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7 毫秒
1.
《草业科学》由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是草业科技与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旨在沟通国内外草业科学信息,推进草业科学研究,推广草业科学技术成果,培养草业科学人才。主要刊载国内外草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如畜牧学、农学、生态学、林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2.
《草业科学》由中国草学会、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共同主办,是草业科技与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旨在沟通国内外草业科学信息,推进草业科学研究,推广草业科学技术成果,培养草业科学人才。主要刊载国内外草业科学及其相关领域,如畜牧学、农学、生态学、林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论文、综述、专论和学科前沿动态等。  相似文献   

3.
《四川草原》2011,(1):F0003-F0003
<正>《草业与畜牧》的前身是《四川草原》,创刊于1980年,是以开展草业、畜牧业科研成果及应用交流,传播草业、畜牧业科学知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动草业、畜牧业发展为报道主线的科技核心期刊。《草业与畜牧》在保持原有办刊宗旨的同时,坚持面向生产、面向科研、面向基层、面向农户。积极传播科学知识、现代技术和情报信息,为畜牧兽医科学社会化、现代化服务,为草业和畜牧业生产和广大农牧民服务。  相似文献   

4.
《草业与畜牧》的前身是《四川草原》,创刊于1980年,是以开展草业、畜牧业科研成果及应用交流,传播草业、畜牧业科学知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动草业、畜牧业发展为报道主线的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5.
《草业与畜牧》的前身是《四川草原》,创刊于1980年,是以开展草业、畜牧业科研成果及应用交流,传播草业、畜牧业科学知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动草业、畜牧业发展为报道主线的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6.
《四川草原》2012,(1):F0003-F0003
《草业与畜牧》(原《四川草原》),创刊于1980年,是以促进草业、畜牧业科研成果及应用交流,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传播草业、畜牧业科学知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动草业、畜牧业发展为主线的科技期刊。  相似文献   

7.
《四川草原》2009,(4):F0002-F0002
《草业与畜牧》的前身是《四川草原》,创刊于1980年,是以开展草业、畜牧业科研成果及应用交流,传播草业、畜牧业科学知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动草业、畜牧业发展为报道主线的科技核心期刊。  相似文献   

8.
中国草业可持续发展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中国草业的基本问题一草业资源、草业经济、管理体制三者的关系问题,探讨了草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及草业科学研究、方针政策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问题,同时提出了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及其加强草业科学研究的建议,并概述了草业、草业科学、草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相似文献   

9.
<正>《草业与畜牧》(原《四川草原》),创刊于1980年,是以促进草业、畜牧业科研成果及应用交流,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传播草业、畜牧业科学知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动草业、畜牧业发展为主线的科技期刊。1992年、1996年两度被评为全国中文畜牧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在全国草业界享有一定知名度。《草业与畜牧》坚持面向草业、畜牧业生产,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尽力传播草地畜牧业科学知识,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及其应用的交流,为繁荣草地畜牧业,促进草地畜牧  相似文献   

10.
正《草业与畜牧》(原《四川草原》),创刊于1980年,是以促进草业、畜牧业科研成果及应用交流,保护草地生态环境,传播草业、畜牧业科学知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推动草业、畜牧业发展为主线的科技期刊。1992年、1996年两度被评为全国中文畜牧核心期刊,被《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在全国草业界享有一定知名度。《草业与畜牧》坚持面向草业、畜牧业生产,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尽力传播草地畜牧业科学知识,大力促进草地畜牧业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及其应用的交流,为繁荣草地畜牧业,促进草地畜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我国草学学科发展历程回顾,客观评价了今日我国草学的学科现状。在分析我国草学发展制约因素与潜在优势基础上,阐明了21世纪草学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初步提出了提升我国草学学科地位,创建一流学科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云南农业大学草学学科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整合资源、优化师资,促进草学学科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及学科建设成效。提出了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是草学学科发展的必经之路;领导重视、团队合力、高校与科研院所及企业联合办学,是草学学科发展的关键;整合资源、优化团队、把握机遇是加速草学学科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3.
草业科学专业高等职业教育框架刍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草业职业教育的性质和重要性以及我国高等草业职业教育现状,论证了草业科学的3类因子群,3个主要界面和4个生产层的理论是构建草业科学专业的理论基础;提出了草业科学职业教育层次的框架系统及专业设置;以草业高等职业教育为例,尝试拟订其课程框架及其可开设的课程名称;目前我国的草业职业教育在大多数省区尚属空白,为此应尽早、大力弥补和改变这种情况,否则将严重制约我国草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草业科学专业是具有世界意义并有70年历史的成熟专业。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及草业系统工程思想和草业生态系统理论的发展,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都有了高等草业教育,并建立了草业科学专业本科—硕士—博士3个完整的高等教育层次,草业科学专业的地位也日益重要。而占中国南方天然草地面积十分之一以上、以山地农业和岩溶农业为主的广西,尚未建立草业科学高等教育。为此,在对世界和中国高等草业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向以及发展广西高等草业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广西高等草业教育的战略及意义,并从广西岩溶山地和草地的面积、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社会发展、高等教育学科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论证:发展广西高等草业教育符合全国高校设置规定,并具有自身的学科优势和学科发展的专业基础;草业科学有较宽的学科门类,与广西大学现有农类学科相互支持、相互渗透,能够提高学校的综合性;草业科学专业的高级技术人才比较缺乏;专业发展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我国高等草业科学教育发展的道路及其在世界的地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界上存在着不同特色的高等草业教育和教学指导思想。俄罗斯的草地经营学高等教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认为草地经营是饲料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务是在合理利用和改良天然草地的基础上,生产干草、半干贮草、青贮草、放牧饲料、草粉以及其他饲料,因此,俄罗斯的草地经营学教育至今仍是畜牧学教学的一部分。英国的草地科学史悠久,草地科学教学以土—草—畜系统理论为指导,形成了以草地科学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教育,没有建立独立的草地科学专业。美国的草原管理学教育始于20世纪初,在利用草原的多种功能,把草原的流域水土保持、野外游憩与放牧饲养家畜结合在一起,全面发挥草原的重要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科学思想指导下,建立了独立和庞大的草原管理学专业教育体系。我国的草业科学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建立了独立的草原专业。80年代以来,在草业系统工程思想和草业生态系统理论的指导下,草业教育有了极大的发展。与俄罗斯、英国和美国的草业教学思想相比,我国草业科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具有更丰富、更系统的科学内涵,也具有更强的产业概括性,为我国的草业教育奠定了科学思想基础,在草业生产的推动下,实现了草业教育的高质量、健康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草学作为新兴一级学科,近年来发展突飞猛进,使得草业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显得格外重要,同时对核心课程运动场草坪建植与管理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运动场草坪建植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重视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等具体的改进措施,以提高草业科学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新疆草业工程建设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阐述新疆草业发展现状,分析面临的问题,以实现新疆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研究了新疆草业工程建设战略问题.研究得出:1)新疆草业工程结构包括三部分,分别为草业生产子系统、草业管理子系统、草业科教子系统;2)草业各子系统的发展目标为:①草业生产子系统应发展成为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地位对等的农业支柱系统;②草业管理子系统应发展成为依靠法律法规实行行业规范管理、保证草业市场运作顺畅、草业行业协会机构功能健全、草业行业信息支撑有力的体系;③草业科教子系统应发展成为草业人才培养体系齐全,草业优秀人才辈出,草业科技创新活跃,科技成果技术推广精准迅捷的体系;3)新疆草业工程建设划分为3个战略阶段:战略启动阶段、战略成长阶段和战略完成阶段;4)有关新疆草业工程建设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建议.  相似文献   

18.
概述了科技论文的基本含义,简要介绍了草学科技论文的类别与要求,着重对草学科技论文各部分规范化撰写的一般格式及基本要求进行了论述,包括论文题目、作者及工作单位、摘要、关键词、引言、正文、结论或讨论、参考文献、英文摘要、致谢等附载部分。  相似文献   

19.
草业科学框架纲要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3  
草业科学是研究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科学,主要研究对象是3个要素群,3 个主要界面和 4 个生产层.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因子群居于核心地位,非生物因子群是生态系统的自然立地条件,社会因子群是草地农业系统所处的社会立地条件,草业科学需要分别设立相应的基础课,以探讨各个因子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关系,掌握基本理论和方法.草业科学最重要的3个界面是草丛-地境界面、草地-家畜界面、草畜-社会界面,它们是系统最活跃、最敏感、功能最密集的部分,是草业科学新的分支学科的生长点,草业学科针对3个界面及其功能的特异性和必要性设立专业基础课,而且针对生产需要,对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加以综合,开设专业课.3个界面,连缀了草业生产前植物、植物、动物和外生物4个生产层,根据社会生产的要求,草业科学按照4个生产层可将相关课程重组成二级专业,或沿着生产流程,按照有关学科的内在联系,重组成二级学科.  相似文献   

20.
中国少数民族草业教育在中华民国时期已有萌芽,1939年国立青海初级实用职业学校在青海贵德县成立,主要培养藏族学生,设有垦牧科,开设了牧草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民族草业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全国各地的30个高等院校草业科学专业大部分都曾培养过少数民族的学生。根据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西部7所普通高等学校,北京林业大学(只包含博士研究生)和两所职业技术学院(含中专生)的统计,截止2008年,已培养出了31个少数民族草业科学本专科毕业生2 985名,高职和中职毕业生1 143名;授予了13个少数民族的98名研究生草业科学硕士学位和蒙古、回、朝鲜、哈萨克、达斡尔、仡佬和柯尔克孜7个少数民族的21名研究生草业科学博士学位;此外,还通过短训班培训了2 027名草业专业人员。少数民族草业教育取得这些巨大成绩的主要原因是党和国家关心和重视发展少数民族教育,贯彻执行了党的优惠和特殊的民族教育政策,根据少数民族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制度和教学方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