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我市自2001~2007年春季奶牛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病,对奶牛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几年来,我们对病牛及时治疗,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发病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牛焦虫病是由巴贝斯焦虫或双芽焦虫寄生于牛的血液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患该病的牛在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此病的特征是病牛尿液呈红色,黏膜苍白,极高热。该病对牛的危害很大,奶牛最易感,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给畜牧业带  相似文献   

3.
家畜的焦虫病又称血孢子虫病,病原体是多种无色素血孢子虫——焦虫,通常寄生在红细胞内,引起各种家畜的焦虫病。牛焦虫病包括牛巴贝斯焦虫病、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牛环形泰勒焦虫病。牛焦虫病通过适宜的蜱传播引起,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  相似文献   

4.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我市自2001~2007年春季奶牛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此病,对奶牛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几年来,我们对病牛及时治疗,并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发病率。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一种蜱传性血液原虫病,由犬巴贝斯虫(Babesia canis)和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引起[1],其中犬巴贝斯虫可根据抗原性质、交叉免疫等将其分为3个亚种[2],即犬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canis)、韦氏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vogeli)和罗氏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rossi)。患犬常表现为贫血、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现将1例警犬韦氏巴  相似文献   

6.
正羊巴贝斯虫病是由莫氏巴贝斯虫、绵羊巴贝斯虫等寄生于绵羊、山羊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又称梨形虫病,俗称巴贝斯焦虫病、蜱热、红尿热,临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症、血尿症,在我国广泛存在,常呈地方性流行,严重制约养羊业的健康持续性发展。笔者于2016年诊治了一例典型病例,通过综合诊治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7.
奶牛焦虫病是由巴贝斯或泰勒虫寄生于牛的血液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尿热.在陕西关中地区多发生泰勒氏焦虫病,其典型特征是高热稽留、严重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并有较强的季节性,一般于5月下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至7月初形成发病高潮.7月中旬以后发病减少.该病对牛的危害很大,奶牛最易感,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8.
奶牛焦虫病是由巴贝斯或泰勒虫寄生于牛的血液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尿热。在陕西关中地区多发生泰勒氏焦虫病.其典型特征是高热稽留、严重贫血、黄疸和血红蛋白尿。并有较强的季节性.一般于5月下旬开始发病.6月中旬至7月初形成发病高潮。7月中旬以后发病减少。该病对牛的危害很大.奶牛最易感.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很高。  相似文献   

9.
<正>犬巴贝斯虫病是由隶属于巴贝斯属(Babesia)的犬巴贝斯虫(B.canis)和吉氏巴贝斯虫(B.gibsoni)引起,其中犬巴贝斯虫包含3个亚种,分别为犬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canis)、韦氏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vogeli)和罗氏巴贝斯虫亚种(B.canis rossi)[1],由蜱通过血液进行传播。巴贝斯虫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破坏红细胞的正常结构,引起红  相似文献   

10.
1牛巴贝斯虫病 该是由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以及东方巴贝斯虫寄生于黄牛、水牛和瘤牛血液红细胞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为红尿热。流行病学。巴贝斯虫病流行过程中需要蜱的传播。本病在一年之内可以暴发2-3次。从春季到秋季以散发的形式出现,在我国南方本病常发生于6-9月份。在一般情况下,两岁以内的犊牛发病率高,但症状轻微,死亡率低。成年牛发病率低,但症状较重,死亡率高,特别是老、弱及劳役过重的牛,病情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1.
正牦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也叫梨形虫病,是由多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牦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蝉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迭部县近几年高山牦牛不同程度发生此病,有时继发牦牛巴氏杆菌病发生,对部分牦牛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几年来,我们对此病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发病率。现将防治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在迭部本病呈季节性流行,蜱为中间媒介,  相似文献   

12.
崔久慧 《兽医导刊》2016,(15):64-64
正牛焦虫病也称为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牛的血液原虫病,包括巴贝西焦虫、双芽焦虫和泰勒焦虫等,主要是由蜱经吸血传播,所以也称蜱热。本病的病原体多寄生在水牛、黄牛和奶牛的红细胞内。因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所以又称红尿热。本病的发生有一定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尤其是7~9月份,  相似文献   

13.
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属(Babesia)的多种寄生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所引起的血液原虫病。我国已报道的牛巴贝斯虫有3个种: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牛巴贝斯虫(B.bovis)和卵形巴贝斯虫(B.ovata)。前2个种流行广泛,传播媒介为微小牛蜱和镰形扇头蜱,危害较大;后1个种只在河南局部地区发现,传播媒介为长角血蜱,危害较小。  相似文献   

14.
水牛巴贝斯焦虫病的病原体主要的有牛巴贝斯焦虫和双芽巴贝斯焦虫(又称双芽焦虫)。这两种焦虫病在临床症状上大致相似。此病在急性期以体温升高、红色尿(血红蛋白尿)、贫血和黄疸为特征。农村很多人叫作“尿血病”,或“红尿病”。本病系经由蜱传播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季节性疾  相似文献   

15.
正牛巴贝斯虫病在兽医临床上一般习惯称为"焦虫病",通常是由蜱传播的,所以又称为"蜱热"。本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原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疾病。其临床特征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1病原特点巴贝斯虫种类很多,我国已经报道牛有3种,羊有1种。均具有多形性的特点,有梨籽形、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形等多种形态。虫体大小也存在很大差异,长度大于红细胞半径的称为大型虫体,长度小于红细胞半径  相似文献   

16.
牛的巴贝斯虫病(Babesiosis)又称焦虫病,主要是由巴贝斯科(Babesiidae)、巴贝斯属(Babesia)的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和牛巴贝斯虫(B.bouis)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内引起的呈急性发作的严重寄生性血液原虫病。该病的发生呈一定的地区性、季节性。  相似文献   

17.
犬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原称焦虫)引起,经蜱传播,寄生于犬血液红细胞内的寄生虫病.犬巴贝斯虫病的病原主要有3种,即犬巴贝斯虫、吉氏巴贝斯虫、韦氏巴贝斯虫.1 流行病学巴贝斯虫是通过中间宿主蜱感染的.蜱叮咬患巴贝斯虫的病犬,巴贝斯虫就随血液红细胞进入蜱的消化道,在蜱消化道内虫体从红细胞内逸出,侵入蜱肠上皮细胞进行多数分裂,形成很多细长虫体,进入蜱的成熟卵内发育.分类号:S858.29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7307(2013)06-0038-002  相似文献   

18.
双芽巴贝斯焦虫(B.bigemina)是对牛危害较大的一种血液寄生虫,虫体经微小牛蜱、镰形煽头蜱和二棘雪蜱等中间宿主传播。当蜱叮咬牛体时,虫体随蜱的唾液进入牛体,随即由血液进入红细胞,在红细胞内以成对出芽的方式进行繁殖。在我国,牛双芽巴贝斯焦虫病主要分布于南方各省,由于我省多山地灌丛,气候温暖潮湿,适宜传播媒介一蜱的生长发育。因  相似文献   

19.
牛双芽巴贝斯虫病是双芽巴贝斯虫寄生在牛的红细胞内 ,由蜱通过吸血传播 ,呈急性发作的牛血液原虫病 ,临床上主要表现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1 发病情况台州市黄岩区上洋乡前岸村蔡某和下方村袁某 ,2 0 0 0年从河南调入放牧母牛 1 5头、犊牛及后备牛 1 2头 ,2 0 0 1  相似文献   

20.
<正>奶牛焦虫病也称作牛巴贝斯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需经硬蜱传播的牛的血液原虫病。牛巴贝斯虫的传播媒介是牛蜱。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