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2 毫秒
1.
枳实副产物中柠檬苦素最佳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旋转正交试验对枳实副产物中柠檬苦素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剂乙醇浓度78%、pH值6.5、料液比1∶6(w/v)、浸提温度60℃、提取时间2 h,该条件下柠檬苦素的提取率为94.2%。  相似文献   

2.
姬松茸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姬松茸子实体多糖提取的工艺条件中的多糖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浸提液pH值3因子的最优化组合问题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了具有良好预测性能的姬松茸多糖提取条件的模型,并利用回归模型对工艺条件的最优化组合,对各单因子要素的多糖得率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当浸提温度为100℃、浸提时间为3h、浸提液pH值为6.3时多糖得率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确定花生叶可溶性蛋白提取最佳工艺,本试验以花生叶为材料,利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花生叶可溶性蛋白,分析浸提pH值、料液比及提取时间对蛋白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RSM)优化花生叶可溶性蛋白提取条件,并对所得蛋白进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各影响因素主次顺序为浸提pH值>提取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w/v)、提取时间40 min、浸提pH值 9.0,以此条件建立的响应面试验回归模型拟合性好(R2=0.992 7),花生叶可溶性蛋白理论提取率为52.8%,实际提取率为54.2%,纯度为63.8%。花生叶可溶性蛋白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较好的还原能力。本研究结果为花生叶的开发利用及花生产业链的延长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提高超声辅助提取黑米黑色素的效果,研究探讨了双频超声协同强化提取的方法。通过对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液料比、乙醇浓度进行单因素试验,考察各因素对黑色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其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黑米黑色素提取的影响大小依次为:pH>乙醇浓度>液料比>温度>时间。优化后的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为2、超声时间为30?min、提取温度为50℃、液料比为30?mL/g、乙醇浓度为70%。在此条件下,得出平均提取率为6.85%。对比浸渍法、加热回流提取法,超声法提取黑米黑色素具有工艺简单、节省提取时间、溶剂用量少、提取效率高、减少黑色素损失的优点。  相似文献   

5.
响应面法优化提取花椒籽蛋白质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志清  宋燕  刘翔 《核农学报》2013,27(7):988-995
本研究以花椒籽为原料,采用盐提法提取花椒籽中蛋白质。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根据Central-Composite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考察NaCl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pH值对蛋白质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所得的最佳工艺条件可靠,其最佳工艺条件为:NaCl浓度0.79mol·L-1,提取时间60min,提取温度35℃,料液比1∶17.5,pH值8.78。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花椒籽粗蛋白得率为18.92%。  相似文献   

6.
工艺条件对猪皮提取物质构和微观结构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给猪皮提取物在肉制品加工中的应用创造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测定不同提取条件(煮沸时间、料液比、pH值、盐浓度)下凝胶质构和微观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提取条件。单因素试验表明煮沸时间、料液比、提取液pH值对猪皮提取物的质构特性都有显著影响,煮沸时间为60min、料液比为1:5、提取液pH值为5时形成的凝胶最好,盐浓度对质构特性无显著影响。正交试验表明,料液比1:5,盐浓度为3%,煮沸时间60min,pH=6的提取条件下获得的提取物凝胶的质构特性及微观结构最好。  相似文献   

7.
真姬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优化真姬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以水为浸提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乙醇用量和提取次数对真姬菇多糖得率的影响,并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多糖得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顺序为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液固比;在乙醇用量为2倍、提取次数为1次时,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95℃、浸提时间2.84h、液固比11.6∶1,多糖得率为4.47%.  相似文献   

8.
高粱外种皮中原花青素的提取工艺及其组分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旨在提取黑龙江产高粱外种皮中的原花青素并鉴定其组成.通过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柱层析、葡聚糖(Sephadex LH-20)凝胶色谱进行纯化和分离,纯化和分离的原花青素产物用ESI-MS鉴定其组成.在影响提取率的4个因素温度、料液比、时间和pH值中, 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最为显著,料液比也有一定影响.研究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温度80℃,时间1.5 h,pH值为4,料液比为1∶20;通过ESI-MS鉴定出了原花青素的组成成分的分子量,黑龙江产高粱外种皮中的原花青素以聚合度小于5的低聚体为主.  相似文献   

9.
茶多糖提取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研究温度、时间、料液比、pH值对绿茶、乌龙茶、红茶等茶多糖(TPS)提取率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子对三类茶TPS提取率影响的大小依次为p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对TPS活性影响最大的是pH值,在酸性或碱性环境下提取的TPS活性都最低。建立的回归模型显著性检验均达极显著水平,无失拟因素存在,模型较好的拟合了TPS提取率与各因子之间的关系。结合TPS提取率及活性测定,利用期望函数途径进行模拟选优,并进行验证,得到TPS提取率的优化条件为温度0~1水平,时间0~1水平,料液比0~0.5水平,pH值-0.95水平左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考察雪莲果中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分离工艺。[方法]用热水浸提雪莲果中多糖,以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95%乙醇用量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正交试验以粗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优化粗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结果]四因素中提取温度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95%乙醇用量和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时间。[结论]雪果粗多糖最佳提取分离工艺为提取温度90℃,95%乙醇用量为浓缩液体积的4倍,料液比1:20,提取时间2h。在此条件下粗多糖得率为5.11%,多糖含量为29.3%。  相似文献   

11.
条斑紫菜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该文利用二次通用旋转设计对条斑紫菜多糖提取工艺条件中的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3因子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对建立模型进行了规划求解及试验验证,同时还分析了盐酸脱蛋白的可行性。经试验验证,当料液比为1160∶100(mg/mL)、时间为4.7 h、温度为100℃时多糖得率最高,为(22.22±0.92)%(n=3)与理论计算值(23.34%)基本一致;当料液比为1160∶100(mg/mL)、时间为1.3 h,温度为73.2℃时,多糖纯度最高达(94.60±0.90)%(n=3),稍低于理论计算值(98.60%),回归模型可较好地预测多糖的得率和纯度。三氯乙酸和盐酸在pH 2.5时的脱蛋白率分别为73.73%和69.55%,差异不显著,实际生产中可用盐酸替代三氯乙酸进行脱蛋白处理。  相似文献   

12.
费菜总黄酮碱法提取工艺及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费菜中总黄酮的碱法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该文以总黄酮得率为试验指标,考察了料液比、溶液pH值、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碱法提取最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溶液pH值9,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6?h,在该条件下,总黄酮的得率为5.37%。所得的费菜总黄酮对DPPH、羟基自由基及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具有较强的清除作用,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13、0.109和0.996?mg/mL,表明费菜总黄酮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该试验结果为费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灰树花液体发酵及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优化灰树花液体发酵及多糖提取工艺,根据试验数据建立了以菌丝生物量为响应值的响应面方程,优化发酵工艺为通气量1.4∶1(V/V)和pH值6.0,应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菌丝生物量进行了拟合;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醇析浓度、浸提次数、浸提温度等因子对多糖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20,浸提3次,浸提温度为60℃,醇析浓度为85%,并拟合了多糖提取量响应面方程。  相似文献   

14.
籽粒苋蛋白质的提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籽粒苋蛋白质的提取工艺,研究了不同的介质pH值、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加水比例对籽粒苋蛋白质的可溶出率的影响,分析了3种pH值下提取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pH值极大地影响籽粒苋蛋白质的溶出率,pH 2.0~4.6时,随pH值上升,溶出率下降,pH 4.6~12.0时,随pH值上升,可溶出率增大;pH值4.6时为最低点,此时可能为籽粒苋蛋白质的等电点;水与籽粒苋之比为20时,蛋白质的可溶出率较其它比例为高;其它因素对籽粒苋蛋白质的溶出率影响不大。因此,籽粒苋蛋白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采用料液比为1∶20,在pH 8~10的碱性环境下,室温浸提1 h。  相似文献   

15.
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的工艺条件优化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以文冠果籽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及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试验研究了超声波频率、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间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建立了提取回归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各影响因素对文冠果出油率作用的大小依次为:超声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频率,以沸程60~90℃的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优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10(g/mL),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35 min,超声波频率60 kHz,在该工艺条件下浸提三次总出油率60.18%,提取率达92.47%;所建立的数学回归模型能够较准确预测文冠果油的出油率。  相似文献   

16.
为开发优质果胶资源,利用超声波辅助法从黄秋葵和红秋葵果荚中提取果胶,采用单因素试验探讨了酸种类、料液比、pH值、提取温度、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对2种秋葵果胶提取率的影响,并应用BoxBenhnken设计应面试验,确定果胶的最优提取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黄秋葵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萃取溶剂为盐酸、pH值2.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40 g·m L-1,超声时间41 min、超声功率350 W,果胶提取率最高为15.87%;红秋葵果胶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萃取溶剂为盐酸、pH值2.0、提取温度70℃、料液比1∶36 g·m L-1,超声时间42 min,超声功率350 W,果胶提取率最高为15.03%。经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及理化性质测定,黄秋葵、红秋葵果胶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两者半乳糖醛酸含量分别为78.72%、72.92%,酯化度分别为66.95%、68.68%,均属于高酯果胶。添加黄、红秋葵果胶后,凝胶质构特性均得到明显的提升。本研究结果为果胶新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芝麻叶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4,自引:1,他引:34  
该文测定了芝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并对芝麻叶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了采用乙醇提取法和微波处理与乙醇提取相结合的方法提取芝麻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芝麻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为0.98%;乙醇提取法的最适工艺参数是浸提剂乙醇浓度为80%、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5、浸提时间为2.5 h,如此条件可使黄酮提取率达95.6%;微波处理与乙醇提取相结合的方法的最适工艺参数是微波功率200 W、微波处理时间70s,乙醇浓度为80%、浸提温度为80℃、料液比为1∶25、浸提时间为30 min,这种工艺可使黄酮提取率达95.8%。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进行了亮菌多糖水提、醇沉工艺条件优选并对其体外抗肿瘤活性进行了研究。以多糖含量为指标,设计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浸提次数对亮菌多糖提取工艺的影响;以多糖得率为评价指标,选乙醇浓度、乙醇加入量、醇沉时间为考察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选醇沉工艺;采用MTT法测定多糖对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亮菌多糖最佳浸提工艺为料液比1:10,提取次数为2次,浸提温度100℃,时间6 h;最佳醇沉条件为加4倍量95%乙醇沉淀15 h;醇沉后多糖得率11.768%。活性测试结果显示ATPS对人红白血病细胞和人肺癌细胞株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优选的提取工艺条件稳定,可为ATPS的生产提供实验依据;亮菌多糖对体外肿瘤细胞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微波辅助提取黄皮果肉果胶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优化微波辅助提取黄皮果肉中果胶的工艺,采用均匀设计法,考察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液料比及提取液pH值4个因子对黄皮果胶得率的影响。利用SAS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模型拟合和回归分析,确定提取时间和液料比是影响果胶得率的重要因子,并最终获得微波辅助提取黄皮果胶的最优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600W,提取时间8min,液料比24:1mL/g,提取液pH值2.0。在此条件下果胶得率为3.59%。通过对果胶基本特性的测定分析,该工艺提取的黄皮果胶品质基本符合国家标准,可为黄皮果胶提取的工业化放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盐渍藠头蒜素提取工艺参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获得在自然pH值条件下利用果胶酶提取盐渍藠头中的风味物质蒜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以浸提温度、时间和果胶酶添加比为试验因子,蒜素含量为响应值,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蒜素含量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温度>保温时间>果胶酶添加比;边际效应大小为提取温度>保温时间>果胶酶添加比;通过典形分析和岭脊分析确定果胶酶提取盐渍菖头中蒜素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浸提温度47℃、浸提时间3.3 h、果胶酶添加比0.77%,蒜素最高含量为0.274 g/(100 mL).所得回归模型拟合情况良好,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