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中国森林认证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研究森林认证与森林可持续经营、林产品国际贸易、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以及中国林业同国际接轨等方面的关系 ,详细阐述了中国开展森林认证工作的意义和作用以及中国森林认证的进展情况 ,分析了森林认证对中国森林经营和林产品贸易的可能影响 ,认为森林认证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森林认证与中国林产品贸易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森林认证基本含义及中国林产品贸易特点的基础上,探讨了森林认证对中国林产品贸易和林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并提出了政府和企业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江苏开展森林认证试点的初步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森林认证作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市场机制,目前正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展开。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森林认证将改变世界森林的经营模式,并将对世界林产品贸易产生很大影响。该文通过对世界森林认证的发展分析,全面阐述了中国开展森林认证的重要意义,论述了森林认证对中国林业发展的重要影响。结合森林认证试点的情况,对江苏开展森林认证工作遇到的困难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江苏森林认证试点的推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分析国内外森林认证发展现状以及森林认证对中国林产品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基础上,提出中国森林认证的落后性,并指出由于这种落后性严重影响了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从而受到了来自环境敏感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的阻碍。通过现阶段阻碍中国森林认证发展因素的分析,进一步提出推动中国森林认证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森林认证及其对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森林可持续经营问题已普遍受到人们的关注 ,但相对来说 ,森林认证从理论到实践 ,只有十几年的发展历程 ,其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都很不完善 ,现存的有关森林认证的论述大多是关于体系、标准的建设和基本理论及国外经验的总结 ,而涉及森林认证对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影响及对策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尚属空白。因此 ,在了解我国森林认证的进展与绿色壁垒的基本情况下 ,重点研究森林认证对我国林产品贸易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国际森林和林产品认证的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近十几年来,随着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世界森林和林产品认证体系相继建立,世界自然基金会等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成立了森林和林产品认证机构,并逐步开展了森林和林产品的认证工作.我国的森林认证工作起步较晚,但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发展较快.文中介绍了国际森林和林产品认证的作用、现状及展望.  相似文献   

7.
应对国际林产品贸易面临的新挑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伴随着林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 中国林产品贸易环境面临不断恶化的风险。金融危机、森林认证和雷斯法案构成了中国林产品贸易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如何应对林产品贸易面临的新挑战成为制约中国林产品贸易发展的首要问题。文中首先分析中国林产品贸易环境的构成因素并简要介绍各个因素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在此基础上, 结合中国林产品贸易的实际情况, 对不同因素的影响分别予以分析; 最后, 针对贸易环境不同层次的特点, 提出应对国际林产品贸易环境变化的系统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迎春林业局非木质林产品资源丰富,是我国首批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试点单位。依据GB/T 18951-2012《中国森林认证生产经营》与《中国森林认证非木质林产品生产经营》(征求意见稿),对其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审核。一年来,迎春林业局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都取得了较好成效。本文总结在了迎春林业局开展非木质林产品经营认证试点中取得的经验,提出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中国森林认证体系与葡萄牙森林认证体系均为PEFC认可的森林认证体系,中葡2国是通过PEFC认证的非木质林产品经营单位数量最多的2个国家。文中对中葡2国的森林认证体系、非木质林产品认证相关标准及认证程序进行了比较,发现2国认证体系在标准结构、认证程序、认证不符合项的整改时间、证书的有效期方面存在差异,但认证标准在内容上均有相对应的条款;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森林认证体系的改进以及非木质林产品经营单位选择认证体系及认证机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文中基于贸易引力模型,以73个开展森林认证的国家(地区)2015—2020年林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为被解释变量、森林认证证书数量为核心解释变量,结合经济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地理距离、森林资源禀赋和加入WTO、自由贸易区协定签署情况等影响因素,对森林认证与林产品贸易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所拥有的森林认证证书数量增加能够显著促进林产品出口和进口;若贸易双方经济规模较大且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均加入WTO或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也会促进该国林产品出口和进口;本国森林资源丰富有助于林产品出口,同时会减少林产品进口;双边距离过远则会阻碍两国林产品出口和进口。建议我国完善顶层设计,持续推进森林认证,通过深化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森林认证体系的交流与合作,保护森林、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世界森林认证的发展现状及对中国森林认证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认证是一种基于对森林产品市场贸易的监管达到保护森林资源和提高森林管理的机制。自从20世纪90年代初第一个森林认证体系(FSC认证体系)问世以来,世界上已有50多个森林认证体系,这些认证体系对世界森林开展了不同形式的认证工作,目前已被认证的森林面积超过300×104 km2。中国第一个森林认证始于2002年,但发展较为缓慢。本文在分析世界森林认证现状的基础上,对中国的森林认证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森林认证与中国木材产品市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森林认证作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种市场机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 ,特别是欧洲和北美国家的消费者普遍要求在市场上销售的木材产品应贴有经过认证的标签 ,以证明他们所购买的木材产品源自可持续经营的森林。因此 ,中国的森林经营认证和林产品的产销监管链认证 (绿色标签 )对于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稳定企业现有产品市场份额 ,进入新市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政府在森林认证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认证作为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市场机制, 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快速发展。它由非政府组织发起, 而政府作为参与方之一在大多数国家森林认证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包括提供森林认证所需的法规政策环境、创建森林认证体系、规范和开发认证林产品市场、制定鼓励政策和确保公平合理的国际贸易规则等。作为一种市场机制, 森林认证强调各利益方的共同参与, 并依靠市场运作。因此, 认证需要与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文中对各国政府在森林认证中的作用进行阐述, 并探讨我国政府在森林认证中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作为提高森林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一种制度创新,森林认证对森林生态保护和建设以及世界林产品贸易均具有影响。森林管理委员会(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FSC)认证是目前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森林认证体系,不符合项是针对FSC认证标准层面开具的企业在开展森林经营过程中违反认证标准所包含的原则总和,通过对不符合项进行分析,可以总结出我国已通过认证的森林经营企业经营状况与FSC标准的差距。文中从FSC网站收集中国开展FSC森林经营认证的80家企业的191份审核报告,对FSC认证的发展现状和认证机构开展审核时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企业在环境影响、森林监测、当地社区、劳动者权利、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方面与FSC认证标准存在差距。应从加强企业森林认证动力、企业森林认证能力和技术建设以及国家政策支持等方面进一步提升,进而提高森林认证对我国森林经营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e importance of international trade for the welfare of actors in the forest sector was estimated by comparing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world with a world in pure autarky with zero imports and exports of roundwood and manufactured wood products. The analysis was done with a comparative statics application of the Global Forest Products Model. The model was first calibrated to replicate observations in the base year 2013, and then solved under autarky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ed much variation in the 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trade on production, consumption, and prices across countries and sub sectors. Globally international trade did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the sector. This was due mostly to the positive effect on the surplus of consumers, and to a lesser extent on the increase in value added in forest industries. But value added profited manufacture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much more than in developing. Furthermore, while wood producers in developed countries increased their profits with trade, thos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ncurred heavy losses that negated any incentive to invest in forest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and new plantations.  相似文献   

16.
对森林认证及其在少林省份开展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森林认证已经成为世界和我国林业部门、森林经营单位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森林认证已经成为世界林业的新趋势之一。通过对世界森林认证历史发展的分析,全面了解我国的认证工作,结合作者参加山东省速生人工林森林认证的经验,对在速生人工林认证期间遇到的困难进行梳理,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希望能探索出少林省份在开展森林认证的适宜办法,努力使少林省份林业得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森林认证的产生背景、概念、目的以及森林认证在我国的开展情况,并结合森林认证在木兰林管局的试点工作,分析了森林认证工作对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影响,指出了实施森林认证存在的问题与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We explore the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effects of sustainable forest management (FM) certification by Smart-Wood (SW), one of the certification bodies accredited by the Forest Stewardship Council (FSC) to carry out certification in Japan. We closely investigated three enterprises: the Yusuhara Forest Owners’ Cooperative, Yamanashi Prefectural Forest, and Ryujin-mura Forest Owners’ Cooperative. Interviews with representatives of these entities provided crucial empiric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influence of certification on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rare-species protection, landscape-management planning, management objectives, and forest supervision. Attainment of FM status improved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and engendered positive changes in assessing and managing forests and other natural resources but simultaneously imposed heavier economic cos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