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畜牧兽医专业作为高职院校重点专业之一,培养的人才社会需求量大,有的地区及企业甚至长期处于人才紧缺状态,毕业生的职业发展前景广阔。基于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笔者以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提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书证融合”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策略,以强化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之间的融合,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更多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围绕乡村振兴战略、龙江畜牧业产业升级和发展战略目标,优化专业结构设置,构建了以畜牧兽医专业为引领,以动物医学专业、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和宠物临床诊疗技术专业为骨干的现代畜牧业专业群;对接国际职业教育标准,创新了“三主体、三阶段、三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资源共享信息化“6平台3模块”的课程体系;校企共建共享实训基地,同时打造一支“教学水平高、生产技术精、研创能力强”互聘互用、专兼结合的“专家型”教学团队,深化专业内涵建设,为黑龙江省培养了大批德、技并重的现代畜牧业落地人才。  相似文献   

3.
在1+X证书制度下,以宠物养护与驯导专业为试点,积极探索和实践现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提高本专业的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4.
生态畜牧旅游高质量发展是促进农业绿色转型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有助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落地。乡村振兴视域下,我国生态畜牧旅游高质量发展取得一定成效,表现为生态休闲畜牧旅游区初步构建、现代生态畜牧旅游示范点各具特色、生态畜牧旅游产品与服务较为丰富。文章结合乡村地方元素,打造特色生态畜牧旅游区;坚持整体经营理念,推动生态畜牧旅游业融合发展;借助数字技术工具,开发新型生态畜牧旅游产品,在促进生态畜牧旅游高质量发展、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剖析“大数据+”科技服务模式在助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绒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及取得的成效。[方法]根据研究团队承担的“科技兴蒙”项目实施情况,使用实证分析方法,分析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绒山羊产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内容与运营情况,探讨绒山羊生产技术服务团队发挥的作用,构建绒山羊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保障机制,提出延伸发展的对策建议。[结果]依照“一平台、四系统、一中心”的架构建立了鄂尔多斯市绒山羊产业大数据平台,初步构建了绒山羊生产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和绒山羊产业数字化发展管理体系。以“科技兴蒙”项目为依托,项目牵头单位组织带领该地区民营企业和绒山羊养殖专业合作社,借助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资源优势,形成“1+4+10+N”的绒山羊生产技术社会化服务模式,服务内容涵盖养殖技术指导与培训、兽医兽药、品种选育推广、人工授精、饲草保障、分部位抓绒及分级包装、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根据大数据平台和社会化服务模式的内在机制,构建了6项科技支撑保障机制,提出了推进“放管服”改革、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数字化牧场建设、促进科技支撑多元化等对策建议。[结论]通过“科技兴蒙”项目的实施,鄂尔多斯...  相似文献   

6.
<正>为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教学能力好、科研水平强、创新能力优的双师教学创新团队,沧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畜牧兽医专业与当地大型畜牧生产企业进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把课堂办在企业生产一线,校企合作联办产业学院,在服务社会中打造专业团队,探索并践行“企业课堂+产业学院+社会服务”三轮驱动双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模式。1 背景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三个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下,全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化迅速发展。随着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畜牧兽医专业高水平、高技能的人才呼声日高、量质齐升,这就需要进一步扩大职业教育的学习选择空间,需要打破传统的专业与学制界限,需要有相应的人才培养制度作支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确立高职院校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目标,对缓解我国结构性就业矛盾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围绕“1+X”证书制度的内涵,提出“1+X”证书制度下建设畜牧兽医专业的必要性,分析高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的现状和问题,并就“1+X”证书制度下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行阐述,为我国现代化畜牧业的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8.
安龙县通过创新产业扶贫模式,采取外引内联和"政府+企业+高校"的"产、学、研"发展模式,把产业发展、科研教学、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实施"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战略,共同培育打造地方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大力发展生猪养殖产业并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实现互惠双赢,共同发展,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9.
产教融合是有效衔接“教育”与“产业”的主要途径,也是高职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而信息化教学手段把传统的封闭式教学带出困境,更有利于培养服务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中兽医学》是高职动物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如果信息化教学合理及时融入该门课程中,则能更好地培养服务于兽医诊疗行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深化产教融合提供支撑。因此,笔者主要从高职院校和产教融合现状、专业课程引入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中兽医学》课程简介、该课程信息化设计的构思等方面进行介绍,以期为本门课程的信息化设计提供一个整体框架,为后续的具体建设和应用建立准则。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于高职院校,必须坚持将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学校发展的动力和目标所在。江苏省要求以产教深度融合平台建设为依托,将校企协同育人贯穿于教育教学改革全过程,全面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职教育服务能力。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色,  相似文献   

11.
正现代学徒制是通过学校、企业深度合作,教师、师傅联合传授,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通过产教融合培养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兽医实验室诊断作为畜牧业生产的重要辅助环节需要大量具有创新思维的技能熟练的检测人才,该岗位涉及的技术性细节要求高,最有效的传授方式即师傅带徒弟。地处畜牧业高度发达的山东省潍坊市的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为了更好地服务地方,与企业共建"产教研"一体化的共享型校内实训基地-动物疫病检测中心。在现代学徒制下,该基地为培养高技术技能型人才进行了新探索,以  相似文献   

12.
现代学徒制是工学结合、深度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现代职业教育制度,也是现代高等职业教育革新的重要内容.基于现代学徒制视野下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猪生产》为例,是对现代学徒制模式下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索实践,为动物医学专业畜牧生产相关课程的改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田甜 《中国饲料》2023,1(2):149-152
高质量人才是饲料产业发展的第一动力。研究表明,高质量人才对饲料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这一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实现学校和企业优势互补,培养出大量实用创新型人才,满足饲料产业长足发展所需。具体需要政府、饲料产业、高校三方联合发力。政府需完善保障机制,确保校企双方的权益。饲料企业投入资金、管理和技术专员,以订单式培养人才,解决自身人才短缺问题,高校结合饲料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实现人才供求间的无缝对接,并派出教师深入饲料产业学习,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如何在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的重要交汇期,针对我国食品安全、人民健康、乡村振兴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构建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一体化的命运共同体,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促进减贫治理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建设现代农业新经济体系,为乡村振兴探索可行的路径,《中国畜牧业》杂志社高级专家委员会委员许剑琴、刘凤华二位教授,通过食药同源动物保健系统解决方案的实战案例,以及中兽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平台提供“中医药+饲料+兽药+养殖+食品”的系统解决方案来探索全新的健康导向型农业发展新模式,诠释了“中医药+畜牧业”这一崭新的乡村振兴模式。  相似文献   

15.
郑娟 《中国饲料》2023,1(10):162-165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业农村迎来了新一轮的深化改革。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农业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基于产业振兴、文化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及治理振兴的要求,逐渐形成了农业农村全面发展和乡村治理的新格局。在“五个振兴”中,产业振兴处于核心地位,只有产业兴旺发达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涌向农村,为乡村振兴奠定重要的物质基础。饲料产业作为联系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的纽带,要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的契机,通过协同发展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三产融合,保障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等措施,从而助力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韩亮 《中国饲料》2023,1(8):142-145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饲料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和引导。在创新经济视角下,饲料产业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助推了乡村振兴。饲料产业通过与科技创新相融合,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发挥人才关键性作用,通过提高饲料产品附加值等途径有效提高了饲料企业自身发展水平;同时也抓住了时代机遇,成为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有利于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饲料产业更是促进农村地区的“三产融合”,有效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可以说,饲料产业可持续发展在促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7.
本文阐述了当前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模式和校院协同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根据吉首大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校院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从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和运行及保障机制等三个方面对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校院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信息荟萃     
《四川畜牧兽医》2019,(8):62-63
胡春华强调:大力促进乡村产业振兴近日,全国乡村产业振兴推进会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夯实乡村全面振兴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刘奎 《中国饲料》2022,1(16):139-142
“互联网+”时代给饲料企业营销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开拓了新的市场。如何有效提升营销专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构建“互联网+营销”特色营销战略人才,是当前饲料企业亟待考虑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互联网+”时代饲料企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策略。饲料企业应树立“互联网+营销”的人才培养理念、明晰饲料企业营销专业人才的素质要求和培养目标、创新饲料企业营销专业人才培养平台并多元化开展营销人才的实践能力培训,为推动饲料产业转型升级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20.
程瑞巧 《中国饲料》2022,1(22):128-130
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要求,国家和地方政府通过扶持农村地区产业的方式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农村地区“三产融合”背景下,饲料企业作为连接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纽带被寄予厚望。文章从乡村振兴战略视角分析饲料企业发展前景,旨在充分发挥饲料企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并借助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倾斜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饲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饲料企业|产业振兴|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