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探究牛分枝杆菌Mb1230蛋白在牛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本试验利用PCR方法扩增出Mb1230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ET-22b-Mb1230,经IPTG诱导表达后用亲和层析纯化重组蛋白,通过结核菌素皮内变态反应试验(TST试验)、IFN-γ释放试验(IGRA试验)和间接ELISA对重组蛋白的活性进行评价。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大小与理论值相符,且能与鼠抗His的抗体反应有特异性条带;在TST试验、IGRA试验和间接ELISA中也表现出抗原活性。结果表明,重组Mb1230蛋白具有良好的B细胞活性和T细胞活性,在牛结核病诊断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2.
为建立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oV)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对BCoV的N基因进行克隆,利用原核表达制备重组N蛋白,以纯化的重组N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建立ELISA检测方法,并对随机收集的奶牛血清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重组N蛋白大小为50 ku,经Western blot鉴定重组N蛋白...  相似文献   

3.
为了使干扰素-γ(interferon γ,IFN-γ)在牛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和防制方面取得更有效的应用,试验采用RT-PCR法从云南本地黄牛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扩增牛IFN-γ(BoIFN-γ)基因,测序并进行序列分析;然后亚克隆至pET-28a,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克隆的IFN-γ基因与GenBank中荷斯坦牛IFN-γ序列同源性达99.60%。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在大小约23 ku处可见目的蛋白表达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用ELISA检测,表达的蛋白具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在菌体中的含量为244 ng/mL。本试验结果为牛IFN-γ蛋白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旨在获得牛支原体延伸因子EF-Tu蛋白,分析其在牛支原体菌体内的分布情况,建立EF-Tu间接ELISA法,为进一步研究牛支原体EF-Tu的生物学功能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建立牛支原体有效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参照Uniprot数据库中M.bovis PG45株EF-Tu基因序列,应用Overlap PCR扩增获得EF-Tu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MD19-T载体,测序正确后,构建pET32a-EF-Tu原核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表达菌,IPTG诱导表达,纯化后的表达产物免疫新西兰兔(New Zealand rabbit)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间接ELISA测定高免血清抗体效价,用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法初步定位EF-Tu在菌体内的分布,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间接ELISA检测法。结果表明:重组蛋白EF-Tu约为66ku,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采用间接ELISA测定的多克隆抗体效价为1:6400;Western blot和ELISA表明该蛋白在牛支原体细胞质和细胞膜中均有表达,且含量相当。利用EF-Tu建立的ELISA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通过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得到牛支原体延伸因子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分布于菌体细胞质和膜表面,且含量基本相当。本研究所建立的EF-Tu ELISA法适合大规模的血清学诊断检测。  相似文献   

5.
《中国兽医学报》2014,(9):1486-1490
CFP-10和ESAT-6是牛分枝杆菌的免疫优势抗原,可诱导机体产生IFN-γ,在牛结核病的免疫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本试验分别克隆了牛分枝杆菌CFP-10和ESAT-6基因,并将这2个基因融合扩增,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8a/CFP-10-ESAT-6,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主要以分泌表达的形式存在于表达上清中,收集上清中的目的蛋白进行Ni亲和层析柱和分子筛两步纯化,蛋白纯度分别达到90%和95%。将纯化的重组蛋白以2mg/L的质量浓度包被酶标反应板,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不同来源牛血清中的结核病抗体,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活性,可有效识别阴、阳性结核病血清。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表达、纯化奶牛早孕因子重组蛋白及制备多克隆抗体.本试验构建奶牛早孕因子重组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ET32a-EPF,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内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切胶纯化的早孕因子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用Western blotting和ELISA对重组蛋白及抗体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奶牛早孕因子重组蛋白,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37 ku,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48.6%,纯化后目的蛋白纯度可达93%,重组蛋白可与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结合,ELISA测定的抗体效价为1:12 800.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奶牛早孕因子重组蛋白,为研究奶牛早孕诊断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部分N蛋白的原核表达产物是否具有抗原性,并为建立PEDV的间接ELISA方法奠定基础,本试验应用RT-PCR技术扩增N基因的部分核酸序列,经克隆后将目的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重组菌于37 ℃、0.5 mmol/L IPTG诱导4 h后进行SDS-PAGE分析,并进行Western blotting鉴定。结果显示,构建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测序正确,且该蛋白与抗血清(PEDV高免血清)具有良好的反应活性。本试验成功构建了PEDV部分N基因原核表达载体,为后续PED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山羊痘病毒(GTPV)G9是一种膜蛋白,是潜在的优势抗原,为建立检测山羊痘的间接ELISA方法,本研究克隆GTPV G9基因并原核表达了重组G9蛋白,利用该蛋白作为包被抗原,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GTP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原核表达的重组G9蛋白约为39...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从培养的鹅外周血淋巴细胞总RNA中成功扩增到鹅IFN-γ基因。将克隆在pMD18-T载体中的鹅IFN-γ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得到重组质粒pGEX-6P-1-IFN-γ。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经IPTG诱导后作SDS-PAGE分析,得到约43 ku融合表达蛋白特异条带。用GST亲和纯化柱对原核表达产物中目的蛋白进行纯化,得到1.2 mg/L的纯化蛋白。用100TCID50病毒量在鹅副黏病毒(GPMV)/鹅胚成纤维细胞系统上测定表达蛋白的抗病毒活性,观察不同处理组的细胞形态并用RT-PCR方法鉴定,发现表达蛋白稀释倍数小于104可抑制GPMV复制,按照Reed-Muench法计算表达的鹅IFN-γ抗病毒效价为2.0×103U/mL,表明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  相似文献   

10.
IBRV gD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9,(11):2129-2134
利用生物学软件分析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gD蛋白的抗原决定簇,发现相应的核酸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用PCR扩增IBRV gD基因片段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通过双酶切鉴定正确和测序正确后进行诱导表达。利用间接ELISA方法和Western blot鉴定gD重组蛋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最后将gD重组蛋白用作包被抗原,并通过优化相应的反应条件建立检测IBR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结果显示,表达的gD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间接ELISA阴阳性临界值为:D_(450 nm)值=0.23。重组抗原gD与口蹄疫、牛病毒性腹泻、赤羽病、副结核病、布鲁菌病、结核病等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具有比较好的特异性。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重复性较好。建立的ELISA方法结果显示,当测试相同的200个临床血清样本时,与IDEXX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B X3抗体检测试剂盒相比,两者符合率为96%。本试验为IBRV抗体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原核表达弓形虫的TgERP基因,参照GenBank中弓形虫GTl株的TgER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PCR扩增分离的一株猫源弓形虫(TC株)的TgERP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通过IPTG诱导表达蛋白,应用带His标签的重力柱纯化蛋白,采用BCA方法测定蛋白浓度,利用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并对重组蛋白进行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成功表达了TgERP蛋白,且蛋白以上清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16 ku。将纯化的重组蛋白pET-28-TgERP作为诊断抗原,初步建立了间接ELISA方法;利用间接ELISA、改良凝集试验(MAT)和间接血凝试验(IHA)3种方法分别检测472份羊、犬、猫血清样品,发现阳性率分别为1.0%、3.8%、3.4%,验证了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可区分动物感染弓形虫的途径。本研究为弓形虫病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和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兽医学报》2015,(9):1488-1494
旨在建立猕猴结核IFN-γ体外释放检测法,用于猴结核病的特异性诊断。从猕猴外周血白细胞克隆了猕猴IFN-γ(Macaca mulattaIFN-γ,Mm IFN-γ)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重组MmIFN-γ。利用杂交瘤细胞技术获得12株高效价的单克隆抗体。用所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及兔抗IFN-γ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猴IFN-γ的夹心ELISA,检测灵敏度达到62.5ng/L。用所建立的IFN-γ检测法与进口商品化试剂盒符合率为93.84%,具有很好的一致性(κ=0.779 3)。以眼睑皮内变态反应法(皮试法)为标准方法,先用皮试法检测146只猕猴,再用进口商品化的IFN-γ检测试剂盒(MABTECHTM)检测猕猴外周血淋巴细胞在牛和禽结核菌素刺激下释放的IFN-γ量,利用ROC曲线确定猕猴结核IFN-γ检测法的临界值为114.5ng/L,对皮试法的灵敏性为68.18%,特异性为91.94%。同时,本试验检测的猕猴的结核阳性率为17.12%,提示结核病对猕猴群的健康存在重大威胁。本试验建立了猕猴结核IFN-γ体外释放检测法,为猕猴结核病检测提供了新型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
为了构建牛冠状病毒(BCoV)抗原表位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制备多克隆抗体,利用基因合成技术获得BCoV S蛋白两段抗原表位(351 aa~403 aa、771 aa~784 aa)的基因串联体R,将其重组到pET-28a(+)质粒中,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抗原表位融合蛋白,用纯化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多克隆抗体。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BCoV抗原表位基因重组表达质粒,获得了融合蛋白的抗血清,Western-Blot检测显示,该抗血清可与BCoV的融合蛋白特异性结合。表明成功构建了BCoV抗原表位基因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了BCo V抗血清,本研究为BCoV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和BCoV多表位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蓝舌病病毒VP7基因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获得蓝舌病病毒(BTV)VP7基因的原核表达蛋白,本实验采用RT-PCR方法扩增出了血清1型BTV的VP7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MAL-c2X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MAL-VP7.将重组质粒转化TBl感受态细胞,以0.5 mmol/L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融合蛋白MBP-VP7以可溶形式存在,分子质量约为90 ku.以纯化的重组蛋白作为包被抗原,初步建立了检测BTV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为今后进一步开展BTV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白羽鹌鹑IFN-γ的相关特性,本试验利用从刀豆素A诱导培养的鹌鹑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提取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IFN-γ基因片段并构建pEASY-Blunt-coIFN-γ克隆载体,测序表明,白羽鹌鹑IFN-γ(coIFN-γ)开放阅读框大小为495 bp,包含1个由24个氨基酸组成的信号肽序列和140个氨基酸组成的成熟肽序列,有2个糖基化位点。进化树结果显示,coIFN-γ基因与日本鹌鹑同源性最高,达到100%,与鸡形目动物差异不明显,同源性能达到95.6%。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32a(+)-coIFN-γ,并在大肠杆菌系统中诱导表达。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果表明,coIFN-γ重组蛋白大小约为40.0 kDa,均存在于包涵体中。通过本试验得到了coIFN-γ基因,原核表达coIFN-γ分子蛋白,并对其理化性质做了初步研究,为鹌鹑养殖业抗病毒生物制剂的研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牛源犬新孢子虫AMA1基因蛋白特性及免疫原性,本试验以重组质粒PVAX1-NcAMA1为模板,PCR扩增NcAMA1基因,亚克隆至pGEX-4T-1表达载体;表达、纯化NcAMA1重组蛋白,并应用弗氏佐剂制备NcAMA1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接种BALB/c小鼠,间接ELISA方法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用ELISA方法检测IFN-γ、IL-4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表达的NcAMA1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94 000(GST约为26 000、NcAMA1约为68 000),NcAMA1重组蛋白亚单位疫苗接种BALB/c小鼠后,能够诱导BALB/c小鼠产生较高的体液免疫水平和细胞免疫水平。本研究为利用该重组蛋白建立免疫学诊断方法及制备抗犬新孢子虫新型亚单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Cap蛋白是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PCV2)的主要结构蛋白,能诱导免疫保护,是临床上利用血清学诊断PCV2的主要依据。本研究根据PCV2 TJ株全基因核苷酸序列(GenBank登录号:KC751546)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PCR从PCV2 TJ株扩增获得Cap全基因,将该基因片段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获得重组质粒pET32a-Cap,经IPTG诱导获得约48 ku的重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其与小鼠抗6×His单克隆抗体和PCV2阳性猪血清均呈阳性反应。本研究成功克隆Cap全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并实现Cap融合蛋白的表达,这为PCV2 Cap蛋白的功能研究及诊断方法的建立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swinefevervirus,ASFV)p54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同时建立以ASFV-p54重组蛋白为抗原的间接ELISA抗体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Gen Bank(序列号:NC_044943.1)公布的ASFV p54的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扩增构建p GEX-6P-1-p54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进行复制,经IPTG诱导表达,对重组蛋白利用SDS-PAGE分析和免疫印迹鉴定正确后,进行表达条件优化,并纯化重组蛋白。随后用ASFV-p54重组蛋白为包被抗原,通过条件优化、特异性试验、敏感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一种稳定的血清ASFV抗体检测方法。结果显示,ASFV p54基因成功克隆到p GEX-6P-1原核表达载体中,得到p GEX-6P-1-p54原核表达质粒;转化E. coli菌株BL21(DE3)中,经诱导表达得到重组蛋白,大小为46k Da;成功建立测定ASF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优化后确定最佳包被浓度为1.2μg/mL,待检血清最佳稀释倍数1∶100,最佳封闭液为1%BSA,酶标抗体最佳稀...  相似文献   

19.
为了确定牛源犬新孢子虫NcGRA9基因的功能及表达蛋白的免疫原性,本试验PCR扩增牛源犬新孢子虫NcGRA9基因,构建克隆质粒pMD18-T-NcGRA9和原核表达质粒pGEX-4T-NcGRA9,转化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中IPTG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分析表达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应用重组蛋白与弗氏佐剂混合接种BALB/c小鼠,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gG、IgG1、IgG2a抗体水平以及IFN-γ、IL-4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显示,经PCR扩增获得522 bp的NcGRA9片段,表达蛋白纯化后相对分子质量约为45 kDa,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重组蛋白接种BALB/c小鼠后,免疫组小鼠IgG、IgG1、IgG2a抗体水平以及IFN-γ、IL-4细胞因子水平均极显著高于PBS对照组(P<0.01),说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试验表达的NcGRA9重组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新孢子虫病的防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构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原核表达体系,制备其S1目的蛋白,为建立IBV ELISA检测方法奠定基础。以IBV QX型基因为模板,PCR扩增出S1蛋白基因,连接至p ET-32a原核表达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 ET(32a)-S1,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后进行IPTG诱导表达。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S1蛋白在大肠杆菌BL21中获得表达,分子量约为60 k Da。Western-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与Anti-His标签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利用Kcl染色法,成功纯化S1目的蛋白。本研究成功构建了p ET(32a)-S1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为进一步制备S1蛋白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