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其体外受精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犬科动物胚胎对于改进犬科珍贵物种及保护濒危犬种十分重要,因此对犬科动物体外受精(IVF)以及辅助生殖(ART)的研究逐渐变得必要.通过体外受精和核移植已经成功获得能够发育的犬科动物胚胎,克隆的犬胚胎移植到受体母犬能成功产仔,但是这一技术的效率仍然很低.主要原因是犬科动物胚胎在体外发育能力很低.犬卵母细胞早期发育和其他动物不同,犬卵巢排出的卵母细胞处于生发泡(GV)期,在输卵管中恢复减数分裂.犬卵母细胞核难以观测并且不容易确定排卵时间,所以很难确定精子入卵的确切时间,并且多精受精的情况时常发生.回顾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和体外受精取得的进展,对于提高其胚胎生产效率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胚胎操作(Embryo Manipulation)是当今动物遗传繁育的一个新的概念。胚胎移植(超排,胚胎收集和移植)属于操作的一项。狭义的胚胎操作除胚胎移植外还包括胚胎冷冻、胚胎分割、核移植、胚胎性别鉴定、基因移植、胚胎干细胞等。广义的胚胎操作技术除以上外,还应包括体外受精生产胚胎这一新技术环节,即卵母细胞的收集、体外成熟与受精、胚胎的培养。本文主要介绍狭义胚胎操作技术中的几项。  相似文献   

3.
胚胎工程技术在畜牧业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工程或叫胚胎技术 ,是以胚胎移植为基础 ,以转基因动物为中心 ,通过人工操作胚胎 ,定向改变动物性状使之为人类造福的一系列生物技术的总称。主要包括 :胚胎移植、体外胚胎生产 (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 )、胚胎冷冻、胚胎分割、动物克隆、胚胎性别鉴定、胚胎嵌合、显微受精和转基因动物技术等。1 目前可以在畜牧业上应用的技术胚胎移植、体外胚胎生产 (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和胚胎培养、胚胎冷冻 )、胚胎分割等胚胎工程技术在国外已经商业化 ,牛和羊的胚胎移植技术在我省的畜牧业上的应用前景最大。要开展胚胎移植技术 ,还需要开…  相似文献   

4.
家畜体外受精研究最早的动物是绵羊。与其他动物体外受精过程一样,绵羊体外受精技术也包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VM)、精子体外获能、体外受精(IVF)、受精卵体外培养(IVC)以及胚胎移植(ET)等过程。因此,绵羊胚胎的体外生产技术的效率受到了这些技术环节当中诸多因素的影响,并且动物胚胎的发育受到多种调控因子的调节。本文就当前绵羊体外受精技术环节中的相关影响因素以及胚胎发育分子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动物胚胎生物工程是胚胎移植技术的延伸,包括胚胎冷冻、胚胎分割、胚胎融合卵、核移植与体外受精及基因导入等。这些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扩展了胚胎移植的研究与应用领域,而且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在胚胎移植、胚胎切割、核移植以及转基因动物培育的胚胎显微注射等研究中,均需具有优质、充足的胚胎来源.目前提高哺乳动物胚胎数量的途径主要采用超排和体外受精等技术.这  相似文献   

7.
概述了绵羊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同期发情,超数排卵,胚胎的收集与移植,胚胎冷冻,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体外受精,胚胎的体外培养,核移植等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随着梅花鹿产业的发展,体外胚胎生产已成所需。为进一步了解该繁殖技术,文章从体外成熟(IVM)、体外受精(IVF)和体外培养(IVC)三方面综述梅花鹿体外胚胎生产现状,以供相关研究借鉴。  相似文献   

9.
性控体外受精胚胎技术是指利用奶牛胚胎生物工程在现代奶牛生殖生理和遗传繁育理论的基础上,以精子细胞、卵母细胞和受精卵为主要研究对象的遗传操作技术,主要包括超数排卵、胚胎移植、胚胎冷冻、胚胎性别鉴定和控制、体外受精、胚胎核移植和胚胎干细胞系建立等多种技术,除胚胎核移植和胚胎干细胎系的建立二项技术还处于实验室试验研究之外,其他均已达到奶牛生产的实际应用阶段。奶牛胚胎移植技术在国内外已达到大规模应用及商业化阶段,奶牛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可使每头良种奶牛的繁育速度比自然繁殖提高7~10倍左右。近两年,我国每年移植国…  相似文献   

10.
哺乳动物胚胎细胞核移植(NuclearTransplantation,NT)是指将动物早期胚胎卵裂球以显微手术和细胞融合的方法移植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并使其能正常分裂、发育成为新个体的技术。核移植技术对于研究动物繁殖和胚胎在发育过程中的核质互作有重要意义。尽管核移植在多种动物都已...  相似文献   

11.
卵母细胞(卵子)和早期胚胎在有机体的生命周期中起着核心作用。动物(家畜)生物技术是通过对其配子(精子和卵子)以及胚胎进行操作,施以影响,人为地使其遗传物质(DNA)重组或复制,使之遗传性状可以按照人类愿望定向改变,从而达到加速遗传改进的目的。随着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粘技术日瑧完善,此项技术已经由试验研究走向应用。当前,牛体外受精实验均采用屠宰场废弃的母牛卵巢,从中采集未成熟的卵母细胞,通过体外成熟、体外受精、体外培养或在中间受体的输卵管内培养,使之发育成为可用于非手术移植的桑椹胚和囊胚阶段的胚胎。我国在该技术的研究上进展很快,“七·五”  相似文献   

12.
随着哺乳动物胚胎工程技术的深入研究及转基因技术、核移植技术、胚胎干细胞技术的建立,对卵母细胞和胚胎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因此,建立完全的体外条件下快速生产大量优廉的卵母细胞和胚胎的技术十分必要。体外受精技术是继人工授精、胚胎移植技术之后,哺乳动物繁殖领域的第三次  相似文献   

13.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与胚胎冷冻保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卵母细胞与胚胎冷冻保存的意义随着胚胎工程技术和低温生物学的不断进步,研究人员对哺乳动物的生殖细胞和组织的冷冻保存作了大量的研究。卵母细胞与胚胎的冷冻保存是胚胎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为体外受精、核移植、胚胎移植、转基因动物研究等胚胎工程技术提供具有  相似文献   

14.
狐狸胚胎生物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胚胎移植及其它生物技术研究已广泛涉及到各种哺乳动物,该技术应用于狐狸等毛皮动物上,利用胚胎生物技术可获得较高经济价值,另一方面,可将种间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应用到濒危动物上,为拯球和保护濒危动物提供可借鉴的模式。本文主要综述了狐狸胚胎生产过程中的超数排卵、胚胎收集和涉及体外受精技术的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体外受精、胚胎体外发育培养以及胚胎移植和胚胎冷冻技术等,探讨狐狸胚胎生物工程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牛胚胎原代和继代细胞核移植结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比较了原代和继代核移植的操作各环节以及核移植胚胎在体外发育能力上的差异。通过显微操作将体外受精发育而来的8~32细胞期胚胎的单个卵裂球注入激活的去核卵母细胞的卵周隙内,并用80V/mm、40us2次电脉冲诱导卵裂球与去核卵母细胞融合,借此进行牛胚胎的原代核移 体外发育来的8~32细胞期的原代核移植胚胎作为供体,用原代核移植相同的方法进行牛胚胎的继代移植。原代核移植的存活率和融合率(87.3%和68.5  相似文献   

16.
输卵管分泌物对胚胎发育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现在,收集和暂时保存胚胎用的培养液有从复杂的如 Hams'F 10培养液到简单的如磷酸盐缓冲液(PBS),在大多数情况下,为提高培养效果还加入血清。但是,胚胎的活力随着胚胎置于培养液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胚胎的核移植、基因转移和(或)将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等,在未来的胚胎移植业中将占据重要的位置。这些人工操作的胚胎都需要比目前所使用的优越得多的培养液。培养液的配方是基于对胚胎发育需要的认识而  相似文献   

17.
牛淑玲  丰培金  周虚 《中国兽医学报》2004,24(2):199-201,208
胚胎体外生产作为常规研究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动物育种计划中。利用体外发育的牛胚胎已生产出数以万计的后代,但也出现了诸如流产、过重的出生犊牛、难产和新生仔畜死亡率高等问题。在核移植中,这种情况更加明显,只有1%~2%核移植胚胎能够成活。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理解调节启动胚胎发育的细胞生物学过程以降低胚胎操作技术对胚胎  相似文献   

18.
动物胚胎体外生产技术为精卵受精、早期胚胎发育分化、早期胚胎性别控制机理等基础理论的研究及临床生产实践提供了重要的手段。虽然该技术在绵羊上的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进展,但目前其卵裂率、囊胚率仍然较低,尤其新疆多浪羊体外受精的研究更是不足。本试验以屠宰场多浪羊废弃卵巢为材料,通过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体外受精及胚胎发育技术建立了南疆多浪羊早期胚胎体外生产技术体系,为新疆多浪羊高繁殖力的研究及繁殖潜能的发挥提供了材料及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幼畜进行超数排卵,产生数量远高于成年母畜生产的窦状卵泡,结合活体取卵、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和体外受精等技术,大量生产体外胚胎,并移植至成年代孕母畜子宫内,迅速获得众多后代个体的系统工程,被称为幼畜体外胚胎移植技术(Juvenile in Vitro Embryo Transfer, JIVET)。该技术能最大程度地缩短世代间隔,加速遗传选育进度,可为胚胎干细胞、动物克隆和转基因动物制备等研究提供丰富的胚胎试验材料。JIVET技术成败的关键在于幼畜的超数排卵和体外成熟环节。该文综述了幼畜超数排卵的生理基础、幼畜的超数排卵效果;同时从卵泡液微环境、卵丘细胞状态、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和细胞核成熟以及体外成熟的优化方案等方面介绍了幼畜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核移植)是指将不同发育时期的胚胎细胞核以显微手术及细胞融合的方法移植到去核卵母细胞或受精卵中,并使重组胚胎发育至产仔的过程。通过此技术,不仅可以生产出大量的克隆动物,而且对于研究动物胚胎的发育机理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早在1905年,Spemann就证明,蝾螈早期胚胎的卵裂球具有功能相同的核,并在1938年提出了核移植的设想;按这一设想,1952年Berggs和King首次获得了两栖类美洲豹蛙的核移植后代。到80年代,核移植技术在哺乳动物中也相继获得成功,目前已取得了绵羊、牛、小鼠、兔、猪、山羊的核移植后代。而且核移植技术也成功地用于研究细胞的核质关系,配子发光过程中核的相互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