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球孢白僵菌粉剂、绿僵菌粉剂对甘蔗蛴螬的防效,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粉剂、绿僵菌粉剂单一施用与8%毒辛颗粒剂菌药混合施用,甘蔗蛴螬的田间虫量和蔗根受害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对甘蔗蛴螬的防效为54.29%~78.57%,对蔗根保护的防效为73.36%~82.77%;球孢白僵菌粉剂+8%毒辛颗粒剂、绿僵菌粉剂+8%毒辛颗粒剂菌药混合施用的防效明显高于球孢白僵菌粉剂、绿僵菌粉剂单一施用。  相似文献   

2.
果园应用球孢白僵菌TST05菌粉防治桃小食心虫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6,(7):1001-1003
为了了解球孢白僵菌TST05在果园的防虫效果,应用球孢白僵菌TST05菌粉进行了防治桃小食心虫的试验。结果表明,防治后桃小食心虫幼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67.3%;虫果率为5.0%~15.0%,远远低于对照组的虫果率32.5%~60.0%,防治效果达68.18%~84.48%,效果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3.
通过生物防治与化学药剂防治花生蛴螬效果对比,明确小卷蛾斯氏线虫防治花生蛴螬的效果和最佳剂量.在田间分别测定不同倍数的昆虫病原线虫(entomopathogenic nematode,简称EPN)、40%辛硫磷乳油和2亿个/g绿僵菌对蛴螬的防治效果,并通过田间蛴螬不同虫龄存活数量、死虫数量及花生总果数、虫果数和洞果数对不同药剂防治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EPN不同用水量对蛴螬数量、花生虫果率和洞果率的影响均有一定差异,随着EPN用水量的增加蛴螬数量逐渐降低,EPN 12000 L/hm2在施用后35 d,防虫效果最好,防虫效果为60.4%,蛴螬数量比辛硫磷、绿僵菌和空白对照处理分别少21.6%、24.5%、60.4%,且虫果率及洞果率最小.调查施药后15、35 d的虫龄情况发现,EPN用水量为1500~9000 L/hm2与辛硫磷处理时的蛴螬总虫数均呈降低趋势,EPN用水量为12000 L/hm2时虽然虫数没有降低,但总虫数最少.说明EPN用水量为12000 L/hm2时对花生蛴螬防治效果较好,既环保又经济;EPN用水量为9000 L/hm2时与绿僵菌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4.
球孢白僵菌对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防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400亿个孢子/g球孢白僵菌对连晚稻纵卷叶螟进行防治,并以康宽、绿憬作为对照药剂,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水稻安全性好,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在80%左右,持效期大约15 d,比康宽差,但显著优于绿憬。球孢白僵菌使用时必须掌握在稻纵卷叶螟低龄若虫初发至始盛期施药,虫龄偏大,防效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5.
花生田蛴螬发生规律及在防治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夏花生蛴螬发生程度十分惊人,危害愈来愈重,因此使各地花生种植面积急剧下降。究其原由是没有准确掌握蛴螬的发生活动规律,防治时间不科学所致。众多资料在花生田蛴螬防治上普遍认为在花生播种期药剂拌种及药剂土壤处理,是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因为此时蛴螬大部化蛹或羽化出土,田内无虫可治而无效。笔者通过近3年对蛴螬发生规律研究,证明6月中旬-7月上旬防治3遍成虫,7月中下旬采用药剂喷淋或撒毒土防治低龄幼虫,可使虫口基数下降86.8%~97.1%,保果率达81.4%~97%,产量提高3.8~5.8倍。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田严重发生的蛴螬进行低毒化控制技术试验。该研究通过种类调查、药剂处理试验,初步明确了该地区为害花生蛴螬的优势种群,并制订了田间综合治理措施。主要结果有:危害花生的蛴螬种类较多,但优势种群有大黑鳃金龟甲、铜绿丽金龟甲、暗黑鳃金龟甲3种,7月中下旬始见低龄幼虫为害花生的果针和荚果,危害盛期为8月中下旬至收获;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化学药剂吡虫啉的防效最好达到66.82%;生物制剂白僵菌效果最好达到80.09%。  相似文献   

7.
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浸虫法测定球孢白僵菌(ACCC30111)和布氏白僵菌(ACCC30290)在不同浓度下对甜菜夜蛾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105~109个/ml孢子浓度的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孢子悬浮液对甜菜夜蛾均有杀伤作用,相同浓度下球孢白僵菌杀伤力强于布氏白僵菌,其中109个/ml孢子球孢白僵菌处理的甜菜夜蛾在第8 d校正死亡率就达到了100%,其LT50为1.70 d;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对甜菜夜蛾第3 d的LD50对数剂量分别为8.2955、14.0898,第5 d的LD90对数剂量分别为8.7598、14.6219;经LD比率测定,球孢白僵菌对甜菜夜蛾的毒力明显大于布氏白僵菌。  相似文献   

8.
试验表明5%桉油精500-1500x、25%阿维灭幼脲500-1500x、球孢白僵菌油悬浮剂1000-1500x、1%噻虫啉微囊粉剂、400亿孢子/克球孢白僵菌粉剂均对云杉梢斑螟幼虫有明显杀虫效果。药剂喷烟防治仍然是当前防治天然林区云杉梢斑螟幼虫最佳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营养贫乏的培养基质上,菌株易发生退化,为保持高毒力优良菌株的稳定性,采用固液双相法生产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粉,在大米固态培养基中加入不同剂量的黄粉虫虫粉,研究添加虫粉对孢子粉产量、质量及其对大豆食心虫(Leguminivora glycinivorella)毒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虫粉对球孢白僵菌的产粉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5.0+处理组的产粉量达到46.88 mg/g;添加虫粉对孢子粉活孢率无显著影响,但各处理组间的萌发速率不同,其中5.0+处理组的孢子萌发率达到50%、9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3.86、20.77 h,明显短于对照组。5.0+处理组的孢子粉对大豆食心虫毒力最高,接种后第10天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8.27%,侵染率为96.67%,致死中时(lethal time of 50%,简称LT50)为5.58 d。说明添加虫粉可以明显提高大米固态发酵生产球孢白僵菌的孢子粉产量和质量,有利于保持高毒力优良菌株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防治蛴螬等地下害虫的生物防治方法,在蛴螬为害严重的花生田使用多种生物制剂处理,并与传统化学药剂对比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病原线虫、白僵菌、绿僵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制剂(Bt)均对蛴螬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化学药剂,实现对花生田蛴螬等地下害虫的绿色防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云南澜沧县思茅松林虫生真菌多样性组成,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思茅松林虫生真菌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9—2020年,采用踏查法对云南省澜沧县思茅松林内被虫生真菌感染的罹病虫体进行采集,采用划线法和弹射法对虫生真菌进行分离培养,结合形态学方法对虫生真菌进行种类鉴定。【结果】从物种组成看,云南省澜沧县思茅松林虫生真菌有5属9种,分别为白僵菌属球孢白僵菌和布氏白僵菌、绿僵菌属黄绿绿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棒束孢属细脚棒束孢和环链棒束孢、虫草属高雄山虫草、线虫草属下垂虫草和蜂头虫草,其中球孢白僵菌和细脚棒束孢为优势种,相对多度分别为44.09%和33.33%。从物种多样性分析来看,澜沧县思茅松林下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富,分布均匀,垂直地带分布特征明显。从侵染寄主昆虫种类看,球孢白僵菌的寄主范围最广,共16种,其中鞘翅目昆虫占侵染个体总数的41.46%,叶甲被侵染的数量最多,占29.27%;细脚棒束孢和环链棒束孢的侵染寄主主要为松毛虫和鳞翅目蛹,其中细脚棒束孢的侵染寄主中鳞翅目蛹数量最多,占58.06%;白僵菌、棒束孢和高雄山虫草均可感染松毛虫,白僵菌和绿僵菌均可感染金龟子和膜翅目蚁科。【结论】云南澜沧县思茅松林虫生真菌物种多样性丰富,优势种为球孢白僵菌和细脚棒束孢,在松林害虫生物防治中具有良好潜力,应加强对球孢白僵菌和细脚棒束孢的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12.
对10株白僵菌属菌株的菌落形态、产孢结构和分生孢子形状、大小作了观察与测量,形态学鉴定为球孢白僵菌。同时对此10株球孢白僵菌核糖体DNA-ITS进行了测序分析,与NCBI数据库中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多个菌株的同源性达99.10%~99.64%。依此,10株白僵菌菌株分子鉴定结果为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相似文献   

13.
温度及常见农药对球孢白僵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测试了6个温度对球孢白僵菌一菌株(分离自小猿叶成虫)的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菌落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7~26℃温度范围内,球孢白僵菌的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菌落生长速率(菌落直径扩展)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26℃条件下,各项生物学指标均达到最高,即产孢量为6.40×107mL-1、孢子萌发率为93.19%、菌落直径为22.80mm.在23℃条件下,虽然产孢量(5.95×107mL-1)与26℃的有显著差异,但孢子萌发率(91.32%)和菌落直径扩展(22.50mm)无明显差异.当温度升高到29℃时,各指标值均下降,在32℃条件下球孢白僵菌不能生长.同时还测定了田间常用的6种杀菌剂和8种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的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杀菌剂对球孢白僵菌的菌丝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多菌灵完全抑制球孢白僵菌的生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抑制作用有所减弱.而杀虫剂的抑制作用较弱,其中部分杀虫剂对球孢白僵菌菌丝生长不仅没有抑制作用,反而有促进作用,说明杀虫剂与球孢白僵菌相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球孢白僵菌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球孢白僵菌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研究表明,40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天定)300 g/hm2防治水稻稻飞虱效果显著,在高密度的虫量下,药后4 d平均防效为90.8%~92.2%,药后12 d平均防效依然达到97.9%~99.0%。可以看出,其速效性好,且持效期长,很好地解决了一般生物农药速效性差、持效期短的缺点。同时,由于其对环境安全,因此该农药是一种高效、低毒、安全、环保的友好型农药,完全可以作为防治水稻稻飞虱的有效药剂,替代甲胺磷等高毒农药进行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在玉龙县开展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等3种生物制剂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施药14 d后,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对草地贪夜蛾防控效果均在63%以上,其中球孢白僵菌对草地贪夜蛾防控效果最好,防效为72.83%。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球孢白僵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苏云金杆菌处理的玉米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施用球孢白僵菌的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为9450 kg·hm~(-2),比不施用药剂处理增加1950 kg·hm~(-2),增产率为26%,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以两种虫生真菌对棉铃虫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种以浓度较低的5S031处理对棉铃虫的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最高,分别达到82.7%和71.7%,并和其他处理之间差异显著;金龟子绿僵菌的三个处理均比白僵菌的校正死亡率和僵虫率低.  相似文献   

17.
李宁  王明辉  胡海珍  熊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3,(33):12884-12884,12952
[目的]筛选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最佳药剂。[方法]采用不同药剂拌种,筛选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药剂。[结果]3种药剂对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防治效果显著。但各处理问有显著差异性,60%吡虫啉Fs的防治效果较好,88.18%,且损果率较低,仅6.46%,分别较30%噻虫嗪·氟虫腈ws和70%噻虫嗪ws低22.66和14.33个百分点。[结果]综合考虑,生产上防治花生地下害虫蛴螬的推荐最佳药剂为60%吡虫啉F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在连续继代培养过程中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二龄幼虫毒力、产孢量的影响,并进行菌种复壮研究,为进一步利用球孢白僵菌对斜纹夜蛾的生物防治提供参考。【方法】将球孢白僵菌SCAUJH19继代培养10代,得到F1~F10代菌株并测定产孢量。采用浸虫法分别用F1~F10代菌株处理斜纹夜蛾二龄幼虫,测定其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建立模型分析球孢白僵菌继代培养代数、毒力与产孢量的关系及毒力退化规律。采用活虫复壮法对F4、F6、F8、F10代菌株进行复壮,比较复壮前后对斜纹夜蛾二龄幼虫的毒力效果,并测定产孢量。【结果】球孢白僵菌F1~F5代菌株对二龄斜纹夜蛾幼虫毒力无显著差异,处理7 d时校正死亡率为42.44%~45.22%,而F6、F8、F1...  相似文献   

19.
《吉林农业科学》2015,(5):63-67
本试验研究以延长球孢白僵菌粉剂储存条件为目标,拟从温度和化学因子展开,对粉剂进行孢子萌发率、玉米螟幼虫毒力和Pr1蛋白酶活性三方面检测。结果表明球孢白僵菌粉剂最佳配方是5号:95%白僵菌高孢粉+2%麦芽糖+3%蛋白胨,最佳储存温度是-20℃4℃室温。麦芽糖和蛋白胨是球孢白僵菌生长的必要营养成分,对球孢白僵菌孢子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卵孢白僵菌防治苗圃地蛴螬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卵孢白僵菌防治苗圃地蛴螬的研究结果表明,卵孢白僵菌AB菌株,每公倾施菌量112.5 ̄150kg,对东北大黑鳃金龟子有较强的寄生力。苗圃地防治效果达66.9% ̄85%,僵虫率为55.6% ̄68.4%,虫口减退率达到69.1 ̄9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