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雾培与基质栽培马铃薯脱毒小薯继代产量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雾化栽培和基质栽培生产的脱毒种薯进行露地栽培比较 ,结果显示雾培和基质栽培的小区平均产量分别为 1 2 1kg(雾培 )和 1 19kg(基质栽培 ) ,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大小的种薯种植后产量存在显著性差异 (α =0 0 5 ) ,以 1 5g≤Wt<4 0g大小的种薯产量最高 ,但与Wt≥ 4 0g种薯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对块茎的大小和重量分布进行了讨论。试验结果表明 ,雾培脱毒种薯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选择生产中主推品种"吉薯1号",采取不同密度和不同施肥量配套栽培的种植方式,寻找"吉薯1号"最佳施肥量和种植密度。结果表明:"吉薯1号"最佳组合为施肥量1000 kg/hm2、密度25 cm。产量比对照提高18.6%,纯收入比对照多6418.8元/hm2。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广东地区甘薯适宜栽培密度,以甘薯品种广薯87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密度单双行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双行种植总产、小薯产量、中薯率和小薯率较单行种植高,单行种植大薯率高、小薯率低。推荐的种植方法为双行种植,株距20 cm,种植密度7.14万株/hm2,此时经济效益、商品薯产值及总产值均最高。  相似文献   

4.
为给甘薯脱毒微型薯的生产提供依据,该研究于2016年进行了不同甘薯蔓长类型的品种和密度基质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60株·m-2的基质栽培下,甘薯短蔓、中蔓品种结薯性较好,脱毒微型薯产量超过2.5 kg·m-2,数量超过300 个·m-2,早熟品种脱毒微型薯的商品性更好。适当降低密度,能显著提高长蔓品种脱毒微型薯的产量和数量,适宜的密度为40~50株·m-2。  相似文献   

5.
为缩短兰州百合培育周期,研究了兰州百合子球培育与基质筛选。以鳞片扦插60 d的兰州百合子球小苗为材料,通过连续两个生长季的栽培,研究了基质配比、栽培深度、栽培密度等因素对子球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草炭︰细砂=3︰1的基质中,采用栽培深度为子球高度1倍、栽培密度为12 cm×12 cm时,子球直径能够达到1.7 cm以上,可获得较好的子球膨大效率,缩短子球培育时间。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脱毒试管薯在繁殖过程中不被病毒或其他病菌侵染,最大限度保证脱毒种薯的质量,而且比试管苗容易栽培、管理、成活率髙。试管薯在节能日光温室内,用蛭石作基质,按株×行=4 cm×6 cm播种,生产微型薯,提高了微型薯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茎尖菜用甘薯最佳栽培密度。[方法]以大叶型品种福薯7-6、小叶型品种薯绿1号及中等花叶型品系徐菜薯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类型品种及密度对产量的影响。[结果]相同栽培密度下,大叶型品种福薯7-6产量最高、小叶型品种薯绿1号最低,产量受叶型影响较大。同一品种在不同栽培密度下,产量有所差异,小叶型品种薯绿1号和中等大小花叶型品种徐菜薯2号合理密植可以提高产量,最适密度为20 cm×20 cm至20 cm×15 cm;不同密度处理对大叶型品种福薯7-6产量影响不显著,栽培条件好的可适当降低种植密度,可选择20 cm×25 cm。[结论]该研究可为甘薯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西成薯007为研究材料,在种植密度为6 000株/hm2的情况下,研究5个不同垄距(75、80、85、90、95 cm)种植模式下的甘薯产量变化规律,以确定最佳种植垄距模式,为西南地区甘薯机械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这5种种植模式下,鲜薯以垄距为90 cm的产量最高,垄距为75 cm的产量最低。随着垄距的增加,产量逐渐上升,90 cm的产量达到最高,垄距为95 cm时产量开始降低。综合考虑,在西南丘陵地区甘薯机械化起垄时,垄距设置为90 cm,鲜薯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9.
不同栽培方式与密度对冬种马铃薯中薯3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薯3号为供试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研究南方冬作区稻草包芯等4种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对中薯3号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及密度对中薯3号的产量、商品性等都有一定影响.该品种以稻草包芯栽培和密度7.5万株·hm-2组合的产量效应较好,产量达47 925.0 kg·hm-2.综合考虑产量、商品薯率、商品性等因素,南...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微型薯的生产是马铃薯种薯繁育的关键环节,其影响后代马铃薯种薯的生产。微型薯生产有4种方法,即土栽培、雾培法、试管法、无土基质栽培。其中雾培法和无土基质栽培法应用越来越广泛。现介绍其使用方法及其在马铃薯微型薯生产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了验证了史丹利马铃薯套餐肥在乌兰察布地区的效果,[方法]以“费乌瑞它”一级种薯为供试材料,通过大田试验,对比产量和生理指标。[结果]试验结果表明,史丹利马铃薯套餐肥(处理T),相比于其他施肥方案(CK1,CK2),产量分别高出12.34%和14.74%,达到显著水平;商品率分别高出5.68%和7.43%,分别达到显著水平和极显著水平。[结论]综上分析,史丹利马铃薯套餐肥能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率,从而增加马铃薯种植户收益。  相似文献   

12.
特色马铃薯色素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从特色马铃薯植物中提取的有色物质,采用MTT法,以抗癌药顺铂(DDP)为阳性对照,对人红细胞白血病细胞株K562和低分化人胃腺癌细胞株BGC-823的生长抑制作用,测定结果,植物提取物马铃薯色素对K562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BGC-823的生长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研究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国内外马铃薯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我国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三个主要问题。并从重视优质专用品种推广、完善脱毒种薯生产体系、加强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对外开放交流平台、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扶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作为一个与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公司,如何使公司增加利润,使农民增收,是一个值得深思长虑的问题,下面就企业如何运行,如何处理市场、农民、企业的关系谈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云南马铃薯主栽品种合作88和青薯9号对马铃薯块茎蛾危害胁迫的生理响应,为抗虫马铃薯品种筛选及抗虫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室内盆栽合作88和青薯9号马铃薯,人工接种健康的马铃薯块茎蛾初孵幼虫,分别于取食危害胁迫0、3、6、12、24、48、72和96 h时进行马铃薯叶片取样,每处理重复3次;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不同取食胁迫时段马铃薯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主要防御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在马铃薯块茎蛾取食胁迫的3~96 h,两个马铃薯品种叶片的MDA和H2O2含量均增加,受害合作88和对照叶片的MDA平均含量分别为8.24±1.55和5.61±0.66 nmol/gFW,H2O2平均含量分别为2.92±0.16和2.14±0.11 U/gFW;受害青薯9号和对照叶片的MDA平均含量分别为9.60±0.58和4.62±0.55 nmol/gFW,H2O2平均含量分别为3.03±0.21和2.45±0.14 U/gFW;其中合作88叶片MDA和H2O2含量达最高值的时间(取食胁迫24 h)均早于青薯9号,青薯9号则分别在取食胁迫96和48 h时达最大值.虫害后,合作88叶片可溶性糖平均含量略低于对照,青薯9号叶片可溶性糖平均含量略高于对照.两个品种中POD活性均略低于对照,其中受害合作88和对照叶片POD平均活性分别为143.55±21.21和144.41±25.43 U/gFW,青薯9号和对照叶片POD平均活性分别为53.17±3.65和67.99±2.34 U/gFW.虫害后,合作88和青薯9号叶片SOD活性均高于对照,其平均活性分别增长了59.13%和20.61%.[结论]云南马铃薯主栽品种合作88对马铃薯块茎蛾取食危害胁迫的生理响应强于青薯9号.  相似文献   

17.
乌洋芋与紫薯外观颜色相近,参照国标及农业行业标准,采用凯氏定氮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氨基酸分析等方法对其水分、淀粉、粗蛋白质、粗脂肪、还原性糖、干物质、矿质元素、色素、维生素,以及氨基酸等营养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紫薯所含的还原性糖、干物质、微量元素Zn,以及色素中的矢车菊素,芍药素和β-胡萝卜素均明显高于乌洋芋,且差异极显著(P0.01);而乌洋芋中的淀粉含量极显著(P0.01)高于紫薯。从氨基酸组成来看,紫薯中的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甜味氨基酸与苦味氨基酸均极显著(P0.01)高于乌洋芋;但乌洋芋的氨基酸比值系数组成比较集中,部分比值系数也比紫薯略高。总体来看,紫薯色素含量高,味甜,微量元素锌和氨基酸含量均较高,而乌洋芋淀粉多,综合营养价值高,消费者可根据自己需要进行有目的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围绕马铃薯产业化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农业大学薯类作物所是学校为适应云南薯类作物,特别是云南马铃薯的发展,于2000年成立的薯类作物专业研究所,该所从成立以来,结合云南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需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the proximate composition,mineral content and amino acid composition of starch processing residues from 10 cultivars of sweet potato and 10 cultivars of potato were determined,and the nutritional and health-related values of these residue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idual flours contained 20.63–31.48 g and 17.14–28.57 g rich dietary fiber per 100 g dry weight for sweet potato and potato,respectively,as well as mineral elements,including potassium,ferrum,zinc and copper.The highest limiting amino acid score(AAS) of the almost balanced amino acid composition were observed to be 71.07 and 57.96 for sweet potato and potato residues,respectively.A 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nutritional values of Jishu 4 at 0.7519 and LT-5 at 0.7281 were the highest among the sweet potato and potato residues,respectively.The evaluation of the sweet potato/potato residues,the by-products of the starch industry,based on recommended daily intake(RDI) standards,indicated that the residues have potential nutritional and health-related food values.  相似文献   

20.
<正> 利用马铃薯茎尖分生组织培养生产无毒种薯,已成为克服马铃薯病毒性退化。提高马铃薯产量的主要途径之一。而加速普及应用这项技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