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探究马红球菌的致病性和治疗方案。本试验对4匹疑似感染马红球菌的患驹进行临床检查并采集肛拭子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4匹患驹均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和脓性鼻液等马红球菌病典型临床症状;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离培养,经PCR鉴定该菌株为致病性马红球菌,使用利福平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对感染患驹进行治疗后,其中3匹患驹治愈,1匹患驹因发病初期病情较严重,治疗无效死亡,对其进行剖检,肺部出现典型病变。本试验表明,马红球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严重时可导致马匹死亡,使用利福平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用药对马红球菌病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明胶液化的表型与其5种毒力基因在不同来源和不同种属猪肠球菌中的分布差异,本研究采用PCR方法以及明胶液化试验对湖南分离的375株肠球菌携带的明胶酶基因(gelE)、调控gelE表达的毒力基因反应调节子基因(fsrA)、前肽加工蛋白基因(fsrB)、组氨酸激酶基因(fsrC)、丝氨酸蛋白酶基因(sprE)共5种毒力基因的分布情况以及液化明胶现象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263株肠球菌检测到了毒力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1.3%(gelE)、45.9%(fsrA)、50.9%(fsrB)、48.8%(fsrC)、48.8%(sprE)。能够同时检测到5种毒力基因的菌株共有110株,其中粪肠球菌106株,且该5种毒力基因在106株粪肠球菌中的检出率均为最高,另外4株为其它肠球菌。在明胶液化试验中,共有155株肠球菌检测到gelE基因,但只有106株能够发生明胶液化现象,且这些菌株正是能够同时检测到5种毒力基因的106株粪肠球菌,而另外4株能够同时检测到5种毒力基因的其它肠球菌却不能发生明胶液化现象。结果表明,粪肠球菌是肠球菌中主要携带毒力基因的菌属,与屎肠球菌以及其它肠球菌相比,更容易出现液化明胶的表型,这可能与粪肠球菌中某些明胶液化的机制有关,且除gelE外,参与gelE表达的几种毒力基因对该表型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感染仔猪粪肠球菌不同分离株的鉴定及毒力基因检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近年来河南省各地感染发病猪群的肠球菌分离株中,选取来源不同且具有代表性的5株分离菌进行了包括致病性和毒力基因测定在内的系统鉴定。结果表明,引起本次河南省仔猪感染发病的病原体为粪肠球菌。各地分离菌的形态、培养特性与以及对极端环境的耐受性上表现较为一致,而对各种糖的发酵上存在着的差异;对药物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福平和氨苄西林敏感,而对临床常用药物红霉素、卡那霉素和四环素完全耐药;经16S rRNA测定,它们与粪肠球菌ATCC29212同源性在99.6%~99.8%之间,与GenBank公布的NC_004668、AJ30183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7%~99.9%和99.5%~99.7%;通过对它们2种毒力表型和携带的6种主要毒力基因以及与对小鼠的LD50测定,发现5株粪肠球菌携带毒力基因不尽相同,携带全部6种毒力基因的HE1和HE5的致病力最强,而仅携带4种毒力基因的HE41致病力最小。用HE1和HE5分离菌对20日龄的断奶仔猪分别进行攻毒,2菌株均能引起仔猪的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江淮地区猪链球菌(SS)和肠球菌分离株的血清型或基因型分布特征及临床耐药性,本研究对江淮地区临床病例196株分离菌进行SS与肠球菌的鉴定,采用PCR方法进行SS及其1、2、7、9血清型和mrp、ef、sly毒力基因型鉴定;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SS和肠球菌基因型;K-B法测定其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在196株分离菌中,鉴定出112株SS,40株肠球菌。血清型2型SS 44株(39.3%)为优势血清型,ef^-/mrp^-/sly^-型SS 36株(32.1%)为优势毒力基因型,Ps28 18株(16.1%)和Ps27 14株(12.5%)为优势PFGE基因型。肠球菌中屎肠球菌21株(52.5%)为优势菌,Pe12 9株(22.5%)和Pe7 7株(17.5%)为肠球菌优势PFGE基因型。SS和肠球菌对20种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8种以上药物的菌株数分别占85.7%(96/112)和95%(38/40)。结果表明,江淮地区SS和肠球菌种型复杂,已经成为引起猪细菌性疾病的重要致病菌。分离菌株PFGE基因型均呈多态性,在传播过程中可能存在遗传变异。SS PFGE基因型与血清型、毒力基因型不呈现相关性。菌株耐药现象严重,多重耐药普遍,且耐药谱越来越广。本研究为江淮地区SS和肠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疫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选择性培养基、PCR技术分离鉴定粪肠球菌,采用PCR技术检测agg、clyA、efaA、esp、ace和gelE基因,使用K-B法测定分离株对红霉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和氟苯尼考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并鉴定出226株粪肠球菌。98.23%的粪肠球菌至少携带1种毒力基因,各基因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efaA、ace、gelE、agg、esp和clyA。有75.22%分离株携带3~5种毒力基因。分离株对红霉素和多西环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35%和92.48%,对环丙沙星和氟苯尼考耐药率相对较低,分别为65.04%和61.95%,但没有统计学上的区别。因此,携带毒力基因数的多少与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之间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9,(12):2368-2372
采集广东省3个城市、4个马场的马厩、训练场、打圈场及过道中的土壤、沙粒样本共计355份,采用优化改良的菌落印记方法对广东省部分马场土壤马红球菌(Rhodococcus equi,R.equi)进行分布调查。结果显示,马场土壤中普遍存在R.equi,其平均菌量达10~(6 ) CFU/g;训练场和打圈场的R.equi菌量和分离率都相对较高,而马场和季度之间的R.equi菌量和分离率均无明显差异,表明R.equi在马场土壤中的分布与马匹活动有关,与季节、地理位置等其他因素无明显相关性;因此,马场应注意马匹活动区域的定期清洁和消毒。本研究通过系统的流行病学方法进行调查与分析,为R.equi防控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并为我国R.equi种质资源库的建立提供基本资源,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  相似文献   

7.
狐源屎肠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病死狐的发病原因,从死亡狐狸肺脏中分离出1株细菌,命名为分离株11001。然后对分离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16S rRNA鉴定、特异PCR检测、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以及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培养可见灰色干燥小菌落,革兰氏阳性球状菌,16S rRNA鉴定为屎肠球菌,PCR扩增条带为112 bp,与屎肠球菌片段大小一致;毒力基因检测显示该分离株携带屎肠球菌的致病基因,对氯霉素及万古霉素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致病性试验显示,接种分离株小鼠死亡。证实该株狐源分离株为屎肠球菌,且具有致病性,可能是引起狐狸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旨在调查和分析广东省养禽场肠球菌的亚型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耐药性及其毒力因子流行分布特征,为控制禽源肠球菌耐药性传播、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作者于2018年从广东省4个养禽场采集肠道样品493份,进行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的分离鉴定;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肠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PCR方法检测肠球菌的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结果显示:1)共分离到125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84株(鸡源66株,鸭源18株);屎肠球菌41株,均来自鸡肠道样本。2)菌株对四环素、多西环素、红霉素几乎全部耐药,对氟苯尼考和氯霉素的耐药率高达89.60%和74.40%。屎肠球菌耐药率普遍高于粪肠球菌,而粪肠球菌对环丙沙星和利奈唑胺的耐药率高于屎肠球菌;鸭源粪肠球菌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94%)显著高于鸡源粪肠球菌(39.4%),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均敏感。从鸡分离的1株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3)耐药基因在屎肠球菌中的检出率高于粪肠球菌,鸭源分离株检出率高于鸡源。耐药基因tetL、fexA、ermB最为流行,检出率均高于90%。其次是optrA基因,检出率为73.60%,poxtAfexB的检出率均低于20%。在3株鸭源粪肠球菌中检测出cfr基因。4)已检测的毒力基因中efaA的携带率最高,为63.04%(58/92),其他依次为gelE(54.35%,50/92)、ace(47.83%,44/92)、asa1(44.57%,41/92)。对环丙沙星及高浓度氨基糖苷类耐药的菌株及携带cfr基因的菌株,大多携带agg、asal、gelEace。本研究显示养殖场禽源肠球菌耐药严重,鸭源肠球菌对利奈唑胺耐药率高,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流行且多样,且检测出人医临床重要抗生素耐药基因,应加强对养禽场肠球菌耐药性监测。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牛源性肠球菌中6种毒力因子基因(ccf、asa1、ace、esp、cylA、gelE)的分布情况,采集了不同地区382份疑似隐形乳腺炎的奶样,常规分离纯化细菌,采用16SrRNA和16S~23SrRNA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共鉴定出了68株肠球菌并检测了其溶血特性和上述6种毒力基因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40株(58.82%)表现为α-溶血,10株(14.71%)为β-溶血,18株(26.47%)为γ-不溶血。68株(100%)携带asa1基因,49株(72.06%)携带gelE基因,43株(63.24%)携带ccf基因,12株(17.65%)携带ace基因,10株(14.71%)携带esp基因,6株(8.82%)携带cylA基因。54.41%的分离菌株同时携带gelE、ccf、asa1毒力基因,而青海民和分离株的esp与ace,gelE与ccf同时出现,有一定规律性;但溶血性基因cylA与14株溶血性肠球菌没有相关性。研究牛源肠球菌的溶血特性与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对肠球菌性奶牛乳腺炎的防控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动物与人之间病原互相传播的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凉山地区鸡源粪肠球菌毒力基因gelE和efaA的基因表达情况,对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和致病力试验。通过实验室提供的粪肠球菌10株,进行致病力试验,结果显示,雏鸡死亡率为0~100%,存在较大差异;进行毒力基因gelE(432 bp)、efaA(591 bp)的检测,10株粪肠球菌阳性率均为100%。根据NCBI的基因序列进行粪肠球菌毒力基因gelE、efaA的同源性比对结果均为100%。  相似文献   

11.
为分离临床型奶牛乳房炎中的肠球菌,检测其耐药性和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本试验采集了甘肃省东、中和西部3个地区41头临床型乳房炎奶牛的奶样93份,并构建了肠球菌毒力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试验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纯化肠球菌,16S rRNA和生化试验结合的方法鉴定所分离菌株的种;选取16种抗菌药进行药敏试验;常规PCR方法检测11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最后对具有免疫原性的毒力基因进行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鉴定结果显示,93份乳样中18株为肠球菌,并分为9种。药敏结果显示,分离株多数为多重耐药菌(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DR),占88.89%,未发现耐万古霉素菌株(vancomycin-resistant enterococcus,VRE),万古霉素敏感率94.12%,所有分离株至少对一种抗菌药耐药。PCR检测结果表明,11种毒力基因均有检出,cob基因检出率最高(44.44%),efaA、hyl、ccfesp基因检出率分别为33.33%、27.78%、27.78%和22.22%,Asa1、cylAEF3314和gelE基因检出率均为16.67%,AcecylM基因检出最低(11.11%);毒力基因组合因菌种不同而存在差异,选择具有免疫原性的AcegelE基因成功构建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Ace和pET32a-gelE。本试验为后续绘制3个地区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区域谱以及制备相应抗体和亚单位疫苗提供了基础数据及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鉴定一株鸭源分离菌,并探究其生物信息学特性,本研究分别通过Pacbio Sequel三代测序技术和Illumina NovaSeq二代测序技术对该株鸭源分离菌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基于该分离菌16S rRNA基因序列构建进化树;通过GTDB基于基因组之间的平均核苷酸相似性及采用infer软件构建120个单拷贝基因序列进化树并对其分类;利用NR数据库比对分离菌全基因组蛋白编码基因序列;采用VFDB数据库分析该分离菌相关毒力基因;采用K-B纸片法测定分离菌对21种药物的药敏性试验;采用CARD数据库分析分离菌的耐药基因;利用GO、KEGG、COG数据库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功能、信号通路及基因的注释。测序结果显示分离菌由一个环形染色体和一个环形质粒组成,大小分别为2 133 811 bp和37 505 bp,GC含量分别为39.04%和35.03%;通过GTDB分类及NR数据库比对分析显示,该菌为马尿气球菌亚种;VFDB数据库比对发现6种致病毒力基因;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红霉素、多西环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多种药物耐药,CARD数据库比对发现6种耐药基因;基因功能分析显示,1 277个基因参...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驴源马流产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表型及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本试验通过K-B药敏纸片扩散法对9株马流产沙门菌进行11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试,采用PCR方法检测与沙门菌致病性相关的10种毒力基因。结果显示:9株驴源马流产沙门菌存在2种耐药表型,对链霉素耐药率达100%,对阿莫西林耐药率为33%;10种毒力基因中仅traT未被检出,invA、avrA、ssaQ、mgtC、sopB、spvC、spvR、pefA和misL的检出率均为100%。结果表明,驴源马流产沙门菌耐药谱较为单一,但携带的毒力基因为多样性组合。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群中沙门菌的携带、毒力基因分布及耐药性等情况,本试验于2013年间采集吉林省规模化猪场猪直肠拭子540份,经细菌分离、生化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共检出猪源沙门菌18株,检出率3.33%,同时对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检测及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18株分离株对链霉素耐药率为72.22%,对四环素耐药率为72.22%,其他药物耐药率普遍高于22.2%,且多重耐药严重。此外,共检测10种毒力基因,其中sseC、spvA、spvR三种基因检出率分别为72.2%、72.2%、83.3%。小鼠致病性试验中,有11株分离株对小鼠具有较强的致病性(61.1%)。表明分离沙门菌存在多重耐药现象,且致病力的增强可能与毒力岛和毒力质粒的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猪源性肠球菌分离株的耐药情况及毒力因子携带情况,为肠球菌的耐药监测提供数据支持并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对广州市某大型屠宰场屠宰环节156份猪小肠样品进行肠球菌的分离培养、革兰染色、PCR鉴定,采用琼脂扩散法对菌株进行14种抗菌药物和2种消毒剂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测定,利用PCR技术检测耐药基因、毒力基因和消毒剂抗性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本研究分离到84株肠球菌(分离率为53.85%),包括44株粪肠球菌和40株屎肠球菌;分离培养可见菌落边缘光滑整齐、圆形或卵圆形排列、菌落周围培养基呈现黑色的菌落;疑似菌落革兰染色后呈圆形的革兰阳性球菌,单个或成堆排列在一起。对疑似菌落DNA进行PCR扩增,其中粪肠球菌引物扩增出大小约941 bp的条带,16S rRNA引物扩增出大小约1 500 bp的条带。药敏试验结果显示,44株粪肠球菌对克林霉素、多西环素、头孢噻呋、庆大霉素、红霉素、苯扎氯铵和氟苯尼考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97.7%、90.9%、88.6%、88.6%、81.8%、81.8%和77.3%;40株屎肠球菌对克林霉素、头孢噻呋、多西环素、庆大霉...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保定地区羊源致病性粪肠球菌的致病性与耐药程度,采集30只同时发生肺炎与腹泻的病羊肝脏、肺脏等内脏器官,进行病理学观察及病原体的分离培养、溶血性鉴定、16S rRNA测序、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毒力基因与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到17株致病性粪肠球菌,分离率为56.67%(17/30)。在这些菌株中,检测出6种毒力基因,其中ace基因的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100.00%(17/17)。分离菌对阿奇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克林霉素4种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为100.00%(17/17);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G等3种β-内酰胺类药物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1.76%(2/17),11.76%(2/17)和0.00%(0/17)。耐药基因中,大环内酯类ermB基因检出率为100.00%(17/17),未检出β-内酰胺类基因TEM。本研究为羊源致病性粪肠球菌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20,(3):69-72
为分析内蒙古扎兰屯地区羊源大肠杆菌血清型分布、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流行情况,采集患羊鼻腔拭子150份,分离大肠杆菌,并采用O血清型玻板凝集试验、PCR法和K-B药敏纸片法对分离的大肠杆菌致病菌株进行血清型、毒力基因及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 45株大肠杆菌致病菌株分属10种血清型,以O111、O127、 O38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分别占致病菌株的26.7%、22.2%和17.8%;分离菌株毒力基因irp2、fyuA、hlyA、hlyE、Ler、eaeA、Ehly检出率在33.3%以上,其他毒力基因检出率在4.4%~14.3%之间;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阿莫西林、新霉素9种药物耐药率在53.3%以上,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在13.3%~26.7%之间。研究表明,内蒙古扎兰屯地区羊源大肠杆菌血清型复杂,携带多种毒力基因,耐药性严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lsa(E)在猪源肠球菌中的流行情况及传播方式,本研究从广西某猪场分离的56株肠球菌中检测到15株携带多重耐药外排泵基因lsa(E)的肠球菌,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对lsa(E)基因阳性的肠球菌进行亲缘关系分析,并对不同克隆型的菌株进行耐药表型和相关耐药基因型检测,通过Southem杂交定位lsa(E)基因在不同菌株中的位置.PFGE结果显示15株lsa(E)基因阳性的肠球菌共有7种不同的PFGE谱型,表明携带lsa(E)基因的肠球菌在同一猪场存在垂直传播的现象.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7株分离株除对红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100%耐药外,对利奈唑胺、氟苯尼考、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也具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57.1%、85.7%、71.4%和85.7%.耐药基因erm(B),aac(6')-Ⅰe-aph(2")-Ⅰa和aph(3")-Ⅲa的检出率分别为:100%、85.7%和72.4%;Southern杂交结果显示,lsa(E)基因在6株菌中定位于质粒22 kb~54 kb,而在1株菌中定位于染色体.本研究为临床制定合理措施控制lsa(E)快速传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山东地区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沙门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采集山东地区5个不同生猪屠宰场样品1 000份,分离沙门菌,鉴定血清型,并对mogA、sseL、spvC、spvR、hisJ、fliC等6种毒力基因进行PCR检测。结果共分离得到沙门菌菌株188株,分离率为18.8%。鉴定出9种血清型,以德尔卑沙门菌(S.derby)、鼠伤寒沙门菌(S.typhimurium)、汤卜逊沙门菌(S.thompson)为主。上述6种毒力基因均有检出,其中,mogA检出率为76.70%,hisJ检出率为62.77%,两种毒力质粒spvR、spvC的检出率较低,仅分别为3.19%和1.06%,且同时含有多种毒力基因的沙门菌菌株较少。不同地区屠宰场毒力基因携带状况存在较大差异。表明山东地区生猪屠宰环节沙门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不同,沙门菌污染较严重,应采取措施降低生猪屠宰中沙门菌的污染,减少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兽医学报》2017,(8):1528-1533
为探讨共培养条件下沙门菌对粪肠球菌N41分离株生长特性及其不同生长时期26种毒力基因转录的影响,将N41菌株、沙门菌菌株单独/混合培养后,分别进行菌落计数并绘制生长曲线,观察其生长状况及影响,同时提取其对数中期、对数后期、稳定前期和稳定期的总RNA,SYBR Green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析N41菌株26种毒力基因的转录情况。结果显示,共培养后沙门菌和N41生长均受到影响,其中,在N41菌体浓度降低约3.9倍,而沙门菌菌体浓度降低约110倍。在N41菌株26种毒力基因中,沙门菌促进了ebpA、ebpC、rnjB、ace、ebpR、psr等12种毒力基因在4个不同生长时期的转录,但同时也降低了毒力基因SlyA和sprE在4个生长期中转录水平;另外,除了CylL-S、CylL-L、efaA和AS在4个生长时期变化不明显外,其余的大部分毒力基因都在对数后期转录水平有明显上升,但在其他生长时期则表现不同。这说明,两菌共培养后,N41菌株明显抑制了沙门菌的生长,同时沙门菌也整体促进了N41菌株毒力基因的转录。本试验为研究细菌间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肠球菌的致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