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Pb-Sb-As合金为电极,进行电解Mn(Ⅱ)生成/Mn(Ⅱ)的研究。探讨了温度、电流密度、电解时间、阴阳极面积比等对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下电流密度45-60mA/cm^2,电解时间为45-60min,阴阳面比为1:1.5时,Mn(Ⅱ)电解生成/Mn(Ⅲ)的电效效率可达85%以上。为进一步利用Mn(Ⅲ)/Mn(Ⅱ)循环媒质间接电合成芳香醛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通过批式试验研究了高岭石表面吸附态Mn(Ⅱ) 对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还原Cr(Ⅵ) 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岭石表面吸附态Mn(Ⅱ) 对3种有机酸还原Cr(Ⅵ) 均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其效果大小依次为:草酸、柠檬酸、酒石酸.酒石酸为还原剂,当其初始浓度≤2.0 mmol·L-1时,高岭石表面吸附态Mn(Ⅱ) 对酒石酸还原Cr(Ⅵ) 的催化作用小显著,但其催化作用随酒石酸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明显提高.温度和pH对高岭石表面吸附态Mn(Ⅱ) 催化草酸和柠檬酸还原Cr(Ⅵ) 有显著影响,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当pH在3.5~4.5范围内,草酸对Cr(Ⅵ) 的还原反应速率随pH的降低而显著升高;然而,柠檬酸对Cr(Ⅵ) 的还原速牢却在pH=4.0时为最快.  相似文献   

3.
利用驯化获得的铁锰氧化混合细菌制备生物铁锰氧化物(BFMO),采用比表面积测定仪(BET)、扫描电镜(SEM-EDS)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FT-IR)对所生成的BFMO进行表征,通过考察投加量和pH值对Mn(Ⅱ)吸附性能的影响,探究了BFMO对Mn(Ⅱ)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BFMO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79.22 m~2/g),孔体积为0.15 cm~3/g,表面含有许多含氧官能团,有利于Mn(Ⅱ)的吸附。SEM-EDS进一步表明生物铁锰氧化物中既含有铁锰氧化物,也有微生物菌体生成的细胞类物质。BFMO对Mn(Ⅱ)的去除效果较好,在pH值为7.0、投加量为2 g/L、固液比为1 g∶500 mL时,吸附量为16.43 mg/g,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说明吸附过程主要由化学反应控制,属于多层吸附。  相似文献   

4.
25 ℃和pH 30~50条件下,研究了Mn(Ⅱ)和Fe(Ⅲ)对草酸还原Cr(Ⅵ)的催化作用.结果表明:避光条件下,Mn(Ⅱ)对草酸还原Cr(Ⅵ)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光照下其催化作用进一步得到提高.然而,避光条件下Fe(Ⅲ)对草酸还原Cr(VI)的影响甚微,但在光照条件下,Fe(Ⅲ)表现出极优越的催化作用.溶液pH值和照射光波长对反应有显著影响,Mn(Ⅱ)和Fe(Ⅲ)的催化作用随pH值提高而减弱;紫外光照射下两金属离子的催化作用大于模拟日光照射的.因此,本研究结果对由Cr(Ⅵ)引起的土壤和水的污染治理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土壤中常见的锰氧化物(水钠锰矿,δ-MnO2)为材料,通过批试验研究了其对溶液中As(Ⅲ)的吸附和氧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加入的As(Ⅲ)(1.0mg/L)在反应的数分钟内就可被锰氧化物氧化,氧化产物As(Ⅴ)的释放速度相当快,但还原产物Mn(Ⅱ)的释放速度则相对较慢;在反应的90min内,当初始质量浓度为0.5、1.0、5.0、10.0和15.0mg/L时,As(Ⅲ)去除率可分别达到93.59%、92.56%、92.31%、89.15%和87.17%。pH对锰氧化物氧化As(Ⅲ)的影响较为显著,升高pH有利于锰氧化物对还原产物Mn(Ⅱ)的吸附,但不利于As(Ⅲ)的氧化和对氧化产物As(Ⅴ)的吸附。  相似文献   

6.
水体中过量的铁锰会使人和动植物中毒.粉煤灰作为热电厂固体废物可通过络合、离子交换及化学键合等机理去除水体中铁锰.在恒温(25±1)℃条件下采用批量吸附实验,设置振荡时间、粉煤灰投入量、初始浓度等参数的变化,研究碱改性粉煤灰对水体中共存Fe(Ⅲ)、Mn(Ⅱ)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改性粉煤灰在最佳振荡时间8h时、最佳投入量为10 g·L-1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4.8、0.81 mg·g-1; Fe(Ⅲ)的去除率随初始浓度升高而逐渐升高,Mn(Ⅱ)的去除率在初始浓度小于8 mg· L-1时保持在80%以上,之后随初始浓度升高而显著的降低;Mn(Ⅱ)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Mn、Cu、Fe溶液对糜子(Panicum miliaceum L.)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期为其实际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蒸馏水为对照,设置不同浓度Mn(50、100、200、400、800 mg/L)、Cu(10、30、90、270、360 mg/L)、Fe(10、30、90、270、360 mg/L)溶液,研究3种微量元素对糜子萌发的影响。[结果]中等浓度Mn、Cu、Fe溶液对糜子发芽势起促进作用,其中Cu的促进作用最明显。低浓度Mn、Cu、Fe溶液对糜子发芽率无影响,而高浓度则起抑制作用。低浓度Mn、Cu、Fe溶液对糜子根长、侧根数以及侧根总长度起促进作用,尤其Fe溶液促进作用最明显,而高浓度溶液则起明显抑制作用。不同浓度Mn、Cu、Fe均对糜子胚轴起抑制作用。[结论]Mn浓度在50~100 mg/L、Cu浓度在10~30 mg/L、Fe浓度在10~30 mg/L时可提高糜子发芽势,不影响发芽率,并促进幼苗健壮。  相似文献   

8.
对槟榔不同叶序叶片Fe、Mn、Cu、Zn 4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对其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7叶序Fe元素含量先增加而后下降,至第5叶达最大水平,Mn元素含量明显增加,Cu元素含量从第3叶开始明显下降,Zn含量各叶序间无明显变化趋势。(2)成龄树体的Fe含量变化范围为122.3~158.5μg/g,Mn为172.2~418.8μg/g,Cu为3.0~4.7μg/g,Zn为39.1~42.0μg/g。(3)第5叶作为营养诊断的采样叶位。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125)Ⅰ—4—碘苯氧乙酸(增产灵)的合成方法,采用氯胺T氧化法新合成工艺。以苯酚和一氯乙酸为原料,先制成中间产物苯氧乙酸,然后在氯胺T存在下,使其与~(125)Ⅰ-碘化钠反应得到~(125)Ⅰ—4—碘苯氧乙酸。产品经硅胶薄层分析,R_f=0.84,比放射性为1.83mci/mMol,放化纯度>90%,产率为70%,适用于示踪研究。  相似文献   

10.
4种园林植物对土壤重金属Mn的吸收及修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适宜Mn矿废弃地生态恢复及污染土壤修复的植物种类,利用土培法研究了棕竹、宛田红花油茶、红背桂和地瓜榕4种园林植物对土壤Mn的吸收及修复能力。结果表明:500~1500mg/kgMn处理45d后,棕竹未出现中毒症状,宛田红花油茶、红背桂和地瓜榕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随着Mn处理浓度增大,棕竹根、叶Mn含量呈增高趋势,但地上部与地下部Mn含量比值及Mn迁移率略有下降;500mg/kgMn处理下,宛田红花油茶叶片Mn含量分别是其根、茎Mn含量的2.78、3.68倍,而红背桂根系Mn含量是其地上部Mn含量的2.56倍,但该浓度下红背桂地上部与地下部Mn含量比值及Mn迁移率均较低。可见,棕竹可作为废矿区生态恢复及污染土壤修复备选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11.
2014年5、8和10月分别对渤海西部滨海带陆域海河、马颊河、黄河COD_(Mn)和TOC进行测定,分析各河流中COD_(Mn)与TOC的浓度变化趋势,并开展二者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海河、马颊河和黄河COD_(Mn)浓度范围分别为2.87~20.25、5.83~14.44、1.80~4.80 mg/L,TOC浓度范围分别为4.26~9.51、5.05~26.62、3.00~16.27 mg/L,其中马颊河有机污染最重,黄河最轻;在海河和马颊河中的两种污染物浓度从上游到下游均呈升高趋势,但在黄河中的变化不大。海河和黄河COD_(Mn)和TOC浓度均值受采样时间变化的影响很小,而马颊河中TOC浓度均值在5月和10月有显著差异。三条河流各月份的COD_(Mn)和TOC的相关性差异较大,COD_(Mn)和TOC协同变化趋势越相似,相关性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60)Co—γ辐射对猕猴桃种子的发芽、出苗、幼苗生长以及抗性均有显著影响,发芽率比对照高50—78%,生长速率高50—57%,保苗率高22.79—36.94%,根颈粗高4.55—25%,而感病率却低于对照的24.25—47.10%。并且这种效应与~(60)Co~γ剂量有关。在我们处理的辐射剂量范围内,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大,这种效应越加显著。  相似文献   

13.
用改进的高碘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的Mn(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高碘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对海水中Mn(Ⅱ)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了操作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5 mL水样中,加入10 mL焦磷酸钾-乙酸钠缓冲溶液(焦磷酸钾浓度为0.24mol/L,乙酸钠浓度为0.40 mol/L),1.0 mL高碘酸钾(0.77 g/L),海水中无沉淀生成;显色时间可选择5~30 min,比色波长仍选择525 nm;Mn(Ⅱ)测定方法的工作曲线直线范围,海水为1~50 mg/L,淡水为1~30 mg/L;变异系数为0.31%~26.61%,回收率为76%~112%.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铜(Ⅱ)在氨水介质中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刚果红褪色反应和影响反应速度的因素,建立了测定痕量铜(Ⅱ)的催化分光光度法,方法检测限为3.5×10~(-11)g/mL,测定范围为0—24ng/mL.该法快速简便,可直接用于动物血清中痕量铜(Ⅱ)的测定,样品分析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铁矿渣磁性纳米颗粒,研究其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性能,促进富含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方法】以铁矿尾矿渣为原料,通过化学方法制备改性磁铁纳米颗粒3NH_2-SiO_2@Fe_3O_4,对其进行表征,以批处理法探讨了不同pH、Cd(Ⅱ)和Pb(Ⅱ)平衡质量浓度和吸附时间下3NH_2-SiO_2@Fe_3O_4对水体中Cd(Ⅱ)和Pb(Ⅱ)的吸附潜力,并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技术对吸附Pb(Ⅱ)和Cd(Ⅱ)前后3NH_2-SiO_2@Fe_3O_4的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成功制备出了化学稳定性良好、粒径为73~160nm的磁性颗粒3NH_2-SiO_2@Fe_3O_4,磁化强度23.1emu/g,颗粒表面富含-NH_2官能团。随体系pH以及Pb(Ⅱ)和Cd(Ⅱ)平衡质量浓度的升高,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量总体呈先迅速增加之后趋于平衡。在0~60min时,随着吸附时间的延长,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吸附量迅速增加,120min后达到吸附平衡,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这一过程。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能较好地拟合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过程,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8.86和88.93 mg/g。3NH_2-SiO_2@Fe_3O_4对Pb(Ⅱ)和Cd(Ⅱ)的吸附机制为不饱和配合吸附。【结论】以铁矿渣等含铁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为原料,成功制备出了对Pb(Ⅱ)和Cd(Ⅱ)具有较好吸附能力的磁性纳米颗粒3NH_2-SiO_2@Fe_3O_4。  相似文献   

16.
应用 Mn3+ / Mn2 +氧化还原中介体系 ,间接电氧化对二甲苯合成对甲基苯甲醛。研究了电解条件及合成条件对电流收率的影响 ,优化了试验条件。对甲基苯甲醛产率为 74 .90 % ,电流收率为 6 5 .5 %。实现了电解媒质的循环使用 ,无废液排放 ,并保护了环境  相似文献   

17.
在HAc—NaAc缓冲系中,Fe(Ⅱ)和Fe(Ⅲ)的邻二氮菲络合物的吸收光谱在390.5nm有等吸收交叉点,同时Fe(Ⅱ)络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0nm.在此波长下Fe(Ⅲ)也有吸收.本文选择上述两波长,按双组分分光光度计算法,导出了吸光度与Fe(Ⅱ)和Fe(Ⅲ)浓度的相关计算公式.在0~15μg/mL Fe(Ⅱ)及0~25μg/mL Fe(Ⅲ)范围服从Beer定律.标准混合物测定误差Fe(Ⅱ)为-3.43%~2.33%;Fe(Ⅲ)为-1.15%~+1.55%.并用于水稻土中Fe(Ⅱ)和Fe(Ⅲ)的同时测定.铁的回收率为Fe(Ⅱ)90,6%~98,3%;Fe(Ⅲ)97.4%~102%.对19种阴阳离子作了干扰试验。  相似文献   

18.
实验提出了一种灵敏测定铁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在Triton X—200存在下,于pH6.4~6.6介质中铁(Ⅲ)同磺基水杨酸形成络合物。此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276.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5×10~4l.mol~(-1)cm~(-1)。铁含量在0~12μg/50ml范围内符合兰伯特比耳定律。测出络合物中铁(Ⅲ)与磺基水杨酸的络合比为1:2。对45种离子的干扰实验表明,绝大多数阴阳离子不干扰。铜、铝、锌离子的干扰可用EDTA掩蔽。用该法测定了小麦和米粉标样中的微量铁,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作者研究了Cr(VI)—H_2O_2—ECR—CTMAB显色体系的光度特性。在pH3.4~4.4范围内,在CTMAB和CH_3CH_2OH存在下,λ_(max)=600nm,ε=1.1×10~5L·mo1~(-1)·cm~(-1),配合比为Cr(Ⅵ):H_2O_2:ECR=1:1:3,0~20μgCr/50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法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铬鞣液中的铬,获得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凡纳滨对虾亚成虾饵料中锰(Mn)的适宜添加量,为对虾饵料的科学配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一水硫酸锰(MnSO4·H2O)为Mn源,设6个不同Mn添加量的饵料处理组:0(对照)、50、100、150、200和300 mg/kg,投喂凡纳滨对虾亚成虾(初始体重4.83±0.39 g/尾,初始体长8.23±0.43 cm/尾)10周后测定其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活力指标.[结果]饵料Mn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的存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除50 mg/kg处理组外,其他Mn添加处理组的对虾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下同),且以Mn添加量为200 mg/kg的效果最佳.凡纳滨对虾血清和肝胰腺中的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力均随Mn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当Mn添加量为150和200 mg/kg时,对应的Mn-SOD和T-SOD活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Mn添加量达300 mg/kg时,血清和肝胰腺Mn-SOD和T-SOD活力反而下降.凡纳滨对虾血清和肝胰腺总抗氧化能力(T-AOC)对饵料Mn添加量的响应与Mn-SOD和T-SOD活力基本一致,其适宜添加范围也在150~200 mg/kg.饵料Mn添加量对凡纳滨对虾血清MDA含量未产生显著影响,也未显著降低肝胰腺MDA含量,但Mn添加量达300 mg/kg时,肝胰腺MD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Mn添加处理组及对照组.[结论]饵料中添加适量的Mn可促进凡纳滨对虾亚成虾生长,并通过提高SOD活力以提高机体的总体抗氧化水平,但添加过量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抗氧化活力,并对肝胰腺造成一定损伤.综合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活力指标,凡纳滨对虾亚成虾饵料中的Mn适宜添加量为150~200 m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