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LFA3降低大鼠血清胆固醇作用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含LFA30(对照组)和100g/kg(试验组)日粮饲喂Wistar大鼠8周。试验组血清TC含量下降23.45%,HDL-C上升7.09%,肝TC下降4.5%。胆管插管,引流胆汁试验,试验组肝胆汁分泌量上升51%。结果提示,LFA3有较高的降血脂作用,这种作用可能同LFA3能引起HDL-C含量上升,肝脏对胆固醇代谢转化作用加强,以及通过增加胆汁分泌而加速胆固醇的排泄有关  相似文献   

2.
将β-受体激动剂克伦特罗(1mg/kg)和苯二氮卓化合物F89(2mg/kg)同时添加在41~56,38~59和5~56日龄红布罗肉鸡的日粮中,连续饲喂。饲养试验表明:试验组肉鸡的摄食量分别提高了4.47%,3.34%和5.34%;增重分别提高了13.6%(P<0.01),8.72%(P<0.05)和9.96%(P<0.05)。屠宰试验表明:试验组肉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都有明显提高,从而改善了肉鸡胴体组成,提高了瘦肉率。肉鸡的胸肌增加伴随着RNA含量增多,而总DNA含量保持不变,因此,试验组肉鸡的胸肌RNA/DNA值上升。添喂F89和CL后,肉鸡血清尿酸和雌激素(17β-E2)含量显著降低,而游离脂肪酸和胰岛素含量显著上升。  相似文献   

3.
克伦特罗对鸭的产肉性能和有关代谢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在樱桃谷肉鸭日粮中添加0(对照)、0.5(Ⅰ组)、1(Ⅱ组)和3ppm(Ⅲ组)β_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克伦特罗(clenbuterol)。结果:Ⅱ组和Ⅲ组肉鸭的胸肉分别比对照组增加11.24%和27.4%,同时皮脂重分别降低了8.4%和14.3%,Ⅲ组的腹脂亦减少了24.8%。克伦特罗引起的胸肌增加伴随着RNA含量的增多,而DNA含量则保持不变。试验组肉鸭血清尿酸和胰岛素水平降低。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β_2-肾上腺素能激动剂能显著改良肉鸭胴体组成;有关代谢指标的变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4.
以工业氟污染区水牛49头(年龄3-13岁,触氟时间0.5-13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血清AKP、ACP、CPK、LDH酶活性和UA、TP、ALB、CR、HYP、Ca^2+,K^+,Mg^2+,F^2-,无机磷以及尿中CR、HYP、F^-的含量,并以非氟污染区3-13岁水牛为健康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FCS,17β-E2,FSH,LH对牛卵泡卵母细胞成熟的作用及培养时间对卵母细胞核和细胞质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体积分数为10%~15%的FCS,1~2mg·L-117β-E2,20~50mg·L-1LH和10mg·L-1FSH有利于提高卵母细胞核成熟,放出第一极体。而成熟培养20,24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培养16h(P<0.05),核成熟后培养3~4h有利于卵母细胞质成熟,对其后的受精、卵裂及胚胎的进一步发育有重大影响。且TCM199+质量分数10%~15%的FCS+1~2mg·L-117β-E2+10mg·L-1FSH+20~50mg·L-1LH是卵母细胞成熟的理想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6.
山羊卵泡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FCS,17β-E2,FSH,LH对山羊卵泡卵母细胞成熟的作用,及培养时间对卵母细胞核和细胞质成熟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体积分数为10%~15%的FCS,1~2mg·L-117β-E2,20~50mg·L-1LH和10mg·L-1FSH有利于提高卵母细胞核成熟,并放出第一极体。而成熟培养20,24h的卵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培养16h(P<0.05),核成熟后培养3~4h有利于卵母细胞质成熟,对其后的受精、卵裂及胚胎的进一步发育有重大影响。且TCM199+质量分数为10%~15%的FCS+1~2mg·L-117β-E2+10mg·L-1FSH+20~50mg·L-1LH是卵母细胞成熟的理想培养系统。  相似文献   

7.
从5个爆发产蛋下降综合的鸡场收集80个样品中,分离到5株具血凝性的病毒,命名为CAV-Z16、Z2、W4、T1和T3株。病毒大小70-80nm,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对氯仿不敏感,PH3-5下稳定,50~60℃1小时不被实例灭活;在DEF细胞上繁殖能被IUDR抑制;经血凝抑制试验、琼扩试验和微量中和试验证实与AV-127株属同一血清型,鉴定为EDS-76病毒。CAV-Z16株能在鸭胚上繁殖,致死鸭  相似文献   

8.
选用2只装有永久性十二指肠瘘管的青年母山羊,禁食24h,分别以5mL·min-1的速度在十二指肠内灌注混合氨基酸(6667g·L-1)、混合挥发性脂肪酸(C2∶C3∶C4=4∶2∶1)和生理盐水(pH值均为3906)各100mL,并重复进行1次,每隔72h灌注1次。结果表明,灌注混合氨基酸(MAA)使血浆胃动素水平由基础水平(20104±2531)ng·L-1显著降至(15534±1859)ng·L-1(P<001),低于灌注生理盐水(17304±1435)ng·L-1(P>005);灌注混合挥发性脂肪酸(MVFA)使血浆胃动素水平由基础水平显著降至(15418±1538)ng·L-1,低于灌注生理盐水时的结果(P>005)。说明山羊禁食后十二指肠灌注混合氨基酸和混合挥发性脂肪酸能显著抑制胃动素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大麦日粮添加粗酶制剂时肉鸭增重和消化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麦为基础日粮(含15.7%粗蛋白)时,肉鸭增重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增加,第5周达到最大值;料重比随着日龄的增长显著升高。日粮中添加粗酶制剂显著提高了全期肉鸭的增重,使其小肠食糜粘度在十二指肠及空肠段显著下降,而回肠段显著上升;并且显著增加了食糜上清液中β-葡聚糖的含量。肉鸭消化器官的相对重量随着日龄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加酶能明显降低消化器官的相对重量。肉鸭食糜及胰腺中的酶活力42日龄时比21日龄时显著提高;加酶对21日龄肉鸭小肠食糜上清液及胰腺中酶活力影响较大,对42日龄影响很小。42日龄同21日龄相比,对照组肉鸭血糖浓度下降,尿酸水平变化不大;而加酶组血糖上升,尿酸水平显著下降。血液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随着日龄的增长而大幅度上升;加酶影响血液中IGF-1水平,且与日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LFA_3对肉鸡体内脂质含量影响,以每公斤含0(对照组)、40(Ⅰ组)、80(Ⅱ组)gLFA_3日粮喂AA肉用雌鸡4周并检测体内脂质含量.结果表明:Ⅱ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总脂.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肝脏总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腹脂重/体重分别降低26.62%、26.11%、23.14%和10.83%、15.88%、28.71%及37.31%;血清HDL—C/TC升高44.12%.这些结果提示:日粮LFA_3能有效地调节肉鸡体内脂质含量.此外,试验结果也表明,日粮LFA_3不影响试验鸡的采食量和体增重,提示LFA_3的降脂作用可能是因为它影响体内脂类合成代谢所致.  相似文献   

11.
维生素D对笼养育成蛋鸭生长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健康的体重相近的5周龄金定鸭150只,随机分为30组.每组5只鸭,饲粮中添加的VD_3水平分别为0,400,1500,3000,5000 IU·kg~(-1),且每个水平饲喂6组鸭。研究维生素D不同水平对笼养育成鸭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饲粮VD水平影响育成蛋鸭日增重、采食量及料重比。随着VD水平的升高,对钙磷、总蛋白、白蛋白、总胆固醇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影响显著(P<0.05),对球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都有随着饲粮VD水平的升高而增加的趋势。对血清肌酐、葡萄糖、尿酸、甘油三酯含量和淀粉酶、谷草转氨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且无规律。对谷丙转氨酶和肌酸激酶活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随着饲粮VD水平的升高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本试验结果分析表明,蛋鸭在育成阶段1500~3000 IU·kg~(-1)的VD的添加量为适宜水平。因此,建议蛋鸭在笼养条件下育成阶段VD的适宜添加量为1500~3000 IU·kg~(-1)。  相似文献   

12.
将100羽35日龄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高钙高蛋白组(饲喂含钙36.8 g/kg、蛋白242.5 g/kg的日粮)和对照组(饲喂含钙8.5 g/kg、蛋白175.3 g/kg的日粮)。在饲喂高钙高蛋白日粮32 d时,对2组鸡作动脉血血气分析与血清电解质测定,并利用结肠造口术收集尿液,测定鸡尿液中电解质的变化,以探讨高钙高蛋白日粮对青年蛋鸡体液酸碱度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钙高蛋白日粮能致鸡发生高尿酸血症,同时引起鸡腹泻,使鸡尿量增加,尿液pH较对照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高钙高蛋白组鸡血液pH、碳酸氢根及剩余碱显著升高,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血清无机磷和钾显著降低,血清尿酸、钙显著升高,镁、钠和氯离子稍有变化,但在统计学上差异不显著;尿液中尿酸、钙、氯的相对含量和24 h总量显著升高,镁相对含量和24 h总量显著下降。说明高钙高蛋白日粮在引起青年蛋鸡高尿酸血症的同时,能致鸡代谢性碱中毒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3.
丝兰皂甙对肉仔鸡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180羽AA肉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其他各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60 mg/kg、120 mg/kg和240 mg/kg丝兰皂甙,进行为期35 d的饲养试验。于试鸡21日龄和42日龄,采集每组鸡的粪便和大小肠食糜,测定其尿酸含量;每个重复随机选取2只鸡测定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尿酸含量;进行消化代谢试验,测定各组鸡对粗蛋白的消化率。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60 mg/kg、120 mg/kg丝兰皂甙显著提高21日龄小肠食糜和粪便尿酸含量(P<0.05),240 mg/kg丝兰皂甙显著提高21日龄大肠食糜中尿酸含量(P<0.05);60 mg/kg、120 mg/kg丝兰皂甙降低42日龄小肠食糜尿酸含量(P<0.05),60 mg/kg丝兰皂甙降低42日龄大肠食糜尿酸含量(P<0.05)、240 mg/kg丝兰皂甙显著提高42日龄大肠食糜尿酸含量(P<0.05),60 mg/kg,240 mg/kg丝兰皂甙降低42日龄粪便中尿酸含量(P<0.05);120 mg/kg丝兰皂甙显著提高21日龄肉鸡血清中总蛋白和尿酸含量(P<0.05),60 mg/kg、240 mg/kg丝兰皂甙显著降低21日龄肉鸡血清中白蛋白含量(P<0.05);120 mg/kg、240 mg/kg丝兰皂甙显著降低42日龄肉鸡血清中总蛋白含量(P<0.05),240 mg/kg组显著升高肉鸡血清中白蛋白含量(P<0.05);添加丝兰皂甙组显著升高肉鸡血清中尿酸含量(P<0.05);添加丝兰皂甙显著提高肉鸡对粗蛋白的利用率(P<0.05),不同添加剂量之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抗球虫中药饮水剂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对雏鸡进行了亚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将120只14日龄蛋公雏随机分为3组,其中Ⅰ组为对照组,Ⅱ、Ⅲ组鸡分别按10、40 g/L饮用抗球虫中药饮水剂.连用30 d。结果表明,Ⅱ、Ⅲ组鸡的平均增重分别比Ⅰ组显著提高了9.79%和8.38%(P<0.05),料重比降低了15.42%和9.12%(P>0.05),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酸、肌酐、直接胆红素和总胆红素的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与Ⅰ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肝、肾、胸腺、法氏囊、脾脏等组织器官也无异常变化,但对胸腺、法氏囊、脾脏等免疫器官的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Terbutaline对肉仔鸡胴体组成及体内物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2日龄商品代艾维因(Avian)肉仔鸡180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向日粮中添加0,0.5,1.0mg/kg的Tebutaline(特布他林),至56日龄时进行屠宰,并进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及肌肉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Tebutaline提高了肉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降低了腹脂率(P〈0.05),并使肌肉中蛋白质成分增高(P〈0.05),肌肉中水分及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变化,血清尿酸氮含量显著  相似文献   

16.
大曲预处理技术对天然酱油风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成熟大曲进行预处理,提升天然酱油的风味。[方法]以正常大曲作为对照组,研究不同闷制时间后对应大曲的酶活及菌体自溶率;再向最佳闷制后的大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盐水进行发酵考察最适的盐水浓度。[结果]大曲闷制时间越长,其自溶率越高,但大曲酶活会先升高,后降低,最佳闷曲时间是使大曲温度接近40℃,即闷制5~6 h最佳,大曲酶活较对照组高5.5%。将闷制5~6 h的大曲加入不同浓度盐水发酵,盐水浓度越高,天然油氨基酸越低,当盐水的浓度为19.5 Be'时,对应天然油风味最好,且氨基酸提升6.1%。故大曲预处理最佳时间为5~6 h,最适盐水浓度为19.5 Be'。[结论]研究可为提升天然酱油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矿源性黄腐酸(Fulvic acid,FA)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日龄樱桃谷肉鸭480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试验组Ⅰ、试验组Ⅱ、试验组Ⅲ分别饲喂含0、0.25‰、0.50‰和0.75‰的矿源性FA的玉米-豆粕型饲粮,研究矿源性黄腐酸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饲粮添加不同比例的FA对肉鸭全试验期的体重、增重、采食量和料重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对个别周龄的体重、采食量和料重比有显著的影响(P0.05);FA对血清总蛋白浓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尿素氮浓度显著大于其他2组(P0.05),尿酸浓度随着饲粮中FA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而试验组Ⅰ尿酸浓度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FA对粪中的尿素氮和尿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肉鸭日粮FA含量的增加,排泄物中尿酸和尿素氮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肉鸭饲粮中添加黄腐酸钾能够提高饲料氮的利用率,生产中肉鸭饲粮中的FA含量以0.75‰为宜。  相似文献   

18.
用72头45~50日龄的长白×成华杂交一代仔猪,采用Ⅰ型正交试验设计进行了一个月的饲养试验,探讨不同组合的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的影响,以及各种处理因素对血浆铜兰蛋白浓度和血清转氨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0~30kg一仔猪的饲粮中含消化能14.6MJ/kg,赖氨酸1.05%,蛋白质18%,铜125ppm,抗菌素组合a时可获得最佳增重效果。血浆铜兰蛋白浓度随饲粮铜水平的增加而增加(P<0.01)。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GPT)活性显著地受饲粮铜浓度的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9.
围产期奶牛脂类代谢病监测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呼和浩特市地区某牛场105头围产期奶牛,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了血中葡萄糖、谷草转氨酶、游离脂肪酸、胆红素、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胆固醇、碱性磷酸酶、总蛋白、白蛋白和尿素氮含量的测定,采用梯度稀释法对乳中酮体进行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脂肪肝的发病率为41.9%,酮病的发病率为18.1%,患隐性脂肪肝奶牛占整个患脂肪肝奶牛的24.4%,围产期患酮病奶牛都有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脂肪浸润。脂肪肝病牛葡萄糖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lt;0.01),谷草转氨酶和游离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值(p&lt;0.01),血清中胆红素、谷丙转氨酶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值(p&lt;0.01),胆固醇、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和白蛋白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lt;0.01),而尿素氮差异不显著。酮病奶牛血中葡萄糖、总蛋白、白蛋白、胆固醇和碱性磷酸酶的含量极显著低于正常值(p&lt;0.01),谷草转氨酶、游离脂肪酸、谷丙转氨酶、胆红素和甘油三酯的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值(p&lt;0.01),而尿素氮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了考察冬季低温下不同L-精氨酸添加水平对产蛋初期攸县麻鸭产蛋、血液指标和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择90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攸县麻鸭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饲养温度为冬季低温,分别饲喂L-精氨酸添加量为0.0%(CK)、0.2%(Ⅰ组)、0.5%(Ⅱ组)和0.8%(Ⅲ组)的基础饲粮,试验期42 d。试验结果表明,Ⅱ组显著提高了第2周、第3周、第4周和全期产蛋率(P0.05);各组之间肝脏、肾脏重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于对照组,Ⅰ组显著降低血清中尿酸含量(P0.05),Ⅱ组球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Ⅲ组显著降低血清中直接胆红素的浓度(P0.05);与对照组与相比,试验Ⅰ、Ⅱ、Ⅲ组肝脏中CAT、SOD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则显著降低(P0.05)。综合分析,冬季低温下添加0.568%~0.593%的L-精氨酸有利于提高产蛋初期攸县麻鸭产蛋率,提高肝脏组织的抗氧化能力,改善肝脏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