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选择1日龄从白羽肉鸡408羽进行为期42天的饲养试验,试鸡按单因子设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试鸡饮水中分别添加0.0%、0.5%、1.0%和1.5%壳聚糖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制剂)。试鸡日粮中不添加保健药物、饲养过程也不使用临床药物,以观察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及抗病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日增重、采食量、成活率和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等性状指标比对照组分别提高5.72%、3.67%、12.23%和0.93%、0.49%、0.67%和0.80%,腹脂率降低0.22%。表明,该制剂在提高肉鸡食欲、促进生长和增强抗病力、提高成活率上具有良好作用,同时对于胴体性能也表现出一定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柠檬酸对肉鸡肠道pH值与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饲喂添加0.1%、0.2%、0.3%柠檬酸的日粮,研究其对肉鸡肠道pH值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日粮中添加柠檬酸,能降低十二指肠、盲肠pH值,抑制十二指肠、盲肠大肠杆菌生长,促进乳酸杆菌增殖。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添加不同抗生素对肉鸡肠道微生物的影响,本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剂量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后21日龄肉鸡盲肠三种优势菌的菌群变化。结果表明:(1)添加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可显著降低21日龄肉鸡盲肠中大肠杆菌的数量(P<0.05),且随着抗生素剂量的增加,其数量继续降低。(2)添加20mg/kg的硫酸抗敌素可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盲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P<0.05);添加50mg/kg的金霉素和10mg/kg硫酸抗敌素提高不显著(P>0.05)。(3)添加不同剂量金霉素、硫酸抗敌素对21日龄肉鸡盲肠中乳酸杆菌的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肉鸡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只21日龄黄羽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重复6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具有降低料重比的趋势;试验15 d,可以显著提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抑制羟自由基能力及由伴刀豆球蛋白A刺激的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试验30 d,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提高肉鸡血清IgG含量和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降低H2O2含量,促进脾和法氏囊的发育。试验说明,肉鸡日粮中添加0.5%微生物源性抗氧化剂可以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增强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5.
饲用微生物添加剂又称微生态活菌制剂或益生菌制剂,添加到饲料或饮水中,能够改善肠道菌群平衡,促进动物生长,增强动物免疫力,改善动物产品品质.本文就目前畜牧生产中允许饲用的7类微生物添加剂在肉仔鸡上的应用效果作一综述,同时提出了微生物添加剂在应用中出现的问题,以期为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在肉鸡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分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路线,讨论了应用T-RFLP分析技术相对于应用传统方法研究肉鸡肠道微生物的优势,总结了应用T-RFLP分析技术研究肉鸡肠道微生物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应用T-RFLP分析技术研究肉鸡肠道微生物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肉鸡消化道微生物区系分布特征及其关键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的消化道中寄居着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落并参与机体的养分代谢和稳态调节。现代微生物分析技术的成功应用使人们对家禽消化道菌群的类别、数量、分布及功能均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本文总结了微生物在肉鸡消化道的分布情况和定植规律,并重点阐述了遗传、日龄、饲养环境和饲粮等关键因素对肉鸡消化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及其作用效果,以期为开展肉鸡肠道健康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益生素饲喂艾维茵肉鸡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素系采用有益的微生物,经培养、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的活菌制剂.益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在提高肉鸡增重和饲料转化率,改善肉鸡生存环境,减少疾病,增强免疫力等方面均有着重要作用.为探讨益生素对肉鸡的饲养效果,特进行本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发酵床养殖肉鸭的优点 1.1增强肉鸭的抗病力 利用肉鸭采食垫料的习性,使得有益微生物进入其消化道,改善肠道微生物菌群,增强了机体免疫力,从而提高了肉鸭的抗病、抗逆和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苯甲酸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及盲肠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360只1日龄的罗斯308(Ross308)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饲粮中苯甲酸的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0.7%和1.4%。试验期为21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苯甲酸对1~21日龄肉鸡的平均增重(AWG)有提高趋势(P=0.066);添加0.7%苯甲酸显著提高了1~21日龄肉鸡的平均采食量(AFI)(P<0.05)。2)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苯甲酸显著提高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P<0.05),对隐窝深度无显著影响(P>0.05)。3)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苯甲酸对21日龄肉鸡空肠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但从数值上看,添加0.7%苯甲酸提高了空肠酶活性。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苯甲酸对肉鸡盲肠微生物菌群无显著影响(P>0.05);从数值上看,添加苯甲酸降低了肉鸡21日龄大肠杆菌数量。由此得出,苯甲酸能够提高肉鸡空肠绒毛高度和绒隐比,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1~21日龄肉鸡的生长性能,但对盲肠微生物数量没有显著影响;1~21日龄肉鸡饲粮苯甲酸的添加水平以0.7%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添加剂又名活菌剂、生菌剂、促生素、利生素等。它的核心含义是指摄入动物体内参与肠道内微生物平衡的.通过增强动物对胃肠内有害微生物群落的抑制作用或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来预防疾病.起到促进动物生长和提高饲料转化率的活性微生物培养物。  相似文献   

12.
一、肉鸡肠遒中微生物区系的演变:出生雏鸡肠道中没有任何微生物存在,经过数小时后才开始建立起一个正常的微生物区系。成年鸡肠道中含有数百种以上的微生物,且每克肠道内容物总数高达1012。肠道微生物参与食物的分解、维生素的合成并成为防止有害微生物入侵宿主的屏障。传统上,当小鸡由母鸡带领时,其肠道微生物源自于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白羽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36只1日龄体重42 g左右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7只肉鸡。对照组白羽肉鸡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mg/kg的地衣芽孢杆菌制剂,试验期43 d。结果显示,43日龄时,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白羽肉鸡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增加6.18%(P<0.05),料重比(F/G)显著降低4.9%(P<0.05);空肠、回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VH/CD),血清免疫球蛋白A、G、M (IgA、IgG、IgM)含量以及脾脏、胸腺指数显著提高(P<0.05);盲肠微生物多样性显著降低(P<0.05),菌群结构显著分离(P<0.05),肠道有益微生物普拉梭菌属(Faecalibacterium)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torques)的相对占比增加。研究表明,地衣芽孢杆菌能够改善白羽肉鸡的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肠道结构,降低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盲肠有益菌属占比,保障肉鸡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14.
鸡舍是鸡栖居的场所.从鸡雏购进到出栏,肉鸡必须在鸡舍内生活七八周的时间,每栋鸡舍在1年内可以连续饲养5~6批次肉鸡,这样频繁连续的饲养,外加人员的出入、用具等连续使用、肉鸡大量的排泄物都有可能使鸡舍内大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原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可能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侵入机体,轻者隐性感染,阻碍肉鸡生长,重者可能会发生疫情,造成大面积死亡.  相似文献   

15.
鸡舍是鸡栖居的场所。从鸡雏购进到出栏,肉鸡必须在鸡舍内生活七八周的时间,每栋鸡舍在1年内可以连续饲养5-6批次肉鸡,这样频繁连续的饲养,外加人员的出入、用具等连续使用、肉鸡大量的排泄物都有可能使鸡舍内大量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病原微生物。这些病原微生物可能通过各种传播途径侵入机体,  相似文献   

16.
益生菌是作为补充剂或添加剂添加在饲料中的活体微生物。益生菌具有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改善肠道形态、提高肉品质、调控肉鸡肠道菌群、改善肉鸡饲养环境的作用。文章主要综述了家禽生产过程中常用的益生菌及其作用机理,总结了肉鸡日粮中添加益生菌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以期为益生菌在肉鸡生产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 肉鸡秋季腹泻的原因 肉鸡秋季腹泻的内因是酶在肉鸡胃肠道内的发育成熟期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造成胃肠调节机能较差,免疫功能也相对不够成熟;外因主要是由于气温忽冷忽热,雨水多,肉鸡因此饮用污水的机率也加大,致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使肉鸡在秋季更易患上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植物蛋白原料对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盲肠微生物含量的影响。试验将1日龄、平均体重为(60.74±0.35)g的720只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处理组日粮分别用5%芽孢杆菌发酵豆粕(T1)、乳酸杆菌发酵豆粕(T2)和大豆浓缩蛋白(T3)替代豆粕。结果:T1和T2组21和42?d肉鸡的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T1组1~21?d和1~42?d肉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1~21?d时,T1和T2组饲料报酬较对照组分别显著提高6.50%和6.11%(P<0.05),而整个试验期(1~42?d),T1组饲料报酬较对照组显著提高2.55%(P<0.05)。与对照组相比,T1组胸肌相对重量显著提高7.78%(P<0.05)。T2和T3组肉鸡盲肠细菌总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1组(P<0.05),而T1和T2组盲肠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T3组(P<0.05),但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盲肠芽孢杆菌数量分别显著提高19.62%、22.05%和20.49%(P<0.05)。结论:生长早期日粮用5%发酵豆粕替代豆粕可以改善肉鸡日增重,促进盲肠有益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肉鸡整个生长阶段的饲料效率。 [关键词]植物蛋白|肉鸡|生长性能|血清生化|盲肠微生物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代谢物对肉鸡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和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选择612只1日龄体重相近[(37.10±0.10)g]的健康快大型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包括34只肉鸡。对照组(CG)为基础饲粮+200 g/t枯草芽孢杆菌,试验组1(EG1)和试验组2(EG2)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g/t和200 g/t枯草三十七肽,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 与CG相比,EG2的出栏均重、平均日增重(ADG)和欧洲效益指数(EPI)均显著提高(P < 0.05)。(2) 与CG相比,EG1和EG2的空肠绒毛高度显著提高(P < 0.05),EG2的空肠绒隐比(V/C)显著提高(P < 0.05),EG1的空肠、回肠和盲肠及EG2的回肠和盲肠V/C提高9.69% ~ 59.19%(P > 0.05)。(3) 与CG相比,EG1和EG2盲肠中产短链脂肪酸的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和毛螺旋菌科(Lachnospiraceae)相对丰度提高,产乙酸、乳酸等代谢产物的布劳特氏菌属(Blautia)相对丰度也提高|EG1的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CG(P < 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枯草三十七肽可显著增加肉鸡出栏均重、平均日增重和欧洲效益指数,提高肠道绒毛高度和绒隐比,改善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增强肉鸡的消化吸收能力,从而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改善肠道健康。 [关键词] 肉鸡|枯草三十七肽|生长性能|肠道组织形态|盲肠微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探究肉桂油的应用效果,本试验在前期研究基础上探讨了饲粮中添加300 mg/kg包被肉桂油对肉鸡回肠菌群多样性和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将132只1日龄科宝500肉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个处理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1只鸡(5只公鸡,6只母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粮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 mg/kg包被肉桂油,试验期为21 d。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300 mg/kg包被肉桂油对1~21日龄肉鸡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肉鸡21日龄回肠微生物的Shannon指数和Sobs指数显著增加(P<0.05),Simpson指数显著降低(P<0.05)。两组回肠微生物共有的OTU数为133个,对照组和试验组独有的OTU数分别为4和135个。ANOSIM分析显示,肉鸡回肠微生物的组间差异大于组内差异(R=0.4896)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回肠链球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回肠其他属细菌丰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300 mg/kg包被肉桂油有利于增加21日龄肉鸡回肠微生物多样性,降低链球菌属细菌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