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季养生     
《内蒙古林业》2008,(9):39-39
《阴符经》云:“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四季变换乃自然之道,人体也须顺应自然,学会四季调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刊。  相似文献   

2.
正"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是我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遵循,也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史。人类尊重自然,自然就会哺养人类。因此,中国古人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园林中,诗情画意不是形容词,而是可以捉摸、真切体验到的一种"意会",它源于造园的理念、意境、表现形式和手法.中国人审美的最高境界是"自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作为时空结合、虚实结合的园林艺术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4.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以及“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是老子自然法思想的基本主张。崇尚自然法则,主张法网宽疏,强调德要从法,是老子自然法思想的主要特点。老子的自然法思想对于现代社会的国家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启示,这就是要维护法律的权威,制定和实施良法,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正园林绿化行业如何走进城市生态修复领域,这是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人与天调、师法自然"是园林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又不可避免地会伤害自然。因此,园林建设要保护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还要最低程度干预自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生前说过,改善生态大致有3个层面: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和生态再塑。首先是最小干预,同时生态修复应以自然修复为主,  相似文献   

6.
西安楼观台     
陆琦 《广东园林》2019,41(4):97-100,108
楼观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城东南15km的终南山北麓,依山带水,风景优美,绿荫蔽天。古人曾赞美这里超凡的自然山水为:“关中山河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这里是中国道文化的发祥之地,号为道家七十二福地之首,素有“天下第一福地”和“洞天之冠”的美誉,道教称为“仙都”,是著名的圣迹游览地。  相似文献   

7.
老子的全部哲学是围绕“道”这一最高概念展开的。老子认为“道”即是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起点,又是世界万物变化的终点,自然万物的始基是“道”,万物依“道”平等的处于世界之中,并且按照“道”的规律展开,使万物达到自然而然的平衡状态。老子的生态观是立足于宇宙生成转化论基础之上的,他的思想中先天的包含着自然主义,他比较系统、完整地揭示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为后来庄子在中国思想史上明确提出“天人合一”说奠定了基础,老子开启了道家生态思想的先河,使之源远流长影响至今。  相似文献   

8.
肖开学 《绿色科技》2014,(3):217-218
指出了现代园林艺术中的植物配置理念包括和谐自然,强调顺应自然规律进行适度调整,尽量减少对自然的人为干扰,因地适宜,依势而建。分析了园林艺术中自然造景的问题,并探讨了园林艺术中植物配置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森林公安机关既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职能,  相似文献   

10.
《中国林业产业》2012,(12):40-45
礼记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下来,中华民族这个礼仪之邦只把有限的几种品德与“道”联系到一起,诚信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大力提倡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森林公安机关既承担着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职能,又肩负着保护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保卫国家生态安全的特殊使命,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样线法对广东省70个自然保护地的桫椤科植物资源进行了野外调查,结合历史资料对其分布与种群数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70个自然保护地和若干非自然保护地中有32个自然保护地和3个非自然保护地共出现桫椤科植物5种,种类占广东省全部9种的55.56%。其中32个自然保护地中有桫椤1040株;6个自然保护地有大叶黑桫椤428株;3个自然保护地有粗齿桫椤270株;15个自然保护地有黑桫椤676株;14个自然保护地有小黑桫椤400株。提出了对其中的3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桫椤、大叶黑桫椤和黑桫椤),尤其是非自然保护地中的种群需加强监管、宣传和科研力度,以保证其种群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绿色发展,加大生态保护,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时代。新时代孕育新思想,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在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发挥了真理伟力。青年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4.
重要决策     
<正>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深入推进绿色发展。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必须立足宁夏生态环境脆弱的实际,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绿色发展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决摒弃损害甚至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让宁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清新。  相似文献   

15.
笑林     
《湖南林业》2014,(9):43-43
两块天热,公交大巴换空调车了,票价由原来的一块调为两块。大妈上车投了一块。司机:两块啊。大妈点头:嗯,凉快。司机说:投两块!大妈笑曰:不光头凉快,浑身都凉快。说完大妈径直往后头走……司机急了大喊:钱投两块!大妈:后头人少更凉快……司机无语,一车人笑翻……神童和神父一天,我对女儿感慨道:"今天我看到一则新闻,有个像你这么大的小朋友,钢琴过了八级,书画得了国际大奖,乒乓球还得过市级冠军,真是神童哇?"然后,我问女儿:"你为啥不能成为这样的神童呢。"  相似文献   

16.
湖南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颁布的自然保护地分类标准,结合中国和湖南省自然保护地、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建立以3大类别、5大类型的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类型标准。通过分析当前自然保护地建设过程中存在区域布局、管理机制、基础工作、保护与利用、产权权属、法制体系和投入等7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组建省级层面保护地统一管理机构、推动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法的立法进程、科学编制湖南省国家公园发展规划、强化保护地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全力推进南山国家公园试点建设、科学规划湖南省国家公园布局的建议,以保护湖南"一湖四水三山"(即洞庭湖,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武陵、罗霄、南岭三个山脉)的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原真性、系统性为核心,拟建6个国家公园。  相似文献   

17.
庐山情结     
庐山情结洪洋大凡只要有机会,我总是会兴高采烈地去登庐山,不仅夏天炎热的日子想去,春天也想去,秋天也想去,冬天也想去。世上最富有诱惑力的是什么?答案自然是因人而异。我的答案景:蓊蓊郁郁的森林!庐山最美的是什么:酷署中清凉的气候,住人置身其中,恍若人间天...  相似文献   

18.
《华严经·序品》曰:六道,众生生死所趋。六道指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天,前三道为恶道,飞禽走兽皆为第三道之畜生,无思无识任人宰杀后三道为善道,第五道的人,是为人类,向善可上升为神,向恶可堕落为畜生或者饿鬼,以至坠入地狱。佛教认为一切生命都因为业报在六道中轮回,畜生有可能是你上世的父母兄弟,而你自己下世也可能变为畜生。在六道轮回的层面上,人和畜生是平等的,没有差异可言,故不忍食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7月中下旬,习近平总书记来宁夏视察时指出"宁夏作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要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天蓝、地绿、水美的美丽宁夏"。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把"生态立区"作为三大战略之一提出来,自治区党委石泰峰书记在专题辅导指出"我们必须承担起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让宁夏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空气更水到清新,这既  相似文献   

20.
李春兰 《绿色科技》2014,(3):296-297
以国家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为主导,详细论证了云南云龙天池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事业的丰富资源以及该保护区“天人合一”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创新理念,旨在实现生态旅游环境的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