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建立黑加仑提取物中飞燕草素葡萄糖苷、飞燕草素芸香苷、矢车菊素葡萄糖苷、矢车菊素芸香苷等4种主要花色苷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方法,采用Inertsil ODS-3色谱柱(4.6 mm×250.0 mm,5μm),流动相为2%磷酸水溶液∶色谱乙腈(310∶40,体积比),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540 nm,柱温30℃。结果表明,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芸香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苷分别在5.56~278.00、5.64~282.00、5.78~289.00、5.80~29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加样回收率为98.69%~100.89%,RSD均在1.5%以内。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以用于黑加仑提取物中主要花色苷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蓝莓果中花色苷的定量分析方法。蓝莓样品经酸化乙醇超声提取,色谱柱为C_(18)色谱柱,流动相为酸性较强的2%甲酸水溶液(A)和2%甲酸乙腈溶液(B),检测波长为520 nm,花色苷含量以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的含量表示。结果表明: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在1.0~10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蓝莓果中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回收率为92.61%,RSD为0.75%,且样品中花色苷物质分离度、精密度均良好;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1和0.5 μg/mL。经测定,灿烂、圆蓝、巴尔德温这3个蓝莓品种中圆蓝品种花色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花色是植物的重要观赏性状,花色苷在花色呈现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对花色苷种类及其含量进行分析,可以为解析花瓣呈色的机理奠定基础。  方法  本研究以映山红亚属3个杂交组合的双亲及其子代共36份样品为对象,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仪定性定量检测花瓣中花色苷的组分,并分析花色苷在亲子代中的分离变化规律。  结果  本研究中共检测到17种化合物,其中芍药色素3-O-半乳糖苷、飞燕草素3-半乳糖苷、锦葵素3-O-半乳糖苷和矮牵牛素3-半乳糖苷首次在映山红亚属植物中检测到。映山红亚属植物中的花青素以矢车菊素和芍药色素为主,且主要以阿拉伯糖苷的形式存在。其中矢车菊素3-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芍药色素与映山红亚属花瓣的红色着色相关。飞燕草素3-阿拉伯糖苷、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和锦葵素3-O-葡萄糖苷与映山红亚属花瓣的紫色着色相关,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与花瓣紫红色着色相关。花色苷的分离分析结果表明,矢车菊素类和芍药色素类糖苷表现出超亲遗传的特性,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锦葵素3-O-葡萄糖苷、矮牵牛素3-O-阿拉伯糖苷表现出偏向父本遗传的特性。  结论  本研究从花色苷种类和含量角度解析了映山红亚属花色呈色机制,同时也为花色育种的亲本选择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以5个不同花色的锦绣杜鹃品种为研究材料,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离子淌度-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UPLC-Q-TOF-MS)方法对其花瓣中含有的花青素苷成分和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个样品花瓣中含有的花青素苷组成和含量存在明显差异.矢车菊素类糖苷是锦绣杜鹃的主要糖苷类型,紫粉色的粉鹤品种和紫红色的紫鹤品种中含有的花青...  相似文献   

5.
建立紫玉米中花青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紫玉米中的花青素经过酸化乙醇溶液超声加热提取,使花青素水解为一些常见的花色素。选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以1%甲酸水溶液和1%甲酸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530 nm 波长处对6 种常见花色素(飞燕草色素,矢车菊色素,矮牵牛色素,天竺葵色素,芍药色素,锦葵色素)进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在浓度为0.2 mg/L~100 mg/L 范围内,6 种花色素与响应值呈线性关系,分别获得标准曲线方程及相关系数,r2>0.99; 6 种花色素的平均回收率在88 %~106 %,RSD 值在0.5 %~3.9 %。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苹果梨花色苷组分及套袋梨解袋后花色苷含量变化,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套袋苹果梨果皮花色苷组分及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成功测出苹果梨果皮中三种花色苷及含量,其中矢车菊素-3-O-半乳糖苷含量占总含量的90%,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含量较少,芍药素-3-O-半乳糖苷含量最低;套袋苹果梨解袋后果皮明显着色,且花色苷含量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紫枝’玫瑰5个开花时期花瓣中的花青苷、类黄酮苷和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和含量,推定‘紫枝’玫瑰花的花青苷代谢途径,为探讨玫瑰花色的呈色机理和花色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以‘紫枝’玫瑰不同开花时期的花瓣为试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超高效液相色质联用分析法(UPLC-DAD-Q-TOF-MS)对其花青苷、类黄酮苷和类萝卜素进行结构推定和定量分析,结合化学反应过程推测‘紫枝’玫瑰花青苷代谢途径。【结果】在‘紫枝’玫瑰中鉴定出8种花青苷、16种类黄酮苷和β-胡萝卜素,没有检测到叶黄素;花青苷主要以芍药素、飞燕草素、矢车菊素和天竺葵素的双糖苷为主,四类花青苷都在花蕾期和初开期相对含量最高;检测到芍药苷的两种甲基化衍生物,没有发现飞燕草苷的甲基化衍生物;类黄酮苷以槲皮素和山萘酚的糖苷化、酰基化和甲基化的衍生物为主。定量分析显示,芍药苷和飞燕草苷占‘紫枝’玫瑰总花青苷含量的90%以上;芍药苷含量在‘紫枝’玫瑰开花过程中随花色变浅而降低,飞燕草苷在开花过程含量变化不大;芍药苷和飞燕草苷的比例(Pn/Dp)随花色变浅而降低。【结论】‘紫枝’玫瑰花中含有芍药素、飞燕草素、矢车菊素和天竺葵素,这四类花青素在半开期之前完成全部积累,盛开期后只降解不合成。芍药素是形成‘紫枝’玫瑰花色的主要成分。‘紫枝’玫瑰的花青苷代谢途径中,甲基酶(Rr AOMT)的催化作用有底物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确定提取、分离纯化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中花色苷的最佳工艺,了解黑果腺肋花楸中确切的花色苷单体结构及其抗氧化活性。以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分析法探究超声波辅助提取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利用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出花色苷单体,并对其抗氧化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提取分离纯化黑果腺肋花楸中花色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125 W、乙醇体积分数为56%、V(液)∶m(料)=20 mL∶1 g、超声时间4 min,花色苷的最大提取量为6.49 mg·g-1;经高速逆流色谱分离纯化制备得到3个组分(矢车菊-3-O-阿拉伯糖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和飞燕草素-3-O-葡萄糖苷),且3个组分对DPPH(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清除率的能力依次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紫甘薯是天然抗氧化物花青素的重要来源。鉴定‘宁紫薯1号’花青素(PSPC)组成成分,探索紫甘薯花青素对高脂诱导肥胖的预防效果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液质联用技术分析紫甘薯新品种‘宁紫薯1号’的花青素组分;采用p H示差法测定制备的样品中总花青素含量。建立因高脂摄入过多导致机体产生营养性肥胖的动物模型,并灌胃不同剂量的紫甘薯花青素比较其预防肥胖效果。每周定时测量大鼠禁食6 h后的体重,通过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样品血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的含量,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瘦素(Leptin)含量。通过荧光定量PCR法(RT-PCR)检测下丘脑样品瘦素及其受体的m RNA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瘦素及其下游蛋白的信号表达。【结果】分离鉴定出11种PSPC组分,其中10种为已知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酰基化衍生物,峰1为新发现的1种化合物。制备的花青素样品中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含量为17.4%。体重指标直接表明高剂量花青素组预防肥胖效果最好,为(358.2±20.1)g,中剂量组其次,为(371.6±16.3)g;效果最差的为低剂量组,体重为(384.0±7.2)g。紫甘薯花青素各剂量组大鼠血糖、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3项血生化指标均趋于正常水平,有效预防肥胖的发生。血清瘦素检测结果显示,高脂组比对照组多释放65.50%;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紫甘薯花青素组血清瘦素含量分别为(3.13±0.05)、(2.84±0.12)和(2.64±0.06)ng·m L~(-1),与高脂组相比均显著下降。同时不同剂量紫甘薯花青素组下丘脑中瘦素及瘦素受体的m RNA表达均显著高于高脂组。而高剂量紫甘薯花青素组可以调节下丘脑中瘦素信号,从而降低下游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α(AMPKα)的磷酸化。【结论】高剂量紫甘薯花青素可以通过调节下丘脑中leptin/AMPKα信号通路有效抑制高脂诱导肥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紫菜薹花色苷组分鉴定及其稳定性和抗氧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紫菜薹色素中花色苷类物质种类及其组成,并研究其呈色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为紫菜薹及其色素的深加工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广泛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电喷雾电离质谱联用技术(HPLC-PDA-ESI-MS)分析紫菜薹色素提取物中花色苷组分,探讨pH值和SO2对紫菜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并采用自由基清除和还原能力测试等方法探讨其抗氧化能力。【结果】首次鉴定出紫菜薹中15种花色苷,主要由9种高度酰基化的矢车菊花色苷(矢车菊素 3-槐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矢车菊素 3-咖啡酰槐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矢车菊素 3-香豆酰槐糖苷-5-葡萄糖、矢车菊素 3-阿魏酰槐糖苷-5-葡萄糖、矢车菊素 3-香豆酰槐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矢车菊素 3-阿魏酰槐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矢车菊素3-芥子酰槐糖苷-5-丙二酰葡糖苷、矢车菊素3-(6′-丙二酰葡糖苷-2′-(6″-香豆酰-2″-羟基苯甲酰葡糖苷))-5-(6-丙二酰葡糖苷)、矢车菊素3-(6′-丙二酰葡糖苷-2′-(6″-阿魏酰-2″-羟基苯甲酰葡糖苷))-5-(6-丙二酰葡糖苷))及2种非酰基化的单糖苷和二糖苷矢车菊(矢车菊素3-葡糖苷、矢车菊素3-槐糖苷-5-葡糖苷)组成,另含少量非酰基化单糖苷和二糖苷的飞燕草素(飞燕草素3-葡糖苷、飞燕草素3-葡糖苷-5-葡糖苷),以及牵牛花素(牵牛花素3-葡糖苷、牵牛花素3-槐糖苷-5-葡糖苷);紫菜薹色素pH稳定性与简单花色苷一致,酸性条件下较稳定,随着pH值的增加稳定性下降;但抗SO2漂白稳定性高。紫菜薹色素清除自由基能力和氧化物的还原能力均随其浓度增加而增强,同等浓度下紫菜薹色素清除·OH能力与Vc相当(P>0.05),还原能力低于Vc,而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强于Vc。【结论】紫菜薹含有丰富的高度酰基化和糖苷化的花色苷(呈片状紫色晶体光泽),具有较高稳定性和很强抗氧化活性,是一种值得开发的新型功能性配料及花色苷应用产品资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施用方式对紫甘薯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腐殖酸活性肥、甘薯专用肥、氮磷钾复合肥对紫甘薯生产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处理相比,3种施肥方式都可以增加分枝数、最长蔓长及蔓粗,促进紫甘薯地上部的长势,鲜薯产量增加54.8%~67.7%,薯干产量增加67.3%~78.6%,腐殖酸活性肥及甘薯专用肥均能显著提高紫甘薯的综合食用品质及花青素含量。[结论]对于鲜食型品种及花青素型品种建议施用腐殖酸活性肥及甘薯专用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猪肉中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同时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与HLB固相萃取小柱净化、洗脱,以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使用多反应监测(MRM)离子模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以猪肉为基质,四环素类抗生素在加标浓度为2和5μg/kg时,回收率为75.7%~88.7%,相对标准偏差为1.2%~5.6%(n=3),方法检出限为0.4~1.5 ng/m L;喹诺酮类抗生素在加标浓度为2和5μg/kg时,回收率为79.0%~90.5%,相对标准偏差为2.1%~6.3%(n=3),方法检出限为0.5~2.0 ng/m L。[结论]该试验所建立的方法可成功地应用于猪肉中目标抗生素残留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研究紫红薯糖蛋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使用水提醇沉方法、Sevage法除游离蛋白,用DEAE-52纤维素层析及SephadexG-75纯化制备糖蛋白。采用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1,1-二苯基-2-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率测定法及还原力测定法评价紫红薯糖蛋白体外抗氧化活性。糖蛋白在0~640μg/mL内,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活性增强;其中在紫红薯糖蛋白的质量浓度为640μg/mL时,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清除作用达到69.80%;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达到73.29%。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电子烟烟油中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正己烷提取,超声萃取,过0.45μm滤膜,GC-MS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IM)测定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结果]17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线性范围为50~800 ng/m 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0 0,方法的检出限为0.08~0.28 mg/kg,定量限为0.25~0.95 mg/kg。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为83.16%~107.9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97%~4.35%。该方法可应用于6种不同品牌电子烟烟油中塑化剂的测定。[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操作简单,适用于电子烟烟油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的检测与确证。  相似文献   

15.
探讨不同提取剂和不同物料比对紫甘薯原花青素提取的影响,并比较不同紫甘薯品种原花青素含量的差异。分别用5%的柠檬酸和95%乙醇(1%盐酸)作为提取剂,同时设不同物料比,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测定甘薯原花青素相对浓度,结果表明,不同的提取剂和不用的物料比所测得的甘薯原花青素相对浓度有差异但差异不显著。用5%的柠檬酸作为提取剂,物料比为1:25,测定8种紫色甘薯资源中原花青素相对浓度,结果表明品种间中原花青素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原花青素相对浓度最高的是渝紫1号。  相似文献   

16.
陈柯 《宁夏农林科技》2012,53(8):127-128
采用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研究了石墨炉吸收法测定大米中的As。结果表明,该研究消除了基体的干扰,选择了适宜的石墨炉升温程序,检出限可达1.2 ng/mL,检测范围为4~50 ng/mL,标准加样回收率为95.0%~106.7%,As含量为1.02μg/g,RSD为1.7%。  相似文献   

17.
多菌灵在地黄及土壤中的残留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相萃取法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建立了地黄及土壤中多菌灵残留的检测方法,并研究了多菌灵在地黄块根、叶片及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多菌灵在0.017 5~5.18μg/mL范围内峰面积与质量浓度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046ng,定量限为0.092 mg/kg,其在地黄块根、叶片以及土壤中的添加回收率分别介于86.42%~95.07%、84.73%~89.95%和90.54%~95.61%,相对标准偏差为1.38%~3.68%、2.71%~7.72%和3.63%~7.76%。多菌灵在地黄块根中的消解方程为C=0.052 0e-0.100 8t,半衰期6.88d;在叶片中的消解方程为C=3.584 3e-0.259 2t,半衰期2.67d;在土壤中的消解方程为C=0.051 6e-0.074 0t,半衰期9.36d。施药14d后,多菌灵在地黄块根、叶片及土壤中的残留均降至0.1mg/kg以下,未超出我国规定的多菌灵在果蔬上的最大允许残留量(0.5mg/kg)。  相似文献   

18.
紫色甘薯色素是从紫色甘薯块根中浸提出来的一种天然食用花青素类色素。在块根内,紫色甘薯色素的分布通常为外层的含量高于内层,其生物合成主要决定于甘薯的基因型,而栽培条件对其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该色素主要采用酸性溶剂法直接提取,其主要成分为被咖啡酸、阿魏酸或对羟基苯甲酸等芳香酸酰化的矢车菊素和芍药素等花色苷。紫色甘薯色素的光和热稳定性较好,具有抗氧化、抗突变、改善肝机能等多种生理功能,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等行业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我国小麦中的狄氏剂残留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政言  沈寿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43-7044,7046
[目的]建立狄氏剂在小麦中的残留量分析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对我国7个省份所抽小麦样品狄氏剂残留量进行检测。[方法]样品采用石油醚提取,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结果]添加浓度在0.020~0.002 mg/kg范围内,回收率为89.90%~94.10%,变异系数为2.51%~3.79%。狄氏剂的最小检出量为0.002 ng,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1 mg/kg。7个省份所采小麦样品中狄氏剂残留量均低于GB 2763-2005规定的狄氏剂在粮谷中残留限量标准(0.020 mg/kg),也低于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0.001 mg/kg)。[结论]该方法的准确度、精确度、灵敏度都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目前我国小麦中狄氏剂残留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一种更好的紫甘薯花青素提取方法,为提高青花素的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4个不同品种(系)紫甘薯(万紫56、宁紫甘薯1号、1024.20、0929.115)的花青素,并通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从材料状态(鲜样/干样)、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3个影响因素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各因素对紫甘薯花青素提取量的响应主次顺序为:提取温度〉材料状态〉提取次数;综合考虑提取效率及生产成本,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紫甘薯花青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鲜样为提取材料,提取温度控制在60%,提取1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花青素提取量为25.72mg/100g.【结论】以柠檬酸-磷酸氢二钠缓冲液法提取紫甘薯花青素具有经济、高效、方便、快捷等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