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区设施葡萄栽培现状及几个技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设施.应用现代农业技术,调控适于葡萄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光照、温度、水份、CO2和土壤条件等),达到人工调节葡萄生产的目的。葡萄设施栽培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主要是促早栽培和延迟栽培。目前我区是以促早栽培为主。  相似文献   

2.
进行设施温室葡萄栽培,应用设施温室自动卷帘技术是一项事半功倍、一劳永逸的技术,它不仅大大缓解设施栽培的劳动强度,同时还可以更快捷有效的调控设施温室内的温度、湿度与光照,使温室更适宜葡萄的各个时期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3.
一、沈阳葡萄生产现状 1.栽培面积和产量现状 目前沈阳地区葡萄以设施生产为主,设施种类主要是日光温室与大棚,栽培方式有促成、延迟及避雨三种模式。2010年全市设施葡萄面积达40500亩,占全市果树栽培总面积的9.5%,葡萄产量5.89万吨,占全市水果总产量17.89万吨的32.92%,由于市场供应期延长,  相似文献   

4.
设施葡萄栽培是利用温室、塑料大棚或其它设施,通过人工调控葡萄植株生长和发育的环境因子(包括光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士壤条件等),而进行的促进栽培或延迟栽培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5.
葡萄为喜光果树,而棚室内的光照强度常常不足室外的70%,这样的光照强度对葡萄的生长和结果都有显著的不良影响,常常造成严重的落花落果,果实着色不良,含糖量低,花芽分化不良等现象,大大降低了温室葡萄的产量和质量,使设施栽培葡萄难以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因此,增强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已成为葡萄设施栽培的关键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6.
葡萄设施栽培品种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栽培是一项高投入、高产出、见效快、效益高的生产方式,设施栽培葡萄能提早2~3个月或延后1~2个月成熟,可以弥补水果淡季市场,取得高效益,是农民致富的好项目,现就品种选择和主要品种特性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设施葡萄立体栽培模式与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设施栽培是当前葡萄生产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模式,尤其适合多雨的南方。秋末葡萄采收后到第2年初夏坐果之前这段时间温室大棚无任何产出。因此,如何合理利用温室大棚内的光、热、水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和葡萄经营人员关注的问题。由于该时期设施大棚内温度较高且光照充足,因此发展设施葡萄立体栽培成为当前推广的一种种植模式。本文对葡萄立体栽培模式进行综述,并分析了不同栽培模式的经济效益,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该模式的推广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葡萄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葡萄设施观光栽培在甘肃具有明显的市场优势和资源优势,是观光农业推广应用的主要树种之一。为给甘肃城郊休闲观光农业的葡萄产业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兰州综合试验站经过多年试验实践,从观光葡萄栽培设施类型、设施观光葡萄品种选择以及观光葡萄的主要树形与整形修剪、花果精细化管理、土肥水管理、设施温室内的温湿度管理、病虫害防控等方面阐述了甘肃设施观光葡萄的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
番茄越冬栽培在华北、东北地区的供应期为春节前后,正值严冬季节,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一、栽培设施番茄属喜温作物,在冬季栽培必须利用保温性能良好的日光温室,其跨度一般为6米~7米,脊高依跨度而定,6米跨度2.4米~2.8米,7米跨度3米~3.2米。后坡的水平投影1.0米~1.4米。温室骨架有竹木结构和钢筋或钢管结构。二、品种选择应选择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坐果率高、果实发育快、果个较大、商品性好的品种,为了延长采收期,提高产量,一般采用中晚熟品种。三、适宜播种期番茄9月中旬播种,翌年2月上旬开…  相似文献   

10.
温室秋延晚哈密瓜栽培,以冬季供应市场为主要目标,延长了哈密瓜的货架期。是以具有保温性能的设施栽培为基础,各项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集成配套为保证,其核心是选择适宜的品种、科学管理、延长生育期,获得优质高产高效益。1温室准备1.1温室性能(选择合适的温室)生产哈密瓜温室的主要技术指标是:长80~100m,跨度8m;脊高必须3.5m;肩高必需1.7m;后墙总厚度120cm  相似文献   

11.
一、场地和设施 1、芽菜生产场地不限,可以利用各种温室、阳畦、地窖或其他有简易保护设施的场所。 2、设施:温室内采用多层立体栽培形式,栽培架可用竹、木、金属等材料制成,架高根据室高而定,梯形结构,每层间距15~20厘米,架宽与苗盘宽度相同,架长根据温室宽度而定,一般2.8米高的温室设置6层梯架,架与架间留1米作业道。  相似文献   

12.
在玫瑰香葡萄设施温室栽培中,环境调控对玫瑰香葡萄设施温室栽培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温度、湿度、光照、气体等方面阐述了玫瑰香葡萄设施温室栽培环境调控技术,以期为玫瑰香葡萄设施温室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由于大棚蔬菜效益下滑,而温室果树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不少菜农利用自己的蔬菜温室发展设施果树,果树毕竟不同于蔬菜,菜农在发展设施果树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1.日光温室的结构菜农发展设施果树应考虑自己的温室结构是否符合果树生长发育的要求.栽培果树的日光温室一般东西长60~80米,跨度7~8米,脊高2.8~3.5米,棚间距6~7米,后墙上设有通风窗.如果温室结构不合理,改种果树后给温湿度管理带来困难,甚至造成种植失败.因此,对不符合要求的温室应加以改造,如升高棚架、增设通风窗等.  相似文献   

14.
温室是现代农业生产设施,必须保证其成套性和整体性能好,才能给农作物提供有利的环境条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对温室的用途要求,合理地选择温室的基本结构及其配套设施,包括温室的通风降温系统、供水系统、辅助照明系统、升温系统、保温遮阳系统等。本文以跨度20m、高5.5m的双膜钢管结构大棚为例,侧重谈一谈温室的主要结构及安装技术。  相似文献   

15.
高寒冷凉区设施红提有杆双臂“Y”型架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祝县属高寒冷凉区,利用目光温室设施栽培红提葡萄。通过近几年在全县1000多座目光温室中的修剪试验和观察,总结出了适于在高寒冷凉区日光温室中栽培管理的红提葡萄“有杆双臂‘Y’型架”整形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随着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项目建设的开展,阜新市露地葡萄及设施葡萄产业展现出了极大的前景和潜力,经济效益显著增加,广大农户生产热情高涨。但广大果农对栽培关键技术掌握却相对匮乏,本文简要介绍几点设施和露地葡萄栽培管理关键技术,以期对广大果农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作用。1设施葡萄栽培技术1.1温室建设标准温室骨架为钢筋、钢管或镀锌管,墙体为砖石结构或里砖外土,棚体高度4.5米,跨度为7米,长度可结合地块情况,以百米  相似文献   

17.
设施杏树栽培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果树设施栽培主要集中在草莓、葡萄、桃等果树种类,而杏树设施栽培的面积仅占设施果树面积的0.6%,其原因主要是杏树设施栽培的技术难度比其他果树要大,从而制约着设施杏树的发展。现将杏树设施栽培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设施温室葡萄栽培年限的延长,用于栽培葡萄的土壤会逐渐劣化,主要表现是土壤板结、土壤盐渍化和土壤酸化等,导致葡萄死株、早衰、产量下降、品质变劣及土传病虫害发生严重。本文对设施温室葡萄栽培土壤劣化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设施温室葡萄栽培劣化土壤的改良对策。  相似文献   

19.
<正>通过调控设施内环境条件来控制葡萄的生长发育,使葡萄推迟成熟上市时间,可以满足市场不同季节对果品的需求。葡萄延迟栽培近年来在南方普遍应用,而在河北还没有大规模发展,为此进行了延迟栽培技术研究,只为大规模发展提供科学依据。1葡萄设施栽培及结构葡萄延迟栽培设施一般采用普通砖混结构的日光型温室,采用无立柱钢架二代棚结构,长为200 m,跨度为7~8 m,后  相似文献   

20.
葡萄是宣城市主要水果树种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宣城市年降水量大,露地葡萄病害重、品质差。为解决这一问题,果农从邻近的江浙沪等省市学习、引进设施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经济效益较露地栽培大幅度增加,但在葡萄设施栽培面积持续增加,栽培模式、栽培技术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选址不佳、设施建造不合理、品种和栽培架式选择不合理等问题,部分果园未能取得应有经济效益。原因主要是果农未完全掌握葡萄设施栽培技术,对栽培品种、所选择设施类型、栽培架式特性了解不足。针对以上问题,该文以宣城市葡萄设施栽培现状为出发点,从园址选择、品种选择、设施建造、架式选择等方面提出发展建议,供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