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在我国屡见不鲜,畜牧兽医业务杂志报道也很多。然而对于野生动物灰鹭来说,发生该病实为罕见。近期,笔者遇到了一起灰鹭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例,并经历了诊断及治疗全过程。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鹅绦虫病是小鹅和中龄鹅常见的一种小肠内寄生虫病,种鹅发生此病尚不多见。2006年5月16日,笔者接诊了我市灰天鹅(朗德鹅)养殖场饲养的种鹅感染绦虫病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腔上囊炎(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链RNA呼肠弧病毒亚群的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腔上囊(法氏囊)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1990年以来博州广泛流行.1992年6月饲养100只星杂599商品二代鸡,50日龄80%发病.当时选择其拉乳白稀粪、泄殖腔周围羽毛污染、腔上囊红肿的病鸡,参照当时报道的一些疗法,分组治疗,均无效果或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3-6周龄雏鸡较易感染,11周龄后的育成鸡和成年产蛋鸡很少发生。1996年6月,我市某兽医站种鸡场饲养的150日龄罗曼父母代种鸡,发生以排水样稀便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综合诊断,确诊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1957年在美国德拉瓦州甘布洛(Gumboro)城的肉用鸡群中首次发现的。因此又叫甘布洛病。除鸡之外,有报道鹌鹑、麻雀也感染。Christop her(1982)指出,5月龄的小鸭可人工感染发病。目前,养禽业发达的国家几乎都有发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在肉仔鸡和蛋鸡中常发生,本地鸡的发病率低,最近门诊治疗了3例本地鸡法氏囊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和临床症状 这3例法氏囊病的本地鸡,为3户饲养,3群鸡共有910只,分布在尚志镇内散养,鸡群于2003年6月25日开始发病,至7月17日共有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我国的流行非常广泛。本病主要侵害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因法氏囊被破坏,使鸡降低其对各种传染病的抵抗力并造成鸡对免疫接种的应答反应低下或造成免疫失败,患病鸡群常继发感染新城疫、大肠杆菌病、球虫病、白痢病等。2006年1月宣化区某鸡场发生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及白痢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春光乡大北街村某户饲养肉仔鸡1500只,从2006年1月份起,鸡群开始发病,发病率85%,死亡率40%。以后经法氏囊苗免疫的鸡群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发病,发病率3…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反应。该病主要发生在 3~ 6周龄 ,12周龄以上鸡极少发病。作者在龙岩某鸡场曾碰到 12 2日龄的伊莎蛋用父母代种鸡暴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现报道如下 :1 饲养管理及发病情况 该批种鸡于 8月 2 8日始饲养 ,本次发病前 ,成活率达 95%。该场已按照“种鸡饲养指南”的免疫程序进行了鸡新城疫、马立克、鸡痘、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接种 ,其中传染性法氏囊疫苗为北京生物制品厂生产 ,分别于 14日龄和 32日龄进行首免和二免。其饲料配方自行设计 ,能量为11…  相似文献   

9.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我镇各养鸡场零星发生,对我镇林下养鸡产业造成严重危害。1发病情况印茶镇一林下养鸡户饲养6 500多只土鸡,该鸡群于5日龄用IBD弱毒疫苗进行了饮水接种。  相似文献   

10.
一起2月龄鸡法氏囊病的诊治张西云朵红陆艳(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西宁,810003)1996年6月,某养鸡场饲养的2月龄鸡突然发生以便血、急性死亡为特征的疾病,经检验,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该场饲养的2000只鸡有近1000只鸡发病,死亡200余只...  相似文献   

11.
用"黄连解毒汤"方剂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做治疗试验和抑制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致鸡胚死亡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连解毒汤对人工致病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治愈率为83.3%,差异显著(P<0.05);临床治疗治愈率为90.2%.抑制IBDV致死鸡胚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发生、诊断和对策的报道已较多,但就其发病后防治方法却不尽一致。笔者在1990年6月至1992年3月对我地的6个乡镇的31户饲养的计24401只的  相似文献   

1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主要以法氏囊、肾脏损害为特征。发病急、传播快、病程短。发病后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常伴发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细菌性疾病混感。给鸡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下面笔者将临床上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大肠杆菌病混合感染的诊治做以报道,供同行参考。1发病情况2017年10月中旬,海城市牛庄镇某饲养户饲养的25日龄海兰褐蛋鸡5000羽,突然发病,精神不振、锁头闭眼、羽毛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近十年来才发生较多的一种鸡病.不仅养鸡专业户、专业村的群养鸡多发,就是农家少量饲养的散养鸡也时有发生.1996~1997年我们在当时暴发IBD的养鸡专业村的赣县江口镇东风村进行了几种药物防治IBD的临症观察,情况报告如下 :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此病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入同安区并发生几次大暴发,经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后,该病的发生得到控制。近年来,发现有些鸡场对法氏囊病的危害认识不足,思想上产生麻痹,忽视防疫措施,导致了该病的暴发,造成经济损失。现将某饲养户饲养的一群杂交肉鸡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经过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威胁我国养鸡业的鸡的几大传染病之一,目前我国许多省市都已有IBD的发生及流行,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侵害感染幼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使病鸡不能正常产生免疫细胞,而造成病鸡的免疫抑制。IBD的发生使病鸡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并常造成其他疫苗的免疫失败。临床常见由于IBD的发生而继发新城疫  相似文献   

17.
<正>20世纪90年代以来,常见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和葡萄球菌混合感染病例。然而,野生禽灰鹭发生该病实为罕见。现将本次诊断及治疗过程介绍如下。丰县某特种珍禽养殖场(拥有《国家级重点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以饲养各种特种珍禽为主,其中,饲养了3批10~30日龄灰鹭(国家二级保护动物)800多只。2011年5月24日早,该场负责人发现出现死亡10几只。调查发现,相临的几天,已经出现过零星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1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引起的一种以破坏鸡免疫中枢器官—法氏囊为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由cosgrove首次报道于美国甘布罗镇的肉鸡,所以,该病也称为甘布罗病(Gumboro disease)。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主要侵害3~6周龄雏鸡和青年鸡,以损害法氏囊中的B淋巴细胞为特征,感染鸡的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IBD)是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目前已遍布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 ,是危害养鸡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通过破坏法氏囊的淋巴细胞引起B淋巴细胞应答的严重抑制 ,干扰新城疫、马立克氏病及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疫苗免疫 ,造成易感鸡群生长受阻、死亡 ,对其他疾病的易感性增高。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于 1 979年开始在我国发生流行 ,自 80年代末以来 ,该病的流行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免疫失败现象屡有发生 ,给养鸡业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经济损失。1 流行新特点自 1 987年后 ,IBD在免疫鸡群发病的报道…  相似文献   

20.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中雏和青年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及免疫抑制性传染病。2007年广西曾出现过本病的流行,给养殖带来了较大的损失。2008~2009年该病很少发生。但自2010年以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抬头的趋势,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12011年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1.1很少或从来没有发生过该病的地区和鸡场发病。笔者调查到2011年9月份后,一些专业饲养种鸡的鸡场也有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报道。1.2养殖密集的区域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