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针对辽南地区12个玉米自交系不同种植栽培密度对其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以适宜辽南地区的12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以自交系为主区,以3个种植密度5万、6.5万、8万株/hm2为副区进行裂区试验,对12个不同玉米自交系在3个不同密度下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差异性进行研究。[结果]不同玉米自交系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产量等农艺性状表现不同,除穗行数无显著变化外,株高、茎粗、产量、穗长、穗粗5个农艺性状均表现显著负相关。自交系、密度互作影响也具有极显著差异。在供试12个玉米自交系中,丹299、中106、599-20、LNX-9不适宜作为选育密植型品种的亲本。[结论]为辽南地区密植型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影响中熟玉米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辽宁省中熟玉米品种选育和生产提供参考。[方法]根据2019年参加辽宁省中熟玉米区域试验种植的9个玉米新品种相关的农艺性状数据,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对玉米新品种的主要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揭示其变化规律,为玉米农艺性状的选择提供参考。[结果]辽宁省中熟玉米品种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百粒重、行粒数、出籽率、空秆率和穗长等;百粒重和行粒数是辽宁省中熟玉米杂交种选育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在选育中熟玉米品种时,要在保证适当百粒重和果穗长度的前提下,注重选育出籽率高、空秆率低的品种。在高产玉米品种选育中应增强抗倒性、降低空秆率、提高出籽率,适当增加百粒重和穗粗,降低穗位高。  相似文献   

3.
密度压力下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6  
对近40年25个玉米杂交种的农艺性状与产量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逐步回归、通径分析和偏向关等方法分析了不同密度下其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各个密度下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不同。在低密度下,千粒重>病株率>行粒数>穗行数>穗位高>空秆率;在中密度下,千粒重>株高>行粒数>空秆率>倒伏率>穗行数>出籽率;在高密度下,千粒重>空秆率>穗位高>行粒数>倒伏率>穗行数>出籽率。在华北地区玉米杂交种选育中,主攻方向是选育千粒重高、耐密、抗倒伏的品种。在保持株高、穗位高、生育期等性状在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应重点强调在高密度压力下对倒伏株率和空秆率的选择,优先考虑千粒重的增加,其次是行粒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4.
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对玉米自交系穗部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提出选育优良的玉米自交系,首先要确定适宜的生育期,对穗部性状应依此注重行粒数、千粒重和出籽率的选育,并做到穗长穗粗并举,对穗行数和秃尖率可以放宽选择要求。  相似文献   

5.
玉米杂交组合产量相关因素的灰色关联度评价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以灰色系统理论为依据,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玉米自交系组合的子粒产量与9个农艺性状的相关性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组合的产量是由多种因素控制的,农艺性状中影响产量的因素顺序为:抽丝期>百粒重>穗粗>株高>出籽率>穗行数>穗长。  相似文献   

6.
利用灰色关联的分析方法,对恩施州2006年玉米区试A、B、C组参试的34个新组合及相应对照分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鄂西南玉米种植区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排序为:生育期、穗长、抗倒性、株高、行粒数、穗位高、出籽率、千粒重、穗行数。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是品种的生育期、穗长、抗倒性、株高、行粒数等。在选育玉米杂交种时,在保证适当的生育期和株高的前提下,要注重抗倒性、出籽率、长穗和多粒性状的选择,同时不要忽视千粒重和穗行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的方法,对四川省玉米区试2005年平丘1~4组参试的40个玉米新组合及相应对照分组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产量与其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单穗粒重>株高>穗位高>出籽率>穗长>适应度>穗行数>百粒重>抗倒伏>CV值>生育期>行粒数,与产量密切相关的性状是单穗粒重、株高、穗位高、出籽率和穗长等。选育玉米杂交种时,在保证适当的株高和穗位高的前提下,要注重单穗粒重、出籽率、适应性、长穗和多行的选择,同时不要忽略百粒重和抗倒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不同产量水平的玉米自交系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聚类分析、因子分析、通径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常用自交系的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影响我国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的主要因子,了解不同产量水平下自交系农艺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常用66份自交系划分为低产型和高产型两类。不同玉米自交系性状间存在很大差异,同一自交系不同性状间也存在差异,同时筛选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自交系。按方差贡献率大小,对玉米自交系单株产量起重要作用的主因子依次为衰老、叶源量、生物学产量、穗生长势等。千粒重对低产自交系起主要决定作用,行粒数是高产自交系的主要决定因素,穗行数是其主要限制因素。改良自交系应注重主因子的效应,低产自交系主攻千粒重,高产自交系主攻行粒数。  相似文献   

9.
优良早熟玉米自交系KL3及其衍生系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交系KL3是以441×1034为基础材料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优良自交系,是黑龙江省早熟玉米育种的重要自交系,因其抗病性好、抗逆性强、配合力高、农艺性状好、熟期适中而被广泛应用。自交系KL3直接利用选育8个玉米品种,间接利用选育13个玉米品种,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大理州玉米品种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系,进而指导育种实践,本文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大理州29个玉米品种(系)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9-5、卓玉299、海玉92号的产量较其他玉米品种(系)相对要高;玉米品种(系)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联度大小为:百粒质量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穗行数穗长秃尖生育期株高穗位;在育种实践中,在着重选择与产量紧密度高的农艺性状的同时,也要协调好各农艺性状间的主次关系。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我国不同年代的35个玉米品种为材料,在施氮肥和不施氮肥两个水平下对产量、穗长、穗粗、穗粒数、秃尖长、轴粗、百粒重共7个农艺性状进行考查比较。结果表明,除轴粗以外,其余几个农艺性状不同年代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随年代变化玉米品种产量显著提高,氮胁迫压力下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产量均下降。正常施氮条件下,各年代玉米品种的穗长、穗粗、穗粒数呈上升趋势,低氮胁迫降低了穗长、穗粗、穗粒数及百粒重,而对轴粗无明显影响。研究还表明,1950年以来我国玉米品种的耐低氮能力没有明显提高。育种工作要在自交系选育中重视低氮条件,为进一步培育耐低氮杂交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吴渝生 《玉米科学》1997,5(3):007-010
对34份玉米自交系10个农艺性状遗传参数的分析表明,行粒数、穗重、穗粒重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较高,遗传变异范围广泛,直接选择的效果最佳。9种性状组合的间接选择对提高自交系穗粒重和穗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华北地区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农艺性状的改良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2005年在北京和新疆两个生态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产量、总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位高、茎倒率、倒伏率、病株率9个农艺性状和不同年代的改良进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产量、穗粒数、千粒重、株高、穗位高、茎倒率、倒伏率、病株率等不同年代农艺性状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北京和新疆的产量改良进展结果相似。试验结果表明玉米杂交种的农艺性状改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穗粒数、千粒重、倒伏率、空秆率及病株率的改良提高了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不同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演变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1,他引:12  
通过对山东省70年代至90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分析,认为玉米杂交种产量的提高,主要是由于选育了紧凑型品种而增加了密度、公顷粒数和提高了子粒千粒重,其次是增加穗行数和穗粒数;山东省70年代至90年代玉米杂交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演变规律分为逐渐上升型(有产量、公顷株数、公顷穗数、公顷粒数和千粒重等性状)、逐渐下降型(小斑病病级)和平稳发展型(有株高、穗粒高、穗长、穗粒数、穗行数、大斑病和生育期等性状)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采用大田试验方法,在大喇叭口期对渍水条件下的36个玉米自交系玉米进行50%遮荫和不遮荫处理,研究遮荫胁迫对自交系农艺性状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对自交系的耐阴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渍水条件下的玉米自交系遮荫后雌雄间隔期延长,穗位叶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地上部干物质显著减少,16个自交系的雄穗主轴长度显著降低,大部分自交系的雄穗分支数无显著变化,株高、穗位高变化不一致。雌雄间隔期延长天数与地上部干物质量减少的百分率呈极显著相关。以雌雄间隔期延长天数与地上部干物质量减少的百分率为主要指标,筛选出11个耐阴性强且具有一定耐涝性的自交系LH01、LH04、LH14、LH17、LH21、LH23、LH24、LH27、LH28、LH32、LH33,可作为豫中南阴雨寡照地区的基础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16.
运用SPSS18.0对不同生态区玉米杂交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中的生育期、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秃尖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和出籽率关系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根据积温、地理和气候条件,黑龙江省试验二区在品种选育上应着重选择粗穗、长穗、行多和出籽率高的品种;黑龙江省试验四区在品种选育上应着重选择生育期适当、低穗位高和适当提高株高的品种;黑龙江省试验五区在品种选育上应着重选择粗穗、长穗、出籽率高和封顶性好的品种;黑龙江省试验六区在品种选育上应着重选择中长穗和封顶性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   总被引:22,自引:6,他引:22  
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25个杂交组合,对玉米的穗长等7个农艺性状与子粒产量进行遗传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等7个农艺性状与子粒产量的遗传相关系数除穗行数外,其余为正值.其中穗长、行粒数、结实长达到极显著标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长、穗粗、出籽率与子粒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正值.其中穗长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8.760 4),其次为穗粗(p=7.201 7),而千粒重等4个性状的直接通径系数为负值.选育高产玉米杂交种时,应高度重视选择果穗长而粗、出籽率高的类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2019年国家玉米品种试验东华北中熟春玉米组的44个玉米品种的8个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与通径分析,探讨各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以明确各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为优良玉米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4个参试玉米品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系数为7.09%~82.23%,空秆率、倒伏率、倒折率、茎腐病、瘤黑粉病等性状遗传变异程度较大。(2)对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相关和偏相关分析,产量与空秆率(r=-0.404),产量与茎腐病率(r=-0.430)呈极显著负相关;产量与倒折率(r=-0.340),产量与大斑病级(r=-0.317),产量与瘤黑粉病率(r=-0.318)呈显著负相关。株高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为0.409,呈显著正相关;空秆率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为-0.452,呈极显著负相关。(3)通径分析中各性状对玉米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小依次为:株高(0.574)空秆率(-0.480)茎腐病(-0.313)倒折率(-0.224)穗位(-0.218)瘤黑粉病(-0.149)大斑病(-0.039)倒伏率(-0.021),株高对产量的直接正向效应最大,空秆率对产量的直接负向效应最大,茎腐病对产量的直接负向效应较大。说明:在相同的气象条件和栽培条件下,玉米品种不同,其空秆率、抗倒性、抗病性明显不同;株高、空秆率、茎腐病是影响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在高产玉米品种选育过程中,应兼顾各性状的相互作用,在适当增加株高,降低穗位的同时,应加强抗空秆性、抗倒性、抗病性,尤其是抗茎腐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A28是作者于2000年育成的优良玉米新自交系,具有大穗,高配合力,高抗玉米多种病害,综合农艺性状优良,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等优点,所配组合安玉12(A28×A41)、安玉13(A28×A3566)分别于2002年、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时通过对A28产量和主要农艺数量性状配合力分析,得出利用一般配合力高的自交系作父本,特殊配合力高的自交系作母本容易配出强优势单交种。  相似文献   

20.
杂交不亲和糯玉米自交系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NCⅡ设计,以3个改良Ga糯玉米自交系为父本,与8个糯玉米自交系进行杂交。对24个杂交组合进行农艺性状鉴定,分析Ga糯玉米自交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效应。结果表明:父、母本各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极显著差异。Ga糯玉米自交系具有良好的配合力,其中CM327的一般配合力效应比较高,其组配的杂交种在产量、穗长、行粒数等性状上具有明显优势,具有很好的杂优利用潜力。Ga糯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利用有助于糯玉米种质的扩增与杂种优势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