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蜱媒螺旋体病。目前,已有19个国家发现该病流行。我国在山东、新疆、安徽、黑龙江等省区也发现了莱姆病患者。 以前认为蜱虫是莱姆病的主要传播者,近来,临床研究人员又发现狗和蝇类也能携带伯氏疏螺旋体而传播该病,而且狗感染伯氏螺旋体的的危险性更大。当携带伯氏螺旋体的蜱叮咬人时,寄生在蜱体内  相似文献   

2.
人兽共患病--莱姆病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莱姆病 (Lymedisease,LD)是由蜱传伯氏疏螺旋体 (Borre liaburgdorferi)感染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病 ,因 1975年首先发现于美国的莱姆镇而得名。该病能感染人和牛、马、羊、犬等多种动物 ,并在人畜间广泛流行 ,引起人畜多系统、多器官的损害 ,对人类健康及畜牧业发展构成极大的威胁 ,被称为“第二艾滋病”。1 地区分布莱姆病呈全球分布 ,近 30个国家有该病发生 ,目前已知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可分为北美东部、北美西部、欧洲和东亚 4大块 ,虽然澳洲和南美洲也有病例发生 ,但是否疫源地还有待进一步研…  相似文献   

3.
动物莱姆病     
莱姆病(Lyme disease LD)是由蜱叮咬传播的一种动物源性、自然疫源性疾病,是新发现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其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elia burgdorferi)。1975年Strer在美国康涅狄克州莱姆镇从一些“少年红斑性关节炎”的儿童中发现了蜱传螺旋体感染性人畜共患病。1977年耶鲁大学的学者描述了该病的全部临床表现,1980年将该病命名为莱姆病。  相似文献   

4.
莱姆病(lyme disease)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Borrilia burgdorferi),通常以硬蜱为传播媒介。在人和动物中广泛流行,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本文就莱姆病的病原、流行概况、传播媒介及动物感染、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防制措施作了概述。1975年.Steers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发现了一种儿童中罹患的特殊的关节炎.由于最初在莱姆镇发现,故名莱姆病[1].1982年,Burgdorferi和Barbour从硬蜱体内分离出一株新的疏螺旋体,并证实为莱姆病的病原体[2]。此后,通过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该螺旋体对人不仅可引起关节炎症状,而且可致心脏、神经系统等一系列严重的全身症状。对动物可引起发热、跛行、神经机能障碍、流产、死胎等病症。莱姆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其存在的广泛性、复杂性和严重性引起了各国的极大关注。近年来,人莱姆病的研究进展很快,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动物莱姆病的研究也已广泛展开,且不断深入进行。莱姆病的研究已经成为人兽共患病的主要内容和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5.
莱姆病是一种新发现的人兽共患病。病原体为伯氏疏螺旋体,通常以硬蜱为传播媒介,在人和动物中广泛流行,属自然疫源性疾病。本文就莱姆病的病原、流行概况、传播媒介及动物感染、流行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治疗及防制措施作了概述。1975年,Steere在美国康涅狄格州莱姆镇发现了一种儿童中罹患的特殊的关节炎,由于最初在莱姆镇发现,故名莱姆病。1982年,Burgdorferi和Barbour从硬蜱体内分离出一  相似文献   

6.
本项研究于2000年5月至2001年5月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不同草原景观带牛、羊体表和草地采集草原血蜱1800只。用直接荧光接体法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蜱带菌情况,带菌率分别为7.5%(6/80)和2%(2/100)。用间接荧光法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调查点的牛和野鼠均存在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其感染率分别为10%和20%,都高于当地人群平均感染率(7.09%)。上述研究证实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人畜及野生动物均有莱姆病螺旋体感染。  相似文献   

7.
本项研究于2000年5月—2001年5月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不同草原景现带牛、羊体表和草地采集草原血蝉1800只,用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查蜱带菌情况,带菌率为7.5%(6/80)。晴视野显微镜检查蜱带菌情况,带菌率为2%(2/100);用间接荧光法进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调查点的牛和野鼠均存在莱姆病螺旋体感染,其感染率分别为10%和20%,都高于当地人群平均感染率(7.09%),上述研究证实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地区人畜及野生动物均有莱姆病螺旋体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甘肃省武威市蜱和蜱媒病的种类和分布情况,便于建立牛、羊等草食家畜疫病的科学防控模式。[方法]通过布旗法、家畜体表捕捉法与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武威市所辖的4个县(区)进行了蜱传播疫病及其传播媒介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在全市41个乡镇均发现有蜱的存在,主要以硬蜱属为主,但也发现有软蜱属;全市各县区均发现有梨形虫的感染。[结论]蜱在武威市分布广泛,该地区的蜱媒病感染情况也比较严重;软蜱属的发现增大了外来动物疫病的感染风险;威武地区需加强对蜱及蜱媒病危害和防控的认识,采取以灭蜱和杀灭病畜体内病原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虫媒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9.
蜱在吸食动物血液的同时可传播多种病原体,引发重要的人兽共患蜱传病,给人类健康和畜牧业发展带来严重危害,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近年来不断上升的发病率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广东省特殊的气候、地理资源环境和饮食习惯不但为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同时也增加了人与动物接触的机会,为新的蜱种和蜱媒病传播提供了方便。目前广东省分布流行的蜱种主要涉及6属21种,已经证实存在的蜱传病有莱姆病、Q 热、北亚蜱传斑点热和人粒细胞无形体。论文就广东省蜱的种类分布以及蜱传病的流行概况做一综述,为广东省蜱传病的防控措施制定及传播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吴代圣 《内蒙古畜牧科学》2010,(11):171-171,177
莱姆病是由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人兽共患的一种蜱传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该病分布广泛,能引起人体全身性感染。对莱姆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