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筛选出连翘叶抗氧化的主要药效物质,探讨其抗氧化的作用效果。采用化学法、过氧化氢诱导巨噬细胞RAW264.7损伤模型,以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2-自由基和细胞抗氧化酶活力为指标,综合评价连翘叶中7种成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连翘叶中连翘酯苷A (FSA)、连翘酯苷B (FSB)、连翘酯苷H (FSH)和连翘酯苷I (FSI)成分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O2-自由基均具有较好的清除能力。FSA、FSB、FSH和FSI可提高过氧化氢诱导的巨噬细胞RAW264.7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提高还原性谷胱甘肽(GSH)含量,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改善过氧化氢诱导的细胞氧化损伤。经热图分析及主成分分析,发现FSA、FSB、FSH、FSI 4种苯乙醇苷类成分与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研究表明,连翘叶中的FSA、FSB、FSH、FSI 4种苯乙醇苷类成分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是连翘叶发挥抗氧化活性的主要药效物质。  相似文献   

2.
建立10批不同产地婆婆纳的特征图谱,对婆婆纳中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量研究。采用HPLC建立不同产地婆婆纳的特征图谱,选用Agilent SB色谱柱(4.6 mm×250.0 mm, 5μm),以乙腈∶四氢呋喃(20∶7)-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5 nm,进样量10μL。通过相似度评价、灰色关联度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式分析(OPLS-DA)对10批婆婆纳的特征图谱进行分析,并通过测定标志性成分含量综合分析婆婆纳药材质量。结果表明,10批婆婆纳HPLC特征图谱具有16个共有峰,共指认出胡黄连苷Ⅱ、木犀草素2个共有峰,其中胡黄连苷Ⅱ的含量范围为0.35%~2.60%。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可科学、有效地对不同产地婆婆纳药材质量进行探究,为婆婆纳药材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建立构树叶HPLC特征图谱,同时测定8个成分的含量。采用Thermo Scientific Syncronis C18柱,乙腈-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30 nm。借助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系统评价16批构树叶相似度,外标法测定8个成分含量,结合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批次构树叶品质和一致性。结果显示,16批构树叶特征图谱相似度较高,相似度在0.814~0.992。试验得到18个共有峰,并测定了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荭草苷、牡荆苷、异牡荆素、野黄芩苷、新绿原酸、隐绿原酸、绿原酸等8个成分的含量。主成分分析将16批样品聚为3类,样品分类趋势明显,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研究表明,试验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可同时测定构树叶中8个成分含量;8个成分能够体现构树叶整体分类信息,可将其作为构树叶特征成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当归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测定药材及其提取物中2种主成分的含量。方法:以Phenomenex Gemini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建立当归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药材及其水蒸汽提取物进行含量测定;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对16批样品进行相似度评价分析;通过SPSS 21.0统计软件采用聚类分析(CA)和主成分分析(PCA)对HPLC指纹图谱进行模式识别研究。结果:建立了当归药材指纹图谱,16批不同产地当归药材的相似度均≥0.937;确定共有峰12个,并且药材中主成分阿魏酸含量为0.89~1.71 mg/g,藁本内酯含量为11.77~31.20 mg/g。CA将不同批次当归药材分为5类,反映了甘肃16个不同产区当归药材的质量特征;通过PCA筛选出累计贡献率达到91.093%的4个主成分,得到决定当归药材质量的4个化学成分。结论: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CA、PCA方法可以客观、全面、有效地用于当归药材的质量评价,为当归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测定黄连与黄连须、黄连茎叶主要生物碱含量并建立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分析其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采用HPLC分析比较黄连及黄连须、黄连茎叶中小檗碱、表小檗碱、药根碱、黄连碱、巴马汀含量差异并建立指纹图谱,通过羟自由基(·O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自由基体外清除试验与总还原力试验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差异,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HPLC指纹图谱与抗氧化活性的谱效关系。结果发现小檗碱、巴马汀含量为黄连>黄连茎叶>黄连须;药根碱、黄连碱和表小檗碱含量为黄连>黄连须>黄连茎叶;总还原力为黄连>黄连茎叶>黄连须,·OH、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为黄连茎叶>黄连>黄连须;总还原力与各峰均有较强相关性,·OH、DPPH、ABTS·+自由基清除力与4号峰相关性较强。说明黄连茎叶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黄连须与黄连茎叶均有一定药用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6.
湖北油菜蜂蜜的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显来  刘吟  黄文 《中国蜂业》2010,61(4):10-13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分析了湖北省不同产地油菜蜂蜜中的微量特征成分,得到5个稳定的共有峰.与湖北产洋槐蜜和荆条蜜图谱相比较,进一步确定了所得5个共有峰是湖北油菜蜜特有的指纹图谱峰,并通过LC/MS分析得到各峰对应物质的分子量.同时,通过比较掺假蜜与纯蜜的色谱图还发现,借助蜂蜜中微量特征成分分析来控制蜂蜜质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建立藏药刺柏的HPLC指纹图谱,运用2种统计方法分析不同产区的刺柏药材质量差异。采用HPLC-DAD技术,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0.1%磷酸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建立刺柏药材的指纹图谱并对指标性成分进行测定含量。对6批不同藏药刺柏进行相似度评价,并运用聚类分析(CA)、主成分分析(PCA)对HPLC指纹图谱进行分类分析。结果表明,刺柏药材HPLC指纹图谱共有峰16个,对14号峰进行指认为穗花杉双黄酮;6批刺柏药材的相似度均0.90;CA将不同产地刺柏药材分为3类,反映了6个不同产区刺柏药材的质量特征;PCA结果显示前4个主成分的累积贡献率达到96.13%,6个化学成分代表刺柏药材质量。说明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CA、PCA方法可有效控制刺柏的质量,为药材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对不同来源五倍子两种形态肚倍和角倍进行HPLC特征指纹图谱研究,并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深入研究五倍子药材不同形态中有效成分差异,为五倍子的质量控制及评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对肚倍和角倍样品进行测定,并记录色谱图,按《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 版)》对色谱图进行匹配生成肚倍和角倍的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采用化学计量学软件origin 2018对肚倍和角倍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PCA)研究。结果:分别建立了肚倍和角倍的 HPLC 特征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识了没食子酸、没食子酸甲酯、1,2,3,6-四-O-没食子酰葡萄糖、1,2,3,4,6-五-O-没食子酰葡萄糖4个特征峰。角倍与肚倍相似度低,可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将其分为 2 大类从两者的HPLC特征指纹图谱相比,肚倍比角倍多了5个峰,保留时间为20.3 min、26.0min、27.6min、54.6min、75.9min,同时少了49.1 min相对位置的保留峰。结论:通过分析不同产地的五倍子角倍和肚倍中特征性化学成分,表明肚倍的有效成分多于角倍。利用相似度研究、聚类分析技术及主成分分析,可有效区分二者,为五倍子药材质量综合评价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明确不同产地、不同生产方式丹参药材的质量相似性,建立丹参药材主成分特征图谱以及色差指纹图谱,形成快速、科学的立体质量评价方法,并为丹参临床使用及不同地域药材生产提供数据参考。运用HPLC建立丹参药材指纹特征图谱质量分析方法,通过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和ModuleLab Chroman软件对丹参药材质量进行相似性评价及计量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PCA)、K最近邻法(KNN)等算法及可视化方法对样品丹参药材的色度值总体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产地丹参药材共有11个共有峰,合成特征图谱相似度范围为0.894~0.999,表明不同产地样品化学成分差异较小,各产地丹参药材具有较好的相似度,但根据成分PCA得分载荷图与聚类分析显示,主成分贡献率为85.93%,其中丹酚酸B成分有较高的贡献率,说明丹酚酸B是造成不同产地差异的主要物质;主成分测定显示不同产地与不同生产方式的丹参药材总丹参酮类成分也具有较大差异,总丹参酮含量为1.358~7.515 mg/g,丹酚酸B含量为4.574~112.670 mg/g;药材颜色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区丹参药材颜色具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广西...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TF-103抗球虫活性与指纹图谱组效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中药复方TF-103提取物抗球虫活性的测定和建立相关的指纹图谱,利用数理统计学手段研究中药复方化学指纹图谱中所含信息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指纹图谱中某些特征峰与其抗球虫活性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江苏不同产地韩信草高效液相色谱指纹谱图,测定其有效成分芹菜素的含量,试验采用HPLC-二极管阵列检测器,Agilent Eclipse XDB-C_(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0.5%冰醋酸水溶液-乙腈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75 nm的色谱方法对10批江苏不同产地韩信草建立HPL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对谱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苏10批不同产地韩信草的HPLC指纹图谱中确定1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1。指认13号共有峰为芹菜素,线性范围为7.00~70.00 μg/mL(r=0.9997),10批样品芹菜素含量均在1.25~1.48 mg/g。说明多批样品具有一致性。所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韩信草药材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制定黄芩黄酮HPLC特征图谱。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16批黄芩黄酮样品测定分析,制定了黄芩黄酮特征图谱。结果显示,试验确定了样品8个共有特征峰,通过标准品比对以及借助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进一步分析,确认了4个特征成分,分别为黄芩苷、汉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并初步确定了另外4个特征成分。以黄芩苷的色谱峰为参照峰(S峰),8个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3%。研究表明,该特征图谱制定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为黄芩黄酮作为兽用中药开发的质量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指纹图谱联合多元统计分析,确定可鉴别土茯苓饮片质量的指标成分。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被用于15批土茯苓饮片指纹图谱的建立,并采用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筛选15批土茯苓饮片的差异性指标成分。结果显示,15批土茯苓样品指纹图谱具有9个共有峰,各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在0.919以上,指纹图谱方法重复性良好;HCA结果表明15批土茯苓样品可被分成3类;PCA结果表明3个主成分能够较好地反映15批土茯苓样品的主要信息;OPLS-DA处理中变量重要性投影(VIP)筛选出的差异性指标成分依VIP值大小分别为色谱峰9号、2号、8号、1号、3号。当前市售土茯苓饮片质量不均,需划分质量等级;土茯苓饮片质控标准有待完善,需进行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建立滋阴清热降糖丸HPLC指纹图谱,并对多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5 HC-C18(250.0 mm×4.6 mm, 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采用PDA检测器在190~400 nm处进行全波长扫描,提取最大波长色谱图。对10批样品进行HPLC分析,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生成指纹图谱,并对样品中多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试验成功建立了滋阴清热降糖丸HPLC指纹图谱,确定共有峰,同时对9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符合要求。本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操作简便,测定成分全面,重复性好,可为滋阴清热降糖丸质量标准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的营养活性物质是指饲料中天然存在的或饲料在加工过程中以及在动物体内消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益微量成分,这些成分在促进肠道健康、维持免疫和氧化平衡以及调节基因表达等特殊营养调控或保健功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和发展前景。但因营养活性物质来源广泛、组分复杂、功效和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制约了其在畜牧业中的广泛应用。指纹图谱技术等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为营养活性物质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在总结饲料营养活性物质指纹图谱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活性物质结构-谱-量-效关系,以期为创新性地构建结构-谱-量-效综合评价为基础的饲料质量评定新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研究旨在运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建立饲用植物蒲公英水提物的特征图谱,并用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蒲公英水提物进行质量评价。采用Sunfire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 L/min,进样量10μL,柱温35℃,检测波长329 nm,将22批蒲公英水提物色图谱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年版)中,选取分离度、峰型较好的8个峰为特征峰,得到蒲公英水提物特征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蒲公英水提物HPLC特征图谱共确定了8个特征峰,指认了单咖啡酰酒石酸、绿原酸、咖啡酸和菊苣酸4个色谱峰,相似度结果为0.869~0.999,说明22批蒲公英水提物质量相对稳定;当欧氏距离为4时,聚类分析将22批不同产地的蒲公英分成3类,S6一类,S4一类,其余批次为一类;主成分分析中单咖啡酰酒石酸和菊苣酸具有最大的贡献度。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与特征图谱相结合,可为蒲公英水提物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旨在通过建立蓝刺头总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为评价蓝刺头药材的质量提供依据。色谱柱为Apollo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1%甲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331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4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SPSS 22.0统计学软件和SIMCA-P12.0软件对10批蓝刺头所含总黄酮的色谱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蓝刺头总黄酮的指纹图谱共有模式,共标定了10个共有峰,其中8号峰为芹菜苷峰;10批药材相似度较好,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均将10批药材分为3类;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得到引起蓝刺头药材批次间总黄酮成分差异的4个色谱峰。综上,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方法结果准确、稳定,可为蓝刺头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构建青海宽叶羌活(Notopterygium forbesii Boiss)药材的红外光谱,指纹图谱,评价药材质量.方法: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测定宽叶羌活在4 000~400cm-1范围内的光谱吸收峰,计算二阶导数光谱,并应用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聚类方法评价羌活化学成分累积量.结果:青海8个产地宽叶羌活有18个红...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对比研究凹叶厚朴与厚朴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抑菌活性。挥发油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凹叶厚朴与厚朴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运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含量,使用比浊法研究凹叶厚朴与厚朴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抑制作用。GC-MS结果显示,两种挥发油中芳樟醇、α-松油醇、α-桉叶醇、β-桉叶醇等12种共有成分在凹叶厚朴中的含量大于厚朴,合计占各自挥发油含量的58.25%、46.02%。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凹叶厚朴与厚朴挥发油对10种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凹叶厚朴对ATCC25923等8种菌的抑菌效果显著优于厚朴。研究表明,试验结果可为中草药添加剂的开发应用及抑菌剂的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全面质量评价饲料添加剂淫羊藿提取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构建不同品种及地区淫羊藿提取物的特征图谱,并测定其中5个质量控制成分的含量。以1 mL/min的流速,乙腈-水的流动相,35℃的柱温,270 nm的检测波长,20μL的进样量为条件,用Waters C18(4.6 mm×250 mm,5μm)的柱子上机。建立18批淫羊藿提取物的特征图谱,用外标法测定其中5个成分含量。建立的淫羊藿提取物特征图谱定有7个共有特征峰,基于高分辨数据分析和标准品比对,指认5个峰。采用聚类分析及主成分分析(PCA),分析了不同淫羊藿提取物的关联性。测定10批市场销售的淫羊藿提取物产品中五种黄酮醇苷的含量。建立的淫羊藿提取物特征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符合方法学要求,为市售淫羊藿提取物的质量控制管理和资源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