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1 毫秒
1.
四川冬水田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清代的兴起与扩展,民国的继承与发展,新中国的改造与缩减三大阶段。水稻种植规模的大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水利设施的多少均是影响冬水田发展的因素之一。以往提高农业产出的是改造冬水田的动因;现今提倡恢复冬水田又是出于其水利、生态湿地价值的考虑。冬水田作为一项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其之于四川农业、环境乃至气候的作用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2.
四川冬水田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冬水田的发展史大致可分为清代的兴起与扩展,民国的继承与发展,新中国的改造与缩减三大阶段。水稻种植规模的大小、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水利设施的多少均是影响冬水田发展的因素之一。以往提高农业产出的是改造冬水田的动因;现今提倡恢复冬水田又是出于其水利、生态湿地价值的考虑。冬水田作为一项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其之于四川农业、环境乃至气候的作用不容小视。  相似文献   

3.
宋玉华 《吉林农业》2011,(2):188-188
怀远县耕地面积188万亩,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县。随着县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了节约水资源,缓解农业用水紧张的现状,更好地维持生态平衡,水利科技工作者们提出了一些水田节水灌溉的技术,包括科学调度供水、提高灌溉管理水平以及相关农业方面节水技术措施等,来实行真正的节水灌溉,真正的增产增效,使农业水田生产进一步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4.
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田绿色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田绿色农业模式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的一些主要结果:按照6项构建原则,围绕农用化学品减量化、技术标准化、产品绿色化、生产持续化、环境友好化的"五化"总体目标,通过多种模式的耦合,构建出了南方红壤丘陵区水田"稻+鸭+草+灯+肥+洁"立体绿色农业模式,并提出了土壤质量提升、有害生物无害化控制、水稻健身栽培、农用化学品替代与高效精准施用、稻作副产品综合利用等5方面的配套技术,模式与技术示范已显示出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根据红兴隆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水田发展形势以及近几年发展水田机械化的实践与探索,对具有667hm^2水田生产规模的生产队的机械化装备提出了配置建议。  相似文献   

6.
以RS数据为数据源,基于GIS平台,分析了友谊农场2004~2011年水田的时空变化情况,旨在为区域种植业结构优化及农业发展提供依据。主要结论如下:2004~2011年,友谊农场水田田块数量大幅增加,田块规模不断扩大,水田总面积快速增加,占耕地比重迅速提升。水田扩张在空间上呈现"增生式"。截至2011年,水田面积达到了6.01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42.25%,友谊农场水田分布形成了东密西疏的宏观格局。今后,应在充分客观评估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适度开发水田,优化配置各种农业物资、农业科技人员与农业劳动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有关强度和软泥层深度的水田土壤模糊聚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稻生长季节,测量了多种中国南方水田土壤的有关参数,给出了部分典型南方水田土壤机械组成,含水量、土壤强度和软泥层深度的数据。用模糊聚类方法,按有关水田土壤强度参数,将中国南方16种典型水田土壤在λ=0.75的水平上聚成4类;按软泥层深度将18种典型水田土壤在λ=0.80的水平上聚为7类。  相似文献   

8.
金星 《农技服务》2003,(9):42-42
<正> 南方水田的高地下水位造成的涝渍,历来是制约农业高产的主要因素。现介绍一种实用、经济的地下埋管降渍技术。 1、材料准备 ①直径2厘米的PVC打孔波纹管(每亩67米,由上海  相似文献   

9.
水田功能新认识与经济技术新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发展水稻可保障世界粮食安全,水田是“人工湿地”,具有湿地环境功能:按“虚拟水”新理论水土丰富地区种植商品稻米,还有平衡全球水资源功能;还有满足人们生活时尚.传统文化和综合利用功能.为此发展水田是生态型农业.介绍近代水稻种植,开始由传鲩农业向现代集约化农业发展,向提高种植自由度发展(包括水旱轮作与发展水经济型农业);向绿色优质稻米生产发展;向节水型灌溉发展.所以,水田是发展(如三江平原)可持续农业.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丙子日记》(Beongjaiki)探究了17世纪前半期的气候危机和农业生产状况。南平曹氏的《丙子日记》具有气候史及农业史方面的意义。《丙子日记》的记录的气候变化和《朝鲜王朝实录》及树轮研究(Tree Ring Research)结果完全一致。从《丙子日记》中可知土地的耕作体系中已经出现了水田种麦法,但移秧法还没有普及,水田直播法是普遍采用的方法。《丙子日记》还集中体现了奴婢生产关系,奴婢们跟随南平曹氏参与了农业赋役劳动,主仆之间的关系甚至发展到相互依赖程度。  相似文献   

11.
红壤性水稻土晶态氧化铁主要为针铁矿,并伴随少量的赤铁矿.红壤性水稻土中针铁矿的铝同晶替代量明显低于其母土(红壤),而针铁矿的晶胞参数b和c则是红壤性水稻土高于其母土.红壤性水稻土中赤铁矿的铝同晶替代量和晶胞参数a则与其母土相似..据此认为红壤性水稻土中赤铁矿来源于母土;而针铁矿部分来源于母土,部分是由原有的赤铁矿和针铁矿的还原产物重新结晶形成的.随着水稻土的发育,赤铁矿逐渐下降,最后消失;针铁矿则相对增加,同时针铁矿中铝替代量也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2.
水稻免耕栽培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少免耕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实用技术,对中国水稻可持续发展作用甚大.综述了稻田免耕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免耕对稻田上壤的物理特性、化学性质、微生物和酶等方面的影响,免耕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的影响,分析了免耕的生态、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调查表明荆州涝渍地稻田蜘蛛计24种,分属9科18属,蜘蛛在中稻不同生育期的时间生态位及在稻株不同部位的空间生态位均表现出显著差异。7月中、下旬,随着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虫口密度急增,蛛量亦大幅上升,至7月28日达顶峰;8月上、中旬,第4代褐飞虱大发生,蛛量随之出现一个高峰;8月下旬以后,中稻成熟,褐飞虱种群密度减少,蛛量也明显下降。蜘蛛在稻株上的垂直分布多集中在中、下层,与上层蛛量分布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对陆稻根系生长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自创的“三维坐标容器法”,研究了潮 砂土、红壤土,水稻土对陆稻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论何种土壤类型,根系分布一般在60cm左右,根系体积,总表面积,活跃表面积,根重,根密度均随根系入土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但根长,根重,根密度在25-30cm间略有回升;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汛期稻田水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农业生产与防洪除涝相结合的角度,就保持必要的稻田种植面积和江河汛期稻田水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利用水稻不同时期的耐涝性,科学地调控稻田蓄水深度,以减轻提排压力和防洪压力,促进本区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储藏和加工方式对稻谷中毒死蜱和三唑磷残留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稻谷加工方式和储藏方式对稻米中毒死蜱和三唑磷残留动态的影响机制。[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同时检测稻米中的毒死蜱及其代谢物3,5,6-三氯-2-吡啶酚(3,5,6-Trichloro-2-pyridinol,TCP)和三唑磷残留,分析碾磨、蒸煮、发芽加工以及储藏温度(37和4℃)对毒死蜱和三唑磷残留量的影响。[结果]毒死蜱及其代谢物TCP、三唑磷等农药残留多数分布在米糠层;短时间的蒸煮无法明显降低稻谷中毒死蜱的残留量;发芽稻谷中毒死蜱及其代谢物TCP、三唑磷的残留量显著低于未发芽稻谷;在37℃储藏条件下,毒死蜱的降解方程为C=0.899e~(-0.005t)(R~2=0.855 6),半衰期为138.6 d;三唑磷降解方程C=0.768e-0.009t(R~2=0.822 8),半衰期77.0 d,近似满足一级动力学模型方程;在4℃低温储藏条件下,稻谷中毒死蜱和三唑磷的残留量变化不大。[结论]碾磨和发芽加工有利于降低稻谷的农药残留量,低温储藏稻谷不利于残留农药的降解。研究可为稻米加工过程的风险评估以及开发稻米中农药残留的消解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调查结果表明,移栽稻田蜘蛛在分蘖期缓慢增长,拔节到齐穗期迅速增长,齐穗期后呈稳定增长,直播稻田蜘蛛消长曲线与移栽稻田一致,仅迅速增长期比移栽稻田迟10~15d,稳定增长期迟5~10d,移栽稻田蜘蛛种群数量明显高于直播稻田。在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用药时,由于田间环境和各种蜘蛛的发育阶段不同,对水稻后期蜘蛛种群优势种比例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综述了长期施肥条件下不同施肥模式对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酶活性、群落结构和多样性4个方面的影响,发现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有利于维持和增加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同时,也探讨了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进展及其应用前景,其研究结果可为作物高效生产、养分高效利用及农田可持续发展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9.
水稻土离铁作用明显,并以耕层最为强烈.耕层中的晶质铁和非游离铁被活化、淋溶,使耕层的全铁、游离铁、晶质铁及非游离铁量均随发育度的提高而渐减.耕层下淋的活性铁在心土层氧化淀积,导致心土层的全铁.游离铁和晶质铁量随发育度的提高而渐增.氧化铁的晶胶率和晶化度在剖面中有显著的分异,其变化趋势可确切地反映出不同水型下的成土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