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试验目的通过试验,明确氟节胺使用时间和剂量,通过调查对比分析,为筛选高效经济的棉花化控产品并大面积推广提供依据。二、试验设计试验共设6个处理,每个处理面积667米2。处理1:人工打顶为对照(CK),7月10日打顶,打顶后不施用氟节胺。处理2:不进行人工打顶,于6月20日667米2用80克氟节胺对水30千克喷施。处理3:不进行人工打顶,于6月25日667米2用80克氟节胺对水30千克喷施。处理4:不进行人工打顶,于7月15日667米2用100克氟节胺对水30千克喷施。处  相似文献   

2.
氟节胺田间试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试验目的了解氟节胺对塑造辣椒株型、生长发育及提高产量的影响,为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试验设计2.1供试材料氟节胺:农二师农业技术推广站提供试验作物:韩国甜椒(铁皮椒)防治作用:调节辣椒生长2.2田间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1个对照,每个处理宽2.6米(2膜),长15米。小区面积为39平方,3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之间做好标识。  相似文献   

3.
<正>2013年,为了探索氟节胺对棉花免打顶的应用效果,我团开展了项目示范,进一步了解氟节胺在我地棉花上的封顶效果、适宜使用时间、用量以及对棉花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为顺利推广化学免打顶技术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 1.供试药剂25%氟节胺。2.供试作物棉花新陆中35号。3.试验设计试验设2个处理。处理1:施用氟节胺,6月22日喷施配方1,667米2用量100克;7月8日施用配  相似文献   

4.
该试验通过对棉花叶面喷施化学药剂氟节胺,研究不同时期喷施氟节胺1号和氟节胺2号对棉花日生长量、棉株叶片数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节胺可以抑制和延缓棉花顶端生长优势,促进棉株多结铃和提高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5.
<正>艾氟迪(AFD)作为一种棉花新型调控剂,可促进棉花花芽分化,控制棉花旺长,增加棉桃数量,促进早熟,确保棉花增产。为进一步验证艾氟迪在棉花上的增产效果,133团农业技术推广站在2012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于2013年再次进行了艾氟迪滴施示范对比试验,为今后棉花使用艾氟迪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艾氟迪试验药剂(滴灌专用70毫升装)与缩节胺(甲哌鎓)。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30%氟节胺悬浮剂对烟草腋芽的抑制效果,以30%氟节胺悬浮剂为试验药剂,中烟103为试验对象进行了烟草抑芽效果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氟节胺悬浮剂对烟草腋芽有良好的抑制效果,8.57 mg/株、10 mg/株、12 mg/株、15 mg/株处理的抑芽效果分别为77.61%、80.79%、83.67%、89.59%,12 mg/株和15 mg/株处理的抑芽率和抑芽效果最好。30%氟节胺悬浮剂15 mg/株处理区烟叶产量较高,比空白对照区增产14.87%。30%氟节胺悬浮剂可用于烟草生产抑制烟草腋芽生长,建议有效成分用量为15 mg/株,于烟草植株处在花蕾延长期至始花期时进行打顶,并抹去大于2 cm的腋芽后24 h内施药为宜。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烟草抑芽剂仲丁灵等常用药剂的轮换药剂,进行了12.5%氟节胺EC(控打)田间抑芽效果试验。抑芽效果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2.5%氟节胺EC(控打)平均抑芽率为97.17%,抑芽效果较好;抑芽效果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2.5%氟节胺EC(控打)抑芽效果整体相当或略优于示范区常用的36%仲丁灵EC、30%二甲戊灵·烯效唑EC等抑芽剂。12.5%氟节胺EC(控打)具有较好的抑芽效果,可在赣州烟区烟叶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有效防治棉花枯萎病的氟节胺与杀菌剂组合,并明确最佳药剂配比,以棉花枯萎病致病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为研究对象,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杀菌剂的毒力,采用Wadley的增效比率法评价复配剂的增效作用,通过室内盆栽试验验证其对棉花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咯菌腈、嘧菌酯、枯草芽孢杆菌和氟节胺的有效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0.219、0.725、6.013、55.971 mg·L-1。氟节胺与咯菌腈在复配比为10∶1时具有增效作用;氟节胺与枯草芽孢杆菌在复配比为10∶1、3∶1、1∶2和1∶3时均具有增效作用,其中复配比为1∶2时增幅最大;氟节胺与嘧菌酯复配无增效作用。室内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氟节胺与枯草芽孢杆菌按1∶2复配时棉花的病情指数最低,防治效果达77.11%,显著优于其他复配组合。综上所述,当棉花发生枯萎病时可使用氟节胺与枯草芽孢杆菌按1∶2复配进行防治。以上研究结果为防治棉花枯萎病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
氟节胺与缩节胺联合使用对棉花生长发育调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研究氟节胺和缩节胺用于棉花的整枝塑型对其株型的影响。【方法】 在棉花盛蕾期和初花期施药相同,为缩节胺2 g/667 m2和5种不同浓度氟节胺,打顶期喷施缩节胺3 g/667 m2和5种不同浓度氟节胺,分析对棉花株型的影响。【结果】 氟节胺与缩节胺联合使用可抑制棉花株高、油条、上、中、下部果枝、节间距的生长,增加总果枝数、有效果枝数和各部位棉铃数。氟节胺浓度为40 、120 mL/667 m2时棉花株高、各部位的节间距的生长抑制效果最强,增长量分别为24.22、1.02 、5.06 和5.39 cm。氟节胺浓度的增加或减少均会减弱对棉花株高和节间距的抑制效果。氟节胺浓度为60、180 mL/667 m2时油条和上、中部果枝生长抑制效果最强,增量分别为4.54、7和6.83 cm。【结论】 氟节胺与缩节胺在棉花盛蕾期和初花期,联合使用可以抑制棉花侧枝生长可达到对棉花塑型的效果,打顶期喷施可达到封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剂量氟节胺和缩节胺复配使用对棉花株型结构的影响,为机采棉中后期化学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棉花生产上使用的氟节胺和缩节胺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分别于棉花盛蕾期、初花期、打顶期进行施药,以人工打顶为对照组。【结果】 第1次喷施氟节胺和缩节胺后,棉花株高增长量在15.00~27.00 cm,除氟节胺300 g/hm2+缩节胺30 g/hm2、氟节胺300 g/hm2+缩节胺50 g/hm2、氟节胺600 g/hm2+缩节胺30 g/hm2外,其他处理缩短约4.89~12.43 cm(P<0.05)。第2次施药后,棉花株高增长量在2.00~7.59 cm,氟节胺300 g/hm2+缩节胺30 g/hm2、氟节胺300 g/hm2+缩节胺50 g/hm2、氟节胺600 g/hm2+缩节胺50 g/hm2处理的棉花株高增长3.08~4.69 cm(P<0.05)。第3次施药后,各处理与人工打顶的棉花株高基本不再增加。当氟节胺600 g/hm2、900 g/hm2、1 500 g/hm2+缩节胺70 g/hm2时,棉花有效果枝数增加7.75%~10.64%。经氟节胺和缩节胺处理,棉花倒1至倒3果枝枝长平均减少了8.23~9.68 cm,并且与人工打顶差异显著(P<0.05)。喷施氟节胺与缩节胺,棉株上部铃增加19.72%~71.85%,而中部铃只有在氟节胺浓度为600、900和1 500 g/hm2时增加5.71%~32.65%。【结论】 氟节胺与缩节胺复配使用后,可有效控制棉花株高,且2种药剂复配浓度较高时能更好的优化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1.
罗凤君 《农村科技》2013,(12):34-35
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棉花全程机械化。将以前常规人工摘除顶尖和群尖的方法改为化学整枝技术,通过2次喷雾禾田福可(氟节胺)来代替人工打顶.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1试验材料与方法试验设1个对照(CK)和3个处理。处理A每kg种子用0.3g缩节胺,水溶液浓度为1:200;处理B每kg种子用0.5g缩节胺,水溶液浓度为1:125;处理C每kg种子0.7g缩节胺,水溶液浓度为1:100。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了解艾氟迪(AFD)II型在促进棉花花芽分化、保蕾增铃上的实际应用效果,2012年在棉花花铃期进行了艾氟迪II型与常规生化制剂缩节胺对比试验。1试验设计试验设3个处理,三次重复,共9个小区,每小区面积:33m^2,随机区组排列,棉花花铃期用药两次,第一次在盛花初期(7月30日),第二次在结铃盛期(8月15目),试验各小区不再使用其它生化制剂。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棉花全程机械化,将人工打顶改为机械喷施化学打顶剂,以抑制棉花生长点的生长,从而达到节约种植成本、控制棉花顶端无限生长的效果。本文通过在棉花上喷施25%氟节胺、40%氟节胺的对比试验,掌握化学打顶剂的使用方法,为逐步实现棉田打顶机械化,降低植棉成本,提升棉花生产效益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比较了人工打顶和喷施化学打顶剂氟节胺的效果,研究不同药剂浓度、用量对棉花株高、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氟节胺可以有效抑制棉花顶尖生长,增加铃数和提高棉花产量,且施药对棉花品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抑芽剂及稀释浓度对烤烟抑芽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7年5—6月分别在抚州市宜黄、乐安、广昌、资溪4个产烟县开展了12.5%氟节胺乳油(控打)、40%氟节胺散粒剂(芽毕)、37.3%仲丁灵乳油(芽畏)3种不同抑芽剂及稀释浓度对烤烟腋芽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37.3%仲丁灵乳油的抑芽效果略好于氟节胺,40%氟节胺散粒剂250倍液略好于12.5%氟节胺乳油,12.5%氟节胺乳油稀释250倍略好于稀释300倍,但均未达到显著差异。3种化学抑芽剂均可有效抑制烟草腋芽生长,施药后首次出现腋芽时间较清水对照均有推迟,具有较好的抑芽效果。氟节胺可以替代二甲戊灵、仲丁灵等常用化学抑芽剂,以达到控制农药残留、保障烟叶产品质量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研究氟节胺与未推广的促化王棉花打顶剂在新疆南疆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选用新疆南疆推广的新陆中37号、新陆中70号与新陆中82号3个棉花品种,设置人工打顶(CK)、氟节胺和促化王3个主处理。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主区为2个打顶剂处理(氟节胺复配缩节胺,促化王塑型剂与打顶剂配合喷施)与人工打顶(CK),副区为3个棉花品种,3次重复。【结果】各主处理下生殖器官在9月3日的占比比较,喷施氟节胺的占比最高,促化王处理下的最低;各主处理下营养器官在9月3日分配系数的占比比较,喷施促化王的占比最高,喷施氟节胺的最低。主处理间对比:促化王处理下的新陆中70号籽棉产量较其他品种最高,其余两品种棉花均在氟节胺处理下最高;新陆中37号在氟节胺处理下衣分最高,其余两品种棉花均在促化王处理下衣分最高,人工打顶处理下的3个品种衣分均为最低。比较各主处理下的品质指标,氟节胺处理下棉纤维的上半部均长与断裂比强度最优,马克隆值与伸长率最差;促化王处理下棉纤维的长度整齐度与黄度最优,比强度最差;人工打顶处理下棉纤维的马克隆值与伸长率最优,上半部均长、长度整齐度与黄度最差。【结论】喷施氟节胺处理下的生殖器...  相似文献   

18.
一、试验目的棉花化学整枝技术是将植物生长调节剂禾田福可(氟节胺)与缩节胺喷雾施用代替人工打顶的技术。为了解不同化学打顶整枝剂施用时间对棉花株型、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特设置此试验,以最大限度地简化棉田整枝工序,降低植棉成本,为化学打顶整枝剂推广应用提供依据。二、试验条件1.供试品种供试棉花品种为598。  相似文献   

19.
楝树属多年生乔木,使其成为观赏盆景,必须采取剪枝、喷施药物等方法控制其生长,经过2a的试验,初步取得预期的效果。采取剪枝和喷施缩节胺相结合的原则,楝树苗木生长到15cm时为最佳修剪期;施用缩节胺最佳时期为枝条长出2.5叶时,用量为缩节胺4g+水30kg。每次修剪用药2次,间隔时间15d左右。剪枝与喷施缩节胺使盆栽楝树的高度控制在1.0m左右。  相似文献   

20.
林博  马伟杰  陈浩旭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116-117,140
[目的]研究氟节胺、多效唑对常用绿篱植物红叶石楠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寻求最优矮化处理方式。[方法]以不同浓度氟节胺以及氟节胺、多效唑复合药剂对红叶石楠进行叶面喷施处理。[方法]25%氟节胺500倍液+400 mg/L多效唑抑制红叶石楠生长的效果最好,其次是25%氟节胺750倍液+400 mg/L多效唑,这2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除修剪后立即使用25%氟节胺150倍液与300倍液进行喷雾这2组处理之外,其余各组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对红叶石楠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结论]综合抑制效果、药剂持续期及用药成本,25%氟节胺500倍液+400 mg/L多效唑复合药剂在绿篱修剪后5 d进行叶面喷施对绿篱红叶石楠的抑制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