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草在养蟹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创造人工养殖河蟹的自然环境,人为模拟自然生态,增加河蟹对池塘环境的适应性,移植和培育水草便成为池塘养蟹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饲料是养蟹的物质基础,尤其是集约化高密度养蟹,在过去蟹的价格高的时候,养蟹的饲料成本仅占总产值的10%左右.随着养蟹的不断扩大,产量逐步增加,商品蟹的价位已跌入低谷,现在养蟹的饲料成本占养蟹总成本的40%以上.因此,了解河蟹对营养的需求,选择来源广、廉价、适口的饲料,实行科学投喂,才能达到养蟹稳产、高产、低耗、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河蟹养殖发展正方兴未艾。培育出数量足、质量优的蟹种,是开展大规模养殖河蟹的基础环节。河蟹养殖生产中要求放养蟹种规格大(每kg100~200只),体质壮、无病、无伤、无早熟现象。其中性早熟现象为河蟹育种中最普遍的难题,这种性早熟幼蟹,在河蟹成蟹养殖中,死亡率高,生长僵滞,因此成为无用的废品。为了解决这一困扰蟹种培育中的难题,为养蟹生产培育出体质、规格及质量上乘、且无性早熟的蟹种,我们使用河蟹防性早熟健康配合饲料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1 试验的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池条件 试验池为上海崇明中堡镇渔…  相似文献   

4.
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人们喜食的水产珍品之一,河蟹适应性强、食性杂,养殖技术容易掌握,可在多种水域里开展人工养殖,稻田养蟹是利用蟹稻共生的原理实现蟹稻双丰收的一种养殖新模式,稻田养蟹已成为各地进行河蟹养殖的主体,对农民发家致富,繁荣农村经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河蟹是我国名贵的水产品之一,食 用价值极高。河蟹肉肥味美,是人们招 待宾客和日常生活中的美味佳肴。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河蟹 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天然河蟹已远远 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的 需要。所以人工养殖河蟹已成为人们从 事的重要的生产活动。 人工养殖河蟹的地点必须近水源。 而靠近水源的闲散荒地绝大多数已开 垦为稻田。所以,利用荒地挖掘蟹池大 面积养殖河蟹在我国已极不现实。而 在稻田中养蟹,就现实地解决了这一 实际问题。并且稻田养蟹吃掉稻田中 的一些害虫。水下杂草这些天然食料 后,可以…  相似文献   

6.
河蟹 ,又称毛蟹、大闸蟹 ,螃蟹 ,学名中华绒螯蟹 ,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珍品和重要的淡水渔业资源。80年代初随着天然海水、人工配制半咸水育苗技术的突破 ,蟹苗从湖泊放流到中小型湖泊养殖 ,围栏养殖以及水库、池塘和稻田等多种形式养蟹技术的开发、推广等科技进展 ,把我国的养蟹业推进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养蟹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和养殖产量逐年上升 ,并一直保持着较好的经济效益。一、河蟹的生态习性河蟹在淡水中生长 ,在海水中繁殖。它的一生依次经历蚤状幼体、大眼幼体 (蟹苗 )、仔蟹 (豆蟹 )、幼蟹 (稚蟹 )、蟹种 (扣蟹 )…  相似文献   

7.
稻田人工养殖河蟹,由于受到环境条件的限制,或管理不当,很容易死亡,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1.水质污染:稻田养蟹池中,四周常有含农药、化肥或含盐较高的积水流进池内,致使池内水质受到污染,造成河蟹中毒死亡。 2.病菌感染:稻田养蟹过程中,由于运输、暂养等各种环节,常会感染细菌而致病。病菌侵入蟹体后,常可引起河蟹瘫软无力、摄食量下降、腹脐红肿、蜕壳不遂、黑鳃、腐肢、外壳长毛等症状,若不及  相似文献   

8.
稻田养蟹是利用稻蟹共生,使能量和物质向有利于水稻和河蟹生长的方向流动,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实现合理利用资源。稻田养蟹技术开辟了水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水稻可以给河蟹提供生存的环境,河蟹摄食饵料产生的粪便为水稻提供了营养,促进水稻生长。稻田养蟹不仅能改善生态环境,而且还能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稻田养蟹也是发展绿色优质无公害水稻的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9.
河蟹是我国淡水水产品中特有的优质产品,养蟹已成为各地农业开发的重头戏。我省是河蟹生产的大省,近几年,虽然养蟹面积和产量有突飞猛进的发展,但蟹质量却在持续下降。90年代初期,3两和3两以上的蟹可占到总产量的60-70%。近几年3两和3两以上的只占到30-40%,极大部分河蟹在1.5—2两之间,外壳变厚,味道差,成熟早,这严重制约了河蟹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要吃正宗大闸蟹,保护大闸蟹种质刻不容缓。近日,在上海水产大学举行的河蟹产业发展及其关键技术研讨会上,河蟹产业的产、学、研、管多方聚首,就河蟹育苗关键技术、湖泊网围养蟹模式分析、河蟹营养繁殖学研究、河蟹市场动态分析等问题进行了研讨。  相似文献   

11.
稻田养蟹是一种高效立体生态农业,是根据盘锦水稻生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与河蟹的生活特点设计出的一种立体种养模式。本文根据本地稻田养蟹的基本情况,做出详细的项目分析。  相似文献   

12.
每年10月前后,是河蟹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河蟹最易死亡的时期。养蟹户如不注意加强饲养管理和疾病预防,很容易引起河蟹的成批死亡。因此,有效地控制好秋季河蟹死亡,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现将我场一些养蟹农户防止秋蟹死亡的经验介绍如下: 1、凡属自然死亡的,应及时捕捉出售。俗话说:“西  相似文献   

13.
稻田养蟹新技术近两年来,稻田养蟹业已成为河蟹养殖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广大农民致富的好路子。现将稻田养蟹的一些关键技术介绍如下:一、稻田选择。用来养蟹的稻田必须灌排方便,大旱不干,大涝不淹,土质以粘土为好。二、开挖蟹沟。一般在稻田四周开挖蟹沟,沟深0.5...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期间,江苏省金坛人在北京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长荡湖水产经济推介活动。长荡湖,是镶在苏南平原上的一面“明镜”。在这片“日出斗金,夜出斗银”的“金湖银湾”里,首创了我国淡水湖泊围网养蟹的“湖上放牧”式水产养殖新概念,使金坛成为“中华绒螯蟹之乡”。小小一只蟹,看起来不起眼,但金坛人却精雕细镂地做出了系列大文章。一只蟹与十家院校、十块奖牌为了不断创新人工养蟹技术,金坛市先后与国内外10多家水产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湖泊围网养蟹试验”、“稻田养蟹技术推广”、“河蟹种苗自繁…  相似文献   

15.
稻田可以养殖河蟹,但对田块选择和田块工程建设要求较高,且河蟹饲养管理困难,产量偏低。同时随着河蟹生态养殖技术的提高,池塘纯养殖河蟹产量和效益明显高于稻田养蟹,因此不提倡稻田养蟹。如养殖户仍想采用稻田养蟹,可采用稻田养殖虾蟹,使种植业和养殖业有机结合,既有利于生态平衡,提高经济效益,并为当前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契机。采用这种方法可利用虾蟹呼吸出的二氧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河蟹养殖规模的扩大,加上苗种、饲料、用工等生产成本的增加,商品蟹市场不稳定因素变多,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为了规避养蟹风险、提高河蟹养殖综合效益,盐都区渔业技术人员在科技示范户的支持下,进行了蟹池混养泥鳅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各地养蟹业发展很快,但幼蟹在培育中性早熟现象严重,影响了成蟹养殖。一龄蟹种出现早熟的原因,根据笔者近年来的养殖实践分析认为是:人工养殖条件下,环境优越、饵料充足和蟹苗质量等多方面综合因素的结果。还有河蟹性腺发育受有效积温影响。河蟹人工育苗使生长期提前数十天,增加了有效积温,水温比天然水域高,新陈代谢快,摄食量大,过剩营养物质沉积于肝  相似文献   

18.
河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是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的名优水产品。本文通过总结我省几年来稻田养蟹方法,提出我省稻田养蟹主要技术环节,为稻田养蟹业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河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是一种大型的甲壳动物,原产地主要为长江、珠江、辽河等内河流域,因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且易于养殖、养殖效率高,现已在全国各淡水水域中大规模养殖。农谚有云"养蟹没有巧、只有水草好",而且,亦有实践证明,在河蟹养殖中,水草占据了重要地位,是河蟹养殖的重要环境因子。有很多养殖户养蟹失败,没有获得可观的效益,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未重视池塘中水草的种植,因此,本文通过探讨养蟹池塘中的水草种植的部分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20.
秋意正浓,菊黄蟹肥。河蟹养殖大区江夏,3000多养蟹户今年赚了个盆满钵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