,影响寄主的生物学特性。为了明确感染Wolbachia对山楂叶螨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生命表法系统观察了山楂叶螨感染种群和未感染种群的生物学,分析感染Wolbachia对其生殖参数的影响。结果显示:感染种群产卵前期比未感染种群延长了约0.69d,产卵量降低了16.84%,而对其性比没有显著影响。感染种群在25℃从卵发育到成螨平均需要(14.21±0.11)d,比未感染种群(13.25±0.08)d延长了将近1d。感染种群数量增长1倍,需要的时间为5.7346d,未感染种群仅需要5.1322d;感染种群平均每经过1d增长为原数量的1.1285倍,未感染种群则为原数量的1.1446倍。表明感染Wolbachia的山楂叶螨种群生殖力下降,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延长,种群发展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植根于共生理念和关系中的共生功能体(宿主—相关微生物组)概念,系统评述了共生功能体相关微生物组的组成、组装及其微生物间的互作.基于共生功能体,宿主通过自身具有的抗性和耐受性,可影响微生物共生体在共生连续体中的位置,降低互作的负面效应.宿主进化和共生功能体能主动影响寄生性共生体的适合度,从而出现反向适应.虽然宿...  相似文献   

13.
内生菌与植物共生能够提高宿主的氮吸收与氮代谢水平,这可能是由于内生菌在植物体内引发的多种效应的综合结果.植物内生菌能够通过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和固氮作用为宿主植物提供更多的无机氮素;能够通过分泌多种胞外酶系如漆酶、蛋白水解酶等使宿主植物更好地利用有机氮素;能够提高宿主氮代谢关键酶如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等酶的活性;能够提高宿主植物激素水平和维生素含量从而促进宿主氮代谢;能够通过影响宿主植物氮代谢促进宿主植物分蘖、提高宿主植物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等等.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代谢的相关报道,归纳了植物内生菌影响宿主氮素吸收与代谢的可能机制,并展望了关于植物内生菌促进宿主氮代谢机制方面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
多分DNA病毒(polydnavirus,PDV)是一类共生于膜翅目姬蜂科、茧蜂科和蚜茧蜂科寄生蜂体内的昆虫病毒。在寄生过程中,伴随着蜂卵的产出,寄生蜂将PDV注入寄主体内,通过病毒基因的表达,破坏寄主的免疫,以保障后代的存活。本文首次在烟蚜茧蜂和蚜虫模式体系内发现多分DNA病毒,初步明确其形态特征和生理效应。  相似文献   

15.
昆虫病原线虫研究和利用的历史,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研究与利用昆虫病原线虫的历史与现状,介绍了国内外应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农林害虫的概况;并阐述昆虫病原线虫分类、生活史及类型,以及与共生细菌的互利共生、杀死寄主昆虫机制,阐述了共生细菌的分类、菌型、病原作用、抗菌作用及其与线虫的共生专化性;介绍了昆虫病原线虫活体培养与离体培养的方法和最新进展,讨论了影响昆虫病原线虫利用的一些因素诸如温湿度、辐射、寄主免疫反应,天敌的影响等;最后就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作了述评,认为昆虫病原线虫在未来害虫治理和植物保护的持续发展中将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弗兰克氏菌的研究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兰克氏菌与植物共生结瘤固氮的意义不亚于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并有更广阔的研究开发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弗兰克氏菌的研究历史,着重评述了弗兰克氏菌菌的宿主种类菌种分类,固氮数量,适应范围,固氮特性,新共生体系的侵染作物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弗兰克氏菌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思路和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影响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结合2016-2018年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分析大豆蚜虫田间动态与气温和降水量的总体关系。结果表明:气温对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影响较大,以20℃为节点起伏,气温越高大豆蚜虫发生量越大;降水量对大豆蚜虫田间种群动态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弗兰克氏菌(Frankia)与植物共生结瘤固氮的意义不亚于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并有更广阔的研究开发前景.本文简要介绍了弗兰克氏菌的研究历史;着重评述了弗兰克氏菌的宿主种类、菌种分类、固氮数量、适应范围、固氮特性、新共生体系和侵染作物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弗兰克氏菌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出思路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瓢虫是茶园中最常见和重要的天敌类群之一,除了极少数为植食性和菌食性,大多数种类为捕食性。捕食性瓢虫可长期捕食多种茶树主要害虫,对害虫种群的自然控制效果很好。本文整理了国内各产茶地区的瓢虫科昆虫资料,增补了近10a的新种类,记录了9亚科42属131种瓢虫及其已知寄主及分布。  相似文献   

20.
以平均气温升高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巨大威胁。天敌昆虫作为绿色环保的生防因子,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气温升高不但会对天敌昆虫的生长发育、生理代谢和种群动态等造成严重影响,而且会直接影响天敌昆虫对害虫的控制效果。从温度胁迫对天敌昆虫的生活史性状、共生菌、害虫-天敌系统相互作用关系以及天敌昆虫适应策略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简要评述了已有研究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