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食用菌和蔬菜代谢方式的不同,利用传统双孢蘑菇砖砌菇房前留有的空地,搭建与菇房相通的温室大棚,用来种植蔬菜,形成一种菇房种菇、大棚产菜的菇菜共作方式。在当年12月到次年2月份的冬季,菇菜共作方式菇房夜间最低温度不低于5℃,日间温度平均11℃,最高达到18℃,昼夜温差在3~6℃左右。菇房内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6%~97%,平均在88%左右;菇房内二氧化碳浓度在500~2 000毫克/升之间变化,平均为1 100毫克/升。  相似文献   

2.
苏北地区棕色蘑菇大棚层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超  华秀红  林金盛 《食用菌》2008,30(5):34-35
传统的白色双孢蘑菇,出菇温度在10~25℃。苏北地区,在无加温措施条件下,从12月底至翌年3月底受气温低的影响,基本停止出菇,菌丝进入休眠期:棕色蘑菇具有低温出菇能力,出菇温度在2~26℃。在冬季,塑料大棚白天可以采集一定的太阳散射光,夜晚有一定的保温效果:温度通常比砖瓦菇房高2-4℃。层架栽培有效地提高了空间利用效率,并避免了大棚地栽时地温低的问题。在此种模式下栽培的棕色蘑菇品种,基本上可以达到冬季持续有鲜菇供应12006年笔者在苏北地区的宿迁市埠子镇,利用塑料钢架大栅层架栽培模式,示范栽培耐低温的棕色蘑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温蘑菇属高温型双环蘑菇,目前主要有"夏菇93"和"夏秀2000"两个品种,出菇温度范围为25~34℃,最适出菇温度27~32℃,子实体能在38℃下继续生长,适合于我国夏季高温季节栽培,夏季气温持续3个月在25℃以上的地区均能栽培。由于高温蘑菇栽培期为菇房(棚)夏休期,可利用已有的蘑菇房(棚)栽培,提高栽培设施利用率;  相似文献   

4.
高法暖 《食用菌》1997,19(6):25-26
北方地区,冬季栽培双孢蘑菇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既保证出菇房的温度在7~22℃,又不能直接受太阳光的曝晒,以满足双孢蘑菇的正常生长.1995~1997年我们利用冬暖式塑料大棚在冬季栽培双孢蘑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 建菇棚 与北方普遍使用的冬暖式塑料大棚基本相同,只是在顶部和后墙留通气孔,孔距2m,顶孔和墙  相似文献   

5.
秀珍菇属于中温型品种,出菇范围15~28℃,最适18~22℃.春秋季可自然出菇。由于秀珍菇具有变温结实特性。在高于出菇温度范围环境条件下,通过适当的低温温差刺激(10℃以上温差).可以促进子实体形成。当前生产上。在超过28℃的夏季高温季节。采取将生理成熟的菌袋置于2~4℃的冷库中进行冷刺激10~12h,然后移至菇房出菇的方法。进行反季节栽培,这种反季节栽培方法十分适宜于企业、  相似文献   

6.
草菇是高温型食用菌(菌丝生长适宜温度32--36℃,子实体生长适宜温度28~32℃),主栽季节为6~8月,低温季节,尤其是冬季,自然条件下,难以栽培。草菇低温季节(10月至次年4月)栽培,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即选择出菇温度相对低的菌株(本试验冬季用V1菌株)和采取合理的保温、加温措施以提高生境温度。本文从保温、加温方式,培养料及栽培废料再利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冬季气温低,蘑菇子实体生育缓慢,而菌丝体仍能在6℃以上生长。因此,在这期间做好菇房保温,是保证春菇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几年来,我们是采用塑料薄膜封闭菇房向阳的通风窗口,利用太阳能来提高温度,取得了较明显的效果。具体做法是:密封菇房西、北向的所有通风窗,  相似文献   

8.
人防工事的温度一般为15℃左右,用来栽培食用菌,养菌阶段的温度偏低。近年来,我们试验地上养菌地下出菇结合式的栽培工艺,效果较好。菇房布局:地面菇房选在地下菇房的进口处,栽培面积200米~2。地下菇房是利用人防通道式工事,在通道两边制菌板,竖井上建五米高抽风筒一座。  相似文献   

9.
茶薪菇原产于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属中温型结实菌类,菌丝生长温度在10~35℃之间,最适温度22~28℃;子实体生长温度15~32℃,最适生长温度20~28℃。福建省古田县等地境内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冬短夏长,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四季不甚明显,十分适宜茶薪菇生产。而处于浙中地区的武义县属亚热带季风区,夏季高温酷暑,冬季低温严寒,茶薪菇适宜生长期短,其技术水平比福建等茶薪菇主产区要求更高。武义县曾于上世纪90年代末引进试种茶薪菇,但由于菌袋制作成品率低、产量低而难以推广发展。后经多方考察,于2006年再次引进该品种进行栽培试验,集成福建、江西等地区生产的栽培技术,结合本地自然生态条件开展了诸多有益的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本地区推广发展的茶薪菇高产高效栽培模式。1栽培季节的安排根据茶薪菇的生长特性,结合本地区气候特点,一般安排8月中旬~10月中下旬制作菌袋较为适宜,11月上中旬开始开袋出菇,至第二年制作菌袋前出菇基本结束。2专用菇房的设计搭建采用竹木作骨架,四周以具有隔热功能的泡沫板构成菇房墙体。一般按照每间一次性栽培1~1.5万袋的标准设计,即长12~15米,宽3米,高3~3.5米,内设5~6层床架...  相似文献   

10.
薛华 《食用菌》2010,(2):57-57
<正>1冬季管理冬季气温较低,5℃以下就很少出菇,此时如果对菇房放任不管,经过一个冬季,土层过分干燥,菌丝萎缩干瘪,对菌丝的生长和出菇均有影响。因此需给以适当的水分和必要的通风,培养健壮的菌丝,为春季出菇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海鲜菇工厂化栽培过程中菌丝需在温度23~28℃、CO2浓度不超过2 000×10-6的环境中培养及后熟120 d才具备出菇能力,需要制冷设备,设备投入成本和培养成本高。节能型海鲜菇培养房利用水帘进行降温,在1个相对封闭的菇房里对温度、湿度及二氧化碳含量进行调节,创造比较适合菌丝生长的环境。该节能型培养房投资少、运行成本低,能有效缩短菌丝培养与后熟周期,实现自动化运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姬松茸的室内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rill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等地。姬松茸肉质鲜美可口,具有杏仁香味,发展前景较好。但姬松茸因其特有的生态习性而人工栽培的产量低且不稳定,近年来,我们通过栽培摸索,总结出了一套在室内床栽姬松茸的技术,现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 姬松茸属中温偏高菌类,菌丝生长10~35℃,最适22~26℃;原基形成与分化阶段温度16~26℃,最适18~21℃;子实体生长15~33℃,最适20~25℃;春秋两季均栽培,各地应以当地的气温安排栽培期。2 塑料棚搭建 菇房选择交通方便、近水源、环境干净的地方建造。坐北朝南,利于通风换气,又可提高冬季室温,避免春秋季节干热的南风直接吹到菇房。用毛竹支架的塑料大棚菇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2014,(2)
<正>新科230灰白色,出菇温度2~31℃,菇体大棵,菇形美观,菇盖厚实,叶片匀称,短柄,韧性好,菇体无病害,冬季耐低温、耐CO_2,连续正常出菇7潮以上,今年重点当家品种。秀珍815出菇温度6~35℃,春夏早秋栽培,出菇期3至11月中旬结束,柄长白色,菇盖浅灰至深灰色,肉质厚实,抗高温.夏季栽培菌袋不霉,抗病毒,菌丝满袋一周大量现蕾出菇。灰平260出菇温度10~35℃,出菇期3-11月,菇体灰至深灰色,转潮较快,抗高温,抗杂抗病毒,菌袋无菌皮,抗霉菌,已成为各地作为高温秀珍菇栽培。  相似文献   

14.
朱忠贵  瞿峰  孙剑  芮国梅 《食用菌》2010,32(3):44-45
茶树菇属于中高温型珍稀食用菌品种,子实体生长温度为13-28℃,最适温度18-22℃;常规栽培中,只能实现季节性生产,夏季和冬季难以出鲜菇。笔者利用人防设施冬暖夏凉特殊的生态环境,采用独创的“大棚发菌,人防出菇”两段式栽培模式,在不使用制冷(加热)设备的条件下,实现茶树菇周年栽培,解决了季节性制约茶树菇发展的瓶颈问题,  相似文献   

15.
北方冬季杏鲍菇工厂化栽培菇房内由于温度控制系统的局限性,菇房内上下层温差较大,严重影响了菇架下层产量。试验对常规菇房的温度控制系统进行了改造,结果表明:没有改造之前的菇房上下菇架间温湿度有差异,改造后具有相对一致性,下层菇床产量基本与上层相当,提高菇的品质和商品性,增加冬季杏鲍菇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低温对蘑菇生长的影响,以便采取措施,力争优质高产,于81年对秋菇产质量进行了分析。 (一) 气候与室温:8月底9月初,受14号强台风影响,菇房中层气温22℃;9月上旬中期至月底,菇房气温持续25℃左右;10月初受弱冷空气影响,菇房气温18℃左右;10月上旬末至中旬,受较强冷空气影响,菇房气温18℃左右;10月22日受强冷空气侵袭,菇房中层气温≤5℃,并持续数日;从10月末起冷空气频繁南下,菇房气温持续8℃左右。对照常年同期气温,除9月较正常外,其余都偏低。上、中、下三层气温分别于14时观测,上层高于中层1~2℃、高于下层2~3℃。  相似文献   

17.
《食用菌》1982,(4)
我们在研究利用稻草栽培鲍鱼菇(见本刊81年第三期)的同时,也进行了废棉(棉纺厂的废料)栽培鲍鱼菇的试验。试验菌种是我所引进筛选出的良种,编号P_(10),学名Pleurotus sajor-caju(Fr.)Singer。该品种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7~28℃,出菇℃温度范围11~27℃,较适为17~22℃。为了比较废棉不消毒直接栽培鲍鱼菇的效果,试验设计了消毒和不消毒处理对比试验,结果如表。从表中可看出,消毒与不消  相似文献   

18.
冬季室外气温低,室内栽培榆黄蘑也须封闭出菇,管理难度大。据笔者实践,管理室内榆黄蘑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温度 榆黄蘑的子实体分化不需变温刺激,在15~26℃范围内都可现菇蕾,最适温度为17~23℃,温度低时菇体发育慢,颜色深;温度高时菇体发育快,颜色淡。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产量。立体栽培时,还需注意上下的温差,保持均衡。  相似文献   

19.
薛玉华 《食用菌》2011,(1):63-63
1 温度管理 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可保证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相似文献   

20.
朱刚 《食用菌》2002,24(5):31-31
猴头菇菌肉鲜嫩,香味可口,市场售价高,是极具有推广开发的食用菌品种。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该菇在我地发展很慢。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和走访菇农,总结出北方地区猴头菇棚栽技术,介绍给广大菇友,以供参考。1 栽培季节 北方气候昼夜温差大,四季明显,栽培期为10月至次年6月。2 菇房设置及消毒 我地菇农栽培食用菌,多数以北方三折式改良温棚。该温棚采光性能好,温度均匀,局部温差小,在冬季外界气温在0~4℃白天温室内最高温度可维持20~24℃,夜间室外气温-14℃左右时,温室内可维持12℃以上,可满足食用菌生育的需要。所谓三折就是大棚的透明屋面分为腰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