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购机补贴政策促进农业机械迅速增长出发,调查分析了农业机械结构调整带来的农业节本增效工程发展和农业劳动力转移现状,提出了发展农业机械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资源间的合理替代原理,给出了一个测定农业劳动力剩余率的公式。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的农业劳动力剩余量进行了估算,并详细考察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劳动力剩余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982 ̄1993年间,农业机械对农业劳动力的边际替代率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丰富了农业机械种类,也增强了其应用水平,在农业生产全过程中农业机械必不可少,能够大大降低劳动力的应用,且对农作物质量和产量的提升也可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此,需对农业机械进行积极推广,将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4.
农业机械的使用极大地提升了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同时也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也一定程度改变了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我国现阶段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粮食生产中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CES生产函数,利用我国1978-2008年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粮食生产中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劳动力投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单位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与劳动力投入之间确实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但目前农业劳动力投入量依然是影响我国粮食生产产量的重要因素,而农业机械替代劳动的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6.
农业机械是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农业机械的使用使农业生产的便捷程度有了很大的提升,针对现阶段农业机械的使用效果,在作业质量和工作效率两方面说明了优化农业机械实际作业效果的方法,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农机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浪费,更好地保证农业增产丰收。  相似文献   

7.
吴君 《南方农机》2024,(2):176-178
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对提升农业生产效率、解放劳动力以及推动智慧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基于智慧农业视角,阐述了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环境感知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农机定位技术、跟踪控制技术、电子智能技术等农业机械智能化技术的具体应用,并预测了仿真技术、逻辑思维技术等的发展趋势,以期提高农业生产质效,提升农业机械自动化、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推动智慧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业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农业机械化有利于解放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虽然农业机械作用巨大,但是农业机械的推广却受到了许多的阻碍,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分析了农业机械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促进农业机械的推广宣传,进而促进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国要想全面实现现代化农业,就必须依托农业自动化控制技术,这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农业机械自动化符合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逐渐减少、传统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严重的改革需求。文章主要对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为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0.
正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没有农业机械化就不会有农业现代化,农业机械化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主导力量,提高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扩大社会服务领域,促进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发展,提高农业机械质量,才会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生产效率。一、认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我国城镇化发展越来越快,这就是说农村人口会越来越少,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因此发展农业机械化,是缓解农业劳动力结构性短缺可能造成的粮食生产萎缩  相似文献   

11.
根据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实现城乡融合发展。以吉林省各县为样本,利用《吉林统计年鉴》中吉林省39个县2004—2019年的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验证城镇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融合发展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各变量长期的动态关系进行预测。结果发现,城镇化水平、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在短期时间内,来自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正向冲击能够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来自人口城镇化水平的正向冲击能够对农业劳动生产率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对城乡融合发展产生负向作用。在未来的1期、5期和10期内,来自农业劳动生产率、人口城镇化水平和产业城镇化水平的冲击对城乡融合发展的贡献率分别为7.05%、6.79%、6.82%,238%、2.19%、2.20%和4.39%、6.80%、6.86%,3个变量对城乡融合发展的冲击效果不强,且随着时间变化没有明显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12.
李兴  王健 《农业工程》2013,3(3):142-145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产生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乡村旅游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场所,代表了我国现代农业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该文从乡村旅游的概念出发,根据乡村旅游的调研资料展现的主要特征,将乡村旅游分为6大类。兼论分析不同阶段的乡村旅游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效应,通过案例剖析说明开展乡村旅游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意义,并针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提出多渠道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4.
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机理,对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积极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一定的现实启发作用。基于我国2004—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借助Malmquist指数法对全国30个省市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通过中介效应模型,从劳动力供给数量效应、劳动力供给质量效应、技术经验累积效应、技术更新效应以及资本投入效应五个方面,探究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最后,以东北和西南地区为例,进一步分析该作用机理的地区差异性。可以发现:现阶段,农村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作用要强于促进作用。从全国层面来看,农村人口老龄化通过劳动力供给数量、质量以及资本投入三个方面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抑制作用,通过技术经验累积以及技术更新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促进作用。但是根据分区域研究的结果可知,这一检验结果与东北、西南地区的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制定相应的政策时,要因地制宜,通盘考虑各个地区之间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农民就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而农村劳动力供给是影响农民充分就业的直接因素,科学预测农村劳动力未来供给对于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意义重大.为此,将农村劳动力供给作为一个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灰色系统预测的方法对农村劳动力进行预测,旨在为劳动力供给预测提供一种科学的方法.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劳动力的研究得知,黑龙江农村劳动力总量将不断增长,而男女劳动力参与率差距将进一步缩小.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转移下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而劳动力转移尤其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是影响城乡收入差距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主要从实证方面论述了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劳动力流动和农民纯收入间的关系,得出了转移后的农民工纯收入总量没有显著增加、增加的收入不足以抵消城乡收入差距的结论,并进行了原因分析.由此提出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体制和提高农民工技术水平的对策,以期为和谐社会的建立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环境效率是衡量粳稻生产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提高粳稻生产环境效率是实现粳稻增产绿色可持续的关键。基于灰水足迹视角,选取2005—2020年中国13个粳稻主产省份数据,构建基于SBM-DEA的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影响粳稻生产环境效率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2005—2020年中国粳稻生产灰水足迹排放量有所下降,但高灰水足迹地域范围明显扩大。中国粳稻生产环境效率的均值为0.775 0,并且自2005年开始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粳稻生产背后的环境代价仍然较高。计量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显著降低了粳稻生产环境效率,虽在一定程度上能通过提高人均可支配收入、促进粳稻生产规模化两条路径来提升,但现阶段还无法完全弥补由劳动力转移引起的直接效率损失。因此,政府应鼓励发展乡村经济,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并加快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为提高粮食生产环境效率搭建有效平台。  相似文献   

18.
描述农村劳动力转移状况的分室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分析农业化发展速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之间的关系,本文肖试性地把史密斯提出的生态系统分室模型用于描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数量相互转移物动态变化中,提出了劳动力结构分室模型,为探讨农业机械化客观发展规律提供了构模思路。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出现弱质化现象,由此带来了人们对农业化肥利用效率的担忧。基于2004—2018年全国小麦主产省面板数据,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推导化肥利用效率函数,建立化肥利用效率和影响因素函数关系,实证研究劳动力弱质化对小麦生产化肥利用效率影响,并估计机械化对劳动力女性化和兼业化的替代效果,考察机械化对化肥利用效率的调节效应。结果显示:我国小麦主产省化肥利用效率仍然偏低(34%左右),总体上农业劳动力弱质化并未影响小麦生产化肥利用效率,因为机械化调节效应弥补了农业劳动力弱质化不足,但是老龄化对化肥利用效率有负面影响。为此提出:为避免农业劳动力女性化和老龄化可能带来负面影响,需要继续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加大农业科技培训力度,研发推广适用于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机械化的替代作用和调节效果,确保农业化肥减量增效计划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