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地克珠利在雏鸡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单次给药后雏鸡体内地克珠利的血药浓度,研究其药动学规律。方法44羽雏鸡按10mg/kg.BW经口单次灌服地克珠利预混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的流动相为乙腈:0.1%三氟乙酸:水,流速1.0mL/min,分流比57:20:23,固定相为TC-C18柱,检测波长280nm,测定地克珠利血浆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结果在0.3125~20μg/mL范围内,地克珠利血药浓度呈线性关系,最低检测浓度为0.16μg/mL,回收率在79.75%以上,日内RSD小于5.68%。单剂量给药后地克珠利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血药浓度峰值(Cmax)32.97μg/mL,达峰时间(Tpeak)1.64h,消除半衰期(T1/2β)24.29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349.47(mg/L)·h,血浆清除率(CL)0.03mg/kg·h。结论地克珠利在雏鸡体内代谢符合一级吸收的二室模型,药物吸收比较快和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2.
HPLC法检测家兔血浆中地克珠利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快速、稳定的家兔血浆中地克珠利提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家兔组织中地克珠利的残留量提供基础。采用HPLC法以妥曲珠利为内标,N,N-2甲基甲酰胺及乙腈联合沉淀法提取家兔血浆中地克珠利,色谱柱为Hypersil ODS(2.5μm,250 mm×4.6 mm),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冰乙酸=55∶45∶0.2∶0....  相似文献   

3.
地克珠利、盐霉素、氯苯胍对兔球虫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取感染球虫的家兔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地克珠利组、盐霉素组和氯苯胍组,每组6只。将地克珠利(2mg/kg)、盐霉素(50mg/kg)、氯苯胍(300mg/kg)分别添加于各组饲料中喂饲,连续2周,观察第7d、第14d和第21d家兔治疗情况。结果显示:三种药物治疗球虫病感染家兔都有一定疗效。地克珠利有效率在第7d为50%,第14d为65%,第21d为98%;盐霉素治疗有效率在第7d为45%,第14d为50%,第21d为86%;氯苯胍治疗有效率在第7d为12%,第14d为35%,第21d为40%。地克珠利组治疗有效率与盐霉素组比较无差异,但与氯苯胍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fP〈0.01);盐霉素组与氯苯胍组比较亦有一定差异(P〈0.05)。表明三种抗球虫感染药物均有一定疗效,但地克珠利作用优于盐霉素和氯苯胍,且疗效与治疗时间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检测鸡蛋中地克珠利含量的方法,并研究了地克珠利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健康高产蛋鸡给予1mg/L 0.5%地克珠利溶液,集中饮水给药,连续给药12d,采用UPLC-MS/MS测定给药期间和停药后不同时间鸡蛋中地克珠利的残留量,用WT1.4软件计算地克珠利的弃蛋期。结果表明,在给药期间,蛋清、蛋黄和全蛋中地克珠利残留浓度呈上升趋势,在第12d时浓度达到峰值,且在蛋黄中残留量高于蛋清。停药后,地克珠利在蛋清、蛋黄和全蛋中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6.93d、2.57d和1.78d,地克珠利在蛋清中消除最缓慢。本试验通过研究地克珠利在鸡蛋中的残留消除规律,首次确定地克珠利在鸡蛋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240 μg/kg,弃蛋期从给药第5d至停药第8d,共16d,为蛋鸡安全用药和保障食品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地克珠利在健康鸡及球虫感染鸡体内残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健康鸡和多型艾美尔球虫混合感染鸡饮水(3mg/L,连续自由饮水9d)地克珠利后在血浆、皮肤+脂肪、肝脏、肾脏、肌肉组织中的残留量,用甲醇提取血浆中的药物,用乙腈提取组织中的药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感染鸡组织中的残留量比健康鸡组织中的残留量要低,消除更快,说明肉鸡的多型艾美尔球虫混合感染对地克珠利在其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恩诺沙星混悬液的研制及其在鸡组织中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恩诺沙星为主药,采用正交试验筛选配方,研制恩诺沙星混悬液,并对该制剂的药剂学特征及其在鸡组织中的残留进行研究。药剂学研究表明,混悬液的性状、pH及药物含量均符合混悬剂质量要求,且稳定性良好、易于再分散。健康鸡在饮水中添加75 mg/L(以恩诺沙星计)混悬液,自由饮水,连续用药5 d后休药;休药第5天,肌肉、肝脏及"皮肤+脂肪"组织中药物总残留量(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分别为11.12±10.53、79.29±28.86、50.08μg/kg±22.09μg/kg,而肾脏组织未检出;休药第8天,肌肉、肾脏、肝脏组织中均未检出恩诺沙星及环丙沙星,"皮肤+脂肪"的总残留量为13.84μg/kg±10.82μg/kg。采用WT1.4软件处理数据,计算出该混悬液在鸡体内的休药期为6 d。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并对克伦特罗(Clenbuterol)在绒山羊体内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选取60只健康绒山羊(30±4.8)kg,平均分成2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150μg/kgb.w.(A组)和300μg/kgb.w.(B组)克伦特罗,连续饲喂25d后停药。建立UPLC—MS/MS检测方法监测喂药期尿液、休药期尿液和组织中克伦特罗含量。克伦特罗在饲喂期间,A组尿液中平均含量为289~5313μg/L,B组尿液中平均含量为1323~11378μg/L。停药后尿液中克伦特罗含量迅速下降,停药40d后,A、B两组均下降至10μg/L以下;停药后,取绒山羊肝脏、肾脏、肺脏、肌肉测定其残留量。A、B两组停药后组织中克伦特罗含量持续下降,停药40d后,肝脏含量33μg/kg,肾脏约5μg/kg,其余组织均未检出。  相似文献   

8.
妥曲珠利在肉鸡组织中残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肉鸡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妥曲珠利的残留量。将妥曲珠利以20、200和2 000μg/kg的含量分别添加到空白组织中,测得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的回收率大于75%,变异系数均低于7%。用该方法测定肌肉、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妥曲珠利的最低检测限为10μg/kg。肉鸡分别在第9,10,16,17,23,24天以8 mg/kg的剂量灌服2.5%妥曲珠利溶液,每天给药1次。最后一次给药后测定不同组织中妥曲珠利的浓度。停药后肌肉、肝脏、肾脏组织中妥曲珠利的残留量逐渐下降;停药第6天后肌肉中检测不到妥曲珠利,停药后第7天肝脏和肾脏组织中均检测不到。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阿莫西林在鸡组织中残留消除规律。鸡组织样品经磷酸二氢钠溶液提取,乙腈去蛋白,正己烷去脂肪,饱和二氯甲烷萃取,上清液经水杨醛在酸性条件下沸水浴衍生化后,在激发波长358nm、发射波长440nm处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检测。该方法测定鸡组织中阿莫西林的检测限为5μg/kg、定量限为13μg/kg。阿莫西林在鸡组织样品中平均回收率为73.64%~88.82%,相对标准差为6.21%~9.63%。各试验组京海黄鸡分别按体质量以30、60mg/kg剂量内服阿莫西林,每天1次,连续给药7d,休药4h后(零休药期)各组织中阿莫西林残留量最高,休药第3天各组织中阿莫西林残留量均迅速降低;休药后第5天阿莫西林残留量低于最高残留限量(50μg/kg);休药第9天所有组织中阿莫西林残留量均低于检测限;休药后相同时间点鸡肌肉中药物残留量最低,肝脏中的药物残留量最高;阿莫西林在鸡肾脏中残留比鸡肌肉、肝脏消除缓慢且消除时间长;阿莫西林在鸡组织中的残留量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根据WT1.4软件计算所得,建议黄羽肉鸡按体质量以30、60mg/kg剂量给药,每天1次,连续7d后,其休药期(WT)分别为3、4d。  相似文献   

10.
氧氟沙星在乌骨鸡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氧氟沙星在乌骨鸡体内各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荧光检测器的激发波长为280nm,发射波长为450Dill。色谱柱为ttypersilODS—C18,柱温40~C,以磷酸(以三乙胺调pH至2.5)-乙腈(82:18)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进样量为20肛L。氧氟沙星在乌骨鸡肌肉、肝脏、。肾脏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6.3%、83.2%、82.5%。检测限为10ng/g。当组织中氧氟沙星浓度在10~2000ug/kg范围时,线性关系良好。利用该方法对氧氟沙星在乌骨鸡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氧氟沙星在鸟骨鸡体内的残留消除速度极为缓慢。40天休药期后,2日龄使用组可在肌肉、肝脏和肾脏中分别检出氧氟沙星146.8“g/kg、20.6“g/kg和437.4μg/kg;28日龄使用组分别检测出193.5ug/kg、45.0μg/kg和425.5μg/kg。2日龄使用组休药78天时(即停药71天),肌肉和肝脏中还能分别检出氧氟沙星11.2μg/kg和12.0μg/kg。实验表明乌骨鸡使用氧氟沙星仅适用于10日龄以下给药并休药70天以上,或不给予该类药物。  相似文献   

11.
研究灰黄霉素在家兔组织中的分布及消除规律,为灰黄霉素用于治疗家兔真菌病的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选择42只新西兰白兔,于饲料中添加灰黄霉素(800g/1000kg)混饲,连续饲喂14d,分别于停药后1、3、5、7、9、14、21d,各处死6只,取其肝、肾、肌肉、皮肤及脑组织。以盐酸普萘洛尔为内标,二氯甲烷提取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HPLC—MS/MS)进行各种组织中灰黄霉素浓度分析。结果显示,连续用药14d后,灰黄霉素在家兔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肝组织浓度最高(134.61μg/kg),肾组织次之(54.09μg/kg),脑组织浓度最低(未检出);停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灰黄霉素在肌肉、肝、肾和皮肤组织中的浓度逐渐下降,且在肝脏中的消除速度最快,停药21d后,灰黄霉素在肾组织中浓度为3.39μg/kg,在肝组织中浓度为12.36μg/kg,其他组织低于定量限或未检出。建议家兔生产中慎用灰黄霉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步测定羊肉中多黏菌素A和多黏菌素B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10%三氯乙酸水溶液—乙腈溶液提取,WCX固相萃取柱净化,0.1%甲酸水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0 mL/min,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扫描,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基质添加标准溶液外标法定量。[结果] 多黏菌素A和多黏菌素B在5.0~110.0 μg/L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R>0.996,方法的定量限为0.50 μg/kg,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73.2%~115.6%,RSD≤10.0%。[结论] 该方法高效、准确,适用于羊肉样品中多黏菌素A和多黏菌素B的定量及确证检测。  相似文献   

13.
盐酸克伦特罗在羊主要脏器中残留量消除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盐酸克伦特罗在休药期肉羊眼睛、心脏、肾脏、肺脏、脾脏等组织中的残留规律进行了研究。选择24头体重为(30±5)kg健康肉羊进行试验,在饲料中添加50 μg/kg盐酸克伦特罗,连续饲喂35 d后休药,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质谱检测休药期肉羊组织中克伦特罗含量,研究其残留量消除规律。试验结果表明,肉羊眼睛中有高浓度的盐酸克伦特罗残留且其在肝脏中消除较慢;停药第14天眼睛中盐酸克伦特罗的浓度仍为42.42~63.48 μg/kg,脾脏中盐酸克伦特罗消除速度是最快的;停药3 d时,检测不到盐酸克伦特罗的残留量(低于检出限0.07 μg/kg),故眼睛可用作检测盐酸克伦特罗在肉羊生产上非法使用的靶标。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建立了鸡饲料中地克珠利(DIC)含量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采用乙腈提取饲料中的药物,经硅胶固相萃取小柱净化后,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分析。整个色谱总时间为3.5 min。结果表明,在5、50、500μg/kg(仅配合饲料)和2000μg/kg(仅预混合饲料)的浓度添加水平下,饲料中地克珠利的回收率范围为90.28%~97.16%;日内变异系数范围为9.24%~14.10%,日间变异系数范围为9.73%~14.87%。以3倍信噪比为检测限,10倍信噪比为定量限,得出该方法的检测限为2.0μg/kg,定量限为5.0μg/kg。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饲料中药物添加剂分析的技术要求,能够满足饲料中地克珠利的含量测定需求。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动物性食品中肝脏、肾脏组织氯霉素残留检测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用β-葡萄糖醛酸苷酶酶解后乙酸乙酯提取,C18(500mg/3cc)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负离子模式测定,内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霉素在0.5~10.0ng/mL的系列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0。样品中氯霉素的检测限为0.1μg/kg,定量限为0.2μg/kg。本方法氯霉素在0.2、0.4、2μg/kg的添加浓度范围内,平均回收率均为70%~12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20%。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快捷、结果灵敏度高、准确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猪肝脏、肾脏、肌肉和脂肪中盐酸沃尼妙林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并研究盐酸沃尼妙林预混剂在猪体内各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对24头健康猪以200mg/kg的剂量混饲给药21d。在停药后0、6、12、18、24、36h分别宰杀4头猪,采集各组织进行药物残留测定。方法的检测限为0.025~0.062 5μg/g,定量限为0.05~0.1μg/g,肝脏的平均回收率为75.5%~76.4%,变异系数为2.3%~3.8%;肾脏的平均回收率为75.8%~78.5%,变异系数为4.1%~6.0%;肌肉的平均回收率为79.3%~80.0%,变异系数为3.0%~4.7%;脂肪的平均回收率为76.7%~77.3%,变异系数为3.3%~5.4%。结果表明,盐酸沃尼妙林在肝脏中残留量最高,肾脏其次;肌肉和脂肪中的残留量显著低于肝脏和肾脏,停药24h时,残留量低于定量限;停药36h时残留量均低至检测限以下。盐酸沃尼妙林预混剂在猪组织中消除迅速,建议休药期为2d。  相似文献   

17.
Tissue residues of sulphadiazine (SDZ), sulphadimidine (SDD) and sulphquinoxaline (SQ) were studied in healthy and E. stiedai infected rabbits following oral administration of 0.5 g/l drinking water for 5 days. The solid-phase extraction and HPLC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three sulphonamides in a single tissue sample. SDZ was detected in the liver and kidney in concentrations below the tolerance levels at day 5 and no residues could be detected at day 7 after drug withdrawal. SDD and SQ were detected in all of the tested organs of healthy rabbits up to day 5, where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was reported in the liver (0.08 +/- 0.02 and 0.09 +/- 0.02 g/g respectively). In infected rabbits, the three sulphonamides were detected up to day 7 in concentrations higher than the tolerance limits (> 0.1 g/g) in the liver and kidney and lower levels in other tissues. A withdrawal period of 4 days for SDZ and 5 days for SDD and SQ in healthy rabbits and 7 days for SDZ and 8 days for SDD and SQ in E. stiedai infected rabbits is sugges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