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我们洛阳地区,栽培金针菇普遍采用棉子壳为主料,添加部分毅皮、玉米粉、啤酒渣等进行栽培。本人在近十年的栽培中,曾多次调整、更换本配方,生物学效率仅在80%~100%之间,没达到较理想的产量。1996年10月,笔者进行了用棉子栽培金针菇的尝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经过1997~1998年两年的大面积栽培试验,生物学效率达到150%~160%,长出的金针菇子实体油光发亮,基部无钢毛、无褐变,商品率高,纯白  相似文献   

2.
(一)金针菇的短期贮藏刚采下的新鲜金针菇,在常温情况下是不易贮藏的。采收后,如不妥善贮存,它会出现后熟和褐变现象,因此进行鲜金针菇的短期保鲜贮藏是很重要的。保藏的原理是防止失水,控制呼吸和遏制褐变。  相似文献   

3.
《果农之友》2008,(11):56-56
梨果在贮存中易发生褐变。褐变是梨果一种生理性病害,因为梨果在贮存期内生理活动始终未止,呼吸不断进行,尽管贮存条件再好,最后也要红核。只不过时间长短而已,从栽培角度来讲.应从生产品种上考虑梨果的耐贮性。以下几种方法可以预防褐变。  相似文献   

4.
<正>金针菇营养极其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是很好的保健食品,深受人们喜爱。工厂化袋栽金针菇,就是使用工厂化厂房、设备和技术人为创造条件,满足金针菇生长要求,实现周年栽培,获得优质、高产金针菇商品。江西章贡区及其周边拥有多家工厂化栽培金针菇企业,生产规模在2~6 t/d。现将工厂化袋栽金针菇技术与管理要点介绍如下。1品种选择在赣州市当地,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的主栽品种有福建三明市真菌研究所培育的金针菇8903、8904品种。8903品种菇蕾  相似文献   

5.
<正>金针菇是浙江省江山市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之一,常年栽培规模在3亿袋左右,也是全国白色金针菇栽培面积最大的县级市,产品销往国内大中城市及远销日本,是全国著名的白菇之乡。为提升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产增效,江山市农科所技术人员非常注重金针菇品种的选育,在江山白菇(F21)突变菌株中选育了优良品种江白2号,2013年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了对该品种的审定[浙(非)审菌2013002]。现将该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杂交品种——川金3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菇是我国重要栽培食用菌之一,并已形成规模化周年生产,栽培品种由黄色品种和白色品种,在四川等地主要栽培黄色品种。随着金针菇产业发展,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市场对金针菇产品质量的要求,我们开展了金针菇的杂交育种研究,利用黄色品种和白色品种之间双单杂交方法,选育出了金针菇新品种——川金3号,并于2006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现将其主要特性和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培生  蔡德华 《食用菌》1996,18(5):14-15
为了充分利用丰富的玉米芯资源,提高玉米芯栽培金针菇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我们在1994年筛选出适于玉米芯栽培的金针菇品种基础上,进行了玉米芯栽培金针菇高产技术的探索,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26个金针菇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出适合云南本地栽培的优良金针菇栽培品种,对26个金针菇品种的菌丝生长特性、出菇特性、商品性状和生物转化率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13株黄色金针菇品种中G-23菌株菌丝洁白,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生物转化率最高,子实体浅黄色,商品性状较好;13株白色金针菇品种中G-08菌株菌丝洁白,长势较好,生长速度快,生物转化率最高,子实体商品性状较好。因此,G-23和G-08可作为优良金针菇品种进行本地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9.
李建英  张婉如 《食用菌》1996,18(2):11-12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金针菇的需求量与日俱增,为此我们从1993年开始用农副产品进行塑料袋栽培金针菇试验,先后采用金针菇、金针92和黄金针三个品种。为了筛选出产量高、品质好、适应本省气候条件栽培的优良品种,我们于1994年1月进行了三个金针菇品种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金针菇又名冬菇,其含意是冬天生长的菇,生长需要低温.昆明夏季白天温度常在21~27℃,就国内外有关资料来看,栽培金针菇是不可能的.为解决昆明夏季栽培金针菇技术问题,我们于1988年从筛选耐高温品种、筛选耐高温栽培料配方和控制环境条件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现将1989年的部分品种筛选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保鲜贮藏工艺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针菇 (Flammulinavelutipea)属低温型食用菌。我省冬、春两季是生产金针菇大好季节 ,产量大且集中 ,但金针菇采收后不经保鲜处理很快褐变、老化、质变。因此 ,金针菇采收后 ,如何保持较长时间的新鲜度 ,是菇农与用户共同关心的问题。为了解决好这些问题 ,  相似文献   

12.
褐变是影响马铃薯加工业快速发展的一个限制因素,褐变评价对抗褐变马铃薯品种选育及马铃薯鲜切加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45个马铃薯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10个酶促褐变相关指标进行测定,再结合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可以通过鲜薯切片0 h和6 h亮度值、褐变强度(BD)初始值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4个指标进行马铃薯酶促褐变的鉴定评价;根据抗酶促褐变能力将45个马铃薯品种分为5种类型,其中高抗酶促褐变材料5份、抗酶促褐变材料9份、中度酶促褐变材料18份、易酶促褐变材料9份和极易酶促褐变材料4份。  相似文献   

13.
张其坤  叶学文 《食用菌》2002,24(5):25-25
金针菇属低温型食用菌,其子实体在平均气温20℃以上就难以形成。我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南边缘,除了7~8月气温在20℃以上外,其他月份都在20℃以下,为反季节金针菇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栽培规模不断扩大,目前每季的制袋总数已超过50万袋。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1 选择优良品种 由于是在山下制袋,山上出菇,山上晴天中午菇棚内温度会骤然升高,因此除加强降温措施外,应首先考虑金针菇品种的耐高温能力,并兼顾成品菇色泽、菌柄硬度等特点。目前本地栽培用品种主要是金12,并有少量金4-11和金B27。金12:浅黄色、整齐、柄较硬,子实体能耐短时间22℃高温,但第三潮菇开始菌柄褐化加重。金B27:乳黄色、色泽好、整齐,子实体能耐短时间24℃高温,整个生产期几乎无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衡水市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入中华寿桃,现栽培面积60余hm2。目前该品种在成熟期易发生“褐心病”,即果核附近果肉褐变,降低了商品价值。为找出中华寿桃褐心病的发病原因,我们于2005年9月25日至10月20日对武强县、饶阳县的42户果农约15hm2中华寿桃果园进行了详细调  相似文献   

15.
刘祖清  孙伟 《食用菌》2002,24(6):10-10
在我省的淮南市 ,一个年产白金针菇 5 0 0 0多吨的专业村已经享誉华东 ,成为我省食用菌产业的一个亮点。栽培金针菇效益高于平菇 ,但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栽培方式产量质量有很大的差异。白金针菇 2 0 1,是我公司从全国引进的十多个白金针菇品种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高产菌株 ,菇通体洁白如玉 ,菌柄直挺 ,不易开伞 ,抗斑点病 ,耐贮运 ,是规模生产金针菇的理想品种。配合高产栽培模式 ,可获得 2 0 0 %的生物学效率。现将其生物特性及高产栽培模式介绍如下。1 生物学特性1.1 温 度 白金针菇 2 0 1菌丝生长温度 2~ 3 5℃ ,适宜温度 15~ 2 8℃…  相似文献   

16.
苹果果肉颜色及褐变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价苹果品种在果实鲜切后果肉颜色变化及褐变程度,寻找抗褐变品种,选用40个品种的果实进行了果肉颜色和褐变多样性的研究,并进行差异显著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苹果果肉颜色可分为黄、白、绿3种;初始色泽为黄色的切分1 h后大部分变为黄褐色;初始色泽为绿色和白色的,切分1 h后一般呈灰褐色,也有的呈黄褐色;苹果果实切分后褐变现象普遍发生,表型多样,品种间差异较大,而且成熟期越晚褐变渐轻。苹果品种华红、华冠是优良的抗褐变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17.
为了充分利用栽桑养蚕副产品,笔者进行了桑树伐枝栽培金针菇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伐桑枝条处理 收集桑枝伐条晒干,粉碎备用。另外,蚕沙也要及时晒干(或烘干),以防霉变。 2栽培季节和菌株 金针菇是低温型菇类,在北方地区秋末、冬初、初春寒冷季节均可栽培。当日平均温度在15~25℃时,可进行接种栽培。通过试验,北方内陆地区因气候干燥,温度偏低,应选择较耐干旱的中低温型品种,如:金针菇杂交19号、金针菇Fv088、金针菇Fv8802、深圳纯白金针菇等。 3栽培场地的选择 ①室内栽培:利用闲置房屋可在适温季节进行栽培。室内清洁卫生,四壁用石灰抹光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食用菌工厂化栽培,尤其是金针菇工厂化栽培发展迅猛,竞争激烈,迫使企业挖掘产量和质量潜力,提供价廉物美的产品。品种是决定产量的关键因素,为筛选出高产优质的白色金针菇工厂化再生法品种,我们于2009—2010年作再生法  相似文献   

19.
番茄筋腐病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日本的番茄筋腐病是大棚番茄长期连作而引起的。最初叫做“黑条病”,主要指褐变型的筋腐病。由于连作程度的增加,同时栽培上采用了抗褐变型的品种,使“白条病”的白变型筋腐病增多,是在低温,光照不足时期栽培番茄的最大障害。 一、番茄筋腐病的分类 番茄筋腐病过去一直没有定名,这是由于在同一栽培条件下,发病果实中有细胞组织褐变型的和果实糠心、细胞组织白变型两种。 关于褐变型的筋腐病,根据症状类型,病理解剖结果,可以进一步分为条腐病(维管束褐变症)、内部褐变症和壁面褐变症三种。白变型的筋腐病,有白条或黄条、金条等症状,果实糠心,…  相似文献   

20.
孙培基  俞建军 《食用菌》1993,15(5):10-11
金针菇是我省的大宗生产菇类,产品主要用于加工罐头,少量供鲜销。由于栽培的品种主要是黄色菌株,柄粗、盖大,基部深褐色所占比例大,品质欠佳。为此,我们自1987年开始进行了金针菇品种选育工作,于1989年获得了一个新菌株,偏号为 F-7。现将该菌株的特性研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