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药是一种特殊的抗灾商品,也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农民用药购药基本情况、施药操作情况、安全使用农药常识情况等方面的调查显示,当前农村的农药使用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因此,应当综合防治病虫草害,慎用化学药剂,提高用药水平;要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宣传和对农民的培训;要正确选药,科学安全用药;要加强农药管理,落实专项资金,控制农药污染。  相似文献   

2.
自己动手制作环保土农药防治水稻病虫,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或减轻环境污染,而且效果良好。下面介绍几种水稻环保土农药的制作方法: 1.每667平方米(1亩)用干草木灰20.25公斤、生石灰15~20公斤、硫黄粉0.5~1公斤。三者混合均匀,在上午稻株露水未干时撒施.能有效防治稻瘟病。但在扬花期间不能施用此药,否则会影响授粉,降低结实率。  相似文献   

3.
六六六杀虫剂,是近年来新发展的一种农药,它对许多种类的害虫都具有相当强烈的毒效但对于人畜害处则较少,因此这种杀虫剂在害虫防治上有着很高的评价。解放以后我国已能制造这样杀虫剂,所以应用这药的范围也日见广泛。  相似文献   

4.
农药正确、合理、科学的稀释方法是节约资金,防止浪费,保证药效的一个重要条件。现对各种剂型的农药的稀释方法介绍如下,以便农民朋友们在稀释农药时能够正确地采用。 一、粉剂农药的稀释方法:一般粉剂农药在使用时不需稀释,但当作物植株高大、生长茂密时,为了使有限的药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关于新型肥料产品的研发和市场推广正成为农资行业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药肥混剂就是这道靓丽风景线中的奇葩。药肥是具有杀抑农作物病虫害或具有作物生长调节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功能,且能为农作物提供营养或同时具有提供营养和提高肥料及农药利用率的多功能新型肥料。大量事实证明,巨大的市场份额是农药企业纷纷涉足的重要动力。据统计,国内新型肥料2012年销售额超过600亿元,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预计5年内将达到1000亿元。药肥一体化或将成为整个农资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是化肥企业、农药企业新的出路。药肥一体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也是整个农资行业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在种植中药材过程中发生病虫害要及时防治,这样才能保证高产优质。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中药材病虫害种类繁多,所谓合理、安全使用农药,就是能不用就不用,要选低毒农药对症下药;不能使用在药材上禁用的农药。合理使用农药,省药省工效果好,不产生药害,对人畜安全,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病虫害严重威胁了农作物生长发育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但长期滥用不仅加速了病虫害的抗药性,也给生态环境造成极大污染,合理用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药联合复配是提升现有农药对靶标病虫害防治效率的最直接方式,同时通过复配可以减少药用量,也能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延缓病虫害抗药性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农药联合复配是农药合理优化利用研究的热点。本文按化学-化学农药复配、生物-生物农药复配和生物-化学农药复配3种常规形式进行汇总归类,系统梳理近年国内外有关这3种形式的农药联合复配在常见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上的研究状况及典型应用实例;并就复配形式及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特别对农药联合复配未来如何迈向更高效、更安全、更绿色的发展道路以及在探索过程中潜在的技术瓶颈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应对策略,同时也对农药复配在应用过程中所暴露的可能叠加危害生态环境和非靶标生物等问题表达关注;旨在为推进农药创新利用提供最新参考资料和潜在启发思路。  相似文献   

8.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和农药新品种的不断增多,农药以其低成本,高效能的特点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但由于不科学地用药、滥用药、过量用药而产生的负面效应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如何管好农药、用好农药是植物保护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课题,现根据本人多年来在生产第一线的体会,将当前农药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以供参考。一、防效问题  相似文献   

9.
康洁液体植物保护膜是由天然无毒物质提取制成的一种乳状膜剂。兑水喷洒后能很快在植物表面形成肉眼看不见的连续网状膜层,把植物保护起来。既起到类似果实套袋防病、防虫、隔阻污染的作用,又弥补了多次喷洒农药所造成的增加投资、费工费时、农药残留高、降低品质诸多缺陷。达到节省药肥、提高品级、增加产量、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正>有机硅表面活性剂是上世纪6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农药助剂,常作为农药的喷雾助剂使用,具有良好的湿润性,较强的黏附力,极佳的延展性,较高的气孔渗透率等优点,添加到农药中可起到节水、省药和省工增效的作用。有机硅是一类硅氧烷表面活性剂,将其作为农药的助剂使用后,能大大降  相似文献   

11.
1.施药时期不准 一种情况是施药时间过早,打“保险药”。有的农户认为早用药保险,在病虫没有发生之前,给作物施上农药。由于多数农药的有效期只有一至两周,药效期一过,作物免不了遭受病虫危害。另一情况是施药时间过晚,打“补救药”。有的农户抱着侥幸心理而迟迟不施药,直到普遍出现危害症状,发生已较严笪时才施药抢救,这时作物遭受的损失已不可挽回。必须认识到每种病、虫、草害都有其最佳防治时期,也叫防治适期,因此,选择施药时间应当充分考虑病、虫、草的发育期、作物生长进度和农药品质,以做到适时用药。 2.混用不合理 合理混用农药能提高药效和工效,但有的只图省工,在不了解农药性质和防治适期是否吻合的情况下就任意将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00,(12)
1.禁用噻嗪酮 (也叫扑虱灵、稻虱净 ),包括其复配剂,因此药抑制蟹的几丁质合成,影响蟹的脱壳。  2.禁用吡虫啉 (也叫一遍净、咪蚜胺等 ),包括其复配剂,因此药干扰蟹的运动神经。  3.菊酯类农药,包括其复配剂,水生生物对此药敏感。  4.锐劲特,蟹对此药敏感,串水田也可造成死亡。但可用于养鱼稻田,对螟虫、飞虱特效。  5.甲胺磷,既影响鱼的生长速度,又影响鱼的食用口味品质。  6.高毒农药,包括 1605、氧化乐果、久效磷、呋喃丹等高毒性农药,应禁用。养鱼蟹稻田禁用农药  相似文献   

13.
农药合理混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药混用主要是指两种液用农药制剂配到一起,成为一种药液喷雾使用。合理的农药混用,可以扩大使用范围或者兼治几种有害生物,提高综合防效。但混用不当可能互相抵消药效并造成药害等副作用。因此,农药应当合理混用,农药混用时要注意以下问题:  相似文献   

14.
化肥和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是我国农业生产可持续性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笔者以2015年为基准年,对2018年西安市化肥和农药使用零增长行动实施情况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与2015年相比,2018年西安市总体实现了化肥和农药使用零增长的目标,但仍有4个区县(临潼区、阎良区、长安区、周至县)的化肥总量上升,有1个区县(阎良区)的农药总量上升。总体来看,西安市肥药使用偏大过量问题突出,今后应以“降强度、提效率”为突破口,深入挖掘降肥减药潜力,争取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负增长的更高目标。  相似文献   

15.
《农家顾问》2011,(2):7-7
2011年1月14~15日召开的全国农药管理工作座谈会提出.2011年继续开展“农药市场监管年活动”,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继续推进《农药管理条例》修订,争取早日出台。二是加强高毒农药管理,继续淘汰和禁用一批高毒农药,开展生物农药和低毒农药推广补贴试点,鼓励农民使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在蔬菜优势区域重点县推行高毒农药定点管理,实行实名购药。  相似文献   

16.
正不恰当地施用农药,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及作物产生直接的危害,可是现代设施农业又离不开农药,所以农药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正确地施用农药,还能助力丰产丰收,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农药的施用注意事项:一、购买时选择正规渠道农药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选购"放心药"很重要,购买农药时做到"四不买",一是购买正  相似文献   

17.
农药是控制农作物重大病虫为害,保障农业丰收的重要生产资料。使用农药是农业保产、增产、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劳动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但农药又是一种有毒物质,使用不当、管理不严,会对农作物产生药害,污染环境,危害人畜健康和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8.
<正>一、农药的选购安全合理使用农药,首先要做到选购合适的农药。如果选择不当,不但达不到防病灭虫的目的,而且是一种浪费,甚至还使植物产生药害。严重的则造成食品污染,给人类自身带来威胁。因此,要注意认真选购农药。认真选购农药就是要注意对症购药和识别假、劣农药。1.对症购药:首先要明确防治的对象。什么病虫用什么药。这可用以下办法给以解决:请教当地植保(农技)人员,请教门市农药销售员,详细查看使用说明书或标签,查阅植保有关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9.
宋烨华 《河北农业》2005,(12):39-40
农药是有毒物质,它对人类的毒性分为两类:一是直接接触农药造成急性中毒;二是人们长期食用残留农药的食物造成慢性中毒。我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量较多的国家,家庭土地经营规模小,家家户户存药治虫,接触农药的人多、发生中毒事故时有发生。为了减少中毒事故的发生,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法规,《农药管理条例》、《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法规对农药安全使用都做了具体的规定:安全合理使用农药要选用对路的农药品种、适时用药、严格掌握施用量、喷布要均匀周到、坚持轮换用药、合理复配混用农药等,特别要加强施药人员的安全防护和施药过程的安全操作。但安全使用农药涉及多部门的工作,要做好安全使用农药,还需要各级政府重视,各部门配合,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20.
农药的使用,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的效益,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究其原因,主要是农药使用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用量增大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的改革与复种指数提高,化学农药的使用越来越频繁,用量也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水稻、蔬菜和果树上的用药量大得惊人.据调查,水稻平均667平方米(1亩)用药量达3.5公斤,蔬菜上的用药量达7.5公斤,多的达10公斤以上,尤其是大棚蔬菜5~7天就要打一次药.如此频繁地使用农药,虽然防治了病虫害,但同时也杀死了天敌,破坏了农田的生态平衡,出现了用药量与病虫害相互递增的恶性循环.这样,不仅增大了防治成本,而且加剧了环境污染,加快了抗性的产生,不利于病虫害的可持续控制,同时也增加了农副产品中农药的残留量,危及人畜健康与安全.   2.盲目使用当今农村,大多数青年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在家务农的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他们绝大多数不懂技术而盲目使用农药.对作物病虫害,往往只需一种农药就能解决问题,却同时使用了几种农药;只需少量农药就能防治的却用数倍的药量.更有甚者,病虫不分,用杀虫的药去治病,用治病的药去杀虫.很多农民是科盲,没有什么农药常识,连什么是触杀,什么是胃毒,什么是内吸,什么是熏蒸都分不清楚,更谈不上对症下药.在防治策略上,往往是轻防重治,增加了防治难度.   3.扩大范围在农药使用过程中,不按使用说明的要求,任意扩大使用范围,特别是在使用一些高毒高残留品种时尤为突出.国家明令禁止在蔬菜上使用甲胺磷,但不少菜农急功近利,盲目追求防治效果,在蔬菜上反复使用甲胺磷,因此造成的急性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有的农户根本不考虑农药的安全间隔期,这在蔬菜种植上表现十分明显,甚至出现今日打药明日上市的现象.   4.新品种不易推广在农村使用的农药品种中,老农药大宗品种占了90%的比例,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新品种却难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