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畜牧业的不断发展,含氮物质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文中针对我国畜牧业的现状,从营养调控角度详细阐述了降低氮污染的各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反刍动物饲养正在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型,发展“生态养殖业”成为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如何降低反刍家畜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重要课题。本文综述了反刍家畜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从营养调控的角度上,如通过调配平衡日粮、选择适当的加工技术消除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以及应用酶制剂、酸化剂、益生素、寡聚糖和中草药等添加剂来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营养素的损失,减少有害物质向周围环境的排放。  相似文献   

3.
环境污染与生态饲料的配制及营养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粪臭素、三甲基氨等恶臭气体和粪尿中的氮磷等元素、重金属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不仅要求食物富含营养、卫生安全,而且也要求整个生产的全过程有良好的环境。因此,配制生态营养饲料,充分运用营养调控技术,降低畜牧业环境污染,成为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治理畜牧业污染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营养和管理对减少环境污染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最大限度地发挥畜禽的生产性能一直是生产者和营养学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因此,一般的日粮配合很少或根本不考虑营养物质的排出量,结果使过量的营养素随粪尿排出。而对畜禽粪便所造成的污染,以往在考虑治理的时候仅重视对排出粪尿污染的治理,而对减少畜禽饲养中的废物的排出往往重视不够,近几年来,不少发达国家都开始重视通过营养调控和加强饲养管理来减少动物所产生的污染,即从根源上考虑畜牧业环境污染,采用“标本兼治”的方法来控制畜牧业环境污染。因此,通过营养调控和饲养管理措施来减少动物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受到更多的关注。1…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殖业飞速发展,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的“畜产公害”,如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任意堆弃和排放,养殖场集中地区环境恶化,水源、土壤等产生污染,究其原因主要是有机含氮含磷物等的大量排放和畜禽粪便不能及时有效处理造成的。通过科学配合配制饲粮、选用适宜添加剂等营养调控提高饲料利用率,减少营养素排放是解决养殖场粪污对环境污染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6.
通过畜禽营养调控及粪污处理技术发展生态营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龙玲 《饲料研究》2002,(3):19-22
畜牧业生产的发展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加剧,危及着人类生活的生存的空间,本文从畜禽营养角度及粪污染处理出发,提出了营养调控与粪污处理的技术和方法,以减轻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发展生态营养。  相似文献   

7.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粪臭素、三甲基氨等恶臭气体和粪尿中的氮磷等元素、重金属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极大的影响了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充分运用营养调控技术,降低畜牧业环境污染,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成了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传统养殖技术对环境的污染,提出了发展生态养殖的营养调控技术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畜禽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生产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粪臭素等有害气体及粪尿中的氮磷元素、重金属、病原微生物,不仅对空气、土壤和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而且成为人畜共患病的重要传播途径.因此,应用营养调控方法,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降低畜禽生产对环境的污染,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粪臭素、三甲基氨等恶臭气体和粪尿中的氮、磷等元素、重金属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极大的影响了城乡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充分运用营养调控技术,降低畜牧业环境污染,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成了畜牧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畜禽养殖场成为我国新的污染大户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进行的调查发现,全国90%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未经过环境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畜禽养殖产生的污染已成为中国农村地区污染的…  相似文献   

10.
反刍家畜营养物质的平衡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我国国情,根据反刍动物营养调控的理论,对日粮中营养素平衡的重要性深入浅出地加以讨论.并据此,对内蒙古放牧畜牧业中存在的若干实际问题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粪臭素、三甲基氨等恶臭气体和粪尿中的氮磷等元素、重金属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不仅要求食物富含营养、卫生安全,而且也要求整个生产的全过程有良好的环境。因此,配制生态营养饲料,降低畜牧业环境污染,成为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治理畜牧业污染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生态营养饲料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生态营养饲料的概念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粪臭素、三甲氨等恶臭气体和粪尿中的氮磷等元素、重金属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不仅要求食物富含营养、卫生安全,而且也要求整个生产的全过程有良好的环境。因此,降低畜牧业环境污染,治理畜牧业污染成为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20世纪80年代,在动物营养、生态学、系统科学等学科发展的基础上,兴起一门边缘科学——动物生态营养学,它是研究环境(饲料库)-畜禽(基因库)-畜产品(产品库)3因素间物质和能量的转换和平衡及动态调控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畜牧业的发展,反刍动物的碳氮污染成为近年来比较重视的问题。反刍动物养殖业碳氮排放不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也是对饲料营养的浪费。反刍动物养殖业的发展需要的是绿色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因此,文章拟通过总结近年来酶制剂调控反刍动物碳氮减量及其对瘤胃微生物的影响,旨在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动物养殖的环境污染及营养调控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畜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降低畜禽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分析畜禽生产对环境危害的基础上,对应用平衡日粮营养、利用特殊调控剂、改进饲养方式等手段减少环境污染的原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5.
通过营养调控降低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禽排泄物对环境的污染已受到普遍重视。为获得高生产性能而给畜禽提供过量营养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营养调控来最大限度地提高动物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采用营养调控措施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畜牧业迅猛发展的今天,如何降低畜含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在分析畜禽生产对环境危害的基础上,对应用平衡日粮营养、利用特殊调控剂、改进饲养方式等手段减少环境污染的原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头猪的生产性能一直是生产者和营养学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因而,一般的配合饲料很少或根本不考虑营养物质的排出,结果使过量的营养素(主要是氮和磷)随粪尿排出,造成对环境的严重污染。通过营养调控配制低蛋白日粮,是降低氮污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是一个崇尚绿色、注重环保的时代,一切生活与生产活动都将在绿色环保的前提下进行,解决畜牧业污染问题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解决畜牧业对环境污染这个问题上应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原则,力求运用生态学原理,利用营养调控的方法从根本上消除污染源,实现畜牧业的高效、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因而,畜禽粪便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人们不仅要求食物富含营养、卫生安全,而且要求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目前,生产绿色食品和加强环境保护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畜牧业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生产绿色畜产品和减少畜牧业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畜产品的安全性和畜牧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已成为全球的共同呼声和重要课题,生产无公害的绿色畜禽产品已成为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为使畜牧业成为绿色产业,许多国家和地区相继探讨并采取了一系列的营养管理策略,为现代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畜牧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畜牧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氨气、硫化氢、粪臭素、三甲基氨等恶臭气体和粪尿中的氮磷等元素、重金属等,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逐步提高,不仅要求食物富含营养、卫生安全,而且也要求整个生产的全过程有良好的环境。因此,配制生态营养饲料,降低畜牧业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