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外周血中数量最多的免疫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至关重要,是构成机体内抵御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人们发现中性粒细胞除了经典的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病原微生物、释放嗜天青颗粒及产生并分泌抑菌杀菌物质外,还具有抵抗微生物入侵的新机制——中性粒细胞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该机制主要通过活性氧和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等影响因子刺激中性粒细胞形成以DNA为骨架的网状结构,内含有多种蛋白酶,能非特异性捕获杀伤病原体,还能在机体某些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协同作用。作者就NETs的形成、影响因素及与病原、疾病的相互关系作一概述,为进一步研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成分,是外周血中数量最多的免疫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至关重要,是构成机体内抵御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人们发现中性粒细胞除了经典的通过胞吞作用吞噬病原微生物、释放嗜天青颗粒及产生并分泌抑菌杀菌物质外,还具有抵抗微生物入侵的新机制--中性粒细胞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该机制主要通过活性氧和肽酰基精氨酸脱亚氨酶4等影响因子刺激中性粒细胞形成以DNA为骨架的网状结构,内含有多种蛋白酶,能非特异性捕获杀伤病原体,还能在机体某些疾病的产生和发展中起到协同作用。作者就NETs的形成、影响因素及与病原、疾病的相互关系作一概述,为进一步研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性粒细胞作为机体天然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至关重要的防御病原体感染的作用。中性粒细胞发挥防御作用的机制之一是通过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捕获并消灭病原体。然而有些病原体已进化出逃避NETs的机制,从而对机体造成持续损伤。此外,NETs的异常状态也会对机体造成一些损伤。近年来,NETs已成为中性粒细胞功能研究的热点,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有学者在禽的异嗜性粒细胞中也发现了类似NETs功能的网状结构,并将其命名为异嗜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hete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HETs)。作者主要对NETs抵御病原体入侵和病原体逃避NETs的机制并引起宿主致病等过程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禽异嗜性粒细胞是存在于禽类血液中的一种主要的颗粒性白细胞,类似于哺乳动物的中性粒细胞,是禽类抵御外界微生物病原体入侵的一道重要防线,也是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员和主要调节者。近年来,对于该细胞在机体急性炎症反应和吞噬杀伤作用中的研究已经深入到了基因和蛋白水平,为从禽类异嗜性粒细胞方面入手治疗禽类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方向。论文从异嗜性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在形态结构,急性炎症反应和吞噬杀伤病原体作用中的区别,以及近年来该细胞的其他研究热点等方面综述了禽类异嗜性粒细胞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甘氨酰谷氨酰胺对粤黄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氨酰胺(Gln)是动物血液及其它组织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氨基酸,在维持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机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Gln是淋巴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在淋巴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增殖和活化以及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的过氧化物的产生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Gln的溶解度较低,在水中很不稳定,易分解。上述特性限制了Gln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以主要在中性粒细胞中表达的磷酸二酯酶4B基因为靶基因,研究双黄连注射液的抗炎机制.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双黄连注射液在不同时间对磷酸二酯酶4B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双黄连注射液与中性粒细胞共孵育1 h时对磷酸二酯酶4B基因表达无明显的影响,当孵育到3 h时即可极显著抑制磷酸二酯酶4B基因的表达(P<0.01).本试验结果表明,双黄连注射液能在基因转录水平上抑制中性粒细胞内磷酸二酯酶4B基因的表达,提示其能使cAMP含量升高而抑制中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的活化,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犬白细胞减少症是犬临床中常见的危害较大的疾病。白细胞可分为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其中粒细胞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白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承担动物机体的免疫任务,白细胞减少(白细胞总数6×103μL)就可使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引起犬白细胞减少症的主要原因是病毒性感染(如犬细小病毒和犬瘟热病毒)和药物原因(如抗生素、抗病毒药和解热镇痛药等)~([1])。犬发生白  相似文献   

8.
应激是指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非常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其主要特征有:一是垂体前叶和肾上腺变大,血浆皮质酮水平升高;二是脾脏和淋巴结萎缩,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三是生产停滞;四是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这些与刺激源关系不大的非特异性变化称为"全身适应综合征"(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简称"GAS".凡能引起机体出现GAS的刺激源称为"应激源"或者"激源"(stressor).  相似文献   

9.
1应激的概念动物机体受到环境因素刺激后,可引起动物对特定刺激产生相应的特异性反应,而有些刺激不仅使动物产生特异性反应,还会使机体产生相同的非特异性反应,其表现为:肾上腺皮质变粗,分泌活性提高;胸腺、脾脏和其他淋巴组织萎缩,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胃和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等。  相似文献   

10.
松鼠猴血液生理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生理指标能反映动物机体的机能.本文首次测定了松鼠猴的血液生理值,并与恒河猴的指标做了比较.结果显示,松鼠猴的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5种指标都明显高于恒河猴;而白细胞和平均红细胞体积都略低于恒河猴.松鼠猴的白细胞分类记数结果显示,松鼠猴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占97.5%,单核细胞占2.0%;嗜酸性粒细胞为0.2%,几乎无嗜碱性粒细胞.这些结果可作为松鼠猴饲养管理和疫病检测判断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1白细胞分类及功能 白细胞数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均可能发生变化,外周血液中白细胞的组成主要是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数量最多,故在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主要受中性粒细胞的影响。因此,白细胞的增多或减少通常与中性粒细胞的增多或减少有着密切关系和相同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用芽胞杆菌N42、B381及N42+B381的培养物免疫兔体后,可明显增强其嗜中性粒细胞的吞噬细菌的能力,说明N42、B381有明显促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献国 《蜜蜂杂志》2020,40(9):34-35
白细胞计数持续低于4×109/L时,称为白细胞减少症.由于白细胞的主要成分是粒细胞和淋巴细胞,尤以粒细胞为主.故大多数情况下,白细胞减少是粒细胞少所致.当粒细胞计数低于1.5×109/L~ 1.8×109/L时,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当白细胞下降,中性粒细胞下降到20% ~ 30%以下,其计数少于0.5×109/L ~ 1.0×109/L时,临床上表现发热和感染症状,称为粒细胞缺乏症.  相似文献   

14.
为了分析针刺肝经腧穴对肝脏功能的影响,试验以健康家兔为研究对象,测定针刺肝俞穴、太冲穴前后的血液样本,分析其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单独针刺肝俞穴、太冲穴后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降低最明显,合刺肝俞穴和太冲穴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活性降低最明显;单独针刺肝俞穴、太冲穴后,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血小板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较明显,其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在针刺肝俞穴后升高最明显;合刺肝俞穴和太冲穴后,白细胞、淋巴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淋巴细胞百分比降低,红细胞数量增多,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说明针刺肝俞穴、太冲穴能够引起兔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发生变化,针刺后机体可能通过急性炎症反应调动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保肝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15.
无菌采犬外周血,肝素抗凝,制备不同浓度的粒细胞悬液,分别与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悬液共同培养,采用MTT法测定粒细胞的杀菌效果,确定粒细胞体外培养时杀伤细菌的最优化条件;把不同浓度的猪转移因子(Swine transfer factor,sTF)加入注射sTF前后不同时期分离的犬外周血中粒细胞与E.coli的培养系统中,测定粒细胞的杀菌能力。结果表明,当粒细胞浓度为1.3×106个/mL,E.coli浓度为6×105个/mL时,试验最能反映粒细胞的杀菌效果。当sTF浓度为1.56mg/mL时,对PMN杀菌活性的影响最大;在犬注射sTF后的第2d,中性粒细胞单独杀菌活性最好,并且此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量达到峰值。本研究结果表明,sTF不仅能够增强犬中性粒细胞的杀菌活性,还能增加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数量。  相似文献   

16.
按标准方法提取制备了猪的转移因子(transfer factor, TF),用吞噬杀伤试验MTT法检测了供试杂种牧羊犬肌肉注射猪TF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杀伤活性的变化。试验摸索出MTT法测定犬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吞噬杀伤大肠杆菌的最佳条件为:中性粒细胞浓度1.3×106个/ml、大肠杆菌浓度6×105个/ml 时,大肠杆菌和中性粒细胞混合培养2 h,加入MTT后继续培养4 h。体外试验结果表明,猪TF浓度在0.052~1.56 mg/ml范围内,能够明显促进中性粒细胞吞噬杀菌作用,当猪TF浓度为1.56 mg/ml时,对中性粒细胞杀菌活性的影响最大。体内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猪TF后第2 d,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最高,中性粒细胞吞噬杀菌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中药添加剂对延边黄牛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三分群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法和葡萄球菌吞噬法检测延边黄牛血液的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吞噬率,并应用比色法测定其血清中SOD、NO含量。经统计学分析,与对照组比较,白细胞总数、NO含量在正常范围内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中性粒细胞吞噬率、SOD含量显著提高,表明中药添加剂具有增强延边黄牛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前言哺乳动物的血液和组织中有专门的吞噬细胞,根据细胞的形态大小可分为大吞噬细胞和小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即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和血液中的大单核细胞,小吞噬细胞即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消化异物和氧化杀菌的功能,故能抵御某些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在某种情况下,哺乳动物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缺损是遗传学上的原因,故目前国外已将测定家畜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和代谢功能,作为家畜选种育种的主要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9.
试验研究了红曲霉与中药合生素对延边黄牛血液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选择3头成年的延边黄牛母牛为试验动物(325±25)kg,采用3×3完全拉丁方设计试验。分为对照组、红曲霉组、中药+红曲霉组。共分三期,每期12d,第12天于颈静脉采集血液,分别测定白细胞、红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的水平。结果表明,饲喂红曲霉与中药合生素对白细胞、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IgG、IgA、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含量和淋巴细胞百分比(P0.05),从而增强了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高酮血症造成奶牛中性粒细胞先天免疫机能受到抑制,本研究探讨 β-羟丁酸(BHBA)是否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中性粒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分离健康奶牛中性粒细胞,采用LPS(100 ng/mL)和不同浓度(0.5、1.0、2.0和4.0 mmol/L)BHBA作用于中性粒细胞,收集细胞,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