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柴油降解菌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物驯化法,从石油污染土壤中以0降解能力进行测定,发现一株菌在柴油初始浓度为500 mg·L-1的培养液中,振荡培养3 d降解率达到了71.7%,具有开发潜力,可以提高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效率.通过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并分析了培养时间、pH值、接种量、温度、柴油浓度、N源6个因素对菌株生长量和柴油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株在培养时间为6 d、pH值为5.0、接种量为5%、温度为35℃、柴油浓度为1 000 mg·L-1、N源为(NH,4),2SO,4的条件下生长旺盛,降解率达到了80%.  相似文献   

2.
乙草胺降解菌Y-4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长期经乙草胺污染的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能以乙草胺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生长的菌株Y-4,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l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为申氏杆菌属(Shinella sp.).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Y-4对乙草胺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Y-4能有效地降解浓度为5~200mg·L-1的乙草胺,在48 h内对50 mg·L-1乙草胺的降解率达到83.3%.菌株Y-4降解乙草胺的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30℃,其对丙草胺和丁草胺等农药也有良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3.
高玉爽  田连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582-10584
[目的]研究菌株降解多菌灵的条件。[方法]用富集培养法,分离出1株降解多菌灵的细菌,对其降解效能及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该菌株为假单胞菌属,5 d内对100 mg/L多菌灵的降解率为61%,能够以多菌灵为碳源进行生长。25~35℃内菌株对多菌灵的降解较好。菌株对多菌灵的降解在pH值5.0~8.0内相差不大。随着接种量的增大降解率增加,接种量为10%时最大。随着碳源、氮源的加入降解率增加,碳源加葡萄糖降解率最大为86%,氮源加0.5%蛋白胨降解率最大,5 d后对多菌灵的降解率达90%。多菌灵浓度较低时,菌体的生长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多菌灵浓度较高时,菌体的生长表现出先缓慢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结论]pH值7.0、培养温度30℃、接种量10%、0.5%蛋白胨碳源为该菌株降解多菌灵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
从长期受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中通过采用富集培养分离技术得到4株以苯磺隆为唯一碳源生长的细菌,分别将其命名为B1、B2、B3和B4。通过观察这4种菌株的形态学特征,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以及分析其16S rDNA序列,初步鉴定菌株B1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B2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 sp.),B3为微杆菌(Microbacterium sp.),B4为产碱杆菌(Alcaligenes sp.)。并通过研究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苯磺隆初始浓度、培养基体积、氮源、碳源、Mg2+浓度等因素对4种菌株生长情况的影响,确定了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结果显示,B1菌株的最适温度为35℃,其他3株菌株均为30℃。菌株B3最适pH为8.0,其余3株菌株均为pH7.0。B1和B3菌株最适接种量为15%,B2和B4最适接种量为10%。菌株B3最适苯磺隆初始浓度为100mg·L-1,其余菌株最适苯磺隆初始浓度均为200mg·L-1。4株菌株最适培养基体积均为75mL,最适氮源均为硝酸铵,最适碳源均为葡萄糖。B2菌株最适Mg2+浓度为100mg·L-1,其余3株菌株均为200mg·L-1。B1和B4菌株最适NaCl浓度为20g·L-1,B2菌株NaCl浓度为-30g·L-1,B3菌株最适NaCl浓度为50g·L-1。该结果为利用微生物对农药苯磺隆污染的土壤进行原位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氧化乐果降解菌假单胞菌L-3发酵条件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氧化乐果降解菌假单胞菌L-3最佳的生长条件和最优的碳氮比,在含一定浓度氧化乐果的液体普通培养基中,对菌株在不同温度、pH值、通气量、接种量条件下发酵培养,通过测定光密度值绘制生长曲线;在氧化乐果的基础发酵培养基中选出最适的碳源和氮源,优化出碳氮源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L-3最佳生长条件为30℃、pH7.0、接种量3%(装液量100 mL);最佳的碳源、氮源分别为蔗糖和NH4NO3;最适的碳氮比为6:5.  相似文献   

6.
为获得更加适应自然环境的乙草胺降解菌株,以MSM基础盐培养基从常年经受乙草胺污染的农田土壤中分离乙草胺降解菌,筛选高效降解菌株,并对其进行鉴定及生长和降解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共分离得到乙草胺降解细菌12株,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确定菌株ACD-9的降解效率最高,3 d内对初始浓度为50·mg·L-1的乙草胺降解率可达到56.78%;从菌落特征、生理生化特性以及16S r RNA基因序列3个方面分析,鉴定菌株ACD-9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菌株ACD-9可在温度4~50℃、pH值4.5~10.0、NaCl质量浓度为0~150 g·L-1的条件下生长,其最适条件为46℃,pH值5.0~6.0,NaCl 0~10 g·L-1。综合而言,菌株ACD-9环境耐受力较好,适应能力较强,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毒死蜱降解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对毒死蜱具有良好降解作用的菌株,为利用微生物进行有机磷农药土壤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富集分离法从喷施毒死蜱的土壤中分离出4株对毒死蜱有良好降解作用的菌株,经复筛最终得到1株能够高效降解毒死蜱农药的微生物菌株D12,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研究菌株降解毒死蜱的降解过程、生长条件及其影响因素,并在纯培养的条件下测定该菌株对毒死蜱的降解效果。[结果]当接种量为菌浓度OD560=0.179,最适pH值为7.0,温度为30 ℃,毒死蜱浓度为100 mg/L时,该菌株D12培养6 d后的降解率达到50.4%。该菌生长的最佳毒死蜱浓度为1000 mg/L,对毒死蜱的最大耐受浓度为3 000 mg/L。[结论]试验筛选的菌株D12在基础培养基中对毒死蜱有较强的降解能力。  相似文献   

8.
联苯菊酯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高效降解联苯菊酯菌株,为环境中联苯菊酯的生物修复提供菌种资源。【方法】采用室内培养法,从湖南某农药厂下水道污泥中,以联苯菊酯作为唯一碳源进行摇瓶培养筛选,以降解率作为评价指标确定高效菌株,根据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DNA对菌株进行鉴定,并对降解的最佳温度、pH、接种量和联苯菊酯质量浓度进行了筛选。【结果】获得1株革兰氏阴性好氧杆状菌,经鉴定为戴尔福特菌(Delftiatsuruhatensis),命名为HLB-1。在pH7.0、30℃、接种量100mL/L、120r/min的条件下培养5d,菌株HLB-1对200mg/L联苯菊酯的降解率可达74.5%。获得的高效降解联苯菊酯菌株,其最佳降解条件为pH7.0,30℃,接种量100mL/L,联苯菊酯质量浓度为250mg/L。【结论】获得了1株联苯菊酯降解菌HLB-1,其具有一定的生产应用潜力,可作为环境中联苯菊酯农药生物修复的候选菌株。  相似文献   

9.
联苯菊酯降解菌筛选及其反应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富集培养的方法,从农药厂废水处理池污泥中分离出一株对联苯菊酯有较强降解能力的菌株TS 1,并研究了初始pH、培养温度、联苯菊酯初始质量浓度、摇床转速、接种量、外加碳源质量分数对该菌株联苯菊酯降解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TS 1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能以联苯菊酯为唯一碳源生长,其降解联苯菊酯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pH 70,培养温度30℃,联苯菊酯初浓度200 mg·L-1,摇床转速150 r·min-1,接种量10%,外加碳源葡萄糖为100 mg·L-1。  相似文献   

10.
百菌清的长期施用已使土壤环境逐渐受到污染,农药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体内迁移、代谢和积累后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从长期施用百菌清的土壤中经过初筛、复筛筛选分离得到一株能以百菌清为唯一碳源生长并且能够降解百菌清的菌株,通过该菌株16Sr DNA同源性分析,推断该菌株为葡萄球菌属。探讨了该菌降解百菌清的最佳条件:在百菌清浓度为500mg/L,接种量3%,温度37℃,p H值为7.0的条件下培养72h,降解率达到76.54%。  相似文献   

11.
苯酚是一种原型质毒物,对一切生活个体都有毒杀作用,且具有“三致”效应.概述了苯酚这一污染物的污染现状,筛选出的苯酚降解菌的种类及降解特性,从而为高效适用型苯酚降解菌的筛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黑曲霉LZ1降解咪唑乙烟酸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曲霉LZ1是从长期施用咪唑乙烟酸的大豆田土壤中分离得到的1株降解真菌,它能够以咪唑乙烟酸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在含200 mg.L-1咪唑乙烟酸的基础盐培养液中,8 d降解率可达72.5%。以黑曲霉LZ1的菌体生长量和咪唑乙烟酸降解率为指标,研究了影响生长和降解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黑曲霉LZ1生长和降解咪唑乙烟酸的适宜条件是:pH 5~7,温度25~35℃,咪唑乙烟酸浓度50~300 mg.L-1,接种量(V/V)≥2%。  相似文献   

13.
李修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4,(10):2998-3002
[目的]研究蒽降解菌株的生长条件和降解特性。[方法]从长期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得到一株以蒽为唯一碳源的菌株A1,经16S rDNA分子鉴定后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菌株的培养条件和蒽降解条件进行研究。[结果]A1菌株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5.0%,pH 6.0,温度35℃,蒽初始浓度40 mg/L。菌株在pH 7~10,最适降解温度30℃,接种量5%时,生长率及降解率均达到最大。盐浓度为1.2%,蒽浓度为100 mg/L时,菌株降解率达到最大。[结论]该研究可为有机物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雷公藤生物碱在水体中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植物源雷公藤杀虫剂的开发及应用,参照国家环保总局和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制定的《化学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试验准则》,对雷公藤生物碱在水体中的降解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雷公藤生物碱在pH 9.0水体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18d(50℃)和14.20d(25℃),在河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65d(50℃)和20.03d(25℃),在池塘水中的半衰期分别为5.19d(50℃)和12.65d(25℃),均属易水解。可见,雷公藤生物碱杀虫剂对水环境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酶法降解壳聚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脂肪酶中分离具壳聚糖降解活力的电泳纯酶,研究pH值、温度和金属离子对壳聚糖酶活力的影响,并分析了该酶的pH值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底物特异性。[结果]该酶降解壳聚糖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60℃。Ni2+、Co2+和Mn2+对酶活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而Fe3+、Pb2+和Hg2+则强烈抑制酶的活力。该酶对脱乙酰度为73%~82%的壳聚糖具有较高的水解活性,而对脱乙酰度为64%和90%的壳聚糖水解活力较低。[结论]该酶在pH值为5~9范围内和60℃以下都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活性污泥法考察了间氟苯酚的好氧生物降解性.结果表明,100 mg/L间氟苯酚经16 h降解,溶液中基本检测不到间氟苯酚,有机氟原子几乎全部降解为无机氟离子.间氟苯酚可以用作微生物生长的唯一碳源和能源,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有效地降解间氟苯酚.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色质联机技术研究了间氟苯酚的好氧生物降解途径,研究表明间氟苯酚首先羟基化生成中间产物氟邻苯二酚,羟基化中间产物通过邻位途经裂解开环,然后环化脱氟.  相似文献   

17.
采用富集培养法,从新疆棉田土壤中分离筛选二甲戊灵高效降解菌株,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二甲戊灵降解的影响,以期为二甲戊灵污染土壤的治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经平板法初筛获得9株高度耐受二甲戊灵的降解细菌,其中,菌株JY-2和JY-5在3 d后对100 mg/L二甲戊灵的降解率在75%以上。此2株细菌经形态观察和16S rDNA序列分析,被初步鉴定为沙雷氏菌(Serratia sp.)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2株细菌均能在以二甲戊灵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其在外加碳源量0.5%、菌株接种量10%、初始二甲戊灵质量浓度200 mg/L、pH值7.0、温度30℃的最佳培养条件下振荡培养3 d,对二甲戊灵的降解率分别可达83.34%和82.79%。可见,此2株细菌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高效、快速地降解二甲戊灵。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从福建三农集团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草甘膦降解菌株,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采用富集驯化和选择性培养,分离能以草甘膦为唯一碳源、氮源的酵母菌S-2,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适宜菌株S-2生长和获得最佳降解率的条件为:接种量4%、pH值7.0、温度30℃、转速130~160r/min。[结论]该研究为草甘膦的生物降解与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苄嘧磺隆是一种磺酰脲类除草剂,被广泛应用于稻田土壤中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在土壤中的持效期较长,大量施用后易对后茬敏感作物产生药害,微生物降解是土壤中苄嘧磺隆转化的主要方式。本研究从长期施用该除草剂的稻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苄嘧磺隆降解菌株75B,经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征、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鉴定为Klebsiella pneumoniae(肺炎克雷伯氏菌)。75B菌株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p H 5.0!9.0、0.5!5.0%Na Cl浓度下、培养温度为26!38℃的范围内生长良好。将该菌株按5%接种量置于p H 7.0、以苄嘧磺隆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2.0%Na Cl浓度)中、34℃条件下培养,对50 mg/L苄嘧磺隆的5 d降解率为74.11%,培养至10 d时的降解率为97.65%。结果表明75B菌株可以有效地降解苄嘧磺隆,具有应用于该除草剂污染环境修复的潜力。  相似文献   

20.
张世敏  赵迪  徐淑霞  刘翠翠  吴坤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30-3631,3715
[目的]筛选高效苯胺降解菌并研究其降解特性。[方法]通过驯化富集培养,从河南某化工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出1株以苯胺为唯一碳、氮源的高效苯胺降解菌DA-K,并对该菌株进行了生理生化鉴定和生物学降解特性研究。[结果]DA-K菌株呈革兰氏阴性,细胞为杆状,菌落颜色呈灰白色,初步确定为不动细菌属。通过测定,DA-K菌株生长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30℃,可在苯胺质量浓度为2 500 mg/L的无机盐培养基上生长良好。DA-K菌株在苯胺浓度为1 000 mg/L,pH 6.0,30℃,180 r/min的条件下振荡培养96 h,苯胺降解率接近80%。[结论]DA-K菌株苯胺降解效率较高,具有实际处理苯胺废水的能力,为构建基因工程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