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真姬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优化真姬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以水为浸提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乙醇用量和提取次数对真姬菇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多糖得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顺序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在乙醇用量为2倍、提取次数为1次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84h、液固比11.6∶1,多糖得率为4.47%.  相似文献   

2.
中低档乌龙茶中茶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以中、低档乌龙茶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水比和乙醇浓度4个因素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并探讨茶多糖中蛋白质的脱除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浸提温度对茶多糖得率的影响程度达到极显著水平,浸提时间、料水比和沉淀的乙醇浓度对茶多糖得率没有显著影响。乌龙茶茶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80 min,料水比1∶25,沉淀剂乙醇浓度60%,乌龙茶茶多糖得率为10.15%,含量88.04%。以3次脱蛋白处理为宜,茶多糖中蛋白质脱除率为64.22%。另外,经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分析,乌龙茶茶多糖主要是吡喃多糖,并且有蛋白质特征吸收峰。  相似文献   

3.
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勐库大叶茶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本试验采用乙醇恒温浸提的方法提取勐库大叶茶中的总黄酮,并结合正交试验选择出最佳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4因素对勐库大叶茶中总黄酮提取得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料液比1g:30 mL、提取温度85℃、提取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总黄酮的提取率为2.096%。  相似文献   

4.
姬松茸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姬松茸子实体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中的多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浸提液pH值3因子的最优化组合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姬松茸多糖提取条件的模型,并利用回归模型对工艺条件的最优化组合,对各单因子要素的多糖得率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当浸提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3h、浸提液pH值为6.3时多糖得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碱提花生粕水溶性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开发提取花生粕多糖,该文通过五元二次旋转正交设计,研究了液料比、温度、碱浓度、时间和提取次数等工艺因素对碱提花生粕中多糖得率的影响,用SAS8.1中响应面分析程序RSREG分析得到了3个因素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所得方程达显著水平,拟合情况良好.通过对回归方程进行局部寻优分析,得到碱提花生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液料比34:1,提取温度88℃,碱浓度0.68 mol/L,时间2.4 h,提取次数1次,对应预测得率为9.78%,验证值为9.79%.  相似文献   

6.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花椒籽蛋白质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清  宋燕  刘翔 《核农学报》2013,27(7):988-995
本研究以花椒籽为原料,采用盐提法提取花椒籽中蛋白质。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Central-Composite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NaCl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pH值对蛋白质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所得的最佳工艺条件可靠,其最佳工艺条件为:NaCl浓度0.79mol·L-1,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35℃,料液比1∶17.5,pH值8.78。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花椒籽粗蛋白得率为18.92%。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进行了亮菌多糖水提、醇沉工艺条件优选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对亮菌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选乙醇浓度、乙醇加入量、醇沉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醇沉工艺;采用MTT法测定多糖对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亮菌多糖最佳浸提工艺为料液比1:10,提取次数为2次,浸提温度100℃,时间6 h;最佳醇沉条件为加4倍量95%乙醇沉淀15 h;醇沉后多糖得率11.768%。活性测试结果显示ATPS对人红白血病细胞和人肺癌细胞株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为ATPS的生产提供实验依据;亮菌多糖对体外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雪莲果中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用热水浸提雪莲果中多糖,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95%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以粗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粗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结果]四因素中提取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95%乙醇用量和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时间。[结论]雪果粗多糖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提取温度90℃,95%乙醇用量为浓缩液体积的4倍,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5.11%,多糖含量为29.3%。  相似文献   

9.
以辣木叶粉为原料,采用超声盐提的方法提取辣木蛋白质,以超声时间、提取液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液p H作为考查因素,通过单因素试验和组合试验来研究其辣木蛋白质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粗蛋白得率的因素依次为p H提取液浓度超声时间提取温度;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破碎30 min,提取温度60℃,提取液为0.7%氯化钠溶液,p H 11.0,粗蛋白得率为10.28%。  相似文献   

10.
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多酚和多糖同步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为开发利用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的生理活性物质,该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法,对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多酚和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同时探究两种物质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影响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多酚和多糖得率的因素大小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60℃、乙醇体积分数65%、浸提时间31 min,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为2.19%,多糖得率为8.14%;多酚提取物对DPPH·具有较强清除能力,其半抑制质量浓度为0.20 mg/mL,多糖提取物对DPPH·和·OH均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半抑制质量浓度分别为1.45、2.38 mg/mL;高效液相色谱法初步检测表明,菜籽蛋白加工废液中含有香豆酸、丁香酸、对香豆酸、芥子酸和苯甲酸。研究结果为菜籽蛋白加工废液的再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杏鲍菇多糖得率,推动杏鲍菇产业发展,利用响应面法对杏鲍菇多糖的超声波-内部沸腾法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超声波功率的五因素回归模型,并对模型的有效性与因子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杏鲍菇多糖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47%、液料比23 m L·g-1、提取时间8min、提取温度90℃、超声波功率475W,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多糖得率可达11.05%。该方法能有效提高杏鲍菇多糖得率、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为进一步开发杏鲍菇多糖功能营养食品提供了一定的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提高超声辅助提取黑米黑色素的效果,研究探讨了双频超声协同强化提取的方法。通过对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乙醇浓度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因素对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其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黑米黑色素提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pH>乙醇浓度>液料比>温度>时间。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为2、超声时间为30?min、提取温度为50℃、液料比为30?mL/g、乙醇浓度为70%。在此条件下,得出平均提取率为6.85%。对比浸渍法、加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法提取黑米黑色素具有工艺简单、节省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减少黑色素损失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花生叶可溶性蛋白提取最佳工艺,本试验以花生叶为材料,利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花生叶可溶性蛋白,分析浸提pH值、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花生叶可溶性蛋白提取条件,并对所得蛋白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提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w/v)、提取时间40 min、浸提pH值 9.0,以此条件建立的响应面试验回归模型拟合性好(R2=0.992 7),花生叶可溶性蛋白理论提取率为52.8%,实际提取率为54.2%,纯度为63.8%。花生叶可溶性蛋白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较好的还原能力。本研究结果为花生叶的开发利用及花生产业链的延长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开发玉米须资源,以废弃的玉米须为原料,探讨不同萃取剂、超声时间、表面活性剂、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搅拌转速对类胡萝卜素提取量的影响,同时研究光照、pH、营养元素、超声时间对玉米须类胡萝卜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须类胡萝卜素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以丙酮为萃取剂,超声预处理6 min,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用量1.6%,提取温度35℃,提取时间45 min,液料比13m L·g~(-1),搅拌转速125 r·min~(-1),此条件下的提取量为311.21 mg·kg~(-1),与理论预测值(313.96 mg·kg~(-1))相近。玉米须类胡萝卜素对光照,提取温度,酸碱环境,Ca~(2+)、Mg~(2+)、Fe~(2+)、Fe~(3+)、Zn~(2+)元素和超声处理较为敏感,而在避光、中性环境、Na~+和K~+元素条件下有利于其储存,适度的超声处理在提高玉米须类胡萝卜素提取率的同时对其稳定性无显著影响,节约时间成本。综上,高效利用玉米须中的类胡萝卜素对玉米须深加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辅助碱分离毛竹半纤维素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该文以高效分离毛竹半纤维素为出发点,采用超声辅助碱分离法分离毛竹半纤维素。在固定固液比1∶20g/mL、总浸提时间120min的条件下,分析了KOH溶液质量分数,浸提温度及超声时间对毛竹半纤维素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通过响应面分析对分离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超声辅助碱分离毛竹半纤维素的最佳分离工艺参数为KOH溶液质量分数3.1%、浸提温度54℃、超声时间56min,此时半纤维素实际总得率为19.28%。浸提温度和KOH溶液质量分数对半纤维素总得率影响显著,超声波作用时间对总得率影响不显著。在相同条件下超声辅助碱分离时半纤维素提取率比无超声辅助时提高4.06%。结果可为毛竹半纤维素分离的工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纤维乙醇工艺中酸处理稻秸秆反应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以木糖含量为指标,在稀酸处理条件中时间、浓度和液固比影响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优化稀酸处理的条件,建立稀酸处理3因素与木糖含量之间的回归方程关系式,通过验证得到方差分析具有显著性。同时得到各因素的主次因素顺序:时间(x1)>液固比(x2)>浓度(x3)。并通过回归方程求解得到的稀酸处理秸秆条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反应时间2 h,稀酸体积分数4.1%、液固比22︰1,此条件下可以求得较为稳定的木糖质量浓度为0.332 g/L。研究中通过采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较大程度地减少了试验次数和优化工艺条件,从而为试验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此外,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3因素交互项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显著,但反应时间和稀酸浓度2因素的水平选择上有待调整。  相似文献   

17.
南瓜籽多糖热水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开发利用南瓜籽中多糖资源,基于前期水提醇沉制得南瓜籽多糖的研究基础上,该文进一步探讨了热水浸提法提取南瓜籽多糖工艺参数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南瓜籽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2.5 h、液料比40:1 m L/g,此条件下多糖得率的预测值为2.25%,实际验证值为2.18%。初步分析南瓜籽多糖由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甘露糖、葡萄糖和半乳糖6种单糖组成,摩尔比为0.52∶0.88∶0.73∶0.14∶1.00∶1.12,不含糖醛酸,为中性杂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南瓜籽多糖对DPPH·、·OH和O2-·3种自由基均具有一定的清除效果,多糖质量浓度为1.0 mg/m L时,清除率分别达到21.3%±0.14%、57.14%±0.28%和40.50%±0.64%。研究结果为后续南瓜籽多糖纯品制备、结构表征提供了基础,为提高南瓜籽相关保健品附加值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超声辅助提取辣椒籽蛋白工艺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辣椒籽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辣椒籽蛋白并利用响应面优化法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p H值,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4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根据所得试验结果确定最佳提取条件为:p H值11,提取时间13.31 min,超声功率336.21 W,料液比1∶35.85,在此条件下蛋白的预计提取量为5.90 g/(100 g)。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对影响辣椒籽蛋白提取量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进行探讨,结果由大到小依次为:p H值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超声辅助法使得蛋白提取量增加了0.81 g/(100 g)(占传统方法提取量的15.46%),蛋白纯度提高了5.4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