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丙硫克百威及其主要代谢物在棉田中的残留降解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将20% 丙硫克百威乳油施于棉田, 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技术研究了丙硫克百威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在棉田中的残留降解情况。结果表明: 1) 丙硫克百威在棉田土壤和棉叶中可很快降解转化为克百威, 克百威在棉叶中的最大残留值出现在施药后当天, 在棉田土壤中出现在施药后3d, 说明丙硫克百威在棉叶中的降解速率快于在棉田土壤中; 2) 克百威可进一步转化为3-羟基克百威, 后者在棉叶和棉田土壤中的残留量表现为先升后降, 到第10 天才达最大值,明显滞后于克百威最大值出现的时间; 3) 丙硫克百威和克百威在棉叶和棉田土壤中的降解过程符合Ct= C0·e-kt方程, 它们在棉叶中的降解半衰期为3.6~4.4d, 在棉田土壤中则为10.4~11.9d; 4) 当丙硫克百威的用量按有效成份计为200~400g/hm2, 每季棉花施药3~4 次(每次间隔7d) , 最后一次施药距采收时间分别为20、30d时, 丙硫克百威(含克百威和3-羟基克百威) 在棉籽和棉田耕层土壤中的残留量均小于0. 5 mg/kg。  相似文献   

2.
采用包被抗体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分析(ELISA)法测定了甘蔗中的克百威残留量。在优化条件下,对克百威标样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000 1~1 mg/L,抑制中浓度(IC50)=3.09 μ g/L,5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9.3%, IC20值为0.085 μ g/L。甘蔗中分别添加克百威标样1,0.1,0.01 mg/kg,直接竞争ELISA法测定的回收率分别为86.3% ~99.1%,89.0% ~101% 和70.7% ~90.6%,RSD(n=5)分别为5.4% ,5.2% 和10.7%。ELISA法对甘蔗中克百威残留的最小检出量为6.3×10-11g,定量限可达1.26 μ g/kg。而同样前处理条件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法对克百威的最小检出量为5×10-8 g,检测甘蔗中克百威残留的定量限仅为2.5 mg/kg。  相似文献   

3.
本文建立了丁子香酚在番茄和土壤中的高效液相色谱残留分析方法。该方法仪器最低检出量为3×10-10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3mg/kg,平均回收率为93.2%~112.5%.变异系数为1.2%~14.0%。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白菜中丁硫克百威及其代谢物克百威、3-羟基克百威和3-酮基克百威的同步检测方法。白菜样品匀浆后用硅藻土混合分散,经加速溶剂萃取仪(ASE)用二氯甲烷萃取,固相萃取柱净化,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仪上采用正电离方式以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内标法定量。丁硫克百威及其3种代谢物在白菜中的平均回收率在85%~122%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2.3%~12.5%,检出限为0.002~0.01 mg/kg,定量限为0.005~0.02 mg/kg。采用该方法测定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丁硫克百威在白菜中的消解半衰期为0.9 d,代谢物克百威在施药当天即达到最大值,并在1 d内消解70%以上,而3-羟基克百威与3-酮基克百威的浓度则在1 d时达到最大值,然后呈现快速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氟虫腈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建立了氟虫腈及其代谢物在甘蓝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该方法仪器最低检出量为5×10 -12g,最低检出浓度为0.0005mg/kg,平均回收率为85.4 %~95.8 % ,变异系数为2.3 %~12.0 %  相似文献   

6.
2016年于湖南、山东等六地进行了马拉硫磷在莴笋中的规范性残留试验,建立了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器(GC-FPD)测定马拉硫磷在莴笋样品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我国各类人群的膳食摄入风险进行了评估。样品采用乙腈提取,丙酮置换净化、GC-FPD检测,结果表明:当马拉硫磷在莴笋全株、茎和叶中的添加浓度为0.02~8.0mg/kg时,其回收率在83%~108%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6%之间;马拉硫磷的最小检出量(LOD)为1.0×10~(-11)g,定量限(LOQ)均为0.02mg/kg。湖南和山东莴笋全株中马拉硫磷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马拉硫磷的半衰期为1.75~2.27d,属于易降解农药;六地的最终残留试验结果表明,最后一次施用马拉硫磷5、7、10d后,莴笋茎中的最终残留量≤0.509mg/kg,莴笋叶中的最终残留量≤5.670mg/kg。莴笋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各类人群对马拉硫磷在莴笋茎和莴笋叶中的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分别为0.115~0.445μg/(kg·d)和1.042~5.583μg/(kg·d),风险商值(RQ)分别为0.000 4~0.001 5和0.003 5~0.018 6,证明马拉硫磷在莴笋中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低。推荐我国马拉硫磷在莴笋茎和莴笋叶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MRL)分别为1 mg/kg和10mg/kg。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不同剂量二氯喹啉酸致烟草畸形生长与诱导植物体内保护酶系中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间的关系,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通过添加二氯喹啉酸,模拟田间二氯喹啉酸在土壤中的不同残留量,造成烟草不同程度的畸形生长,在不同时间内,测定烟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烟叶中POD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未用药的对照烟叶,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POD酶的活性有上升趋势,当处理28天后,各处理的二氯喹啉酸浓度为1.04×10-3、2.08×10-3、4.17×10-3、8.33×10-3和1.67×10-2mg/kg,对照和各处理的过氧化物酶活力分别为17.47、29.61、23.73、30.33、41.00、57.73OD·g-1·min-1,烟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较对照分别提高69.47%、35.80%、73.61%、134.69%和230.45%。POD同工酶的检测表明,处理过的烟叶酶带增多、颜色加重、酶活增强。  相似文献   

8.
四聚乙醛在烟草和土壤中的残留检测与消解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建立了烟草和土壤中四聚乙醛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中残留的四聚乙醛用二氯甲烷提取,中性氧化铝与活性炭混合柱净化,偏重亚硫酸钠溶液除去游离醛,所得的四聚乙醛经盐酸解聚成乙醛,乙醛与2,4-二硝基苯肼进行衍生化反应,经硅胶柱净化,GC-NPD测定其衍生物。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0.04 ng,最低检出浓度为0.02~0.10 mg/kg;3个添加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6%~100%,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15%(n=5)。四聚乙醛在烟草及土壤中的残留试验结果表明:烟草植株对四聚乙醛的吸收在施药后4~5 d达到高峰,之后缓慢下降,到21 d已接近最低检出浓度0.04 mg/kg;其在土壤中的半衰期约为4 d;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四聚乙醛在干烟叶中的残留量低于最低检出浓度0.10 mg/kg,不会对烟草造成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9.
《湖北植保》2004,(3):39-39
根据国家标准的规定,我刊在刊发稿件中一律按照国家标准使用,为有利于读者阅读,现将常用单位符号及换算方法介绍如下:1 长度单位:km =公里、千米;m =米;cm =厘米;mm =毫米。换算:1km =10 0 0m ;1m =10 0cm ;1cm =10。2 重量单位:t =吨或10 3kg ;kg =公斤、千克;g =克;mg =毫克;1担=10 0斤=5 0kg。换算:1t=10 0 0kg ;1kg =10 0 0g ;1g =10 0 0mg ;10 0 0 g (1kg) =2斤;   5 0 0 g =1斤;5 0 g =1两。3 面积单位:m2 =平方米;hm2 =公顷;cm2 =平方厘米。换算:1hm2 =10 0 0 0m2 =15亩;1亩=6 6 7m2 。4 浓度单位:1×10 - 6 =1mg/kg =1ppm (已…  相似文献   

10.
新农药介绍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4,25(1):45-46
中文通用名称:灭锈胺英文通用名称:mepronil农药登记名称和商品名称:20%灭锈胺乳油(纹锈灵)理化性质:灭锈胺原药(含量≥95%)外观为浅棕色粉末状结晶。熔点:92℃~93℃;蒸气压(20℃):5.59×10-5Pa;水中溶解度为1.27×10-2g/L(20℃);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对弱酸性、弱碱性(pH5~9)、热及紫外线均较稳定。毒性:灭锈胺原药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急性经毒性:灭锈胺原药对大鼠急性经口LD50>5000mg/kg,急性皮LD50>2000mg/kg,对皮肤无刺激性,对眼睛轻度刺激性;皮肤致敏试验结果为无至敏性,属弱致敏物致突变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