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畜禽业》2017,(Z1)
母猪不吃食症是兽医临床工作中常见的一种生殖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因治疗方法不恰当,可能导致母猪不孕不育,或产后死胎,母猪产后无乳,乳质下降,重者导致母猪、仔猪死亡,是母猪养殖中的一大顽疾。  相似文献   

2.
母猪便秘的原因简析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萍 《畜禽业》2012,(11):37-38
<正>随着生猪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快速发展,养殖科技水平含量不断提升,特别是快速增重饲养法、母猪的限位栏饲养、饲喂全价饲料、各类疫病的科学防控,使生猪养殖得到更为安全健康发展。但在生产实际中,一些因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的一些并不起眼的普通类疾病却制约了养殖生产,影响了生猪的生产性能及养殖效益。如母猪的便秘。在规模养殖场,母猪便秘发生率较高,有的场高达60%甚至更高,成为广大养猪生产者深感困扰的问题之一。母猪发生便秘轻者会造成母猪食欲不振、营养摄入不足、产后无乳、  相似文献   

3.
母猪产后都会出现不吃食的症状,该病症不及时治疗,母猪会出现无乳和缺乳的现象,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主要通过观察产后母猪,分析影响母猪产后不食的因素,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4.
母猪产后常见病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母猪产后常见病有产后不食、厌食、产后无乳或泌乳不多、产后发热、产后便秘、产后瘫痪、产后子宫脱出、产后跛行、产后乳房炎等,本文将对各种常见病的治疗和预防作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4,(5)
<正>在养猪生产实践中,母猪产后不孕问题会经常遇到,并且会给养殖场(户)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指导养殖场(户)降低损失,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在此对母猪产后不孕的原因及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原因导致母猪产后不孕的原因有很多,通过总结归纳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1饲养管理不当环境温度不适宜,母猪最合适的温度为1822℃,当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直接影响到母猪的发情。过肥或过瘦,过瘦造成母猪营养不良,使生殖机能受到抑制;过肥,卵巢内脂肪沉积,卵泡上皮脂肪变性,而使性激素功能减弱,影响卵子成熟,引起母猪不发情或发情表现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陈光碧 《畜禽业》2008,(9):71-72
母猪产后无乳症是当今集约化猪场分娩母猪哺乳期的常见病,主要见于初产及老龄母猪。临床特征主要是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仔猪吮乳,乳房无乳及泌乳不足,泌乳期间乳腺机能紊乱,引起母猪元乳症的原因很多,不清楚发病原因,会使母猪得不到及时治疗,造成仔猪生长缓慢、发病率、死亡率增加,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要介绍母猪产后无乳少乳发病原因与治疗措施,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母猪产后不食是生产母猪的常见病症,其症状表现不一,在农村家庭养殖和猪场中有很大的普遍性,给养殖业带来很大的麻烦,影响了养殖户的收益和猪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只有找  相似文献   

8.
<正>母猪"产后不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产后母猪的一种综合征。生产中只有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1母猪产后消化不良引起的不食1.1临床症状母猪分娩会消失大量体力,其消化能力也会明显下降,此时立即给母猪饲喂较多精料,或突然更换饲料,会加重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生产中常见到母猪一次采食较多饲料后,便食欲不振,采食量逐渐减少直至废绝;母  相似文献   

9.
宋亚林 《畜禽业》2023,(6):87-89
母猪生产后由于各种因素影响,会发生如闭尿病、乳部疾病、产后带下等各种产后疾病,不仅会严重影响到母猪健康,还会对仔猪生长产生影响,因此,母猪产后疾病防治,一直都是养殖人员重点关注的内容。通过中兽医治疗手段治疗母猪产后疾病,可获得良好成效,且不会对母猪及仔猪身体产生伤害,具备较高的应用优势。基于此,针对母猪产后常见疾病,探究有效的中兽医治疗方法,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为母猪健康养殖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丁玉  孙学全 《畜禽业》2013,(5):95-96
<正>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PPDS)也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泌乳失败、产后菌毒血性无乳症,是猪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可造成母猪产后泌乳减少,乳汁稀薄如水,乳汁中带有凝乳絮片;也可造成部分产后母猪长期不发情、发情不规律,产仔数减少,严重的使母猪淘汰;仔猪生长发育不良,低血糖症,下痢,死亡率增高,严重的甚至整窝仔猪死亡。1发病原因及原因分析1.1营养因素营养不良或过剩,均可导致母猪生理机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和抗病力差、无乳或缺乳。  相似文献   

11.
母猪产后子宫内膜炎是特指母猪产仔后发生的子宫黏膜的急性炎症,常发生于母猪分娩后的数天之内。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炎症易于扩散后引起子宫浆膜和子宫周围炎,并转为慢性炎症,最终可能导致该母猪长期不孕;近年来,该病在德宏州养殖场户中发病率较高。主要分析总结细菌性母猪子宫内膜炎发生与防治方法,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甲鱼养殖业在我区各地迅速发展,其养殖规模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一些养殖场从国外或国内大量引种养殖,但许多场在引种养殖后不久(通常在一个月内),甲鱼苗种就普遍暴发白斑病,发病率高达30%-80%,有的苗种在暂养池中还未进行分塘养殖就已大量死亡,而发病后进行药物治疗往往收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母猪无乳综合征即母猪产后综合征,是指母猪产仔后12-48h少乳或无乳的一类普通疾病。该病是产后母猪常发病之一,发病母猪一般预后良好,但常因治疗方案欠佳,导致病程延长,仔猪因不能及时吃上初乳而使成活率降低,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直接损失;有的母猪还因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本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产后厌食或停食、精神沉郁,昏睡、发热、乏力、恶露,少数病例体温略有升高。为有效的诊治本病,我们连续三年对7个种猪场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179头发病猪,根据不同的发病症状和发病类型,采取催产、强  相似文献   

14.
《畜禽业》2021,(8)
养殖业是我国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生猪养殖最为普遍,关系到大多数养殖户的经济利益。生猪养殖过程中,母猪产后容易出现产后疾病,严重时甚至导致母猪死亡。传统母猪产后治疗主要以西药治疗方法为主,长时间用药不仅使母猪产生耐药性以及不良反应,甚至导致母猪肉质发生变化,不符合市场需求,给养殖户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中兽医医治母猪安全、可靠,并且经济实惠,减少药物沉积现象,保证生猪养殖安全。以母猪产后治疗为研究对象,从中兽医角度治疗母猪疾病略谈几点体会,旨在促进我国中兽医治疗母猪产后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4,(1)
<正>母猪产后的不适感,无力感,产后疼痛,产仔时间过长,产后子宫淤血,产后病原感染。分娩过后能量消耗严重,体内酮体蓄积,无乳以及体内激素分泌功能紊乱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母猪食欲极差乃至不食,母猪在产后需要的能量和营养物质不能通过有效的采食获取,在外界不能获取的情况下会动用和分解自身的脂肪储备来维持产奶和自  相似文献   

16.
<正>母猪无乳或缺乳是母猪产后的一种常见病,直接影响到哺乳仔猪成活率、生长发育及整个猪场的经济效益。引起母猪无乳或缺乳有诸多因素,笔者多年来在临症时应用辨证方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  相似文献   

17.
《畜禽业》2014,(3)
<正>母猪产后由于机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所以在生产中一定要注意预防。1母猪产后发热不食母猪产后发热不食是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或细菌感染所致的多种疾病造成的,虽死亡率低,但对母猪的乳汁质量,泌乳量及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1.1发病原因母猪产后热往往是由于接产消毒不严引起的。产仔时,胎儿过大挤伤产道,或接产者手臂未经严格消毒,伸入产道掏摸,都能造成产后热。尤其是天气闷热,棚舍通风不良,产后母猪体热  相似文献   

18.
<正>母猪无乳综合症是母猪产后的常见病,主要见于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其特征是母猪产后1~3d,泌乳逐渐减少,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仔猪吮乳。笔者在治疗猪病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母猪无乳现象,给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大鲵人工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喜食饵料的选择成了大鲵养殖者最关注的问题。目前在大鲵养殖中主要投喂鲜活饵料或冰冻饵料,包括鱼、沼虾、昆虫幼虫、鸡肉、猪肝等。我们根据养殖场常用的饵料,筛选出麦穗鱼、沼虾、鳙鱼肉和虹鳟鱼肉进行比较研究,探究大鲵对四种饵料的喜食率,寻求大鲵喜食饵料,以减少饵料浪费,降低养殖成  相似文献   

20.
<正>在治疗猪病的过程中,经常发现母猪无乳现象,给养猪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经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母猪无乳综合症是母猪产后的常见病,主要见于初产母猪和老龄母猪,其特征是母猪产后1~3d,泌乳逐渐减少,厌食,精神萎靡,不愿让仔猪吮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